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过江

张溪现在则在蒙冲旗舰上,得意的看着这一幕。

有一说一,今天这场仗打到现在,张溪是有些出乎意料之外的满意的。

张溪确实不懂水战,这个张溪也是承认的,所以对于水战中如何战胜东吴水军,张溪是一点把握都没有。

但,张溪这个人吧,他脑洞大啊。

虽然不懂水战,但他看过的水战,也不是一两次了。

当年张溪的临阵初战,就是在鄂县对阵周瑜率领的江东水军,也是在那一战中,张溪看到了黄祖在三江口附近建立的防御体系有多牛逼,架在山头上的床弩攻击力有多强。

当年黄祖凭借一己之力,阻挡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人对江夏的觊觎,真不是靠世家吹牛吹出来的。

之后,张溪跟随关羽北上,在襄樊之战的时候,面对大水围城的情况,张溪又突发奇想的把配重型投石车搬到了船上用来攻城,而且效果还真的挺不错的,硬生生吓得曹仁和满宠划船逃跑,攻下了樊城。

现在,张溪把这两件事结合一下,琢磨着把配重式投石车固定在蒙冲战舰上,用来充当炮台,而其他的走轲充当保护炮台的路障,是不是也能行?!

其实吧,张溪也不知道这么做行不行,毕竟之前根本没人这么打过水战,张溪只能是在自己的脑子里再三演绎模拟可问题是,就靠脑补的方式决定水军的新式作战方式,多少是有些儿戏,不把水军士卒的性命当回事了。

张溪还不至于这么的脑残。

因此,张溪出于谨慎起见,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书信,还专门绘制了图形,给在宜城驻扎的文聘寄过去,请教荆州水军名将文聘的意见。

而文聘在认真看过了张溪的书信和图形后,他的回复也有些模棱两可也许可行。

不好说文聘到底是真的觉得可行,还是单纯的给张溪面子.但至少没有直接提出反对意见。

水军老将都觉得这么做也许能行了,那张溪就想着,要不先试一下吧。

就这样,张溪就下令,把两艘蒙冲战舰进行改装,拆除了战舰的上部结构,一前一后各固定了一台配重式投石机。

这次出水寨作战,其实张溪真没想直接就这么发动进攻,他只是想找个地方试试,这么做能不能起到自己希望的作用.可是在架不住东吴水军的反应太迅速,也太激烈了。

张溪这边才刚刚率领水军出水寨,在江面上摆好作战阵型,还没来得及派出测试用的船只呢,东吴水军就已经过来了。

没办法,敌军都打上门来了,张溪总不能现在撤走吧再说了,实战不是最好的测试条件嘛。

当然,张溪也没想着就这么跟东吴硬拼,他琢磨着吧,要是看着实在不行,就领军撤回水寨,依托水寨继续防御就是了。

然后吧,事情的发展,简直顺利到张溪自己都没有料到。

很显然,东吴军也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水战战法,一时间也有些不知道怎么应对,给了张溪对阵型进行微调,然后先发制人的时间。

紧接着,东吴水军先锋的应对又出现了错误,完美的契合了张溪对敌军进攻方式的期望,张溪立刻下令全军聚拢防守,同时让蒙冲战舰上的投石车往东吴水军的中后部位攻击,阻挡敌军增援。

论临阵应变,别说留略,就是朱然都不一定能比张溪更快。

虽然张溪的应变套路,还是陆上作战的那一套,但问题是,在现在的情况下,意外的管用。

当然,最有利的条件还是天气水文条件——张溪军占据着上游有利条件,又正好赶上了长江秋汛的尾巴,水流速度不低,风浪却不是很大。

水流速度严重拖累了东吴军的进攻速度他们本来就是逆流而上进攻的,难度不亚于陆战上的爬坡作战。

而风浪不是很大,又能保证水战弓矢和配重式投石车的射击精度,起码不至于偏离的太远,可以精准有效的打击东吴军的中后连接部,割裂东吴军前锋和后军之间的联系。

这么多有利条件,全让张溪给赶上了,运气是真的好到不行。

就这样,一个明明不懂水战的指挥官,愣是在水战中,压制了号称天下第一的东吴水军。

更要命的是,面对这样的套路,不仅仅是留略,就是朱然,苦思冥想之下,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出来。

如果在战事一开始就由朱然来指挥作战的话,他大概会选择冒着巨石的威胁,集中优势兵力攻击一点,撕开蜀军战船的保护,直接杀向那两艘蒙冲战舰。

只要解决了那两艘蒙冲战船的威胁,剩下的蜀军水军就没有什么大威胁了。

但问题是,朱然想是那么想,但真那么做的话,其实也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逆流而上,进攻速度如何保证?!

集中兵力突袭,如果中途被敌军的石块阻断了后路,后继无力的话怎么办?!

即使靠近了敌军的蒙冲战船,以蒙冲战舰上的兵力配置,如果无法顺利夺船或者无法击毁,又该怎么办?!

只能说,朱然的做法,是他现在能想到的唯一正解,但能不能真的解开现在的局面,朱然也没有足够的把握。

但总比现在这个被动挨打的局面强。

现在就算朱然想要破局,也已经没有办法了。

前面是自家人在奋战,根本攻不进去,头顶上方不时的飞来石块,不仅射程极远,而且精度高的吓人,根本不像是普通的投石机投出来的石块。

即使现在选派精锐船队重点突击,也已经没有了作战条件了。

因此,朱然唯一能做的,就是冒着石块的威胁尽量靠前,用箭矢压制江陵水军的追击,接应留略的水军撤出战场。

暂时退兵吧!!!

