第852章 潼关之战(七)

曹真选择跟张溪正面对决,多少是有点上头的决定。

事实上,在无法准确得知王昶是否能及时救援到位的情况下,选择冒险跟敌军主帅一决胜负,多少有点孤注一掷的意思,不符合一个冷静的主帅该有的素质。

但,战场上,就是这样的,谁也无法预测到所有事情发生的可能,有时候看着一时脑热的决定,反而能起到相当不错的效果。

如今就是这样的经典例子。

张溪对曹真的预判,是认为曹真会选择分兵侧翼去阻挡赵云的骑兵攻击,所以,他选择的应对方案是指挥自己军卒往曹真侧翼的方向发动强攻,试图拖住曹真。

但曹真突然指挥变阵,对张溪也发动强攻,选择正面对决,完全出乎了张溪的预料。

也就是曹真指挥的士卒在变阵的过程中耗费了一点必要的时间,让张溪有了调整应对的机会,否则的话,现在全面被动挨打的一方,可就是张溪这一方了。

因为进攻重点不同,张溪的主攻方向是曹真军的侧翼,这就导致了正面的战场上,张溪的进攻阵型有些往侧翼偏移。

曹真非常敏锐的抓住了这一点,指挥自己的士卒改成进攻阵型,直接从正面发动进攻。

而张溪虽然利用曹真指挥士卒调整阵型的时候开始收拢阵型,但终究是晚了那么一点,无法完全收拢到位。

因此,如今的战场局势,就好像是魏军的一把利刃插在了张溪军进攻阵型的腰眼上。

一旦挡不住的话,张溪指挥的汉军可能被魏军拦腰截断,陷入各自为战的地步。

这对汉军是很不利的,张溪在拼命调整,增加魏军攻击重点的防御厚度.但先手优势已经没有了,后期调整的效果,自然也不会太好。

再加上,在组织能力和战斗力上,魏军多少还是比张溪指挥的雍州郡兵要强一点的,虽然强的不多,但在这个局部战场上,很有可能造成决定性的效果。

当然,曹真也不是没有任何危险侧翼的五千策应步兵,在赵云的来回冲击下,已经出现了阵型松散,随时可能溃散的情况。

而此时的赵云,自然也看到了曹真的应对,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张溪那边肯定是要承受非常大的压力的。

因此,赵云在冲击侧翼魏军步兵的同时,也在有意识的驱赶这些魏军步兵,往曹真中军的方向移动。

目的,可不是给曹真增加中军防守兵力,而是希望用这些侧翼溃兵冲击曹真的中军,彻底打散曹真的中军防御,让曹真的中军陷入混乱。

这样的话,赵云一旦冲破侧翼魏军的阻拦,就可以直接趁乱杀入曹真的中军。

以骑兵的速度优势,曹真是想跑都跑不了的。

曹真不是看不到如今的战场局势,但曹真就是在赌——赌是自己先击破正面的张溪,还是赵云先杀到自己的中军。

曹真觉得,自己还是胜率比较高的那一方,毕竟自己还有王昶这个后手,而蜀贼这会儿已经没有任何后手可言了。

而王昶.倒霉催的王昶,这会儿正着急忙慌的下令在进攻潼关的魏军们赶紧回撤。

侧翼五千兵力的协防,根本挡不住骑兵进攻太久,而戴陵率领的一万步兵,回防可能还需要一刻钟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内,王昶必须组织出一支援兵,去帮助曹真挡住侧翼的进攻。

可撤军这种事儿,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撤下来的,前脚还在攀爬钩梯攻城的士卒,要让他们立刻撤下来也不现实,很容易遭到守城军队的滚石檑木,以及弩箭的反击的。

因此,一时半会儿的,王昶只能勉强凑齐六千军卒,剩余的士卒,还在回撤的过程中。

而此时,侧翼的五千士卒组成的防线,已经出现了阵型松散的情况,没有时间再给王昶组织更多军队了。

王昶也没办法,只能是咬住牙,就带着这六千士卒,即刻去曹真的侧翼布防。

而王昶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自己能赶在那五千士卒溃散前,及时赶到侧翼,通过自己的指挥调整,重新建立起一道防御阵线出来。

但.赵云这样的老将,战场经验极其丰富,他还能看不懂王昶急速来援的真正目的么?!

很显然,赵云不打算给王昶这样的机会,在看到王昶领兵来援的第一时间,赵云放弃了更加保险的骑射杀敌方式,而是再次组织了一场冲阵,并且自己亲自在前军领军冲杀。

这么做,赵云麾下的骑兵自然也会有一定的伤亡,但冲击效果却是最大的原本就已经阵型松散的步兵,遇到骑兵这样强势的冲击,瞬间绷不住了,开始出现溃逃现象。

赵云在付出了两百多骑兵伤亡的代价,终于是冲散了侧翼的五千步兵的防御,并且开始追逐驱赶这些士卒,往曹真的中军方向移动。

当王昶好不容易赶到侧翼战场的时候,迎接他的不是赵云的骑兵,而是自家的溃兵。

王昶一看到这个情况,顿时知道,自己没有别的选择了,连就地组织防线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这次带来的六千多士卒冲上去,挡住溃散的魏军,冒着自己带来的军队被冲散的危险,替曹真的中军挡住这一波乱军冲击。

