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初到襄阳

第550章 初到襄阳

李邺还是第一次见到了父亲的小妾蒋氏,还有他同父异母的妹妹李芸。

蒋氏年约二十六七岁,洛阳人,家境贫寒,从小学习歌舞,后来成为歌姬,一个偶然机会,十八岁的蒋氏遇到了喝醉酒的李岱,蒋氏服侍了李岱一夜,李岱大为感动,便把她养为别宅妇。

一年后被宇文螺知道了,她暴跳如雷,带一群健妇去将蒋氏暴打一顿,当时,蒋氏已经怀孕四个月,为了保住腹中胎儿,她不得不答应宇文螺的一切条件,连夜逃离长安,返回了洛阳。

一晃就过去了八年,蒋氏父母皆亡,母女二人实在无依无靠,便给李岱写了一封信,也就有了去年李岱的洛阳之行。

虽然裴三娘也很生气,但她不是宇文螺,看在孩子的份上,她接受了蒋氏,允许丈夫纳她为妾,从此蒋氏母女终于能安顿下来。

蒋氏在裴三娘面前很卑微,这倒让裴三娘有点可怜她,对她还算不错,给了她院子,配了几名侍女丫鬟,又送她几套金首饰和几箱衣物,每月例钱十贯,比自己略低一点,还请女先生教李芸读书认字。

蒋氏母亲信佛,蒋氏在贫困中也将希望寄托于佛陀,这一点让木大娘很喜欢,经常带她去寺院。

女儿李芸今年八岁,皮肤很白,像母亲,眉眼却酷似父亲李岱,和李邺也很像,是一个小美人,可惜从小营养不良,长得瘦弱了一点,这个小娘子很机灵,善于察言观色,嘴也很甜,李岱尤其喜欢这个女儿,连裴三娘也挺喜欢她,允许她叫自己大娘。

李岱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不争气,把他气得半死,另一个儿子又太强势,让他心生畏惧,唯有小女儿乖巧懂事,嘴又甜,小鸟依人一般跟随父亲,让李岱又重新找到了做父亲的感觉,对她尤其疼爱。

李邺经过一辆马车,车窗打开,露出妹妹李芸白皙而削瘦的脸庞,她怯生生地问道:“哥哥,你去过洛阳吗?”

李邺笑了笑道:“我是往西走,关中的东面和南面几乎没有去过,对了,从前去过一次河东城,但那不算。”

“洛阳很大,和长安差不多,我们家住在洛水旁,我就在洛水边长大。

“洛水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吗?”

李芸摇摇头,“洛水就是石头多,各种各样的石头,经常被水冲上岸来,小时候我经常和一群同伴去捡石头,可惜我跑得慢,好看的石头都被她们捡走了,我只好捡一些鹅卵石。”

李邺想了想,从马袋里摸出一颗鸽卵大小的祖母绿宝石,递给她,“这颗石头很漂亮,送给你!”

李芸眼睛一亮,双手捧过宝石,她被翠绿的色泽迷住了,半晌惊叹道:“好美啊!”

蒋氏认出了宝石的名贵,大吃一惊,连忙道:“这是祖母绿,太名贵了,阿芸,赶紧还给阿哥!”

李邺笑着摆摆手,“她是我妹妹,送她一颗宝石算什么,收下吧!不过别拿出去,会让人眼红的。”

“谢谢哥哥!”

李芸欢喜地将宝石捂在胸口上,“我保证不拿出去!”

李邺呵呵一笑,“交给母亲保管吧!将来给你当嫁妆。”

他催马向前面奔去,前面是一条大河拦住了去路,汉水到了,汉水对岸的一座高大城池便是襄阳了

山南东道包括邓州、唐州、襄州、均州、房州、隋州、郢州、复州、荆州、峡州、归州、夔州、万州等等十三州,治所在襄阳。

李岱出任山南东道观察使兼襄州刺史,是整个山南东道的最高政务官,在长安的进奏院也是以山南东道的名义设置,下面再设十三州分院。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双重领导,各州归朝廷管辖,同时也归观察使管辖,就像后世的税务局,既归当地政府管辖,同时也归税务总局管辖。

观察使的权力极大,兵甲、财赋、民俗之事无所不领,所以又叫做都府,比如税负,由各州汇总到都府仓库,然后由都府运往京城。

再比如李岱前年当户部侍郎时,从江南东道和两浙道调粮百万石,就是从都府的仓库中调运,否则每个州调运,那得花费多少时间?

