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835【李自成归降】

第839章 835【李自成归降】

陕西,榆林。

因违背军纪而遭撤职的杨镇清,在南京军校当了两年老师,终于又被派往前线领兵。

跟杨镇清一起去陕西的,还有三千只杂交长毛绵羊。

从欧洲运来的长毛羊,经过多年的杂交培育,已经在辽宁繁殖开来。如今,带着三千只羊去河套,慢慢替换那里的短毛羊种。

只要长毛羊在河套成功推广,河套地区的蒙古牧民,就将与山陕建立牢固的经济关系。山陕地区那么多煤矿,又挨着羊毛产地,在有了长毛羊之后,毛纺织业将更加繁荣。而牧民的收入也会提高,有钱购买长城以南的商品,除非实在快饿死了,否则不会轻易南下劫掠。

费如鹤已经等待多时,杨镇清带着三千羊种一到,便立即带着大部队往河套进发。

中途路过鄂尔多斯部的驻地,首领大扎木素热情迎接,率众跪地道:“藩臣扎木素,叩见天朝大都督!”

“嗯?”费如鹤眉毛一挑。

大扎木素愣了愣,儿子跪在他身后嘀咕,这货才终于反应过来,重新说道:“藩臣赵尽忠,叩见天朝大都督!”

费如鹤立即露出笑容,亲手搀扶此人:“将军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大扎木素额头冒汗,接下来全程赔笑讨好。

这货被李自成反复蹂躏,已经被彻底打服了,根本不敢再生出二心。

历史上,顺治在河套地区推行盟旗制,只有大扎木素跳出来造反。跳反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兄弟小扎木素,还有其余亲族部落首领,全都选择躲在旁边看热闹。清军刚准备发兵征讨,大扎木素就麻溜投降,他一个部落哪里打得过?也正因如此,大扎木素的部落,成为河套唯一的外藩蒙古,从始至终都不被满清朝廷待见。

“牵羊来!”费如鹤下令。

三公三母,六头绵羊,被牵到大扎木素面前。

大扎木素盯着羊两眼放光,啧啧称奇道:“这是哪里的羊种?羊毛生得可真长。”

费如鹤说:“从西方万里蹈海购来,陛下洪恩浩荡,河套这边的蒙古部落,每个部落赏赐六头用以繁衍。今后,羊毛可以卖去陕西,价钱肯定比短羊毛更高。”

大扎木素再次跪拜:“臣赵尽忠,多谢皇帝陛下赏赐,多谢大都督送羊之恩。”

河套地区的土默特部和鄂尔多斯部,在隆庆年间就被大明边军打服了。

俺答汗为啥接受大明封贡?

因为被边军欺负得太惨!

当时,俺答封贡的最大阻力,竟然来自于陕西边军。河套蒙古人请求停战,接受朝廷册封,而陕西边军一直从中作梗。

甚至,朝廷派使者到河套谈判,陕西边军竟然杀出去捣乱,想要制造冲突搅黄朝廷的好事儿。

三边总督王之诰给朝廷上疏,明确指出原因所在:今互市既不可许矣,即许其入贡,则捣巢、赶马,亦难复行,不惟边人失望,将士解体。

翻译过来就是,蒙古请求停战互市,千万不要答应。一旦答应,边军的捣巢、赶马行动就没法继续,陕西边军将士会感到非常失望,充满怨气的边军我就没法再带了。

捣巢,边军杀出长城,直取蒙古部落的驻地。

赶马,边军杀出长城,抢劫蒙古部落的牧场。

当时的陕西边军,军饷被层层克扣,拿到手里的已经微乎其微,边将和家丁就指望着抢劫蒙古人赚外快。

停战谈判期间,鄂尔多斯部被大明边军袭杀,首领吉能非但不敢怨恨大明边军,还主动耐心的向宣大总督解释冲突原因。并且,吉能下令约束各部首领,不准出兵去找大明边军报仇,生怕把这次停战谈判给搅黄了。

最终,俺答封贡成功,河套与陕西边境数十年无战事。

大明朝廷每年能省去无数军费,但陕西边军却日渐衰落。一是军饷越来越少,二是不能抢劫蒙古人赚外快,三是无法再拿蒙古人来实战练兵。

可惜了,嘉靖后期到隆庆初年,大明可谓是猛将如云。

腐朽的军户制度虽然没废除,但为了应对战争,募兵制日渐普及,总督和武将靠招募亲兵打仗,并不完全依赖于家丁作战。

几十年仗打下来,虽然打崩了财政,但真刀真枪喂出精兵强将。西南地区、沿海各地、北方数省,都有一个个将星崛起,这些名将很多甚至一生未尝败绩,把倭寇、土司、蒙古、女真按在地上摩擦。

可惜大明的衰败,跟军事没太大关系,那是制度性的腐朽堕落。

财政崩了,就一切皆休。

陕西边军可以随便欺负河套蒙古,隆庆皇帝却必须停战,不说军饷,朝廷连文官俸禄都快发不出了。

而且,募兵制实在太费钱。

当时文官总督有亲兵,就是亲自招募训练士卒,除了亲兵之外还要招募直属部队。武将也有亲兵和直属部队,也是招募士卒亲自训练。而卫所制没有废除,等于朝廷又要花钱养军户,又要花钱另外招募部队,如此恐怖的军费开支哪里扛得住?

