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 冯李对

而这只是他们的财政收入而已!英洋在海外众多的殖民地,有庞大的海外资产,尤其是在欧洲各国以及美洲,乃至世界各地,都有价值惊人的财富,甚至就算是在我们中华帝国,也有数量不小的资产。这个具体数字无法考证,但根据情报司的消息来源,英国人在海外的财富,估计有五十亿圣元以上。这些都是以资本投资的形式,每年的资产增值的利润便是一笔巨额财富。

这仅仅是财富方面。而其他的基础工业、装备技术以及读书普及率等,我们中华帝国还远远不能同英国想比。若不是他们的本土面积实在太小,本土人口数量也不多,兵力昂贵,否则,我们还真不一定就能战胜对方。

因此,我中华帝国仍需加倍努力,抓住如今的大好机遇,拼力发展才是!”

冯云山的一句话,让李鸿章极为震动。

他连忙伏地跪倒:“陛下,微臣定谨记陛下谆谆教诲,为帝国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难得你有心。李爱卿,你知道,朕最欣赏你的是哪一点么,而你最不足的又是哪一点么?”冯云山道。

“微臣愚钝不知。”李鸿章的确不大清楚,老老实实地答道。

冯云山笑笑,喝了一口茶水,道:“你灵活机变,极富世界性和时代性的眼光,又是从满清旧官僚体系中归顺而来,深知旧官僚体系的弊端,而又保留了几分儒家读书人为名请命的本色,钻研过学以致用的经世之学,这是朕选拔朝廷重臣的基础准则。

而最重要的是,爱卿能比尊师曾大人更加灵活地运用经世之学,将不同层次之人笼络在一起,上下一心,齐心合作,无事不举,积富为强,这点极好。尤其是爱卿擅长与洋人打交道,这点正是朕看重的。

朕调查过,爱卿身处苏州城后,在半年内便数次赶赴上海城,不但将苏州的本地乡绅和商贾大户推荐到上海城开设洋行,还与那些在上海的欧洲洋商混熟,成功邀请数十家洋商至苏州府及常州府开办工厂和洋行,吸引了洋资和先进的设备及技术,对苏州府等地的工矿和商业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而且,爱卿能将苏州籍的商贾都联合起来,组建了苏州商会并开办苏常互助银行,为江苏籍商贾和工厂主融资贷款,促进实业发展。在爱卿的撮合努力之下,苏州府常州府的老式布匹商和绸缎商,推陈出新,引进新式纺织织布机器,开办数百家中小型纺织工厂,将整个苏常地区的纺织行业带动了起来,进而引发镇江府、江宁府、扬州府等地纷纷效仿,如今整个上海海关出口的中华帝国棉布之中,苏布占到一半左右,这应该都算是爱卿的功劳啊!”

“而爱卿你的不足之处,便是私心太重,没有曾大人那般紧守本心之举。”冯云山毫不客气地指出李鸿章的缺点,让李鸿章有些面红耳赤:“不过,关于这点,也不能全怪你,盖因你从满清官僚中带来的恶习,此后务必戒除!为官者,尤其是能影响一国的民生动向,必须清正廉明,紧守本心,儒家慎独慎贪的道理,想必爱卿很是明白!此为其一。

其二,爱卿的眼光还不够宽广,还不足以覆盖整个世界的全局。这点,想必你进入内阁之后,慢慢会扭转过来。如今我中华帝国,是为替代甚至超过当初的第一强国英国的地位,我中华帝国是为日不落帝国。

如今中华帝国的疆域已经十分庞大,而帝国内阁的主要任务,便是搞好帝国的内政,大力发展工业和商业,提高基础国力和综合实力,为帝国的军事实力提供强有力的后勤支持,以便帝国的军队能守住这片庞大疆土。当然,最重要的,便是让中华帝国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让所有的洋人,都敬畏害怕帝国,不敢轻视华族百姓。总体说来,可以归纳几个字:发展经济,提升国力,国强民富!”

冯云山的话,让李鸿章眼前一亮。他的短处虽然被皇帝撕得体无完肤,但却心存感激,无丝毫怨恨。

古往今来,能被皇帝亲自指出缺点,却不被惩处的,有几人?而很明显,皇帝是要重用自己了,提点自己注意戒除短处。更让李鸿章心头一暖,被皇帝揭短而十分感动的是,皇帝如此的推心置腹地提点自己!

