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975【殿试与分封】

第979章 975【殿试与分封】

被会试录取,便可称贡士。

贡士们参加殿试,只论排名,不再淘汰,金榜张出就算新科进士。

早在明代的时候,殿试就不考八股。而是给出切合时局的题目,让贡士们写出施政对策。比如恰巧农民起义,就问考生们如何平乱。又或者国库空虚,问考生们该如何开源节流。

纵观一个皇帝的状元卷,就知道该朝的时局变化。

就拿嘉靖来举例。

第一届殿试,论述如何进行改革。

第二届殿试,论述如何实行王道,让天下足兵足食。

第三届殿试,论述如何保邦安民。

第四届殿试,论述如何面对天灾,让百姓丰衣足食。

……

第十届殿试,朕(登基)二十九年,向来敬奉上天、勤政爱民,咋就边患不断、水旱交加、苗族起义、民生疾苦呢?难道是朕的诚心不够吗?请考生论述,如何才能停止徭役、边境安宁、内乱平息、黎民富庶、百业兴旺。

这时的殿试考题,跟嘉靖初年比起来,已经是画风大变,题目里就带着一股皇帝怨气。

接下来几届殿试,嘉靖已经逐渐歇斯底里了:

“我这个皇帝当得称职,为啥大臣都欺上瞒下、谤君残民?考生们快来讲讲道理。”

“皇帝视大臣为腹心,大臣却视皇帝为仇寇。我这个皇帝,确实没有识人之明,不能任用贤才做官。你们这些考生,旁观者清,应该能给我答案。不准说谎,快快告诉我!”

“我登基之后,殚精竭虑,夙兴夜寐,勤政爱民,是个好皇帝。如今连年灾害、黎民饥寒、边患不断、起义遍地。怎么才能让大臣跟我一条心,君臣共同治理好国家?”

“我颁布各种诏书,大臣都认真执行,似乎非常听话。但我仔细调查,发现全是假的。为政者没有真正安民,献策者没有真正济时。自称仁爱百姓的,却残害百姓让朕背锅。享誉天下的名臣,却没有丝毫节义可言。让百姓敬爱皇帝,真有那么难吗?上古之时,不赏赐百姓,百姓也听皇帝的话。不威逼百姓,百姓也敬畏皇帝。为啥现在的士大夫治国,不能把国家治理成那样?朕想解决这个问题,但问题都在官员身上,考生们快告诉我该怎么办?”

嘉靖朝的最后几次殿试,从考试题目就能看出,君臣离心已经非常严重,皇帝对大臣没有丝毫信任可言。

赵瀚给殿试出题目,内容一向比较简练,不扯那么一大堆废话。

此次殿试,题目只有一行字:“试论晋王封国于天竺。”

以往都是大臣拟定前三名,并把前十名的卷子全念给皇帝听。从上一届殿试开始,大臣被剥夺推选前三的资格,并且要把前十五名卷子摆好。

赵瀚也没让他们读出来,而是自己摊开答卷阅览。

第一名,刘宗道,来自江西庐陵县。

“臣对:晋王封国于天竺,此天子分封天下也……周有天下,裂土分之,设五等,诸侯起。”

“当今天下,地球也,大洋彼岸复有江山。今之九州,如周时中土。今之四夷,亦有变化:北狄者,罗刹也。东夷者,美洲也。南蛮者,南洋也。西戎者,欧洲、波斯、天竺、西域是也……”

“彼三王之时,草木榛榛,禽兽遍地,人不能搏也。人假于物,而御众皮毛羽鳞,垒土造墙,国人居内。圣王出世,礼乐制度,封建九州,君临天下,遂有商周而论华夏……”

“秦汉定郡县,诸子之论废矣。彼郡县以代分封,化国为郡,制守宰而替诸侯。王侯乱,不可变;国人病,不可除;大夫忤逆,勒兵扫之。社稷归于一统,圣人复生亦不可更也……”

“郡县何以代分封?今之圣天子,又因何再起分封之策?世易时移也!”

“三代之世,一国不过百里,交通难及百越,非分封宗子不可控九州。秦汉之时,华夏大兴,王化服于四海八荒。天下广大,分封必致王侯作乱,郡县方得安定宇内。”

“今有四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四海以外邦国林立,扬帆万里可见生夷。此何异于三代之于九州?上古之时,分封宗子于海内。当今之世,分封宗子于海外。数代之后,海外亦为中国,此分封之大功利也!”

