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荆州隐患

魏吴结盟的影响吧,确实对大汉很不利。

这两家罢兵言和,互相之间腾出手来,要是不对大汉下手,打死诸葛亮和张溪都不信。

但这个事情呢,大汉还真的就只能这么着了。

毕竟,该做的已经做了,该争取的已经争取了,天下局势如此,曹魏不可能愿意再这么输下去,而东吴也不可能坐视大汉一统中原河北,回过头来在单独收拾他们.魏吴结盟,不是偶尔,而是必然。

“此番魏吴和议罢兵,曹魏必调兖州之兵西向洛阳,吴亦有可能抽淮南之兵以实荆南.荆,洛战事恐有反复,元长当细察之。”诸葛亮一开始,就直接叮嘱张溪道。

但张溪却是沉吟了一会儿,犹豫了一下,才抬头问道,“丞相以为,两家和议,当真会轻易调兵他处?!”

诸葛亮微微一愣,但随即明白了张溪话里的意思。

虽然魏国和吴国定了盟约,但问题是,盟约这个东西,并不是完全的保证。

东吴在这方面的信誉实在是不值得信任,当初跟大汉两次定盟,两次背盟,曹魏难道就不会再掂量掂量?!

第一次好歹还有个天子诏书作为理由,当时孙权是大汉吴王,别管汉献帝是不是傀儡,他作为汉臣,遵守天子诏令,就算天下都知道他是背盟偷袭荆州,但至少也有块遮羞布。

但第二次,可就真的没有任何理由了,完全是撕破脸皮的耍赖,唯一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就是当年刘备所谓的“承诺”。

这事儿,可就真的说不清了,毕竟现在刘备都已经是昭烈皇帝了。

就这么一个反复无常的国家,曹魏就算迫于形势跟东吴方面定下了盟约,是不是会信任对方都不好说。

擅自抽调兖州郡兵进攻洛阳,势必会导致兖州对徐州,对淮南地区防备减弱.曹魏会不会冒这个险?!

而对于东吴来说.真不是张溪贬低自己的二舅哥,主要是孙权这个人吧,在气度上,真的没法跟曹操,刘备这样的乱世英雄相比。

格局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以张溪对东吴君臣的了解,如果曹魏方面不首先从兖州地区调度兵力西进洛阳的话,他们也是不会轻易从淮南地区调兵的。

毕竟,偷袭别人偷袭惯了,遇到事情变化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别人会不会偷袭我们。

区区一纸盟约,真的没办法让曹魏两家都安心撤兵,更别说互相配合,进攻荆州和洛阳两地了。

张溪想要表述的意思,就是这个,而诸葛亮也听懂了。

但诸葛亮却还是表情严肃的对张溪说道,“元长所言,虽有理,然你我掌一地之权,上报天子,下安黎民,万不可有此侥幸之心。”

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千万不能以此为依据,放松对两国的戒备。

毕竟,现在的局势,大汉赌不得这个可能。

另外

“依亮之见,魏吴两家纵有不信任,亦不过是拖延时日东吴觊觎荆州已久,魏贼亦需反攻洛阳,早晚必有一战。”

第一句话,是提醒张溪不能大意,而这第二句话,才是诸葛亮对魏吴结盟的真正看法。

这两家,确实会在结盟初期,因为互相之间的不信任,导致互相防备,撤兵缓慢.但只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家最后还是会慢慢的在淮南和徐州等地脱离接触,调兵进攻大汉的。

这是两家共同的政治需要,不可能改变的,差别也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因此,早做准备,总是好的。

张溪听完诸葛亮这么说,仔细想想,好像也对提前做好准备,总比临阵应变,要强的多。

“如此,丞相可有良策?!”张溪问道。

“河洛之地,自有亮当之,荆州之地,确需劳烦元长只是不知,荆州境况如何?!”诸葛亮反问道。

堂堂大汉丞相,怎么可能不知道荆州的实际情况如何张溪每半年都要向诸葛亮汇报一次荆州的军务、政务情况的。

诸葛亮之所以这么问,就是把主动权交到张溪的手里,真正想问的,是张溪有没有足够的把握,守住荆州。

毕竟,这次如果东吴进犯荆州,可就不是跟以前那样的小打小闹了,搞不好是一下子会动用超过十万大军的。

对此,张溪其实也清楚,所以他在内心认真的盘算了起来。

就算东吴和曹魏结盟,要调淮南兵来攻打荆州,那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兵力都调过来,必然要留守一部分在淮南才行。 因此,张溪估计,淮南的五万东吴军,大概率会调来三万人,最多不超过四万人。

而如今东吴在荆南和江夏的总兵力,一共有水军四万人,陆军三万余人算上淮南兵力,总兵力应该在十一万左右。

如果孙权想要一战而定荆州,那么也有可能从江东本土调兵,那么东吴进攻荆州的兵力,上涨到十五万也不是不可能。

而张溪盘算了一下自己手上的家当。

在江陵,有三万陆军,两万水军,江南岸的公安和零阳加起来还有一万人,一共是六万人。

在襄阳,文聘手里有两万水军加一万陆军,总计三万人,还有襄樊防御体系在手。

在南阳郡,徐庶在这里率领三万人驻扎,其中还包括了占据襄城的张嶷所部五千人。

这么盘算下来,如果单纯从兵力数据来看的话,防守住荆州,问题好像不大。

但张溪现在所面临的的危险在于,东吴进攻,可以集中一点突破。

也就是说,如果有必要的话,东吴可以把这十五万人中的大部分集中攻击一个地方,或者是江陵,又或者是襄阳。

嗯,大概率是江陵,毕竟进攻襄阳的话,难度更高不说,东吴军的补给线也太长了,对出兵不利。

而张溪手里的荆州军虽然也有超过十万了,但兵力分散在江陵,襄阳,南阳三个重要节点上,而要命的是,这三个节点,张溪根本不能不设防,甚至抽调这些地方的士卒来救援江陵,都必须小心翼翼的,防止敌军趁乱偷袭。

