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秦策三(1)

秦取楚汉中

[原文]

秦取楚汉中,再战于蓝田①,大败楚军。韩、魏闻楚之困②,乃南袭至邓③,楚王引归④。后三国谋攻楚,恐秦之救也。或说薛公:“可发使告楚曰:‘今三国之兵且去楚,楚能应而共攻秦,虽蓝田岂难得哉,况于楚之故地?’楚疑于秦之未必救己也,而今三国之辞去,则楚之应之也必劝。是楚与三国谋出秦兵矣。秦为知之,必不救也。三国疾攻楚,楚必走秦以急,秦愈不敢出。则是我离⑤秦而攻楚也,兵必有功。”薛公曰:“善。”遂发重使⑥之楚,楚之应之果劝。于是三国并力攻楚,楚果告急于秦,秦遂不敢出兵,大臣有功。

[注释]

①蓝田:地名,秦地。这里是指秦夺取了楚地的汉中,楚怀王大怒,出兵袭秦,最终秦军再一次在蓝田打败楚国。②困:处于困境。③邓:邑名,属楚地。④引归:退兵回国。⑤离:离间。⑥重使:特使。

[译文]

秦国夺取楚国的汉中以后,又与楚军在蓝田展开厮杀,大败了楚军。韩、魏两国听到楚国陷入危难,就在南面袭击了楚国,两国联军一直打到楚国的邓地,楚王收拾残军打败而归。后来齐、韩、魏三国又谋划着联合起来攻打楚国,他们唯恐秦兵援助楚国,就这件事,有人建议薛公田文说:“可以事先派使者去对楚王说:‘现在我们三国的军队准备从楚国撤退,如果楚国能够响应我们共同讨伐秦国,别说是蓝田,再多的土地还怕不是自己的囊中物吗?更何况那是楚国失去的旧地?’楚国早就质疑秦国可能不是真心救援自己,现在又听说三国打算退兵攻打秦国,那么楚国必定竭尽全力的响应三国,这就造成楚国打算与三国合作攻打秦国的局面了。若是秦国知道了楚国的心意,必定不肯出兵救助楚国。这样一来,三国再反过来加紧攻打楚国,楚国必然会到秦国那里去告急;秦国却不敢轻易出兵,这就是我们离间秦国攻打楚国的计谋,这次出兵必建大功。”薛公田文说:“好。”于是就派出特使出使楚国。楚国果然竭力响应三国。有了这个保障,三国才全力攻打楚国,楚国果真向秦国求支援,秦国自然不敢贸然出兵。结果三国大胜,战果赫赫。

薛公入魏而出齐女

[原文]

薛公入魏而出①齐女。韩春谓秦王②曰:“何不取为妻,以齐秦劫魏,则上党,秦之有也。齐秦合而立负刍③,负刍立,其母在秦,则魏,秦之县也已。珉④欲以齐秦劫魏而困薛公,佐⑤欲定其弟,臣请为王因珉与佐也。魏惧而复之,负刍必以魏殁世事秦。齐女入魏而怨薛公,终以齐奉事王矣。”

[注释]

①出:古时,妇人逐于夫家曰大归,亦谓之出。②秦王:昭襄王名稷。③负刍:刍,音除(chú)。④珉:即韩珉。魏臣。⑤佐:负刍之兄。

[译文]

薛公到了魏国,魏王就把齐女赶出了魏宫。韩春对秦王说:“为什么您不娶齐女为妻,这样一来,齐、秦两国就可以联合起来去威逼魏国,那么魏国的上党就是秦国的了。上党到手之后,齐、秦再联手拥立魏公子负刍,只要负刍当上太子,那时他的母亲正在秦国,是大王的妻子,那么魏国就将成为秦国一个县了。韩珉本打算借助齐、秦的力量威逼魏国,这样可以使薜公陷入困境,负刍名字叫佐的哥哥,他也想辅佐自己的弟弟登上太子宝座,请允许我为大王谋划这件事,我可以通过韩珉和佐的协助来胁迫魏国打击薛公。这样,魏王必然害怕,而让齐女返回魏国的朝廷,负刍一定让魏国永远顺从秦国。一旦齐女回到魏国就会怨恨薛公,并最终将设法让齐国归属大王。”

三国攻秦

[原文]

三国攻秦,入函谷。秦王谓楼缓①曰:“三国之兵深矣,寡人欲割河东②而讲。”对曰:“割河东,大费也;免于国患,大利也。此父兄③之任也。王何不召公子池④而问焉?”

