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围点打援

陆凯的压力,很大。

这些年,随着族叔陆逊在东吴的地位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到吴大帝孙权的重用,江东四大世家之一的陆氏,也陆续派出了族中子弟出仕。

陆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别看陆凯辈分比陆逊低一辈,但其实陆凯也不年轻了,现在也已经三十多了,在这个时代,也算是中年人了。

而且陆凯还是陆氏子弟中,难得的跟陆逊一样,文武双全的人虽然没有陆逊那么变态吧,但也是州郡之才,现在镇守一个公安城的能力还是有的。

朱然也非常认可陆凯的能力,所以才会屡次任用陆凯.上次是用来保证自己的后路,这次是直接安排他镇守公安。

但问题是,陆凯的能力再强,当他面对三万蜀军的围城时,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更别说,对面领军的那位,论能力,比陆凯只高不低,论名气.虽然名声糟糕了点,但还是比陆凯只高不低啊。

陆凯手里只有五千人,守卫一个刚刚才从上次大战的战损中修复过来的公安城,面对三万大军的围攻.太难了。

而石苞呢,带着三万大军过江,一路急行,很快的就抵达了公安城下。

而到了公安城下后,石苞反而是不着急了,开始不紧不慢的布置围城战术。

在围城完毕后,石苞不仅没有急于攻城,反而是留下了州泰和李球主持进攻公安的事宜,自己却亲自带着一万士卒,往公安城的南方而去。

当陆凯看到蜀贼分兵,有一万士卒往南面而去之后,顿时心里咯噔了一下。

这是典型的围城打援战术啊蜀贼的胃口,看来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公安城啊!

而更让陆凯揪心的是,当初看到长江江面两军交战后,陆凯就主动的收拢兵力,退守公安城,同时往武陵郡的方向,发出了求援信。

换句话说,公安南面的武陵郡,是真的会派出援兵来援的。

这要是领军将领稍微大意一些的话.这就不是公安一个地方的威胁了,搞不好武陵郡也会在蜀军的兵峰威胁之下了。

现在陆凯只能祈祷,武陵郡方面领兵来救援的将军,不是一个脑子里只有肌肉的莽子。

武陵郡太守,是东吴名臣吕范之子吕据.虽然陆凯不太了解这位名臣之子的能力,但如果他有他老爹一半的能力,应该不会派一个头脑简单的家伙来援助自己吧。

被陆凯念叨的吕据,确实能力不算低,即使不如他老爹,但差的也不算太多.毕竟也是东吴后期的名臣之一。

但问题是,这时候的吕据才三十出头,也一直没有什么历练的机会,这次出任武陵太守,还是孙权看在他前几年去世的父亲吕范的面子上,破格提拔的。

所以,现在的吕据,还不是后来的那个东吴名臣,再加上武陵郡这个地方蛮夷众多且不服管束,吕据也不敢派出太多的援军去支援公安。

虽然知道公安的重要性,但吕据七凑八凑了半天,才勉强凑出了五千兵马出来。

因为缺乏实际的作战经验,吕据也有自知之明,为了不误事,他没有自己带兵去救公安,而是安排了武陵郡都尉丁封带军。

丁封是丁奉的弟弟有一说一,很难想象在他们家,父母叫一声名字,这俩能不能分清叫的是谁。

总而言之吧,丁封的能力虽然不如他的哥哥,但经历却跟他哥哥差不多,也是经历过战场厮杀,一步一步升上来的将领,在吕据看来,带兵能力应该比自己强。

就这样,吕据派出了丁封率五千人去救公安。

然后吧.就被石苞半路打了一个埋伏。

有一说一,丁封也不是那种无脑莽夫,虽然丁家两兄弟都没怎么读过书,但对军阵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解。

可问题是,丁封也是实在没想到,他还没有带兵离开武陵郡的地界呢,就能遇到敌军的埋伏啊。

是的,石苞这个胆大包天的货,直接带着一万士卒,跑到了武陵郡的郡内的零阳县附近设伏,而且还没有惊动任何武陵郡的守军。

这事儿呢,虽然听着很不可思议,但放在现在的武陵郡,却又极其正常。

武陵郡这地方,一直以来就不安分,也只有当年习宏主政武陵郡的时候,因为跟五溪蛮首领沙摩柯的私人关系不错,蛮族安分了几年,之后不管谁来当这个武陵郡的家,都不怎么安稳。

哪怕是李球,也只是靠着早年习宏留下的人脉和自身过硬的军事实力,勉强压制了武陵蛮而已。

现在东吴军仓促占领了武陵郡,吕据虽然个人能力不错,但到底没有这方面的人脉,而武陵郡这地方又是山比地多的地方,五溪蛮扎堆吕据带来的东吴士卒都忙着看住各地的五溪蛮,防止他们暴乱呢,真没想过公安那边会有敌人过来。

所以,丁封被埋伏的是一点都不冤枉。

石苞抓住了武陵郡现在的困境,并且大胆深入设伏,在武陵郡内部直接痛揍了一把东吴援军,五千援军逃回去的,都不到两千人。 公安没了援军还不是最麻烦的事情,现在摆在武陵郡面前最麻烦的事情已经来了——蜀贼随时有可能深入武陵郡内部,零阳距离武陵郡郡治武陵县只有不到八十里的距离。

