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三)

西夏国中,除了兴庆府护卫国主和宫掖的御围内六班和环卫铁骑,加上数万分镇要地的铁鹞子,其余的士兵都是平日为民,战时为兵。号称六十万的大军,其实是由西夏全国十五到六十岁的丁壮组成。一旦兴庆府点集大军枕戈待战,消耗的可都是西夏的国力。

以塞上江南般的兴灵,还有横山北麓的银夏这个两个核心地区的地理条件,养活两三百万人口不成问题。就像熙河路,能适宜居住的地方也就那么几条河谷,但吐蕃蕃部人口总数,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近百万。

不过西夏作为一个国家,则没有自给自足的能力。一部分已经职业化的军队,还有官僚、国君,这些人的存在全都是纯粹消耗,没有任何产出。这一点与族长的子嗣几乎都要下地放牧的部族截然不同。而这些多余的消耗和需要,西夏国中无法供给,就只能从宋人那里吸血。

所以自从元昊起兵立国之后,党项人年年挑起大战。就算宋人给了所谓的岁赐,也不足以将逐渐扩张的国家财政支撑起来。随着西夏国家建立日久,逐渐完备起来的官僚体系对钱粮的消耗也越来越大,加上从部族长老转职而来的贵族们的难填欲壑,便只能通过战争和劫掠来博取——因为西夏的经济支柱是大宋。

至于同样在大宋身上吸血的辽国,其本国的国力足以支撑整个国家的运转,每年大宋送上的五十万银绢的岁币,仅仅是用来买通辽国统治阶层。只要能满足契丹贵族们的要求,就可以让他们不动南侵的心思。这就是西夏和辽国的差别所在,也是为什么澶渊之盟得以保全至今,而庆历和议只用了二十年就成了废纸。

不过自从横山、河湟两役之后,加上梁氏要腾出手来整顿国内,两国在三年之中都没有大战,仅有边界的一点小冲突。而且随着陕西、河北、河东推广将兵法用来整顿军队、汰弱留强。加之有了军器监后,接收的装备也日渐精良,三路禁军的实力飞速上升。辽国、西夏受到的压力,越来也大。

辽国强行索要边界土地,就是在示威。而辽国公主下嫁秉常,也是一种应对。

现如今辽国随着他们的要求被满足,一时间已经平静了下去。但西夏这边,主动挑起战事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与其等到党项人在契丹暗中的支持下举兵来攻,还不如先行动手,抢占战略优势,将横山控制,自此便可以高枕无忧,等到合适的时机,就可以举兵北向,将兴灵给收服,一举平灭西夏。

种谔就以这个理由说服了赵顼,得以出外担任鄜延路兵马副总管。但让赵顼最终下定决心开战的理由,却是在最近。说起来,还是韩冈给他的原动力,没有韩冈能让北方禁军在三年之内全数铁甲化的保证,赵顼也不敢贸贸然地决定重新挑起战火。

但这个决定,有很多人反对,之前韩冈就反对过,他觉得首要目标该在兰州,王韶与他也是一个心思,应该出战,只是目标不该是横山。而蔡挺,则对此表示支持,看他样子,也是有意争一下领军出战的主帅之位。

至于政事堂,王安石一个人说话就压倒了其他四人的声音——如今的政事堂中有三相两参,难得的满员情况。其中说话有力的就只有王安石一人。韩绛不在意,当初他说话没人理,现在还是没人理,但只要冯京和吕惠卿得意不了那就够了。而韩冈来拜访王安石时,就听他的岳父又提及此事:“吴冲卿亦曾有言,秉常年岁渐长,归政只在眼前,可以稍待时日,坐看西夏内乱。”

前两天在朝堂上的争论,早传入了韩冈的耳朵里,吴充如何被驳倒的,他也知道一二。

王雱就在旁边,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秉常娶了辽国的公主,日后若是要清除梁氏,必然是要借助辽人之力。等下去不是坐看西夏落到辽人手中吗?”

