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垂沙之战(上)

中山王姿携带着阴后、江姬、太子等人逃到滹沱河岸边。石楼念及中山衅王昔日的恩情,有意放了中山王姿。

中山王姿死里逃生,狼狈不堪,仰天长泣道:“寡人以杯羹亡国,以一壶熟食得忠义之士。南有季,北有乐。寡人不听父王之言,重用司马父子,才落得今日这个地方。寡人悔之,晚矣。”

中山王姿忽听赵国追兵又至,仓皇逃串,领着众人一路狂奔,来到扶柳。

扶柳守将以最高、最隆重地礼节,迎接中山王姿入城。中山王姿从灵寿,出逃扶柳,肝胆尽碎,整日过得战战兢兢。夜不能寐,食之无味,提心吊胆赵国会打过来。

阴后也害怕成为赵国的俘虏,向中山王姿建议道:“出逃齐国。”

跟着中山王姿出逃的大臣附和这个提议。

经此一吓,中山王姿早已经没有君主的仪态,但出逃齐国还是令他有所忌讳,“寡人是中山国的王,怎能逃亡齐国。寡人真的去了齐国,就再也回不来了。”

阴后道:“王上休要多心,我们前往齐国是为了避难。”

“避难。”中山王姿愣了半会,惨笑道:“数年前,寡人是中山国的王,坐拥八百里疆土,文有张登、爰骞等人,武有乐举、季辛等人。中山国人才济济,猛将、贤臣如云。寡人重用司马喜,导致朝着混乱。寡人因一杯羊汤,司马子期叛国。南有季,北有乐,可安天下。寡人没听君父之言,才落得今天这般下场。寡人愧对先祖,愧对父王。”

阴后揽过中山王姿的头,放入怀中,安慰道:“王上,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中山王姿鼻涕横流,肝胆俱碎道:“江山亡于寡人之手。寡人对不起先祖啊!”

阴后道:“王上,我们还没有输,还可以重头再来。只要王上还在,我们还能重拾山河,血洗国耻。”

中山王姿心灰意冷道:“寡人已经输得一塌糊涂,岂有重头再来之日。”

“王上,我们去齐国避难,并向齐国寻求援助。”

中山王姿道:“齐国岂会帮助寡人。”

“王上,难道忘了阴简公和田简两位卿士说的话。”阴后提醒道:“越王勾践被吴国夫差,围困会稽山。越王勾践没有呈一时之勇,与吴人血战,为国而死。越王勾践自愿前往吴国侍奉吴王夫差。越王勾践虽身在吴国,但不忘亡国之耻。卧薪尝胆二十年,不但复国,还击败吴国,北进中原,称霸诸侯。王上,还没有到山穷水尽地地步。我们还有机会振兴国家,击败赵国。”

中山王姿抹去眼角地泪痕,“纵然寡人效仿越王勾践,但齐人岂会帮助寡人。”

阴后唇角含笑道:“王上,莫非真的忘了,田简和阴简公说的那些话。”

中山王姿心力交瘁道:“这些时日,寡人都是惶恐度日。田简和阴简公两位卿士说的话,早已经忘得一干二净。王后,寡人是不是太没用了。”

阴后一根修长地手指,抵在中山王姿的唇角,“赵国兵围灵寿,我和王上的心情也是一样。我们从灵寿逃了出来,足以证明上天护佑王上,护佑中山国。王上,命不该绝,必有大展宏图雪耻之日。王上忘了田简和阴简公两位卿士说的话,可否容我提醒王上。”

“王后,不必多礼。有什么话就说吧!”

