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最后一步

第549章 最后一步

安庆宗被杀虽然是一个导火索,但他只能是促使安禄山下定决心造反的决定性因素。

而不能作为安禄山昭告天下、自己要造反的理由,因为它不占大义,为一己之私造反,无法获得天下反唐者的共识。

历史上,安禄山造反用的理由是清君侧,对三军将士说自己得到天子密旨,进京铲除杨国忠。

造反归根到底也是一种政治博弈,任何博弈都需要一个过程,联系朝廷内应,争取志同道合者的支持,到正式宣布造反,它从发生、发酵到最后起爆一般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安庆宗被杀是一月二十一日的事情,但安禄山知道这件事,已经是二月初十了。

有趣的是,向安禄山汇报这件事的人,竟然是现场逃脱的余华。

余华很狡猾,他逃脱后并不急于逃命,而是在京城附近潜伏了三天,等局势稍稍平静下来,才起身奔赴幽州。

安禄山听说儿子被杀,心痛地大叫一声,晕倒过去。

两边人连忙将他救醒,安禄山双眼充血,咬牙切齿道:“李隆基竟敢杀我儿子,我若不将他的子孙杀光,妻女全部充为营妓,我誓不为人!”

严庄在一旁询问事情经过,余华在路上早已想好了对策,对严庄道:“庆王得到消息,李邺躲在东城外的高升客栈内,便派卑职率领两百武士去捉拿,卑职进院发现对方护卫竟然是大公子的手下,便知道情报有误,立刻命令武士撤出。

不料我们刚要撤出,便被埋伏在外面的军队包围,在突围中,卑职发现公子已被几个黑衣人用毒箭射杀,这是有人已经埋伏在客栈内,将大公子害死,然后栽赃给我们。”

“大公子怎么会在东城外的客栈内?”

“卑职不知,或许是想分批撤离,卑职猜的。”

严庄点点头,应该是想分批撤离,但府中有奸细,把大公子出卖了。

他有理由相信,庆王不会杀大公子,余华更不会杀,这必然是被人栽赃了,至于被谁栽赃,都有可能。

这时,一名士兵过来,低声道:“王爷请军师到大堂叙话!”

严庄匆匆来到大堂,大堂上,安禄山满脸愤怒地坐在宽椅上,旁边站着另一名军师高尚。

“王爷,卑职刚才已经询问了余华,应该不是庆王所杀,是另外有人杀了大公子,让庆王背了黑锅!”

安禄山摆摆手,目光狠毒道:“我不管是谁杀了我儿,这笔帐我都要找李隆基算,我们准备得差不多了,是不是可以举兵起事?”

严庄看了一眼高尚,高尚轻轻摇头,严庄连忙道:“王爷,我们将领刚取代汉将才一个月,尚不能得心应手,还需要和低层将士再磨合一段时间。”

“哼!在战争中磨合不更好吗?我一刻也等不下去了。”

“王爷,我们已经准备了近十年时间,不差这几个月,而且天气转暖后,更适合举兵。”

安禄山点点头,他也知道不能说风就是雨,不能激情造反,毕竟他有一半的士兵都是汉人,让这些汉人士兵为了自己的儿子报仇而杀皇帝,恐怕他们是不干的。

“刚才高长史说,让我以清君侧的名义造反,军师以为呢?”

严庄竖起大拇指,“这个理由极好,天下人都知道杨家飞扬跋扈,奢侈淫糜,导致朝纲败坏,天下百姓民不聊生,王爷就以为天下铲除杨家毒瘤的借口实行兵谏,相信会得到很多人支持,王爷还可以去一趟河东,假装是进京为大公子讨公道,回来后告诉三军,进京后得到密旨,天子要求王爷出兵,清除杨国忠等国贼,这样,至少咱们的士兵都会相信。”

高尚也表示支持,“王爷,严军师的策略不错,可以假传圣旨,索性咱们就做了一份圣旨,公开宣读,三军将士肯定相信。”

安禄山连连点头,“这个策略好,就这么决定了,我明天就宣布进京讨要说法!”

次日一早,安禄山宣布王储在京城无辜被杀,自己作为父亲要进京讨要说法,在三千骑兵的护卫下,安禄山乘坐马车,浩浩荡荡向河东方向而去。

庆王李琮因病去世,天子追赠他为靖德太子,同时封他长子李俅为嗣庆王,继承他的府宅和财产。 与此同时,天子李隆基再次下旨,封高昌郡王李邺为鲁王,封嗣宁王李琳为宁王,封汉中郡王李瑀为汉王,封乐安郡王李瑗为薛王,封嗣岐王李珍为岐王等等。

这一串封王,也是为了平息宗室的质疑,这里面只有鲁王李邺是皇族偏枝,以军功封王,其他都是嗣王提升。

东宫,广平王李俶匆匆走进父亲书房,躬身行礼,“儿臣给父王请安!”