隆庆皇帝进行全面军事收缩,大明昙花一现的募兵时代结束,边军将领最后只能靠养家丁打仗。

大扎木素这种部落首领,在明末都不敢跳,遇到大同军就更是俯首帖耳。

这货听说费如鹤要去接收李自成的部队,自告奋勇率军随行。走到半路,把弟弟小扎木素也拉上,周边被册封的蒙古首领,纷纷带着军队前来助威。

距离云中城还有二十里,费如鹤对蒙古诸部首领说:“你们就在此地驻扎,不要再往前了。”

事实上,这里已经是李自成的核心地盘。

李自成早已收到消息,亲率大军过来查看情况。这些蒙古部落,都已经被他打服,而今却跟随费如鹤北上,不可避免的让李自成心头不爽。

张鼐骑马来到李自成身边:“陛下,这厮欺人太甚。明显不相信咱们,还带来许多手下败将,不如先打一场再说!”

李自成没有言语,只静静看着费如鹤带来的数千骑兵。

突然,费如鹤单骑而出,打马一路奔来,直接到了李自成的阵前。

费如鹤骑在马背上,微笑拱手道:“闯王当面,我费如鹤久仰大名,今日总算能够亲眼见识!”

李自成也骑马奔出,赞道:“费都督好胆气,就不怕我一声令下,大军齐出把你给抓了?”

费如鹤说:“早听说闯王说一不二,是信守承诺的汉子。闯王麾下部将,也都光明磊落,不是那等出尔反尔的小人。既然如此,我还有什么可怕的?”

这话说得漂亮,不仅李自成很有面子,就连其他将领也连连点头。

“不愧是名震天下的费都督,佩服!”李自成拱手赞叹。

费如鹤抬手招了招,又有两骑奔来。

一个是副将杨镇清,一个是前来册封的文官张云翼。

费如鹤说道:“兵带得太多,难免让闯王生疑,我们三个去归化城(云中城)便是。”

“好说,”李自成投桃报李,吩咐道,“备好酒食,请朝廷大军去土默川南岸驻扎,一应粮草全部划船送过去!费都督,请吧。”

费如鹤打马上前,与李自成并骑而行,两人共同朝着云中城而去。

费如鹤介绍说:“这位是朝廷派来的使者张云翼,这位是随军副将杨镇清。”

李自成没有理会那个文官,有些吃惊的看向杨镇清:“这位就是攻破鞑子都城,阵斩鞑子太后和皇帝的杨将军?”

“闯王倒是消息灵通。”费如鹤笑道。

杨镇清说:“鞑子都城是我攻破的,鞑子太后和皇帝,却是一个小太监杀的。”

“好汉子!”

李自成大加赞赏,他心里还记仇呢。

要不是该死的鞑子,他估计还在做皇帝呢,怎会占领北京一个月就灰溜溜逃跑?

李自成麾下众将,也好奇的看向杨镇清。

杨镇清的故事太传奇了,民间已经有很多演绎。

抛开杨家将后人这些噱头不提,大致还是无差的,一个山中猎户,被鞑子害死全家,于是改了名字立志报仇。带着几百士兵,就连破鞑子数座关城。带着三千士兵,又一路杀穿鞑子数道关卡。最后带着五千士兵,接到的是袭扰任务,却接连攻破招降关城,最后奇袭鞑子的都城成功,顺手还把鞑子主力的退路给堵死。

到了云中城,这里的汉人百姓,纷纷夹道围观费如鹤。

赵皇帝的发小,还是皇后的弟弟,又是手握重兵的大都督,费如鹤在百姓心中可比杨镇清有分量得多。

当晚,大摆宴席。

推杯换盏之间,费如鹤醉醺醺说:“各位兄弟,咱们都是带兵的,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计谋。陛下那里说了,你们可以每人带十车财货,回到各自的老家落户分田。不愿回老家的,也可以去城里做生意,只要不在河套,随便去哪里都行。如果还想带兵打仗,那也行,先去南京的军校读书。自己不想读军校的,可以举荐一个儿子去读,军校毕业就能分到部队做军官。怎么样?虽然没有给伱们封官许愿,但朝廷也对你们不薄吧?”

李自成问道:“若是回老家,遇到贪官污吏逼迫咋办?”

“陛下给你们做主!”

费如鹤笑道:“你们离陕西很近,想必听过大同新朝的手段,对付贪官污吏是毫不留情的。你们当初在陕西举义,我和陛下在江西起兵,不都是因为贪官污吏的吗?你我两家,其实是一般人,都是自家兄弟嘛。来来来,各位兄弟,且满饮此杯!”