“王上,我们把中山国的疆土献给齐国。”

中山王惊恐道:“献土。”

阴后见王上如吓坏的孩子,语调温柔道:“我们献土,齐国和赵国就会发生争斗。赵国势弱,自然不敢和齐国开战。”

“寡人若献土,这与亡国有何区别。寡人不亡于赵,也亡于齐。”

“齐王得了我国数百里疆土,又不能很好管辖。齐王见王上献土称臣,心中大悦,必会裂土封赏王上,以续宗庙。我们借助齐国的力量,一边休养生息、暗中积蓄力量。另一边,挑拨齐、赵两国争斗,坐收渔利。一旦,中原战事将起,格局有变。我们伺机而动,中山国复兴有望。”

“这个计策是不错。”中山王姿表情难堪道:“寡人向齐国献土、称臣,有辱先祖的英明。寡人这样做,若不能复国。百年之后,如何面对地下的列祖列宗。”

“武公征伐诸侯,英雄了得。但晚年,被魏国攻灭,中山国亡。先祖恒公,暂且忍下亡国之辱,积蓄力量。二十年后,借着魏、赵交恶,倚靠齐、燕诸侯的力量,再次复国。王上,莫非忘了恒公的英雄事迹乎?”

中山王姿想到先祖恒公的英雄事迹,渐渐从惨败的阴影之中走了出来,问道:“寡人逃亡齐国,纵使得以复国,如何面对国人。”

阴后道:“晋文公年少时,曾颠沛流离数十载,回到晋国继位。晋文公开创霸业,国人有说什么吗?大丈夫能屈能伸,岂能因为一时不利,而忘了心中的志向。我相信王上能够复兴中山国,叱咤诸侯。”

中山王姿见一介女流就有如此胆色,自己身为男儿之身,岂能不如她。中山王姿一扫心中地悲伤,振作起来道:“为了中山国,寡人受点屈辱又算得了什么。明日,寡人就动身前往齐国,向齐王求助。”

……

中山王姿临走前对着扶柳守将谆谆嘱托,让他守好扶柳,并许下重诺,礼遇众人。扶柳守将宣誓道:“城在人在,城毁人亡。”

中山王姿带着阴后、江姬、太子、十几名大臣和两百将士,以及‘城在人在,城毁人亡’,这八个字,踏上了逃亡齐国之路。

中山王姿也不知道这一次离开之后,何时才能回来。刚走出扶柳城,中山王姿命人停下车,凝望了最后一眼自己的城池。注视良久,方才回到城内,含泪道:“启程。”

齐将田英正在齐、中山两国边境巡游。忽见中山国境内来了大队人马。田英见队伍中有四辆马车,数百甲士手持兵戈而来,也不敢大意。

中山人马离齐、中山边境尚有三箭之地。齐副将周望高喊道:“来者何人。”

中山王姿命人停下马车。一人高喊道:“中山王是也。”

周望大笑道:“休要胡言乱语。中山王正在中山宫,岂会来到此地。”

中山王姿走下马车,行礼道:“寡人正是中山王。”

田英虽然得知眼前之人是中山王,但也没有礼遇他,反而讥讽道:“中山王,你不在灵寿好好呆着,来这里做甚。莫非中山宫的美人歌舞,不能让中山王行乐。中山王才来到此地狩猎不成。”

齐国将士闻主将之言,跟着大笑起来。

中山王姿单手握拳,极力抑制心中地怒气,平静地答道:“非中山宫美人歌舞,不能让寡人行乐。寡人来这里也不是为了狩猎。”

周望见中山王面对这般屈辱,还能忍,取笑道:“难不成中山王来这里是为了观赏齐、中山两国交界的自然风光不成。”

“两位将军,实不相瞒。我来此地是为了避难。”中山王姿语调悲呛道:“赵国攻打我国,兵围灵寿。寡人是来向齐国求助的。”

田英闻言,顿时脸色一沉,“什么,赵国出兵攻打灵寿。”

中山王姿自觉脸上无光,语调凄伤,“寡人本该为国战死。但一想到宗庙社稷,唯有忍受屈辱,苟且活着。寡人来此是为了向齐国求助。齐国帮助寡人击退赵国。寡人愿以疆土赠送之。”

周望心中轻蔑道:“自己怕死就是了,还说得如此冠冕堂皇。中山王,你也不知羞耻。”