李鸿章与皇帝见面的次数并不多,可谓屈指可数。除了那次科举探花郎的赐宴之外,便是被授予江苏巡抚之职的朝堂谢恩,另外便是每年的回圣京述职接受考察了,但并不是每年都能见到皇帝的。因此李鸿章与皇帝,肯定不算是十分熟悉的。偏偏是对待这样的不熟之人,皇帝却能推心置腹地道出他心头的所思所想,不吝褒奖,同时又直言不讳地指出自己的缺点,这无疑是将自己看成心腹之人,所谓与什么样关系的人,说什么样关系的话,这么说来,李鸿章心里一紧,从这一方面来说,皇帝肯定也是将自己看成是自己人了,才会如此言语。

因此,李鸿章除了干脆地磕了几个响头之外,更是动情地道:“陛下对微臣的隆恩,微臣没齿难忘!陛下的教诲,微臣铭记在心。微臣必定除恶扬长,好好辅佐总理曾大人,为陛下、为帝国分忧!”

冯云山哈哈一笑,道:“辅佐总理曾大人?你是说曾观澜?爱卿想差了!朕不是要让你辅佐曾观澜,而是让你接替观澜他的位置,主持内阁大局,直接向朕禀报,为朕办理所有的帝国政务。”

第1059章 恭喜陛下加尔各答大捷第721 章 世上再无越南,唯有交趾和日南两省第1335章 鲍狄埃和嗯格斯第610章 龙床睡着太硬了第126章 占领全城第1205章 ****926章 河边伏击第528章 北伐的条件成熟第248章 反清的地主黄德美第157章 买武器图纸和机器(求支持)第1259章 章丘炼铁军团第413章 洋人介入第221章 击溃南澳水师第442章 洋人退步了第142章 太平天国治下的武昌第353章 克里米亚战争的消息第215章 杨秀清攻占南京城第1269章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第1095章 为何非要是7月4日第552章 咸丰骂天第1191章 自污就是要让陛下知道937章?大获全胜第573章 一路西进第1272章 曾玉珩带回的好消息820章 我们请求停战第312章 事后补救亦脸上无光第1215章 忠心耿耿的曾观澜第496章 圣王的大喜事第501章 翼王整军攻占金坛第四十一章 缴获颇丰第1145章 兄弟相煎第438章 海湾激战919章 大胜的何伯舰队第414章 上嗨城陷入绝境第584章 北逃热河第1091章 攻占芝加哥市第358章 意见分歧第671章 克里米亚战争形势第589章 千古一绝圆明园(祝大家520快乐,大章求支持)第214章 徐寿的外侄女傅善祥第276章 长沙城外城内第六章 得李开芳841章 西洋雇佣兵团767章 征讨朝鲜(二)第506章 石达开下常州第1169章 即将完成的和谈第497章 想招揽本王,做梦去第六十三章 抵达桂阳第1178章 沙皇遇刺肯定是东方人干的1244章 沙俄的恐慌第六十三章 抵达桂阳第709章 对疆政策第508章 治理常州与攻破湖州第1145章 兄弟相煎第326章 垄断的南洋公司想不发财都难第257章 曾剃头变成曾屎头了第1123章 陛下会不会被人给控制了?第468章 谋划缅甸战略第1119章 西北发生的战事第1149章 先取回一些补偿才行第1194章 包令的东方沿途见闻(下)第1057章 坎贝尔自尽第146章 太美的秘密协定第397 章 天父下凡了第1298章 这条件我们全部接受第1135章 陛下,法兰西也无法战胜中华帝国第562章 满清昏招自毁长城第116章 厂东天地会起义(四)第276章 长沙城外城内第1220章 你们江苏发展很不错第606章 答应称帝第196章 圣军改制(中)835章 冯云山的石油战略第609章 登基定国号第三十五章 江华王氏兄弟(下)第416章 不留活路第329章 沧州屠城第348章 大清乱如麻第235章 春梦耶?酒后洞房793章 布尔布隆抵达圣京(求订阅)第491章 你来我往开始内讧第568章 军粮城小镇第1149章 先取回一些补偿才行第1221章 冯李对第384章 占据荆州第361章 占领岳州(感谢诸神赏!)第642章 天京城破第1106章 首个目标——仰光港854章 宣战第1308章 官道的发展第550章 海防重地论海防983章 我们是来发战争财的1018章 不能让美利坚成长为第二个中华帝国第555章 满清军制的致命缺陷第563章 肃顺识破冯云山的谋算第1027章 首相你应该摆正位置948章 俄军大败第1283章 帝国工业长足发展单章01 太平军制简单说明第1136章 谁是头号陆军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