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芒氏二子

在信陵君的鼓励下,梁尉公子直了直腰,想把城中所受之屈尽情吐露;但猛然意识到身边的二人正是自己所有委屈的制造者芒卯的儿子,就又犹豫起来。心中权衡不定,说起话来就吞吞吐吐:“家父奉王命出阵,家臣无一随者,幸有诸公子……家父出城当夜,南天火光,映照城中。尉老登高瞭望,知启封失陷。乃命臣等整顿器甲粮秣,以备不虞;分遣家臣,巡视各门,皆令安堵;密遣斥候,四下探望。次日,王于宗庙拜芒卿为将军,一国尽委之。将军乃集各家精壮于校场,臣应命而往,将军乃命与段子同赞军机……”

张辄问道:“段子何人也,得与公子同列?”

梁尉公子看了大梁尉一眼,回道:“小子年少无知,难识天下英才!”张辄回礼而退。梁尉公子续道:“将军乃问启封之事,魏相与臣皆言不详……”

大梁尉道:“将军问启封之事于汝小子?”

梁尉公子伏身于地,回道:“然也。”

大梁尉道:“汝何以对?”

梁尉公子道:“夜来城破,儿张皇之余,焉能有他。故但言无知。”

大梁尉道:“黄口小儿,焉得当将军之问!”

梁尉公子伏地不敢出声。信陵君回护道:“公子虽幼,亦有家老扶佐,举动得宜,大梁城临危而不乱,其与有功焉!”遂转头对梁尉公子道:“公子但言其事可也!”

大梁尉喝道:“还不应对!”

梁尉公子急忙转身,对着信陵君下拜道:“臣谨喏!”

信陵君见气氛变得不堪,乃亲取盏,自舀清酒,奉于梁尉公子道:“公子但饮此酒,可尽言汝所知。”

梁尉公子双手接过,稍呷一口,即置于席前,稍整衣襟,正坐道:“君上欲何知也?”

信陵君无奈地道:“公子可言大梁中事,及将军之命。”

梁尉公子道:“启封火光,映照城中,凡城中望户,无不动色,皆整顿粮械,以勤王事。次日将军一呼,数百大族齐集校场,旌旗蔽日,呼声震天。将军乃登台点军,各得其宜。将军随下询城中武卒之事,愿以大梁尉信符付于将军,魏相亦附议。臣以无王命,不敢从。”梁尉公子一边说,一边偷瞟大梁尉,大梁尉脸色严肃,一言不发,也看不出他的意思。一口气说到这儿,梁尉公子停下来,垂首不语。

信陵君见梁尉公子转入赞颂模式,情绪也在竭力克制,不再尽情倾述,只得接口道:“将军遂命二公子相助欤?”

梁尉公子道:“小子何能!城内城外,盍营上下,一应大小之事,幸赖二公子周旋,始得无碍!”

身边的芒氏二人连忙伏拜于地,道:“臣岂敢,略尽犬马之劳,但得无过则幸甚,不敢言功!”

信陵君想来当着大梁尉,已经从梁尉公子那里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了,于是转向芒氏二人,道:“二公子久随将军,长侍左右,必知将军胸中之策!”

芒亥道:“家父之策,非吾等浅薄所能知也。”

信陵君道:“将军之策虽不能知,必也能志将军之令。”

芒亥道:“但知击鼓而前,虽死不退,他者非所知也。”

信陵君道:“若将军之令不至,公子将谁随?”

芒亥道:“行前将军有令,臣兄弟但从于梁尉公子,虽死不辞。他者不知。”

信陵君道:“出阵而忘身,领命而不顾,仲公子真君子也。”下席亲斟一盏清酒,奉于芒亥。芒氏二人伏拜于地,连称不敢。但信陵君双手过头,固辞不许,芒亥只得从信陵君手中接过盏,一饮而尽。仲岳悄悄接过酒盏,拿到堂下清洗。信陵君回到席间,再对芒辰道:“孤与营中得晤车右先生,相与甚欢。敢问叔公子,车右先生何以至启封?”

芒辰不意信陵君突然问到这么具体的问题,有些不知所措,张皇道:“车右先生乃家父肱股,差遣出入,人皆不知,亦不敢与闻。”

这时,身旁的梁尉公子突然开言,道:“车右先生往启封事,臣略知一二。愿以告。”

信陵君拜道:“愿闻教!”

大梁尉眉眼一跳,似欲出言,但又憋了回去,任由梁尉公子发言。

梁尉公子道:“将军点军毕,乃咨于魏相,启封奈何,魏相不知其详;咨之于臣,臣无以对。车右先生乃言,愿只身往赴,迎启封令、尉以归,而得其实。将军与臣再三阻拦而不得,先生遂往。”

听到梁尉公子的这番言语,大梁尉的脸色松了下来。

信陵君看了看张辄,张辄若有所思,没有开口;仲岳先生恰到好处地拿着洗净的酒盏上前,置于瓮旁,再回到席上,坐下,再对芒辰拜道:“令仲执旗鼓,勇而当先,不知叔公子所任者何?”

芒辰回拜道:“臣岂敢先于兄,但效力左右,稍助其功,所愿足矣。”

仲岳先生道:“不然。令昆仲三人尽赴囿中,虽大子杳然,将军宁无一二相嘱!今三公子尽入华阳,城内城外,皆为一体。君上者,宗庙所系,万众所归。今领大军与强秦旗鼓相对,将军奉王命而总领其司,有令焉敢不从。但愿闻于公子矣!”