“爽快!”

“费大都督,这杯我敬你!”

“干了,干了!”

“……”

气氛迅速热络起来,李自成那些部将,高高兴兴的举杯痛饮。

每人可以带十车财货回老家,足够下半辈子当富家翁了。还能推荐一个儿子读军校,读完军校就当军官,家族今后的发展也有着落。这看似不如他们在河套作威作福,但河套面对大同军守不住啊,李自成的部队早就人心散了。

众人纷纷推举自己的儿子,说自己的儿子武艺超群。

只有张鼐等少数年轻人,年纪才30岁左右,愿意亲自去南京读军校,打算在大同新朝继续谋求发展。其余老贼将领,都不想再折腾了,衣锦还乡回家享福不好吗?

李自成突然说:“我的兄弟回家乡,我要去南京看看。南京的赵……皇帝陛下,我着实佩服得很,若不亲眼见上一面,这辈子都睡不踏实。”

费如鹤笑道:“闯王求见,陛下定然扫榻相迎。对了,张献忠在台湾做地主,闯王也可以去台湾叙旧。”

www☢ Tтka n☢ C〇

“张贼?那厮不见也罢。”李自成不屑道。

刘汉仪还在围攻巴达维亚时,李自成带着一群去读军校的,一路南下前往南京见赵皇帝。

(本章完)

第650章 647【山地骑兵,侵略如火】第993章 989【尼布楚】第935章 931【水火法师】第302章 300【南孔】第127章 125【宣教大同】(为盟主“道缘浮图第308章 306【钱牧斋】(为企鹅大佬加更)第116章 114【得道者胜】(为盟主“奈文摩爾第884章 880【财政赤字】第371章 369【坚守】第516章 513【黄淮水患】第1037章 1033【长州藩与住友家】第656章 653【广南政策】第300章 298【伦理剧与武侠片】第799章 796【三都护府】第401章 399【奇袭辽东】第93章 091【赵老爷救命】第935章 931【水火法师】第634章 631【军民和谐】第193章 191【山水形胜】第395章 393【跑马圈地】第309章 307【顾炎武】第769章 766【论政】第909章 905【入藏】第333章 331【南归】第492章 489【求活军】第114章 112【零伤亡,破万贼】第1074章 【番外四】第413章 411【血肉厮杀】第337章 335【扬州不再有十日】第459章 457【百家争鸣】第1021章 1017【祖国是中国】第246章 244【精锐得有限】第179章 177【俘获】第475章 473【细作】第698章 695【三杀】第292章 290【诗才】(为企鹅大佬加更)第494章 491【中荷联手打西班牙?】第661章 658【诱敌伏击】第454章 452【围魏救赵】第706章 703【mafang】第307章 305【同姓异迁】第84章 082【费家儿女】第804章 801【樊楼之辩】第844章 840【军校】第383章 381【国号 年号 内外制度】第269章 267【不平等条约?】(为企鹅大佬加第418章 416【多手准备的孔家】第1022章 1018【“聪明”国王】第565章 562【雨中曲】第883章 879【吟游诗人】第139章 137【大师】(为盟主“Hello付先生第716章 713【阉人的志向】第501章 498【雨中攻城】第196章 194【南下赣州】第180章 178【围魏救赵】第786章 783【不知狼居胥在何处】第534章 531【还是个起义者】第821章 818【大军出动】第254章 252【风声鹤唳】(为白银盟“暖阳1第43章 042【好白菜不堪猪拱】第589章 586【云南事】第517章 514【热气球】第100章 098【叫花子兵】第372章 370【糟心】(为企鹅大佬加更)第20章 020【少夫人娄氏】第524章 521【雪夜夺关】第1030章 1026【中国的“印度公司”】第289章 287【原君】第1009章 1005【大争之世】第425章 423【万人冲锋】第1013章 1009【点亮中亚地图】第210章 208【徐霞客见闻录】第1020章 1016【马达加斯加岛的消息】第279章 277【打仗就是赌博】第500章 497【登陆马尼拉】第758章 755【光临巴黎】第356章 354【打仗的变成救灾的】第804章 801【樊楼之辩】第209章 207【匡字辈】(为盟主“怀南月”加第11章 011【贼败】第540章 537【故人小聚】第458章 456【文武帝王庙】第944章 940【富贵车】第655章 652【有些人很慌】第1014章 1010【又有人给皇帝送妹子】第598章 595【荷兰的新总督】第680章 677【一步错,步步错】第802章 799【女权主义者】第991章 987【倭将奴和扶桑姬】第808章 805【中国乡土工业发展模式】第1075章 【番外五】说说争论第986章 982【三皇子的钱途】第88章 086【愿者上钩】第1010章 1006【沙俄留学生】第1071章 【番外一】第365章 363【拷饷】第399章 397【五帝并存】(为企鹅大佬加更)第912章 908【巴图尔的无奈】第33章 033【好大的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