当断就断,不能犹豫.就这样,一场水战只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在东吴军的有序撤军下,结束了。

而张溪呢,也没有下令追击。

虽然仗着水文条件的优势,江陵水军如果真的追击的话,东吴水军也不可能那么安全的撤回陆口去.可问题是,张溪的水军兵少,再加上蒙冲战舰也出现了一些意外,为了保证战力,张溪也不得不收兵回营。

把配重式投石车安装在蒙冲战舰上的措施,虽然收获了奇效,但问题依然也不少。

首先是石头的问题一颗五六十斤重的石块可不小,水面作战又不像陆地作战那样,石头往地上一丢就行了的,只能是存积在船舱内,开战前预留一部分在甲板上而已。

但问题是,这玩意儿搬起来是真的费劲,当甲板的石头投掷完毕后,再想从船舱被搬出来,可就只能用人力了严重影响了后续的射击速度。

嗯,得想办法给船上装个水井打水一样的车轱辘才行,起码不用让士卒搬着石头爬船舱里的楼梯,万一失手一下,说不好还得造成非战斗性减员。

其次,一前一后配置了两台配重式投石机,在抛射的时候一定要同时抛射,否则的话,船身会出现前后起伏,导致船身不稳。

一开始的时候还好,船舱内装满了石块,很沉,能压得住,但当船舱内的石块消耗超过一半后,船身的前后晃动就开始明显了起来,这严重影响了配重式投石车的射击精度甚至有几次,差点砸到自家走轲的阵营里。

第三,不是张溪不想追,而是没法追.你总不能就靠着走轲去追击吧,万一被人家中途伏击了一把,仅靠走轲的作战能力,没有蒙冲战舰的协助,恐怕就出不来了。

可问题是,蒙冲战舰已经被张溪拆了当成移动炮台了,船身上层的箭台之类的进攻设施全让张溪给拆了,换句话说,蒙冲战舰已经不具备常规作战能力了。

这还追个屁啊。

也是受到了时间所影响,否则的话,张溪这套战法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额外造出一个更加合适的平台,用来安放配重式投石车.但张溪现在是没有这个时间的,只能是等以后改进了。

再一个,造这么一个平台的话,其实耗费也不低的说.能临时用就用吧。

反正,张溪的目的也不是要在水战中跟东吴一决胜负,只不过是为了保证过江进攻公安的粮道而已。

现在,这个目的从初步作战的结果来看,已经达到了。

那.还等什么?!

隔天,张溪就让早已做好准备的石苞领军出发,过江进攻公安。

而这次,张溪让石苞带了足足三万人过江。

WWW ▪ttk an ▪c○

真的,这么巨大的兵力优势,如果石苞都拿不下一个公安的话,那.新的江陵郡太守,还是换个人来当当好了。

而很显然,石苞也有这样的压力感和动力带兵过江之后,直奔公安城的方向而去。

第75章 离去的准备第610章 前锋至第343章 调整第964章 洛阳战事(一)第1216章 兖州攻防战第717章 缺乏经验第980章 张昭的态度第64章 博望之战第796章 曹休的处境第1047章 南征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819章 曹魏骑兵第976章 巴丘水战(二)第882章 破城第89章 救援魏延第659章 持节军令第451章 双方开战第233章 佐官第375章 战事渐平第540章 散关之战第1151章 撤军计划第853章 潼关之战(八)第13章 吹牛第1030章 另一路第1238章 改良第741章 教子第397章 分配任务第164章 不太一样第1011章 司马迟疑第1222章 经济战第1195章 撤军方案第868章 选择第8章 年底酒宴第504章 眉县世家第128章 张飞的改变第367章 花关索第747章 叛乱始末第560章 魏延的分析第381章 对外第619章 误判第202章 各方反应第587章 处罚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1051章 战略第10章 新年第232章 盐第702章 托孤第125章 借将第1044章 议罪钱第294章 关羽的策略第1070章 和谈第112章 找错人了吧第878章 南门攻防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913章 战略微调第539章 追击夏侯楙第1125章 主力进军第125章 借将第1112章 甄城第671章 战事停歇第1032章 绕道偷袭第227章 和谈第23章 反对第1120章 秦朗第419章 马儿的行踪第953章 司马懿的心态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1188章 兵出并州第750章 兵败如山倒第904章 刘禅的应对第1222章 经济战第763章 东吴的想法第602章 大昌集搏杀第256章 炼铁第422章 大雪第556章 诸葛诞第765章 诸葛入长安第593章 艰难行军中的张郃第979章 出使变故第727章 补救措施第18章 家有新人第205章 局势变化第628章 曹丕的无奈第725章 开春第763章 东吴的想法第1104章 郁闷的曹肇第181章 成婚第427章 人情交换第380章 南中规划第310章 定军斩夏侯第720章 雍州防务第542章 分兵救援第704章 挑明第68章 试探第55章 拜师第363章 议策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985章 荆州隐患第529章 五丈原对阵第213章 “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