“天竺可为晋,美洲可为秦,南洋便如百越。今圣天子分封宗子,或欲重塑天下而定九州,开我华夏万世不废之功业……”

赵瀚把暂列第一的卷子看完,忍不住笑起来。

这并非什么开创性言论,因为赵瀚在《大同宪法》当中,已经有了类似的论调。但能引古论今,并结合世界局势,也算是比较难得了。

皇帝喜欢什么,大臣和士子都会跟随,思想也就慢慢传播开来。

只不过嘛,这个叫刘宗道的考生,有些没明白西伯利亚是啥情况。他以为西伯利亚之地,是俄罗斯的固有国土,所以把俄罗斯比喻为北狄。

第二名,陈淳,广东南海人。

这位考生,也有分封天下的言论,但更侧重于论述时事。

陈淳认为,现在的情况,更类似于诸子百家时代。

中国只是其中一个国家,世界上有无数国家,就像是春秋战国时争霸。

中国率先变法,犹如强大的晋国。但变法必须持续下去,否则别国极有可能后来居上,便如齐国、秦国、楚国的异军突起。

如果中国裹足不前,因一时强大而不思进取,就有可能被三家分晋。而欧洲那些国家,或者说奥斯曼、波斯、莫卧儿,就可能像齐、楚、秦那样崛起。

至于晋王在天竺封国,有利有弊。利于开疆拓土,传播华夏文明,但又埋有隐患,谨防步周天子后尘。

陈淳还写道,晋王封国天竺,而非封国南洋,就是在警惕这种隐患。南洋太近,以后要作为中国的本土,不可分封给任何一个宗子。

赵瀚继续翻阅后面的试卷,楚王赵匡枰排在第十五。

这个排名,阅卷大臣们费了心思。

因为殿试卷子,不用重新誊抄,只要是熟人笔迹,一眼就能认出来(馆阁体也有细微差异)。给楚王排名太高,未免有拍马屁之嫌;给楚王排名太低,又是不给皇帝和楚王面子。

既然前十五名的卷子要呈上,那就排第十五名刚好。

说实话,赵匡枰的答卷,是能够进前三的!

这位皇子文采极佳,策论写得花团锦簇,并且长期耳濡目染,知道皇帝老爹的想法是什么。

“那位女进士的文章呢?”赵瀚问道。

已经丁忧回朝的萧焕回答:“在最后一名。”

赵瀚让大臣把所有卷子都拿来,直接去阅读女进士的文章。写得着实不错,前十名都没问题,估计是受到了性别歧视。

再抽看几份前百名的卷子,赵瀚没再发现问题。现在大臣们判卷,已经完全按照皇帝的心思来。不像新朝第一届科举,大臣们给出的排名,靠前者被皇帝改了一大半,这让阅卷大臣们颜面扫地。

仔细考虑一番,赵瀚把前两名调换,陈淳做状元,刘宗道做榜眼。

又把女进士邹怀玉的卷子,从最后一名,直接定为第十五名。

至于楚王赵匡枰,不给任何排名,但答卷可以当做范文贴出,让天下读书人自己去评价好坏。

这番调整,给足了阅卷大臣们面子。

实在是大臣们的阅卷标准,已经变成皇帝的形状,这种情况就没必要再找茬了。

殿试答卷,一般不对外公布。

否则嘉靖皇帝晚年那些考题,殿试答卷一旦公布出来,岂不是让天下士子看君臣笑话?

到了赵瀚这里,殿试答卷,可以公布前十五名。而且,状元、榜眼、探花的殿试卷子,还要刊载于《大同月报》传播天下。

想了想,赵瀚说道:“下一期《大同月报》,多印一版,刊载五篇殿试文章。除了一甲答卷,把赵匡枰和邹怀玉的文章也列进去。”

金榜张贴,再次引发轰动。

主要是当朝第一位女进士,居然考得第十五名,这让多少男儿汗颜?

然后,他们想找楚王的名次,却发现根本没有排名。

为了照顾科举落后地区的士子,也为了避免官员结党营私,赵瀚也学大明制定了南北中三榜。

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金陵府,这五省一府为南榜,进士比例占55%。

四川、安徽、贵州、云南、广西、广南、湖南、湖北,这八省为中榜,进士比例35%。

其余省份,皆为北榜,进士比例10%。

不要觉得北榜考生太委屈,若不分榜录取,他们连10%的比例都达不到!