吕据现在已经没有心思去思考怎么镇压武陵蛮夷的问题了,如果让石苞继续深入,直接攻打到自己所在的武陵县城武陵郡有随时失守的可能。

为此,吕据一边从各地抽调兵力回来巩固防守,一边向零陵和长沙两郡发出求援信,希望两地快速来援。

而此时的石苞,也陷入了犹豫不决之中。

出征公安的目的,其实石苞是很清楚的。

别看这些年石苞在江陵不显山不露水的,唯一传出去的名声还是好色之徒但战略眼光,石苞始终是非常高的。

虽然在三国演义里没啥存在感,但在历史上,这位可是跟邓艾相提并论的人物如果后来邓艾没有灭国大功的话,两人的差距其实一直都不算太大的。

所以,石苞很清楚现在大汉要达成的战略目的。

张溪出兵公安,一方面是希望能夺回长江南岸的立足点,为将来反攻荆南做好准备,另一方面,也是要给东吴足够的压力,给未来的两家谈判争取更多的筹码。

但,这里面并不包括直接攻占武陵郡。

攻打一个公安城和直接攻占整个武陵郡,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攻下公安城,拿下江陵防御的据点,对东吴来说,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但攻下整个武陵郡,并且兵峰直接威胁零陵和长沙的话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东吴和大汉重新开战的。

这是一个可能会影响两国势力对比的举动,即使是石苞再怎么胆大妄为,也不敢轻易去触碰。

毕竟,石苞也清楚,现在的大汉和东吴,都没有做好打一场大战役的准备。

可是吧.有一说一啊,现在的武陵郡,实在是太好攻取了。

石苞只要再从公安那边抽调一万人过来,顺带再去联络一下五溪蛮,许诺一些好处,让他们发动暴动的话,这个武陵郡,简直就是唾手可得的。

甚至于,零陵郡如法炮制一下,也不是拿不下来的。

这事儿真不算太难。

毕竟这些年,大汉在武陵,零陵两郡的人治基础真的很不错,不管是当地的汉民百姓还是五溪蛮异族,都对大汉的统治相当的顺服。

相比较而言,东吴的那帮土鳖,真的是要人脉没人脉,要政策没政策,治理时间也不长,人心不附啊。

一旦真的攻取了武陵,零陵两郡.不管是不是会引发两国大战,起码他石苞的官位,肯定能往上再提一提的。

甚至因功封侯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石苞是真的纠结啊。

如果搏一把,以打下两郡,收复失土的功劳,石苞封侯都是有可能的高官厚禄唾手可得。

但却会因此得罪了张溪甚至是诸葛亮,甚至影响到国策,将来恐怕石苞在大汉内部,也不会再有更大的发展了。

如果执行张溪的策略回军攻下公安,倒是没什么风险,将来自己的仕途也会受到张溪的庇护但就是太慢了,无法一步到位。

到底是为了自己的高官厚禄搏一把呢,还是安分守己的执行张溪的战略,为自己的前途考虑一下呢。

石苞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但同样,他也会一个聪明人。

比起一步到位,然后不得寸进,石苞觉得,还是用最小的冒险,给自己换来最大的收益为好。

因此,石苞下令,全军进占零阳,威逼武陵郡郡治武陵县。

老子就在这武陵郡边境不走了。

第169章 抵达油江口第504章 眉县世家第875章 司马昭的误判第1089章 阴差阳错第502章 重想第327章 孙尚香的选择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583章 抢时间第82章 蒙冲第1134章 贾充的谋略第983章 洛阳的威胁第311章 曹操头疼第131章 攻城(二)第192章 沼泽改田第716章 关中世家第312章 调兵北上第809章 蒋琬用兵第62章 诸葛初点兵第1112章 甄城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170章 再次离家出走第141章 箭伤复发第1030章 另一路第523章 又送女装第1069章 休战第926章 羞愧第953章 司马懿的心态第1109章 弃守的代价第376章 花鬘在行动第924章 人才问题第891章 应对与变故第130章 攻城(一)第430章 任免第574章 惩罚第42章 编练鸳鸯阵第385章 牂牁郡的发财道路第1127章 魏延的计划第622章 谋士和武将第1100章 撤军第937章 弘农杨氏第914章 压力第527章 老友聚会第1133章 心累的陈泰第315章 退敌第802章 援兵第945章 撤军第1119章 成功阻敌第529章 五丈原对阵第1057章 调兵遣将第251章 调人第869章 训子第817章 关中乱战第845章 特殊兵种的作用第157章 盐铁和制度第1151章 撤军计划第629章 情势翻转第640章 再见第1059章 偏师出兵第734章 方向之争第259章 闲谈江东诸将第1030章 另一路第741章 教子第624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985章 荆州隐患第521章 阴差阳错第75章 离去的准备第146章 回府第245章 百年大计第685章 考题第29章 徐庶与张溪第1014章 寇封来援第518章 二将第1235章 诸葛请辞第320章 吕蒙的决断第555章 东线战事第372章 密谋第101章 汉津口之战第73章 调令第1089章 阴差阳错第813章 撤军第438章 等不来的张郃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582章 各方变化第1189章 变数第780章 终于看破第337章 北方战场第856章 潼关之战(十一)第937章 弘农杨氏第1141章 濮阳失守第625章 遇事不决就突阵第1212章 考试第452章 火攻略阳第110章 奇怪的舌战群儒第628章 曹丕的无奈第843章 郭淮撤军第938章 求战第677章 内部矛盾第783章 拖延时间第317章 武陵蛮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