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告密者谁

第125章 告密者谁

下午时分,李岱下朝回来,直接来到常乐坊,找到了李邺。

父子二人在一家小酒馆坐下,李岱急道:“邺儿,这两天你最好不要出门!”

“因为李洵之事?”

李岱点点头,“县衙还在追查凶手,目前还没有眉目,但我感觉他们下一步的目标是你,你最好不要出门,等县衙追查到了凶手,伱再出门也不迟!”

“但父亲明明知道是李岷买凶!”

李岱无奈摊手道:“知道又能怎么样,没有证据,他一口否认,说自己不在长安,没办法指证他!”

李邺淡淡道:“父亲应该把这件事告诉祖父,让祖父来主持公道!”

李岱叹口气道:“你祖父主持公道的办法从来只有一个,把酒楼和客栈全部拿走,‘没有了利益就没有了纷争’,这是他的口头禅,所以这种事情发生了,大家都私下解决,不会惊动你祖父!”

“那也简单,把李岷三个儿子的腿都打断,以暴制暴,看看最后是谁哭!”

“这样不行,一旦被你祖父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我刚才也说了,关键是我们没有证据,证明是你四叔所为。”

李邺平静道:“我会找出证据!”

停一下,李邺又道:“当年父亲打抱不平,得罪了武惠妃,我猜得没错的话,应该也和李岷有关吧!”

儿子一下子提到了十四年前的往事,李岱的神情立刻不自然起来。

良久,他叹口气道:“过去事情就过去了,提他做什么?”

“父亲还真是没用半点防备之心!”

李邺摇摇头道:“户部员外郎原本是他的职务,结果被父亲抢了,他会咽下这口气?还有之前发生的户部纵火案,指证父亲平时沉溺于幻术,可是有三份家人证词,除了宇文螺和李淮,还有一份是谁?

父亲觉得他对付三个晚辈,仅仅只是为了酒楼和客栈的利益?”

李岱大惊,“难道他还有别的企图?”

李邺点点头,“他去春狩之时发生了打人事件,他自然就撇清了嫌疑,如果我再被人砍掉一只手或者一只脚,也同样和他无关,收拾李洵三人是假,对付我才是真!”

李岱坐不住了,他站起身走了几步道:“简直太疯狂了,我要告诉你祖父,绝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李邺冷笑一声道:“现在告诉祖父等于打草惊蛇,那以后我真的就防不胜防了,父亲只要告诉我,十四年前陷害父亲,是不是李岷干的?”

李岱半晌叹息道:“我后来才知道,是他买通了武惠妃心腹,设了一个强抢民女的局,他又邀我去曲江池游玩,结果强抢民女之事就在我眼皮子底下发生了。”

这件事改变了李岱一生,现在说起来,他还是满腹的怨恨。

李邺点点头,“这件事父亲就不要管了,以我的武艺,没有人能伤得了我,相信我会处理好这件事。”

李岱看了儿子半晌,无可奈何道:“我只有一个要求,不要出人命,我不是在乎他们死不死,而是我担心你惹事上身。”

今天是春狩后的第一个朝日,事务繁多,李林甫回家稍微晚了一点。

马车里,李林甫神情严峻,有件事让他心中颇为忧虑。

下午,他遇到了高力士,高力士恭喜他的孙子李邺和程家一起夺得了春狩第二名。

李林甫是什么人,他立刻听懂了高力士的暗示,自己的孙子和程家走得太近了,程家可是东宫派系重要人物,自己孙子和程家走得太近,会让天子怀疑自己和太子有勾结。

这件事必须要提醒邺儿,不要再和程家往来。

但李林甫觉得有点奇怪的是,如果仅仅一起打猎,并不说明什么,说不定自己孙子和程昌胤是同窗,在一起打猎很正常。

天子也不会凭这点小事就怀疑自己,高力士也根本没有必要暗示自己。 高力士之所以提醒自己,说明这件事有点严重了,难道是有人刻意拿这件事做文章?

李林甫多年的政治直觉告诉他,一定是有人拿这件事来做文章,让天子怀疑自己和太子有勾结。

马车很快驶入平康坊,在相国府前缓缓停下,李林甫吩咐心腹侍卫王宽道:“去把四十八郎找来见我!”

“遵令!”

王宽匆匆去了。

李林甫回到书房坐下,对侍妾摆摆手道:“等一会儿再上晚饭!”

不多时,管家在门口道:“老爷,四十八郎来了!”

“请他进来!”

片刻,李邺走进书房,行礼参拜道:“孙儿拜见祖父!”

“坐下吧!”

李林甫笑眯眯请李邺坐下,问道:“今天休息还好吧!”