真正委屈的是南榜士子,看似占到55%,其实内卷得如同炼狱。

另外,广南省收复较晚,目前还没建立大学。这个省的考生,主要以移民子女为主,平时都在广西和云南读大学,专门为广南省制定了名额。

会试按照省份进考场,按照名额比例进行录取,全国考生倒是都进来了。

但殿试成绩可不分榜,全国一视同仁。

此次殿试的前五十名,南榜士子占了70%,中榜士子占了26%,北榜士子只有可怜的4%。

蒲松龄这位北榜士子,在北方各省数一数二,却仅仅考了第二十八名。

(本章完)

第563章 560【细作立功】第381章 379【诈城与投降】第945章 941【电气】第1070章 1066【终章五】第336章 334【南涝北旱】第76章 075【吃了上家吃下家】第567章 564【内乱与起义】第787章 784【朱洪武再世?】第42章 041【冬至大过年】第270章 268【澳门政变】第1062章 1508【忆往昔】第1004章 1000【造反宣传家】第196章 194【南下赣州】第1062章 1508【忆往昔】第539章 536【何苦来哉?】第1013章 1009【点亮中亚地图】第400章 398【拿下成都】第156章 154【不讲道理】第934章 930【都水司就是吞金兽】第471章 469【王子复国记——赵瀚的欧洲形象第624章 621【禄天香上线】第34章 034【我教你造反怎样?】第920章 916【胡姬的肚皮舞】第746章 743【批评大会】第51章 050【怎不去死?】第49章 048【侠耶?匪耶?壮士耶?】第353章 351【禅位?】第153章 151【诛心】第789章 786【喀尔喀与科尔沁大战】第937章 933【殖民就是血腥的】第713章 710【乱成一锅粥】第116章 114【得道者胜】(为盟主“奈文摩爾第979章 975【殿试与分封】第688章 685【又是个不守军纪的】第1章 001【崇祯元年】第480章 477【黑白无常】第982章 978【军改】第697章 694【哥萨克的消息】第565章 562【雨中曲】第586章 583【进口绵羊】第361章 359【春联】第586章 583【进口绵羊】更新很晚,别等了第184章 182【一堆举人秀才】第204章 202【溃】(为盟主“恒沣”加更)第815章 812【兴大狱】第746章 743【批评大会】第387章 385【设立内阁】第895章 891【大报恩寺成了公园】第808章 805【中国乡土工业发展模式】第1015章 1011【伏尔加河与顿河大起义】第231章 229【赵瀚想跟皇帝联手】第810章 807【拔为太子师】第81章 079【黑夜盗头】(为企鹅大佬加更)第267章 265【赵瀚的叫花子海军】第607章 604【玉出昆冈】第735章 732【水陆围堵】第92章 090【火药桶】(为企鹅大佬加更)第1015章 1011【伏尔加河与顿河大起义】第986章 982【三皇子的钱途】第437章 435【没粮了就抢】第79章 077【枪出如龙】第99章 097【发老婆】第503章 500【一直围到死】第71章 070【稿费】第174章 172【所见所闻】第335章 333【即将北伐】(为企鹅大佬加更)第318章 316【彼之奸臣,我之能臣】(为上仙第154章 152【士绅逃跑】(为盟主“SAYBYES第856章 852【三千里奔袭】第631章 628【兵不血刃】第122章 120【从贼】第274章 272【澳门攻防战】第986章 982【三皇子的钱途】第708章 705【投降就能穿丝绸】第117章 115【扩军整编】第299章 297【许多人要倒霉】第757章 754【英荷战争】第465章 463【福安教乱】第1011章 1007【从留学生到乞丐】第681章 678【大难临头各自飞】第421章 419【略备薄礼】(为企鹅大佬加更)第470章 468【商业市场壮大】第622章 619【海西叛乱】第192章 190【督师的手段】(为盟主“v尼玛第822章 819【节旄】第760章 757【造反宝典】第427章 425【破城】第678章 675【火龙烧仓?】第224章 222【赵天王的野生粉】(为盟主“y第996章 992【杀俘】第109章 107【遛狗】第20章 020【少夫人娄氏】第1056章 1052【心怀故国】第153章 151【诛心】第757章 754【英荷战争】第379章 377【李定国的土工作业】第219章 217【无法无天】第726章 723【缅甸侵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