党项人对契丹提防甚重,一直以来都是游走于宋辽之间,同时向两国称臣。可是眼下西夏越来越贴近辽国,说不定等到几年后,不肯归政的梁氏与秉常起了冲突——只要看看史书,甚至回顾一下被前任西夏国主谅祚清除的外戚讹庞家,就可以知道这个结果是必然的——辽人肯定会借机插手进来。

当年元昊叛乱,宋军即便接连惨败,仁宗皇帝都没有为了以防万一,派军去镇守潼关。可若是换了契丹铁骑出入横山,如今的天子赵顼别想再睡好觉了。但如果宋军夺取了横山,就算换了契丹人过来,也要在群山之中撞得头破血流。

所以赵顼的心意才如此坚定,韩冈、王韶都没办法动摇得了。

“陕西六路前日奉旨点算,尚需步人铁甲总计九万六千四百余领,不知玉昆你那边何时能打造完成?”王安石问着韩冈。

韩冈道:“现在每天出产的步卒板甲在三百领上下,专供军校使用的新式明光铠则是十领左右——前两天也给岳父看过了,全身铠有四十八片大小甲叶,比起八片甲叶的板甲打造起来工序更繁,工时更多,不过防护性更好,用上了铆钉,也更容易活动。”

明光铠只是借个名字而已。本质还是板甲,只是用了更多的零件,做到了更好的防护性,也打造得更为精致、闪亮——所以沿用了明光铠的名字——但重量也随之上了一个台阶。

王安石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个速度已经足以让人瞠目结舌了。换在过去,这将是整个军器监十天的产量。十倍的速度,五分之一的造价,略胜过往的防御力,能在数年内给近六十万禁军全数换装。不仅让赵顼心中多了勇气,也让王安石平添了对抗西北二虏的信心。

有时他都在想,若是韩冈提早一点将板甲拿出来,说不定去年辽人索要河东土地,天子也不会无奈地说什么“姑从其欲”。

只听韩冈继续道:“当汴河边的水力锻造工坊落成之后,京城内外两座工坊加起来,每天产出的步卒板甲能达到五百领,如果改进一些工序的话,八百领也是可能的。”说到这里,他眉心皱了起来,“唯一担心的就是生铁供给不足。徐州利国监的生铁产量,很难赶得上。”

“是不是要利国监加大产量?”王雱道。

韩冈点头:“这是必须的,日后也能给朝廷增加一部分收入。”

在全军换装之后,对甲胄的需求就会降低大半,但韩冈为了保证工匠们的工作,打算让军器监打造民用的铁器。这样一来,对生铁需求照样不会减少。这一件事,王安石和王雱都知道。

王安石双眉同样微微皱起:“我知道玉昆你发明轨道,就是为了能让矿山中运送矿石更为方便。用马车代替了人力运矿石出坑,的确能开采出更多的矿石。但炼铁的木炭就不行了,哪里来的那么多的木炭。”

王雱叹了口气:“若不是石炭炼出的铁质不佳,就可以直接用河北的生铁了。”

“最近军器监也有在实验,”韩冈说道,“如何用石炭来炼出好铁。”

“不是炼铁五行缺木,必须用木炭竹炭吗?”王雱奇怪问道。

“但木炭、竹炭总比石炭要贵。尤其是徐州,附近的树木差不多快砍光了,要从登州运木炭过来。扩大产量之后,成本只会越来越高。而一旦改用石炭成功,就可以用上河北的便宜生铁了。另外日后若是能在徐州附近寻找石炭,铁价只会更为便宜。”

“玉昆,你那个实验还要多久才能成功?”王安石听得怦然心动。

王安石好言利。当年推行农田水利法的时候,外面还有笑话流传说,有人建议甚至向他填平梁山泊,即可得八百里良田。虽然这是无稽之谈——梁山泊是东京连通京东东路的转运通道,五丈河、济水、汶水的水运都要从这里经过,每年几十万石的粮食要从此经过,怎么也不会有人打梁山泊的主意——但王安石对为朝廷省钱、挣钱的迫切,却是没有半点虚假。

