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军的反击

这一场大火一烧就烧了整整一个晚上。

直到第二天天明时分,整座秦军大营都已经被完全吞噬,成为了一片还冒着余温的废墟。

秦军校尉斯齐站在这片废墟面前,欲哭无泪。

出了这趟事情,斯齐知道自己是完了,彻底完了。

在昨夜的这场大火之中,秦军损失了所有的粮草物资,一半以上的军马,以及两千多人的伤亡。

这样的损失远远超过了这几天来秦军攻城死伤人数的总和,甚至还要翻上几倍。

这两千多人之中,其实只有那么一两百人是被赵军给杀死的。

其他的或是在火场之中夺路而逃的时候自相践踏,或是被火焰直接烧死,或是被惊到的战马奔踏而亡···

总之死法多种多样相当丰富,但都离不开昨夜这场将秦军大营夷为平地的大火。

到了这时候,斯齐当然早就已经知道并没有什么赵国大军突袭,有的只是那该死的屯留城守军趁夜出来放的一把火!

斯齐心中这叫一个悔啊,如果昨天自己能够听从王翦的话防备一下夜袭,如果自己不是因为攻下长子县城之后太过自满而并没有认真的设立拒马桩等防备措施,如果不是···

太多太多的如果,只可惜——没有如果。

这是一场大败仗,无可争议的大败仗。

这样的败仗,作为主将的斯齐难辞其咎。

死对于斯齐来说恐怕都已经是非常仁慈的结果了,甚至斯齐的家人、乃至族人都会被斯齐所拖累!

晚秋的清晨很冷,但斯齐的心中却更冷。

斯齐整个人呆呆的站在那里,看上去就好像一具已经完全失去了生机的木偶。

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朝着斯齐而来。

斯齐呆呆的站在那里,目光呆滞的看着面前的废墟,完全懒得理会。

来人乃是王翦。

王翦看着斯齐这般模样,心中也是暗自叹息。

自从昨夜赵括所部撤离之后,由于火势过大已经完全无法扑灭,斯齐不得不下达命令,让所有的秦军撤出大营之外。

也正是从那时候起,这位秦军的校尉就变成了如今这般行尸走肉的模样。

后面的大部分事宜,比如说组织撤退、安排伤员、恢复建制等等一堆事情,都是王翦临时负责并一手操办的。

虽然说王翦并没有得到斯齐的命令和授权,这么做多少有些越俎代庖的嫌疑,但是必须要承认的是如果不是王翦挺身而出的话,那么恐怕秦军的混乱还要持续更长的时间。

王翦咳嗽一声,对着斯齐说道:“校尉,诸事未定,还请校尉速去主持大局。“

可能王翦确实有这个能力去处理事情,但毕竟很多事情王翦身份所限仍然是无法处理的,所以还是得来找斯齐才行。

斯齐的眼皮微微一动,但并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

王翦等了一会,见斯齐仍然好似一个木偶一般的站在那里,知道这斯齐是在担忧责罚,于是忍不住开口道:“校尉,其实事情尚有转机。”

斯齐的眉头跳动了一下,缓缓转过了头,看向了王翦。

王翦知道自己已经说动了斯齐忙道:“校尉前已率军攻克长子县,功劳不小。若此番能够再克屯留,则想必亦能功过相抵矣,校尉又何必如此?”

听完了王翦的这番话之后,斯齐的眼中突然间就有了生气。

对呀,还可以将功补过的啊!

就算斯齐要被处罚,那也是战后的事情了,只要趁着这段时间多打点战绩出来,说不定不仅能够免死,还可以功过相抵呢。

斯齐一下子就活了。

活过来的斯齐目光炯炯的看着王翦,道:“王翦,以汝之见,本校尉该当如何?”

斯齐这是在向王翦问计了。

别看斯齐一直站在这里假装雕像,但是该看的该听的那可是一点都没少。

再加上昨天王翦已经看穿了赵军的计谋,所以斯齐觉得自己非常有必要在接下来的行动中多听听王翦的意见。

王翦笑了笑,道:“校尉不必担心,赵军虽以计烧我军军营,然我军此刻仍有七千之众,屯留城中赵军不过一千余人,又怎能与我军相抗?校尉自管指挥重新安营扎寨,命人多造云梯冲车,待明日万事皆备,则一鼓而下屯留!”

“善!”斯齐重重的点了点头,道:“便依汝所言!”

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在这一天里秦军忙着重建军营以及各种攻城器械,并没有立刻发动对屯留城的攻击。

但是在第二天,卷土而来的秦军在校尉斯齐的指挥下,发动了一次迄今为止最为猛烈的攻势。

在这一次的进攻之中,七千名秦军倾巢而出,从四个不同的方向同时朝着屯留城发动了攻势。

无数悍勇的秦军士兵高声呼喊着口号,唱着战歌,举着云梯推着冲车,手中的刀剑雪亮,心中的怒火熊熊。

那一夜的大火让秦军自斯齐校尉以下都憋着一口气,而这口气,名震天下的大秦雄狮如今便要把它讨回来!