观察使和节度使最大的区别就在军权,山南东道不是军事重镇,所以没有防御职能,虽然没有防御职能,但不代表没有军队,各州都有州兵,主要是防范土匪盗贼。 大州的州兵由团练使或者都尉统领,小州的州兵则由刺史兼管,然后有一个都团练使,山南东道的都团练使,正是由李岱兼任。

十三个州的州兵加起来,大概有一万五千人。

李岱这次出任山南东道观察使,实际上是太子李亨的部署,带着特殊使命,眼看安禄山造反在即,天子又不当回事,太子李亨便开始暗自策划,李亨考虑安排李岱有两大选择,一是让他入主巴蜀,二是入主山南,保江汉漕运。

巴蜀是杨国忠的老巢,李亨没有争过杨国忠,他便退而求其次,让李岱去襄阳,出任山南东道观察使。

李岱的任务是保卫江汉,他当然要考虑组建军队,这就是李邺跟随父亲去襄阳的原因了,他要帮助父亲建立起一支军队。

李岱上任后忙着接见官员,统领下属,了解民情,掌握财税钱粮,而李邺则开始替父亲考虑军事了。

观察使都府下也有一个类似兵部的职能部门,叫做司兵署,但没有什么实权,主要管一些文职事务。

署令叫做王文正,襄阳本地人,李邺找到他时,令他受宠若惊,王文正知道李邺是什么人,安西节度使、骠骑大将军,刚封为鲁王,比他爹爹厉害多了。

他抱来厚厚一叠文书档案放在李邺面前,介绍道:“山南东道一共有州兵一万五千人,其中襄州就有五千人,邓州和襄州各有两千人,这三大州就占去九千人,其余六千人由十州分配。”

李邺点点头又问道:“这些军队都是由各州刺史兼管吗?”

“除了三大州,其余各州都是刺史兼管。”

“这三大州有刺头吗?”

王文正想了想道:“刺头倒谈不上,但州兵都和地方豪门关系很深,甚至有的州兵就是豪门的庄丁。”

李邺见他有点犹豫,便笑道:“是不是三大州不好管?”

王文正点了点头,“大将军说得一点没错,三大州的州兵都由团练使管辖,根本就不理睬观察使的命令,前任观察使元奂两次召集州兵训练,来的都是各小州的六千军队,三大州的州兵都没有来,这里面又以襄州团练使常琏为首。”

“常琏有什么后台?”

“常琏是宰相杜暹的女婿,背靠襄阳杜家,他出任襄州团练使已经有二十年,绰号何白虎,他的五个儿子都出任郎将,把持着襄阳五千团练军,号称襄阳五虎,掌控着襄阳城,欺男霸女,无恶不做,听说下个月何白虎要过五十大寿,实际上他去年十一月已经过了,现在又过一次,大家都说,他是在向新任观察使摆脸色,要让观察使明白,谁才是襄阳的主人。”

李邺点点头,这就是地头蛇啊!唐朝各州各县都一样,外来的官员必须要和地头蛇搞好关系,维护他们的利益,才能顺顺利利当官,否则日子就难过了,政令都出不了官衙。

父亲如果要当一个轻松的观察使,其他也很简单,不要管军队,他就不会有任何麻烦。

可是不行啊!安史之乱一开始,安禄山一定会命令军队进攻江汉,夺取荆襄,切断唐朝的江汉漕运。

所以军权必须要掌握,还要把军队训练成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

当然,李邺没有时间,但他可以把三百亲兵留下来,帮助父亲控制并训练军队。

(本章完)

第118章 勇闯敌穴第417章 远敌来袭第1026章 鲁王遇刺第1015章 关中僵局第976章 春情暗涌第863章 知微见著第789章 父子血脉第846章 家有丑事第173章 张掖街头第805章 天降大任第625章 集思广益第386章 恼羞成怒第220章 追杀入薛第1128章 警告低头第66章 初见烈凤第694章 巢车初现第555章 返回河西第953章 时机到来第1181章 吞食残兵第734章 全力支持第809章 引蛇出洞第212章 祸水西引第699章 南城决战(三)第84章 欺人太甚第784章 关键证人第23章 讨要说法第976章 春情暗涌第381章 巧取豪夺第771章 黑云压城第1217章 战略建议第615章 大军压境第742章 西迁首站第1130章 科举取士(上)第402章 艰巨任务第261章 烫手之银第668章 紧急部署第95章 李岱出事第1207章 首战祁县第206章 救赎之道(上)第941章 巡视河西(下)第149章 最后机会第543章 反遭清算第831章 无意插柳第1148章 各怀心思第924章 为利而来第1154章 山雨欲来第161章 斩将夺宝第778章 附骨之疽第712章 案情复杂第1092章 视察流求(下第783章 罗家突破第575章 离间之计第327章 群体事件第712章 案情复杂第304章 被迫接受第825章 紧急运作第1198章 视察流求第1057章 再回安西第550章 初到襄阳第388章 谋士高人第1083章 幕后真凶第156章 执行密令第307章 寿宴邀请第178章 棋手交割第462章 闻危知险第628章 家宅密道第566章 两个消息第852章 保存实力第764章 奇怪骚扰第166章 千里追杀(一)第782章 老姜弥辣第410章 灭国之财第796章 釜底抽薪第540章 居心不良第540章 居心不良第453章 内应确定第1152章 父子交心第744章 出祁山道第1120章 狡兔三窟第670章 先下一城第788章 旁观者清第907章 石堡之城(上)第806章 文吏招募第517章 血脉相连第684章 修补漏洞(上)第1220章 钓鱼掌柜第716章 案情恶化第470章 四王议事第264章 深谋远虑第95章 李岱出事第1203章 剑南盐案第339章 穷途末路第893章 两个条件第690章 曲江攻势(上)第392章 蓦然回首第626章 夜战南阳第798章 关键提醒第315章 财不露白第700章 南城决战(四)第347章 错失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