田英见赵国出兵灵寿,神情凝重道:“我虽痛恨,赵国攻打中山国。我心中也十分同情中山王你的遭遇。奈何此事,我做不了主。中山王不如去临淄向吾王求助。”

中山王姿忙道:“寡人正有此意前往临淄,还请将军行个方便。”

十几年前,齐国攻燕,得而复失。燕、齐两国成为死敌。赵国攻破中山,齐国西边就会出现一个强大的赵国。如今,齐国和楚国战事僵持不下。一旦,燕、赵联手攻伐齐国。齐国北边有燕、西边有赵、南边有楚。齐国的局势,危矣。

田英见事态紧急,也不在讥讽中山王姿逃亡之举,“周望,这里的事情,我就交给你了。”

周望从没见过主将脸上会有这种表情,也不敢马虎,领命道:“喏。”

田英行礼道:“中山王,我亲自送你去临淄,面见吾王。”

中山王姿回礼道:“如此甚好。”

齐国临淄

齐王田辟彊收到来自田英的文书,连忙召集大臣问道:“赵国趁着我们和楚国交战之际,出兵攻伐中山国。赵国攻破灵寿,中山国危在旦夕。中山王姿逃亡我国,不日将在田英的护送下抵达临淄。中山王姿向我们求助,我们是救,还是不救。”

田和道:“赵国趁着我们对战楚国之际,出兵中山。赵君实在下了一步好棋啊!”

田辟彊冷哼一声道:“赵君虽然下了一步好棋,但寡人不能让赵君如愿攻破中山。”

田和听出齐王话外之音,忙道:“王上,我们不能救援中山国。”

“寡人不救中山国,赵国就会亡了中山。”田辟彊扬声道:“几年前,寡人大意,才让楚国趁虚而入,一举攻破越国。楚国才会成为大江上的巨无霸,挑战我国的地位。这几年,寡人联合韩、魏三征楚国,就是为了打压楚人。楚人的气焰被我们压下去了,我们西边又出现了一个强大的赵国。寡人决不能让赵国羽翼丰满。寡人走错了一次,决不能走错第二次。”

田和急色道:“王上,我们插手中山国内政。就等同和赵国开战。如今,我们正在和楚国对战。燕国休养生息这么多年,也时刻准备南下攻我。我们和赵国交恶,北边有燕、南边有楚、西边有赵。我国以一国之力,迎战燕、赵、楚三国局势对我们不利。王上,请三思啊!”

太子田地也道:“请父王以大局为重。”

众人也跟着附议。

田辟彊鼻息沉重道:“你们莫非都认为寡人糊涂了不成。”

“臣等不敢。”

“赵君灭了中山国。赵国南北疆土连成一片。到那时候,赵国的实力将会大增。代郡的兵马能够及时南下驰援邯郸。如今,赵国和诸侯交好。一旦,我们和赵国交恶。赵国就可以联合燕、魏、韩、秦、楚、宋等诸侯国攻伐我们。我国危矣。”田辟彊咳了两声,又道:“中山国的存在,不仅可以牵制燕、赵,还能分割赵国南北疆土。中山国必须救。”

田和是聪慧之人,自然明白齐王所说的。齐国不救中山,赵国南北连成一片,实力大增。到那时候,齐国和赵国对战,谁输谁赢,还不好定论。

如果赵国合纵,联合诸侯攻齐,齐国危矣。但,齐国精锐在与楚国对战。齐国想救中山国,也是有心无力。

田和皱眉道:“王上,为了中山,得罪赵国。我们就可能同时迎战燕、赵、楚三国,这样的代价是否太沉重了些。”

田辟彊道:“代价是大了点。但寡人毫不在乎。寡人救中山,一是为公。救中山,不但可以牵制燕、赵,还能弱赵。二是寡人和赵君个人恩怨。寡人和赵君之间的新仇旧恨,也该彻底了断了。”