也就是说,一旦双方开战,张溪大概率是要用江陵的五万士卒,先硬抗东吴的十几万大军围攻一段时间,然后才能做出调整,选择抽调援兵增援。

而这么一来的话.东吴军的主帅是谁,就非常重要了。

如果是周瑜领兵而来,那张溪大概率就只能是依仗江陵,襄阳等地的城防硬顶了,轻易不敢从其他地方调兵。

毕竟,那是周瑜,他两万都能干趴下二十万.虽然赤壁之战的偶然因素很多,但周瑜抓战机的能力,那也是不容置疑的。

轻易调兵,很有可能被周瑜所趁。

这样的话,即使能守住江陵,襄阳这样的重要城池,但其他非战略要点的城池,恐怕就只能放弃了.最后即使能守住荆州,大概率荆州也会被打烂一半。

如果是陆逊领兵来攻荆州的话,那张溪相对来说,就要轻松一些。

当然,不是说陆逊的领兵能力不如周瑜,而是陆逊这个人,根据张溪了解到的历史信息,以及陆逊在指挥寿春之战时的表现,张溪认为,陆逊是存在一些用兵缺陷的。

在战略安排方面,陆逊的能力,完全不下于周瑜,甚至对大兵团作战来说,陆逊的战略规划能力,可能还要比周瑜更强。

因此,一旦是陆逊领兵来进攻荆州的话,那么早期作战,张溪还是只能依靠坚固的城防死守。

但陆逊有个不知道算不算是用兵习惯上的毛病他的战略执行能力,并不高。

一旦出现战场变化,或者说出乎他预料的敌军应对后,陆逊的应变就会出现迟疑,而一旦陆逊的战略有一部分被敌军识破并破坏后,陆逊往往没有继续僵持,或者是冒险作战的底气。

这点,其实跟张溪非常的像。

而面对跟自己作战风格相当类似的陆逊时,张溪自然也知道,该怎么去应对.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嘛。

只要能在防守过程中,抓住机会打一次大规模的反击,争取全歼一路东吴军,然后用疑兵计牵制住陆逊,大概率是能逼迫陆逊主动退兵。

当然,这里面也非常考验张溪的临阵应变能力.毕竟这货其实比陆逊用兵好不到哪儿去,都是容易想太多的类型。

至于剩下的什么朱然,孙盛等辈领兵来攻荆州,张溪根本不担心,甚至,张溪都能节节抵抗,说不定在江陵城外围,就能找到克敌制胜的战机。

所以,说到底,荆州方面,还得是看他孙权到底有多大的决心,以及派谁为帅了。

守是能守,但要付出什么代价,张溪也不好说。

第336章 公安城的战斗第511章 曹丕的谋划第505章 陈仓守将第97章 襄阳的反应第330章 英姿飒爽关银屏第730章 领兵人选第789章 领兵出征第127章 谋取荆南四郡第257章 成本第1201章 邓艾的进军路线(二)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382章 矿产争夺第540章 散关之战第657章 疑兵计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战第256章 炼铁第853章 潼关之战(八)第81章 冲阵第1123章 撤军第905章 同行第971章 曹叡的郁闷第1073章 流民第50章 八卦黄月英第54章 刘备归来第801章 发现端倪第906章 安抚第1132章 秦朗进军第427章 人情交换第557章 冒险还是保守第666章 败退第723章 诸葛回成都第281章 汉中之战序曲第395章 曹丕亲征第1081章 情报可靠性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807章 夜战第365章 点兵点将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885章 徐庶断策第47章 曹仁第697章 私宴第190章 江东内事第1035章 搅混水第901章 战后处置第1028章 桃园重聚第1196章 识破和突围第558章 魏延的奇计第25章 徐庶第1042章 迁都之议第473章 退兵第17章 糜竺第282章 变化第759章 曹魏议事第878章 南门攻防第408章 姜维献计第1066章 倒霉蛋张承第1093章 中计惨败第836章 包围网内的苦战第792章 命中注定的待遇第799章 陆逊的心态第11章 邓艾?!第1103章 调整部署第614章 乱战第431章 诡异的南阳战事第1176章 郭淮的盘算第892章 各自的谋略第772章 拖延第1231章 魏亡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582章 各方变化第877章 城门攻防战第270章 江东第714章 雪灾第281章 汉中之战序曲第687章 蒋琬和陈祗第1204章 犹豫第586章 险计第127章 谋取荆南四郡第228章 战与和第515章 伪木牛流马第1152章 调兵第187章 治病第416章 骑虎难下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1125章 主力进军第1101章 劝降第347章 汉中反应第336章 公安城的战斗第835章 截断后路第107章 鲁肃第532章 张溪的应对第765章 诸葛入长安第354章 曹操第38章 《隆中对》第634章 张辽决意第1068章 朱然突围第655章 背锅侠满宠第1186章 河内变化第1099章 失守第97章 襄阳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