芒辰想了想,似乎有了决定,道:“臣焉敢!将军之意,君上之旨,自有军使往来交通,非为臣下贱者所能言也。”

信陵君笑道:“公子之言过矣。军使往来,固为军事。然华阳、大梁,相距百里,复有秦人、盗贼间出其间,一往返不啻三数日,犹不得其实。公子长随将军,又得其令,必能知其腹心,又岂走驰之军使所能匹也!愿公子不弃愚鲁,以将军之策教之,俾使内外和睦,上下协力,以抗强秦。”

芒辰拜道:“君上有命,敢不披肝沥胆以陈。惟以愚钝,若失其意,愿勿罪也!”

信陵君道:“愿闻公子之教,不敢有失。”

芒辰道:“兵法,进不郭圉,退不亭障,非善者也。大梁城虽千丈,众数十万,无亭障者必危。吾军居囿中,实大梁之亭障也。”

张辄赞道:“将军深通兵法,战守皆胜。此计迥出人上,非寻常所能出。今秦人在启封,君上军华阳,正与囿中同,盖亭障也。虽武卒不克,幸有大军十万在此,而囿中之军犹存,得多失少,而计转胜也。必也愿闻将军之志!”

芒辰拜道:“大子与虎仲先生先行出城。此二者乃用兵之人,将军之谋,庙堂之计尽委焉。今皆不得其人……臣乃前驱,计谋不与焉。”

信陵君道:“进郭圉,退亭障,此守御之法也。今虽亭郭相望,而声息不通,力不协同,奈何?”

芒辰拜道:“愿君上密遣心腹,入城谋与将军。将军必有其策。”

信陵君道:“前以车右先生及申公子入,至今未归。另遣他人,恐再迁时日。”

芒辰道:“愿闻先生及愚弟之状。”

仲岳先生道:“申公子随大梁尉出阵至营。车右先生密访启封,失陷在彼,幸赖张先生等,协力而出,故在营中。知将军总大梁城守,乃使二人归国,共谋国事——靳、曹、箫先生间焉。今三先生与三公子归,而二人未至,宁计之未定欤,亦有他谋欤?”

芒辰听到最后一句,惊得全身汗出,急道:“臣父子皆蒙王恩,得食于大魏,心心所念,惟在魏也,焉得他谋?”

仲岳先生道:“今两军相望,而音讯不通。设或秦人来攻,奈何?”

芒辰道:“臣实不知先生及愚弟入城。方闻于梁尉公子,车右先生入启封拔出令、尉,事功成否?”

仲岳先生道:“车右先生及令、尉二君皆已至营,二君现在君上左右。”

芒辰道:“将军欲二公而得启封虚实,今在营中,将军何闻?”

仲岳先生道:“车右先生,将军之肱股也,凡有所谋皆与之。今车先生尽得其情而归城,无异二君归也。况华阳、大梁,相距百里,城关被残,亭驿不备。二君未经战阵,怎堪劳顿!非公子与诸先生,久历风霜可比。”

芒辰道:“先生所教是,小子谨领!”

仲岳先生道:“君上遣使入城,而军令不至。战情一日三变,不可不急筹划之。愿诸君但言所知大梁及将相府事,以得其情,以定其计。俾来日将军使命至,必也不违。”

仲岳先生的话,顶死了芒氏二人:你们必须说出芒卯的决定,如有隐瞒,我们这里的部署不合,责任全在于你等!芒辰涨得面红耳赤,额上汗出,吃吃道:“臣出城时,不闻启封有秦军市,乃计秦军不日攻掠……谅将军亦未闻也。”

信陵君道:“秦于启封设军市,实出所料,孤亦心惊。今欲破之,奈何?”

芒辰道:“若论军市,虽非新出,然亦不多闻。多于边鄙之境,或于境内安逸之处,随营设市。今秦人入我腹心,距国不过一日夜之程,而敢设军市者,以臣浅陋,非所闻也。何者,四下皆敌,而市难御也。”

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178章 惊讯第311章 战耶和耶第166章 变起肘腋第111章 大梁门卫司莽第84章 侯嬴第28章 降服(二)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312章 孰为背盟第359章 篝火晚会第121章 豪强第333章 积竹柲第157章 交粮第177章 点军第100章 仁义之士第301章 重归故里第78章 帐议第323章 访夷门卫第272章 信用周转第330章 入土为安第296章 代王会盟第361章 车行与驿站第62章 兵符第228章 战临第96章 只言片语第212章 欲访曾季第332章 薪资六金第321章 管令第297章 会魏齐第4章 信陵君第188章 两府较量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109章 启封筹粮第359章 篝火晚会第284章 巴氏车行第98章 敌乎友乎第12章 张辄第339章 再见虎仲第30章 陷城第36章 定夺第11章 离城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280章 京中贵人第64章 布衣第244章 慰功第86章 尉府第339章 再见虎仲第103章 危机第186章 多嘴的陈四第102章 酒酬之间第71章 吹台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152章 贾匏第21章 筹谋第292章 书名第206章 洗尘第167章 协合之策第114章 老成谋国第241章 隐蔽出阵第375章 利害相权第281章 夜归华阳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97章 月下清谈第245章 入韩第133章 吕太公第135章 打探第188章 两府较量第81章 换防第101章 信义所在第275章 和议第344章 神迹第203章 说服韩不申第349章 问俗管邑第213章 赠剑第25章 仲岳第131章 麻太公第193章 将相和第202章 仓城第13章 芒家父子第35章 计议第315章 造访高人第324章 垂手执政第354章 复建车行第176章 晋鄙困窘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9章 有刺客125章 洛阳白氏第72章 节钺第262章 伤营第46章 入国第8章 管城第37章 点兵第165章 破脸第189章 各方动作第197章 车右求计第249章 得见中人第202章 仓城第365章 执帚第225章 建议夜袭第177章 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