王召公子池而问焉,对曰:“讲亦悔,不讲亦悔。”王曰:“何也?”对曰:“王割河东而讲,三国虽去,王必曰:‘惜矣⑤!三国且去,吾特以三城⑥从之。’此讲之悔也。王不讲,三国入函谷,咸阳⑦必危,王又曰:‘惜矣!吾爱三城而不讲。’此又不讲之悔也。”王曰:“钧⑧吾悔也,宁亡三城而悔,无危咸阳而悔也。寡人决⑨讲矣。”卒使公子池以三城讲于三国,三国之兵乃退。

[注释]

①楼缓:赵国人,当时为秦相国。②河东:今山西黄河以东之地。③父兄:犹言公族,国王的亲族。④公子池:即公子他,昭王的庶兄。⑤惜:此指惜河东之地。⑥三城:指河东三县,即武遂、封陵、齐城。⑦咸阳:秦国京都。⑧钧:通“均”,同样。⑨决:决断。

[译文]

齐、韩、魏三国联手攻打秦国,大军进入函谷关。秦昭王对相国楼缓说:“三国联军的兵力实在太强大了,我想割让河东去和三国联军和解。”楼缓回答:“割让河东给三国,我们的损失太大;再说避免祸乱又是国家根本利益所在。这是父兄交给的重大责任。大王为什么不召见公子他来谋划一下呢?”

于是秦王召见公子他讨论这件事,公子他回答:“割地用来讲和,必定要后悔,不割地讲和也要后悔。”秦王说:“为什么这么说呢?”公子他回答:“大王割让河东去与三国联军讲和,齐、韩、魏三国虽然撤退离去,但大王肯定会说:‘可惜我的河东土地了!三国大军都将要离去了,我们却偏偏拿出三座城池割让给他们。’这是所谓割地讲和的后悔所在。如果大王不割地去讲和,三国的军队越过函谷关。咸阳可定就危在旦夕了,大王又会说:‘真可惜,我们仅仅为了保住三座城池而不去讲和。’这是所谓的不讲和的后悔所在。”秦王说:“既然讲和与不讲和都同样是后悔,那么我宁可为了失掉那三座城池而后悔,也不愿让咸阳危在旦夕而后悔。我决定割地去讲和了。”最后他让公子他用三座城和齐、韩、魏三国讲和,这样三国的军队才鸣金收兵,撤退了。

秦昭王谓左右

[原文]

秦昭王谓左右曰:“今日韩、魏孰与始①强?”对曰:“弗如也。”王曰:“今之如耳、魏齐②孰与孟尝、芒卯③之贤?”对曰:“弗如也。”王曰:“以孟尝、芒卯之贤,帅强韩、魏之兵以伐秦,犹无奈寡人何也,今以无能如耳、魏齐帅弱韩、魏以攻秦,其无奈寡人何,亦明矣。”左右皆曰:“甚然。”

[注释]

①始:当初。②如耳、魏齐:韩国的如耳,魏国的魏齐。③孟尝、芒卯:孟尝君和芒卯。

[译文]

秦昭王问左右的近臣说:“诸位看现在的韩、魏两国与当初相比,那个时候的强大吗?”近臣们回答说:“不如当初国力强盛。”秦昭王又问:“现在的韩国的臣子如耳、魏国的臣子魏齐与以前的孟尝君和芒卯相比,谁的能力更贤能吗?”近臣们回答说:“不如孟尝君和芒卯。”秦昭王又说:“当初孟尝君、芒卯是那样的有才干,手中统帅的也是最强劲的韩、魏大军,前来攻打秦国,尚且对我无可奈何,现在凭借如耳、魏齐这些无能之辈,率领的又是弱小的韩、魏兵卒,想要用这些残兵衰将来攻打秦国,必定是无功而返了,这件事情是很明显的了。”左右臣子都说:“的确如此。”

