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

司马昭肯定比马谡要强,他可不会像马谡那样,明明有着最合适的方略不选,非要上山扎营,还不知道要提前保护住水源.司马昭根本没有山可上。

司马昭安排夏侯和继续坚守函谷关本关,自己带着五千士卒去守北侧大道,等到了地方,实际一看,才发现.还真的是一条通天大道宽又阔!!!

更要命的地方在于,这条大道一侧是峭壁,一侧是黄河不仅没山可上,倒是不耽误取水了。

司马昭根本没有选择,他必须当道下寨,否则根本无法封住整条道路。

这完全就是一场拼消耗,拖时间的战斗,没有任何的退路。

司马昭没办法,他知道自己来守这个函谷关会面临很多的困难,可没想到,现在的困难这么大。

现在,司马昭唯一的指望,就是辛毗那边能尽快调来援军,或者是自家老爹能尽快回援。

而此时的辛毗,同样是急的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这对于一个快七十岁的老头来说,可是要命的事儿。

可没办法啊,洛阳危急,可身边没有足够的援军不说,连河北那边的援军一时半会儿的都来不了。

也不知道朝廷是怎么想的,怎么就决定向暂时搁置洛阳的战事,让曹真领命北上去平定公孙渊的叛乱?!

那个公孙渊算什么玩意儿,就算让他猖狂一时,他也没有胆子往南面进攻。

可蜀贼不同啊,一旦让蜀贼夺回洛阳,那意义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大汉两京,长安和洛阳,如果都让蜀贼夺了回去,那蜀贼就不再是一个偏安的地方政权了,是有实力,也有资格可以宣称正统,实现大汉三兴的。

到了那个时候,天下世家的心思,可就不好猜测了。

当年世祖文皇帝之所以能代汉受禅,不就是因为天下世家都认为汉室将终,曹魏乃是天命所归么这要是丢失了洛阳,你让天下世家怎么想?!

大汉传承了四百年,哪怕经历了这三十余年的战乱,人心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彻底散去,而刘备一直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也起到了聚拢人心的作用,向天下宣示着大汉的存在。

以前蜀贼偏居西南,影响力不足,即使夺下汉中,也不过是一个偏安一隅的结局,再想中兴汉室,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可如今这十年,蜀贼连夺雍凉关中,已经有了问鼎天下的资本,再让他们夺取了河洛.其势不可制也。

到了那个时候,天下世家肯定会出现态度上的摇摆,不管是中原世家还是河北世家,都会在汉魏之间徘徊不定这才是真正挖大魏立国根基的东西。

在这个时代,没有世家大族支持的政权,始终是无法长久的。

这个想法,就是现在辛毗最直接的想法,同时,也是这个时代世家大族的真实想法先不说对不对吧,至少世家大族们是真的那么认为的。

总之,现在的辛毗真的很急,他一面向邺城再次上奏请求援兵,另一面,他继续以持节节制司隶的名义,往河东,河内两郡抽调士卒来拱卫洛阳。

这次,辛毗不打算跟那些河东世家们磨嘴皮子了,直白的告诉他们,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你们继续赖着不来,等到大魏守住洛阳后,回过头来收拾你们。

到那个时候,就不是一两句解释能糊弄的过去的了,多少要拿出几颗人头出来才行。

要么,伱们现在赶紧领兵过来支援,那么之前的事情既往不咎,将来战后该有的好处,一样少不了你们的,甚至,辛毗还擅自替曹叡许诺,答应出不少的利益交换条件出去。

当然,前提是,洛阳还得在大魏手里。

要是洛阳失守,蜀贼占据了洛阳那你们自己去考量蜀贼会不会替大魏兑现这些承诺好了。

其实说白了,辛毗就是在逼这帮河东世家们表态,到底是站在大魏这边,还是打算“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而对于这点,辛毗其实还是很有把握的。

毕竟,自从太祖武皇帝“奉天子以令不臣”以来,河东世家就已经坚定的站在了曹魏这边,他们的所有既得利益,都是建立在支持曹魏的基础上的。

这些人没道理放着现有的既得利益不要,去找蜀汉那边谈判,寻求一些未知的利益。

毕竟,蜀汉那边对世家的态度和政策,这些年河东世家们也都看在眼里是属于既打压,也依靠的关系。

很显然,远不如曹魏,或者说自曹丕以来,给的多。

如今曹魏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世家大族是不会轻易抛弃既得利益,去寻求和蜀汉合作的。 而事实也证明,辛毗对世家大族的了解,是非常正确的。

在辛毗措辞严厉的持节宣诏之后,河东世家那边选择了妥协.司马师得以率领一万五千河东郡兵,南下渡河,支援洛阳。

当然,说是河东郡兵,其实只是世家大族们凑出来的私兵,冠以郡兵的编制而已个体战斗力也许不必一般郡兵差,但组织度和训练度完全不能跟常备郡兵相比的。

说直白点,就是真的上了战场的话,顺风仗还能打,逆风仗能打到什么程度,只能看将领的指挥能力以及天意了。

但,也足够了。

现在洛阳实在是缺人,辛毗恨不得只要是壮丁他都要呢,更别说这些世家私兵到底是有过一些训练的,底子也是一些好勇斗狠之徒,总比寻常百姓要强。

好不容易摆平了河东世家大族那边,新的问题又来了。

司马师率领着这一万五千人南下,在孟津渡过河之后,并没有直接往洛阳的方向而来,而是拐了一个弯,往谷城方向而去。

这个方向,不用问,他是去支援函谷关战场了。

辛毗那个急的特么能不能一个个的省点心啊。

老子能不知道函谷关的重要性么?!能不知道司马昭现在面临的困境么?!能不知道只要守住函谷关,洛阳就不会有危险么?!