但,这么做,风险依然很大。

如果王昶带来的这六千人不能拦截住这帮溃兵,甚至自己的阵型也被冲散,也成为溃兵的话,那对曹真中军的冲击,可就是加倍的。

因此,王昶别无选择,只能狠下心,下令士卒射杀溃逃的自家士卒,用这种方式来震慑溃逃的溃兵,让他们改道逃逸,不要冲击自家主帅中军。

但.溃逃之际,士卒哪里还有可能保持冷静,还有选择其他道路逃逸的可能,他们只会选择自己视野范围内最安全的地方逃跑,而曹真所在的中军,原本是他们认为最安全的地方。

然后自家军队的阵中,突然射出一阵弩箭,很多魏军溃逃士卒,就在这种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一边往自家军队这边跑,一边中箭身亡。

而王昶所部,也必须因此承受被逼急的了溃军的冲击的危险,注定要陷入一场自相残杀的战斗中去。

更要命的是,即使王昶能稳住防线,把这些溃兵杀散到其他地方去.紧跟在溃兵身后的,还有赵云率领的四千骑兵。

六千步兵对四千骑兵,王昶不用想都知道后果到底会如何,不过是在拖延时间而已。

但王昶别无选择,他只能硬顶,然后希望曹真将军能做出及时的应对。

此时的曹真,自然也看到了王昶做出的决定和牺牲,同样也知道,王昶在给自己创造时间.曹真也是发了狠了,不避箭矢的亲临前线,下令自己的士卒全线进攻。

一定,一定要赶在王昶所率的士卒彻底崩溃前,击溃眼前的敌人。

曹真这一发狠,张溪顿时难受了。

本来就被曹真抓住机会攻击了侧翼腰眼的位置,张溪要调整兵力部署就非常的困难,再加上士卒之间的战力存在的差距,张溪也不过是在勉强维持而已。

而曹真这么一发狠,开始不计伤亡的全力进攻,张溪所指挥的汉军部队,顿时陷入全面被动。

最要命的是,张溪如今已经没有任何后手,调整指挥也到了极限.他甚至连自己手头上最后的一百护卫都放出去加强防守了,已经没有任何调整的空间了。

现在的张溪,只能是指挥士卒硬撑,撑到赵云能击溃王昶所部,开始进攻曹真的中军。

战场局势,来到了决定胜负的一刻。

而就在这个时候,赵云再次开启了无双模式。

其实赵云也不想这么做,他都快七十岁的人了,体力和武力,都已经不在自己的巅峰时期了。

但没办法,赵云看到的战场局势,真不允许他继续用骑射这种方式来杀伤王昶的部队等到他打的王昶部队阵型溃散,估计张溪那边也该顶不住曹真的进攻了。

因此,赵云没有选择跟王昶的军队继续周旋,在基本扫清前进道路后,赵云依然选择了骑兵冲阵的模式,带领骑兵,对王昶的军队发起了突击。

目的,是集中一点突破王昶军的防线,然后带领骑兵,直接进攻曹真的中军。

这其实是很冒险的一件事,在王昶军没有溃散的情况下,即使能冲进去,再想冲出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毕竟如今曹真的中军也不是没人守卫的。

但赵云必须这么做当年在当阳长版,赵云带着两百游骑兵都敢冲五千虎豹骑,没道理现在没有这个胆气。

反正自己都已经快七十了,纵使战死沙场,又有何惧?!

第506章 等第1143章 撤军方案第239章 巴东郡保卫战(三)第772章 拖延第1219章 孙权的疑心第1046章 东征南征第553章 调兵第989章 战备第244章 王炸组合第389章 替代战略第306章 形势再变第1159章 分工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军第571章 失守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1087章 应对第185章 应对第996章 试探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断第596章 正面较量第555章 东线战事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282章 变化第957章 天意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223章 人事任命第390章 杂章第1136章 出卖第1120章 秦朗第290章 战报第27章 论将第542章 分兵救援第592章 变小心的冯习第396章 子午谷奇谋第417章 出城作战第1116章 伏击第1087章 应对第996章 试探第1237章 解释和问策第722章 东吴有变第549章 毌丘俭的计策第267章第142章 分地盘第945章 撤军第175章 从长计议第793章 扫清威胁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144章 张机第1139章 战略目的第889章 孙权的顾虑第17章 糜竺第664章 槐里之战第1063章 局势明朗第1133章 心累的陈泰第609章 到来第305章 收取襄阳第489章 闲着容易出事儿第834章 追击第1216章 兖州攻防战第687章 蒋琬和陈祗第780章 终于看破第309章 江东在行动第253章 岳麓山的由来第354章 曹操第748章 对内整治第730章 领兵人选第315章 退敌第152章 鱼鳞图册第1135章 接应第242章 杨仪第883章 吓退第212章 投石车第1086章 抢攻第467章 凉州人选第776章 诡异的魏军动向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奋第247章 成都述职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77章 练兵冲突第1145章 夹击虎牢关第499章 关中变化第1058章 过江第818章 凉州骑兵第1175章 乌龟出壳了第901章 战后处置第1225章 贸易战(二)第13章 吹牛第883章 吓退第398章 出兵第700章 收尾第47章 曹仁第201章 拖延时间第165章 朋友第255章 邓艾的亲事第34章 榨油第23章 反对第586章 险计第680章 成都应对第423章 鏖战第907章 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