[原文]

中期推琴对曰:“王之料天下过矣。昔者六晋之时,知氏最强,灭破范、中行,帅韩、魏以围赵襄子于晋阳,决晋水以灌晋阳,城不沉者三板④耳。知伯出行⑤水,韩康子御,魏桓子骖乘⑥。知伯曰:‘始吾不知水之可亡人之国也,乃今知之。’汾水利以灌安邑,绛水利以灌平阳。魏桓子肘⑦韩康子,康子履⑧魏桓子蹑其踵,肘、足接于车上,而知氏分矣,身死、国亡,为天下笑。今秦之强,不能过智伯,韩、魏虽弱,尚贤在晋阳之下也。此乃方其用肘足时也,愿王之勿易也。”

[注释]

④三板:六尺。⑤行:视察。⑥骖乘:车两边的马为骖乘,这里是说担任车两旁的卫士。⑦肘:用肘触碰,名词作动词。⑧履:用脚踩,这里作动词用。

[译文]

这时大臣中期推琴而起,说:“大王对天下形势的估计未免太乐观了。过去晋国六卿执政时代,以知伯的势力最为强大。知伯灭掉了范氏、中行氏,并且率领韩、魏两国的兵马,把赵襄子围困在晋阳,决开晋水来淹晋阳城,眼看着只差那么六尺就能淹没城池了。当知伯驾车出去巡视水势的时候,韩康子在前面替他驾车,魏桓子陪着他坐在车上。知伯看着滚滚的一片水势,不由自命不凡起来,不由得感慨说:‘嘿,我当初竟不懂得水能灭亡一个国家的道理,由此来看,汾水可以用来淹没魏国的都城安邑,绛水可以用来淹没韩国的都城平阳。’魏桓子与韩康子听了,俩人都心照不宣,桓子用肘部碰了碰康子,康子也不动声色,用脚踩了一下桓子的脚后跟。这俩人的心领神会的举动,最终使知伯落得灭国亡身的下场,成为天下人的笑柄。而现在秦国论强盛还比不上知伯,韩、魏两国虽然弱小,却比当年在晋阳城下的情况要好得多。现在正是两国密谋图秦的关键时刻,大王一定不要掉以轻心。”

楚魏战于陉山

[原文]

楚、魏战于陉山①。魏许秦以上洛②,以绝秦于楚③。魏战胜,楚败于南阳。秦责赂于魏④,魏不与。营浅谓秦王曰⑤:“王何不谓楚王曰⑥,魏许寡人以地,今战胜,魏王⑦倍寡人也。王何不与寡人遇⑧。魏畏秦、楚之合,必与秦地矣。是魏胜楚而亡地于秦也;是王以魏地德寡人,秦之楚者多资矣。魏弱,若不出地,则王攻其南,寡人绝其西,魏必危。”秦王曰:“善。”以是告楚。楚王扬言与秦遇,魏王闻之恐,效上洛于秦⑨。

[注释]

①陉山: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县南,与密县接界。②上洛:地名,在今陕西商县。③绝秦于楚:断绝秦国不使助楚。④责:索求。赂:指原许秦以上洛之地。⑤营浅:秦臣。秦王:指秦惠王。⑥楚王:指楚怀王。⑦魏王:指魏襄王。⑧遇;犹言相会。⑨效:犹致,送给。

[译文]