可问题是,万一守不住函谷关怎么办,司马师你这个小混蛋考虑过这个问题没有?!

你这批士卒过来洛阳巩固洛阳城防,哪怕失守了函谷关,洛阳还有坚守的资本.可你现在跑去支援你弟弟,要是你们俩一起被蜀贼击破了,那我这边可就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一万五千人呐,你好歹先来一趟洛阳,提升一下洛阳的军心民心,回头我再让你领兵一万去支援函谷关,难道就不行么?!

这么一来,你既能去救援你弟弟,我还能让洛阳守军提升士气,一举两得的事情你非要自作主张的干什么?!

辛毗那个郁闷的.司马师这个行为,不管找什么借口,他都是不听调令,放在军法中,直接斩首都不过分。

可辛毗又不能真的砍了他,毕竟现在就靠着司马父子守卫司隶河洛辛毗不得不派人去谷城,给司马师送去调令文书,给他擦屁股。

解决完了这边两个儿子的问题,辛毗回过头来,给司马懿再次发出了回军文书。

特么别浪了,再浪,洛阳就该让你那俩倒霉儿子给浪没了,赶紧回军防守洛阳吧。

这已经不是辛毗第一次给身在颍川前线的司马懿发出召回文书了,第一次发出召回文书是在五天前。

但那次发出的召回文书,只是向司马懿告知身后的情况,当时辛毗还不知道河东郡会不听调令,行动迟缓,也不知道朝廷的河北援兵一时半会儿来不了。

所以,那次召回司马懿的文书,辛毗只是大概的讲述了一下情况,让司马懿自己决定要不要从前线撤兵。

可现在不行了情况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你司马懿要是再不回来,恐怕就没有回来的机会了。

因此,辛毗在没有受到司马懿回信的情况下,再次发出了第二次召回文书,而且这次的措辞,相对来说就比较紧急了。

辛毗相信,司马懿在看到自己的第二封召回文书后,一定不会有任何的推脱的。

可.三天后,辛毗接到了司马懿的回书。

司马懿表示,希望辛毗能在洛阳坚持至少十天的时间,给他创造击破颍川蜀贼创造机会。

辛毗一看到这封回书,气的当场两眼一黑.司马家的玩意儿,就没有一个是省心的玩意儿。

当儿子的不听调令也就算了,你这个当爹的也开始拖拖拉拉了是吧?!

好不容易在仆从的帮助下顺过气来,辛毗再次拿起司马懿的回书仔细看了一下,再仔细算了一下回书的时间辛毗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这份回书,应该是回应自己第一次发出的那封召回诏书那时候辛毗自己都没太着急,司马懿要求自己坚守洛阳十天,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

可再一看这封回书的后半段,说什么司马懿要击破颍川蜀贼.辛毗顿时又急了。

特么真别浪啊,老子现在最缺的就是兵!!!

第80章 水战第430章 任免第1079章 要将与调兵第973章 羊衜归汉第502章 重想第1201章 邓艾的进军路线(二)第1101章 劝降第153章 清查土地第256章 炼铁第189章 置地第1026章 张飞冲阵第149章 约定第715章 救灾第921章 出使归来第367章 花关索第366章 作战准备第811章 前后夹击第587章 处罚第1171章 一请司马懿第941章 误判第777章 来者可是第648章 迁民入关第113章 进军陆口第529章 五丈原对阵第1089章 阴差阳错第933章 鲁阳第358章 战与和第6章 这个世界不太对劲第99章 弃新野第143章 庞统第70章 江夏太守第225章 处置第617章 吴懿突阵第144章 张机第836章 包围网内的苦战第1109章 弃守的代价第875章 司马昭的误判第644章 议事(一)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765章 诸葛入长安第61章 想对大家说的一些话第31章 商讨第127章 谋取荆南四郡第337章 北方战场第31章 商讨第307章 江东的决定第127章 谋取荆南四郡第664章 槐里之战第99章 弃新野第695章 祭祖前后第461章 孟达对曹真第350章 樊城保卫战(三)第889章 孙权的顾虑第213章 “谨慎”第374章 滇马第885章 徐庶断策第409章 不觉中计的赵昂第992章 两路进兵第791章 防御体系第406章 梁绪在行动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军第957章 天意第419章 马儿的行踪第635章 鼓舞军心第951章 颍川应对第115章 察觉第141章 箭伤复发第882章 破城第71章 博弈第240章 合肥之战第664章 槐里之战第1214章 圣裁第1192章 中计了第448章 混战过后第760章 司马懿的失策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714章 雪灾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195章 张溪告状第831章 议策第295章 两军对阵第931章 劝说第76章 邓艾去留第787章 陆逊的战略第844章 张飞用计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253章 岳麓山的由来第374章 滇马第509章 臧霸的决断第435章 石亭之战第710章 成都议事第429章 抢时间第839章 战略改动第1123章 撤军第1253章 拖时间第1210章 刘放的打算第910章 水战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567章 五丈原撤军第880章 故伎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