田地道:“父王,我们全力应战楚国,没有多余的兵力救援中山国。”

“楚国要打。燕国要防。中山国要救。赵国也要打。寡人三征楚国,秦、赵两次坏了我国的好事。此次对战楚国,寡人岂能不做好准备。”田辟彊道:“周最,你前往垂沙,催促匡章,对楚作战,速战速决。”

周最领命道:“喏。”

“赵国攻破灵寿之时,也是我们出兵攻赵之日。”田辟彊喝道:“祖父可以围魏救赵、围魏救韩,桂林、马陵击败魏国。寡人也可围邯郸救中山,击败赵军。寡人要将齐国失去的东西,全部找回来。”

第一百一十三章 秦国破义渠第三百六十三章 荡灭中山第三百四十四章 亡秦雪耻第二百五十九章 孙子兵法之美人计第一百二十五章不能流芳百世,安惧遗臭万年第一百二十八章 秦灭巴蜀,姬平回国争位第一百三十七章 赵国反击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山埋忠骨 马革裹尸还第一百五十二章 丹阳血战(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马度青山第三百四十八章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无二日,国岂可有二君第一百四十六章 秦国攻韩间楚第十章 继位第二百二十七章 林胡王归降献马第一百零九章 秦楚交战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胡谋赵第一百零二章 大秦锐士谁与争锋第三百二十一章 罢黜太子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赵击北胡第一百五十五章 中原大战(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杯羹亡国第二十八章 邯郸令第三百三十章 寡人为刀俎,楚王为鱼肉第二百二十四章 林胡第九章 扬国威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诏(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围石邑、破东垣第七十章 公孙衍离魏第二百二十九章 赵国五使入诸侯第一百一十一章 楚国撤军,三晋与秦开战第二百六十章 司马喜巧立阴姬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乐第九章 扬国威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有异象第五十七章 合纵诸侯第七十六章 上党郡第二十三章 九里居第六十三章 张仪离秦第一百七十一章 攘外安内第二百四十二章 乐毅出使燕国第二百二十九章 赵国五使入诸侯第六十一章 五国相王第二百七十六章 赵五伐中山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阳第两百一十一章 胡服(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美人荧荧兮第七十九章 韩王有女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我之姓,冠你之名第一百九十一百章 破宜阳,定三川第七十六章 上党郡第一百七十一章 攘外安内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盖世英雄第三百五十四 胡为己用,赵主父乃第一人第八十六章 天作之合第一百七十九章 南下争雄,北上草原第一百九十九章 秦国诸公子之乱第一百四十六章 秦国攻韩间楚第三百七十二章 沙丘宫变(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我之姓,冠你之名第八十一章 韩赵之好第三百三十一章 楚国男儿,宁可杀,不受辱第一百三十四章 蔺城失守,赵将赵庄阵亡第七十九章 韩王有女第二百六十二章 中山必亡第三百一十三章寡人干涉秦国,秦人能奈我何第三百六十八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两百一十四章 骑射(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我之姓,冠你之名第三百零二章 楚太子质于齐第二百三十七章 围石邑、破东垣第二百二十一章 赵河西之地第三章 布局第一百三十章 齐国起五都之兵伐燕第三百五十四 胡为己用,赵主父乃第一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赵主父咸阳议天下(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丘宫变(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中山必亡第两百一十三章 知耻而后勇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晋之士多悲凉第一百六十五章 张仪第二次欺楚第七十九章 韩王有女第二百八十四章 垂沙之战(上)第八十一章 韩赵之好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问政司马喜第八十四章 期许第二十八章 邯郸令第二百二十三章 回归第三百四十八章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两百一十一章 胡服(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息壤之盟第二百一十七章 强国和大国第二百九十章 三胡与中山结盟,图灭中原第三十章 黑衣卫第七十三章 公孙衍入韩第三百零三章 我这样的人,岂能葬入王陵第一百九十五 秦王荡举鼎,亦是举天下第六十二章 九王并立第两百一十章 胡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