楚、魏两国的军队在陉山交战。魏国承诺把上洛这块土地送给秦国,以此来断绝秦、楚两国的联合。后来,楚军在南阳地区失利,魏国大败楚军。于是秦国向魏国索取上洛这块土地,魏国违约不给了。秦臣营浅对秦王说:“大王何不对楚王说,魏国曾经承诺送给我土地,现在魏国取胜了,魏王却违背承诺。楚王为什么不与我会盟一次。如能会盟,魏国一定惧怕秦楚、联合,必然会把土地送给我们秦国的。这样一来,魏国虽然战胜了楚国却割让了土地给秦国;这也就相当于楚王把魏国的土地恩赐给了秦国,将来秦国答谢楚国的资财一定会更多。魏国软弱,如果他们不愿交出土地,那么大王就去攻打他们的南部,我们去阻断他们的西部,魏国就必遭灭亡了。”秦王说:“说得好。”于是派人如实把这番话告诉了楚王。楚王也明显地表示出要与秦国联合的意图,魏王听说这事之后十分害怕,于是主动把上洛奉送给了秦国。

楚王使景鲤如秦

[原文]

楚王使景鲤如秦①。客谓秦王曰:“景鲤,楚王所甚爱,王不如留之以市地。楚王听,则不用兵而得地;楚王不听,则杀景鲤,更与不如景鲤留,是便计也②。”秦王乃留景鲤。

景鲤使人说秦王曰:“臣见王之权轻天下③,而地不可得也。臣之来使也,闻齐、魏皆且割地以事秦。所以然者,以秦与楚为昆弟国。今大王留臣,是示天下无楚也,齐、魏有何重于孤国也?楚知秦之孤,不与地,而外结交诸侯以图,则社稷必危,不如出臣。”秦王乃出之。

[注释]

①景鲤:楚怀王之相。②便:利,安全。③权:势。

[译文]

楚怀王派遣景鲤去秦国。有人对秦王说:“景鲤是楚王最为宠信的大臣,大王为什不把他扣留下来,用他去换取楚国的土地。如果楚王答应交换,那么我们不用一兵一卒就能得到楚国的土地;如果楚王不答应交换,那么我们就把景鲤杀死,再去和才能不如景鲤的人交涉,这是万全之策。”于是秦王便扣留了景鲤。

景鲤派人给秦王传话说:“我看大王这样做,不但会失势于天下,而且也不可能得到土地。我打算出使秦国的时候,就听说齐、魏两国都打算割让土地来事奉秦国。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秦、楚国是兄弟之邦。现在大王扣留我,这就是昭告天下诸侯中秦国失掉了楚国的邦交,齐、魏又怎么会敬重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呢?当楚国知道秦国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中,不但不会给秦国赠送给土地,而且还会在外边广交诸侯来图谋秦国,那秦国的境地就很危险了,我看不如把我趁早放回去。”秦王这才放了景鲤。

秦王欲见顿弱

[原文]

秦王①欲见顿弱,顿弱曰:“臣之义,不参拜;王能使臣无拜即可矣,不即不见也。”秦王许之。于是顿子曰:“天下有其实而无其名者,有无其实而有其名者,有无其名又无其实者。王知之乎?”王曰:“弗知。”顿子曰:“有其实而无其名者,商人是也;无把铫推耨之势②,而有积粟之实,此有其实而无其名者也。无其实而有其名者,农夫是也;解冻而耕,暴背而耨,无积粟之实,此无其实而有其名者也。无其名又无其实者,王乃是也;已立为万乘,无孝之名,以千里养③,无孝之实。”秦王悖然而怒。

[注释]

①秦王:即秦始皇嬴政,此时尚未统一中国,所以仍称秦王。②无把铫推耨之势:没有手拿锄头的劳动。把,拿;铫、耨,都是锄地的器械。势,疑为“劳”。③千里养:用千里的封地奉养。

[译文]

秦王嬴政打算召见顿弱,顿弱却让人转告秦王说:“我习惯不向您行参拜之礼。如果秦王您能够特许我免除参拜之礼,我就去面见大王;如果您不答应的话,我就不去面见秦王您。”秦王答应了他的要求。于是顿弱就对秦王说:“天下中有具有实在利益而无外在名声的,也有无实在利益而有外在名声的,还有既无外在名声又无实在利益的,秦王您知道吗?”秦王回答:“不知道。”顿弱解释说:“有实在利益而无外在名声的人,是商人,他们从没亲自拿着锄头下田干活,但是他们却存着大量的粮食,这就是所说的有实在利益而无外在名声。无实在利益而有外在名声的人,是农夫,农夫在春天大地解冻的时候就开始耕作,在夏天又会盯着烈日辛勤地锄地,却没有存下粮食,这是所说的无实在利益而有外在虚名。而既无实在利益又无名声的人,就是大王您!您已经是万乘之国的君主了,却无孝顺的名声,虽然您拿千里的封地奉养她,但是却没有孝顺母亲的实在利益。”秦王听了这话,大发雷霆。