“多谢祖父关心,今天休息得还不错。”

“下一步有什么考虑吗?”

李邺沉吟一下道:“孙儿县学已不想去了,下一步该做什么,孙儿还在考虑。”

李林甫点点头,“你和程家是怎么认识的?”

“回禀祖父,孙儿在永和坊铁匠铺买到两座香炉和一件兵器,发现是程家之物,孙儿就把东西送还给程家,程家十分感激,就这样认识了。”

“就这么简单?”

李邺点了点头,“春狩还是孙儿第二次和程家交往!”

李林甫眉头一皱道:“今天高力士提醒我,说你和程家交往过密,因为程家是太子派系,你又是我孙子,会让有心人把我和太子联系起来,你明白吗?”

“宰相支持太子,不是很正常吗?”

李林甫苦笑一声道:“太子从来就是皇帝的政敌,尤其是大唐,前有玄武门事变,后有睿宗被迫让位,天子防自己的儿子像防贼一样。

所有人都批评我李林甫不救前太子李瑛,李瑛三兄弟和妻兄薛锈披甲带兵入宫,口口声声说救驾,堂堂太子会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如果说他们事先没有谋划,又怎么可能不约而同做一件事?

从武则天到韦后,又到太平公主,再到睿宗退位,那么多成功政变的先例,李瑛三兄弟会不效仿?

李瑛三人也想发动宫廷政变,诛杀武惠妃,逼宫天子,只不过没有成功罢了,依我看,现在的太子迟早也会政变上位,这是他们家的传统。”

李邺暗暗点头,祖父看得很透彻,历史上,太子李亨就是勾结陈玄礼在马嵬坡发动了政变,逼迫李隆基退位,太子李亨拿到了退位诏书后,去朔方才能正式登基为帝。

“孙儿明白了,但这个告密者很可怕,祖父有没有考虑过,这和之前宗祠泄密者其实是同一人?”

马嵬坡之变,就是太子李亨勾结大将军陈玄礼发动的政变。

最后结果一定是逼迫李隆基写下了退位诏书,承认太子登基,太子李亨才拿退位诏书去朔方登基为帝。

没有这份退位诏书,太子李亨才能合法登基,否则他只能太子监国,而不能登基。

(本章完)

第139章 紧急出发第1152章 父子交心第599章 谈判本钱第622章 拦截情报第97章 一线希望第744章 出祁山道第571章 无耻小人第115章 天命老人第464章 节度述职(上)第281章 怛城决战(二)第479章 终成良缘(上)第7章 奇货可居第123章 飞龙遗物(下)第470章 四王议事第563章 明目挑衅第211章 长街杀戮第858章 吐蕃动静第1237章 李岱辞相第824章 酒楼定策第44章 另类出城第12章 西市买杆第682章 临时节度第859章 巡视难民第131章 严厉警告第38章 入会终试(五)第854章 沙河大战(下)第168章 千里追杀(三)第922章 崇高威望第368章 寻宝行动第539章 行动仓促第495章 野心之枭第293章 太清遇故第944章 颠覆规则第1165章 心怀侥幸第742章 西迁首站第53章 龙争虎斗(上)第261章 烫手之银第766章 照单全收第1193章 钱塘夜战第1043章 战书示警第1080章 案中有案第675章 满城皆焚第186章 抓住把柄第1083章 幕后真凶第355章 乔迁新居第710章 合适人选第1174章 迫在眉睫第638章 荣升县令第63章 出线之战(上)第302章 恶有恶报第1147章 金蝉脱壳第349章 捷足先登第538章 荒唐谶案第969章 釜底抽薪第528章 揭穿谜底第448章 特别办案第519章 不详之兆第484章 赶往河西第78章 效力天鹏第964章 盗贼事件第1154章 山雨欲来第853章 沙河大战(上)第1135章 猛药民用第227章 瓦罕走廊第1203章 剑南盐案第283章 怛城决战(四)第544章 再回长安第1159章 棋子命运第1025章 协议漏洞第392章 蓦然回首第987章 严厉管控第295章 童颜魔女第631章 计中有计第74章 新房新家第291章 金鼎失窃第647章 惊天骗局第66章 初见烈凤第1022章 两个方案第657章 局势严峻第858章 吐蕃动静第589章 验明正身第1246章 毒烟箭筒第761章 湖畔小叙第827章 明军实匪第239章 夜袭陷阱第687章 黑云压城第388章 谋士高人第1046章 收复四州第341章 服软求饶第639章 巡视汉阳(上)第202章 狼子野心第439章 危险提醒第785章 一网打尽第816章 迎头痛击第485章 天子心机第916章 抢先下手第618章 失守鲁阳第1125章 科举来临第49章 林家药铺第915章 连夜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