李亨看了他一眼问道:“李岱出发了吗?”

“回禀父亲,李岱已经出发了!”

李亨点点头,这段时间他很焦虑,安禄山造反在即,父皇视而不见,无所作为。

但作为太子,他不能像父皇那样无动于衷,一旦安禄山大军南下,黄河漕运肯定保不住了,那么保住江汉漕运便是关中安全的重中之重。

李亨考虑过很多人选,最合适的人选是程千里,可惜程千里被杀了,其次是封常清,但父皇不喜欢封常清,一口将他否决。

李亨又考虑程若水,但儿子李俶却极力推荐李岱,李俶的理由是程若水控制不住山南东道,但李岱可以。

倒不是李岱有多能干,关键他的儿子太强大了,李邺绝不会坐视不管。

在李亨的再三推荐下,父皇终于松口,同意让李岱出任山南东道观察使。

李俶又道:“父王,李岱一行只有二十几人离开长安,但孩儿得到商州发来的消息,李岱过上洛县,他身边已经有三百多人的军队护卫。”

李亨淡淡笑道:“不出我所料,李邺果然在长安啊!”

“这也是儿臣的希望,希望李邺能够帮助他父亲尽快控制住山南东道,时间已经不多了。”

李亨也点点头,“你说得对,时间确实不多了,希望李岱尽快搞定襄阳常家!”

早春二月,刚封为鲁王的李邺率领三百名手下护卫着父母来到了襄阳。

各个节度使的述职也因为两个重大事件而不了了之,一个是程千里被刺案,一个是安庆宗被刺案。

尤其安庆宗被刺杀,天子李隆基已经没有心思再听什么述职,便下旨取消了最后的五名节度使述职。

至于李邺,朝廷也毫无消息,河西大雪封路,把一切往来都隔断了。

从长安到襄阳一般走商洛道,也就是走商州,出武关,抵达邓州,然后再到襄州。

这还是李邺第一次离开关中来这么远的地方。

李邺一路上都在想太子为什么会让父亲出任山南东道观察使。

李邺不太了解安史之乱的详细经过,但作为大唐管辖面积最大的节度使,他能够预见到安禄山的战略。

一定是拿下河北、河南和河东,包围关中,切断朝廷和大唐东部的联系。

而襄阳这么重要的战略位置,安禄山怎么可能没有看见?

太子显然也意识到了,所以才让自己父亲来坐镇,李邺明白太子的意图,这实际上是把襄阳交给自己啊!

(本章完)

第725章 再见高适第345章 缓和一步第784章 关键证人第253章 人生再遇第954章 迟到抉择第50章 酒后失言第1188章 江南沈氏第839章 东宫出事第1133章 面试机会第341章 服软求饶第299章 又见贵妃第51章 赛前布局第668章 紧急部署第883章 突袭洛阳第775章 乘胜追击第448章 特别办案第1057章 再回安西第1043章 战书示警第765章 将计就计第435章 返回京城第1257章 渡河再战第90章 淘汰复赛(上)第263章 绵里藏针第457章 易水楼街第1209章 妥协达成第663章 彻底堕落第82章 求票!求打赏第354章 返回长安第555章 返回河西第498章 里应外合第141章 打进楔子第364章 人情如水第334章 朝会之争(二)第360章 河中建制第388章 谋士高人第953章 时机到来第99章 改变策略第1171章 江淮来人第221章 狭路相逢第133章 东市遇熟第235章 波斯骑兵第668章 紧急部署第110章 同行风波第1095章 转换思路第258章 石国宝册第1106章 动员部署第5章 临危担当第944章 颠覆规则第752章 半渡而击第420章 官复原职第1155章 渑池之战第899章 兄弟翻脸第983章 西迁陇右第1148章 各怀心思第977章 等级制度第1130章 科举取士(上)第715章 帝王心思第344章 故技重施第363章 榻中之物第545章 密潜长安第694章 巢车初现第706章 功高震主第353章 人证物证第429章 准备东行第621章 死亡陷阱第586章 紧锣部署第1254章 回纥入幽第389章 奸计得逞第997章 收录猛将第9章 扑朔迷离第1047章 两座县城第725章 再见高适第1076章 老奸巨猾第557章 风声鹤唳第521章 初探桥陵第226章 临时监军第953章 时机到来第847章 抵达太原第554章 抢先下手第1000章 迁都消息第401章 重返碎叶第782章 老姜弥辣第597章 再度离间第717章 襄州世家第634章 阴差阳错第1159章 棋子命运第352章 激烈交锋第856章 火油基地第890章 漫天开价第629章 加官进爵第869章 一念之间第1040章 取舍之间第745章 初遇敌情第499章 清除毕党第240章 哈里发石第878章 危机来临第317章 全家团聚第910章 土酋来见第22章 请君入瓮第1118章 七份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