[原文]

顿弱曰:“山东①战国有六,威不掩于山东,而掩于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秦王曰:“山东之建国可兼与?”顿子曰:“韩,天卞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王资臣万金而游,听之韩、魏,入其社稷之臣于秦,即韩、魏从;韩、魏从,而天下可图也。”秦王曰:“寡人之国贫,恐不能给也。”顿子曰:“天下未尝无事也,非从即横②也。横成则秦帝;从成即楚王。秦帝即以天下恭养;楚王即王虽万金弗得私也。”秦王曰:“善。”乃资万金,使东游韩、魏,入其将相,北游于燕、赵,而杀李牧。齐王入朝,四国③必从,顿子之说也。

[注释]

①山东:指崤山以东。②非从即横:不是合纵就是连横。③四国:山东六国中除了楚、齐之外的四个国家,即韩、魏、燕、赵。

[译文]

第22章 齐策一(1)第76章 韩策一(2)第6章 秦策(1)第56章 赵策三(2)第39章 楚策一(4)第5章 西周策(2)第3章 东周策(3)第89章 燕策二(2)第77章 韩策一(3)第22章 齐策一(1)第42章 楚策三(1)第50章 赵策一(4)第76章 韩策一(2)第74章 魏策四(3)第15章 秦策二(4)第65章 魏策一(3)第12章 秦策二(1)第64章 魏策一(2)第64章 魏策一(2)第19章 秦策四(1)第62章 赵策三(8)第67章 魏策二(2)第16章 秦策二(5)第1章 东周策(1)第34章 齐策六(2)第75章 韩策一(1)第89章 燕策二(2)第86章 燕策一(3)第70章 魏策三(2)第67章 魏策二(2)第12章 秦策二(1)第46章 楚策四(3)第67章 魏策二(2)第23章 齐策一(2)第3章 东周策(3)第81章 韩策三(1)第41章 楚策二(2)第71章 魏策三(3)第95章 宋、卫策(2)第65章 魏策一(3)第88章 燕策二(1)第26章 齐策三(1)第38章 楚策一(3)第87章 燕策一(4)第47章 赵策一(1)第22章 齐策一(1)第52章 赵策二(2)第74章 魏策四(3)第55章 赵策三(1)第29章 齐策四(2)第43章 楚策三(2)第28章 齐策四(1)第24章 齐策一(3)第84章 燕策一(1)第60章 赵策三(6)第35章 齐策六(3)第25章 齐策二第77章 韩策一(3)第80章 韩策二(3)第25章 齐策二第55章 赵策三(1)第63章 魏策一(1)第68章 魏策二(3)第32章 齐策五(2)第30章 齐策四(3)第74章 魏策四(3)第82章 韩策三(2)第79章 韩策二(2)第42章 楚策三(1)第84章 燕策一(1)第67章 魏策二(2)第26章 齐策三(1)第31章 齐策五(1)第7章 秦策(2)第90章 燕策二(3)第15章 秦策二(4)第54章 赵策二(4)第74章 魏策四(3)第13章 秦策二(2)第9章 秦策(4)第89章 燕策二(2)第46章 楚策四(3)第36章 楚策一(1)第20章 秦策四(2)第96章 中山策(1)第50章 赵策一(4)第72章 魏策四(1)第4章 西周策(1)第41章 楚策二(2)第66章 魏策二(1)第92章 燕策三(2)第95章 宋、卫策(2)第13章 秦策二(2)第65章 魏策一(3)第96章 中山策(1)第88章 燕策二(1)第63章 魏策一(1)第32章 齐策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