而在屯留城这边,那一场数十里之外都可以看见的大火同样极大的提振了屯留城上下军民的信心。

在裨将赵括的率领下,屯留城上下一心,誓死共抗强秦!

士气都无比高昂的双方这一开战,便如同火星撞地球般无比的激烈而残酷。

战斗从清晨打到了黄昏,秦军付出了大量的伤亡,赵军亦然。

关键时刻,秦国二五百主王翦身先士卒登上了屯留城头,连斩一十九名赵国勇士,率领着秦军士兵在屯留城头牢牢的占据了一片阵地。

因为左手臂负伤而一直没有亲自出战的赵军裨将赵括终于忍无可忍,亲自带领着身边的亲卫上阵发动了反扑,想要把王翦所部给打下城去。

两人在城头之上你来我往,进行了一番舍生忘死的激烈搏斗。

但赵括毕竟身上有伤,无论是体力还是行动的灵活性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

“当!”一声大响,赵括手中的长剑被王翦一剑劈飞,整个人踉跄后退,掌心滴滴血液滴落,竟是被震裂了虎口。

王翦心中暗喜,正待要上去了结赵括性命,冷不防却被赵括的两名亲兵一左一右扑上来缠住了。

然而王翦哪里又把这些亲卫放在眼里了?不过几个回合,这两名亲卫就一前一后的倒在了王翦的剑下。

王翦手持利剑朝着赵括逼去,边走边道:“投降,吾可免汝一死!”

王翦是真的有点惜才,因为王翦隐约有种感觉,赵括昨天在王翦面前施展出来的那种骑兵冲锋的战术,很有可能会在未来成为大秦帝国骑兵发展的一大助力!

赵括闻言哈哈大笑,一边缓缓后退,一边朝着地上吐了一口带着血丝的唾沫。

“汝不是第一个和本将军这般说话的秦蛮子,也罢,就让本将军再告诉汝一声——妄想!”

两人目光对视,火星四溅。

王翦眉头大皱,正待举剑而上,却突然停了下来。

一阵轰隆隆的鼓声犹如天雷般自远处响起,传到了屯留城的城墙之上。

这鼓声是如此的厚重,以至于给人一种整个天地都因为鼓声而震颤的错觉。

王翦楞了一下,下意识的朝着鼓声传来的方向看去。

在西方的地平线之外,不知何时已经冒出了一支大军。

一面鲜艳的红色大旗迎着秋日的晚风烈烈飘扬,在这面大旗之上,一个硕大的“赵”字无比的显眼。

看到这一幕的王翦心头狂震,整个人震惊不已。

而在城墙的几丈之外,赵括却是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放声大笑。

赵国的援军,终究还是来了!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三军出征第九百四十八章 吕不韦的大麻烦第八百七十一章 博弈第八百五十章 廉颇的信心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八十四章 白起的忧虑第一百二十八章 晋鄙第三百九十二章 无论生死,愿随侍大王身边第七十九章 韩国之辩第七百一十章 是时候破釜沉舟了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三百七十九章 选哪里作为攻击方向?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白起还是王龁?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门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这是自寻死路!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冲杀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颇难以从命第六百三十四章 干大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基本来说,这样打的话魏无忌必败无疑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郸城里来了三个人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时宜的吵架第四百五十三章 赵国使团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唤为赵政!第二百一十章 准备攀科技的赵丹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终裁决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许是时候考虑对匈奴动手了?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马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况赠计第九十章 韩王然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国传来的好消息第一百一十五章 来自赵丹的密信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师不利?第六百七十二章 赵胜的赌注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线战事第四十三章 毛遂说楚王第三章 争论第六百五十章 区别对待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国真正的和平条件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现在蒙骜身边的神秘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困守安邑的郑安平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这是一个问题第八章 苏代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谈,夜袭第九百六十一章 赵丹教子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庞煖的奇兵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后的挣扎第八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七百七十六章 李牧,你疯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动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赵丹的两件事情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就问你范睢开不开口吧第六百八十四章 让人放心的韩王然第七百零六章 夜袭第二百一十八章 回马箭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五百一十七章 赵丹的答案第六百三十五章 夜袭第一百三十三章 进击的赵括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将可抵挡李牧!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国战争会议第六十七章 拉拢第二百零六章 让寡人放了高基其实也不是不行,但有两个条件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现在蒙骜身边的神秘人第四百五十章 要不要顺便灭了魏无忌?第五百一十八章 会见齐国君臣第八百零五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第七百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都给我拿下!第十三章 郑朱第七百三十三章 赵胜的妙计第五百五十七章 破陈城之策第八百六十七章 谢幕和揭幕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王说话,什么时候轮到你范睢插嘴了第八百二十九章 胜利所带来的附加问题第六百零三章 贤掸的美好生活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华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首领第八百一十四章 围城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决定第八百六十九章 黄歇的决定第三百四十二章 将军,不如降赵而得封君之位第五百八十章 四个消息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郸大朝议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颇难以从命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东进?推书第二百二十八章 围秦救楚?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袭郢都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请求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华第五百一十章 见好就收?第八百七十四章 最终决定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胜无疑之计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第三百一十九章 该轮到寡人和赵国来执掌这天下之牛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