韩冈沉吟了一下,摇头苦笑。焦炭的事还不一定能成功,就算有了焦炭,炼铁高炉也需要时间,韩冈无法确定是否成功,不会说出来给自己找不痛快:“恐怕要不少时间,不可能即刻建功……只能慢慢来好了。”

“只怕利用石炭降铁价,也是为了日后的铁船?”王雱笑问道。

“算是吧,只是没有十几年也见不到成品。”韩冈笑了笑,“不过往铁船去的每一步都能见到功效,倒也不至于会半途而退。”

“也就是说,玉昆你暂时无意出外?”

王安石的问话听着有些奇怪,韩冈皱眉一想,心中就有了数,笑道:“是哪一位点了小婿的将?是不是种谔?要小婿做什么?随军转运吗?”

王安石脸上浮出的浅笑蕴意颇深:“玉昆你可知有多少西军将校,听说要开战后,就想要你去管着他们的粮秣?”

韩冈怔了半刻,最后化作一声笑叹:“幸好不是帅位。”顿了一下,又道:“幸好只是粮秣。”

第三十四章 雨泽何日及(六)第一十七章 往来城府志不移(九)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愿博轩冕(下)第三十四章 山云迢递若有闻(五)第三十五章 势颓何来回天力(中)第八章 朔吹号寒欲争锋(八)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十一)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三)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七)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专横(下)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九)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潜波涛(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六)第二十七章 鸾鹄飞残桐竹冷(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扑朔(上)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二)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九)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绝后患(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四十三)第一百零五章 微雨(十二)第四章 力可回天安禁钟(中)第二百零三章 火箭(十一)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三)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四)第三十三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十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三)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十)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十五)第一章 庙堂纷纷策平戎(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新议(二十五)第三十六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三)第三十九章 铜戈斑斑足堪用(上)第三十六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八)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六)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七)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十三)第三十一章 马鸣萧萧辞旧岁(下)第一十六章 绮罗传香度良辰(下)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十二)第三十六章 可能与世作津梁(三)第九十四章 微雨(一)第三十一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九)第七章 烟霞随步正登览(一)第四十五章 从容行酒御万众(四)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风期全盛(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潮(四)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四)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无明(中)第四十八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六十六)第十章 却惭横刀问戎昭(十七)第二十八章 大梁软红骤雨狂(八)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闲人自忙(一)第三十七章 骤风(四)第四十四章 岂惧足履霜(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六)第四十二章 诡谋暗计何曾伤(二)第三十一章 战鼓将擂缘败至(二)第四十六章 龙泉新硎试锋芒(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微澜(中)第一十八章 青云为履难知足(六)第三十三章 枕惯蹄声梦不惊(一)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进退地(二)第三十四章 为慕升平拟休兵(二十)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十三)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马鸣谁与守(三)第四十一章 顺风解缆破晴岚(中)第一十八章 霁月虚明自知寒(下)第三十六章 望河异论希(三)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四)第一章 纵谈犹说旧升平(八)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一)第四十四章 秀色须待十年培(三)第一十二章 锋芒早现意已彰(九)第二百三十一章 变故(二十八)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云与天通(十一)第三十二章 吴钩终用笑冯唐(十六)第一百五十二章 梳理(二十二)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无(一)第三十八章 何与君王分重轻(二十四)第四十三章 修陈固列秋不远(十)第九章 拄剑握槊意未销(十五)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五)第二十八章 遥别八桂攀柳枝(上)第七十一章 尘嚣(二)第四十八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二)第三十五章 势颓何来回天力(中)第二十一章 涉川终吉黄龙锁(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变新腔(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议(十四)第一十七章 观婿黄榜下(下)第三十九章 太一宫深斜阳落(二)第四十二章 更与尧舜续旧题(中)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断百事轻(下)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温春常早(五)第四十六章 了无旧客伴清谈(九)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三)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汉图中(十八)第二十八章 夜钟初闻已生潮(一)第一十二章 庙堂(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