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葡萄牙宫廷

能让亚历山大比想念妻子,情人和妹妹都更强烈的想念摩尔人的,并非是什么特别取向和嗜好,而是纯粹因为他想起了乌利乌有着明锐观察力的头脑和能够如鱼得水的混入每一个角落,在完全不会引起注意的时候获得他想知道的一切的本事。

不过亚历山大也知道摩尔人的这种本事或许在意大利能够发挥的淋漓尽致,可在伊比利亚他不但可能寸步难行,稍不留神或许就会被投进监狱或是干脆无缘无故的走在大街上就被当街打死。

伊比利亚人对摩尔人的仇恨是几个世纪激烈的结果,以至一代代的已经深深铭刻在了他们的骨髓之中。

看来在这里是指望不上乌利乌了,亚历山大只能依靠自己。

好在从蒙蒂纳传来的消息还算不错,巴伦娣已经完全适应了做为罗曼特西亚公爵夫人的身份,而她严谨而又公正的态度让因为公爵不在而有所担心的公国官员和民众也随着这段时间她的表现慢慢放下了心。

其实早在结婚之前巴伦娣就已经以亚历山大未婚妻的身份代替他主政蒙蒂纳,只是那时候和如今毕竟不同,巴伦娣已经成为了他们名正言顺的领主夫人,这就让很多人再面对她时,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感觉。

乌利乌如今很忙,他是比萨的宫廷总管,蒙蒂纳的御前官,也是被箬莎承认的王前信使,还有就是与在罗马的枢机主教马希莫的联络官,这一连串的身份让乌利乌几乎没有能停下来脚步歇息一下的时间,同时他还要密切的注意着来自巴尔干的消息。

克罗地亚国王赫尔瓦与逃亡的鲁瓦?之间的冲突再次爆发了,不过这次他鲁瓦?似乎做了足够的准备,也从奥斯曼或是其他什么地方得到了充足的支援,所以从一开始他们搭乘奥斯曼海军的船只在克罗地亚沿岸登陆,鲁瓦?就摆出一副强烈的进攻架势,而且在后来一段时间他也的确用猛烈进攻狠狠的让赫尔瓦尝到了苦头。

赫尔瓦的计划被打乱了,亚历山大从乌利乌派人转送来的巴尔干方面的信件中得知,赫尔瓦与瓦拉几亚之间的矛盾最终以赫尔瓦以侄女要在布加勒斯特求学为名,默认了瓦拉几亚做出的对阿洛霞的囚禁告终,这也证明了赫尔瓦已经意识到同时与卡尼奥拉与瓦拉几亚发生冲突显然是不智的,这位国王终于决定暂时收起他那已经膨胀的野心面对现实,只是不等他趁着与瓦拉几亚关系缓和撤回东部边境的军队,进而准备调往西部向卡尼奥拉的卡尔大公施加压力,鲁瓦?的再次入侵就来了。

而且让赫尔瓦不安的是,这一次鲁瓦?不但吸取了上次在战场上失败的教训,也清楚的意识到了外交的重要。

他一边借着奥斯曼人对亚德里亚海南部海洋的控制在克罗地亚沿岸频频出击,一边派出了大批的使者,这些人赶赴卡尼奥拉,瓦拉几亚还有南波斯尼亚,他们为鲁瓦?带去了他们对这些国家君主的许诺和请求,为了夺回波斯尼亚国王的头衔,鲁瓦?向所有人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和分量很重的许诺。

这么一来,一场为了争夺北波斯尼亚王冠的内战在巴尔干半岛西南沿岸附近展开,因为得到了奥斯曼和南波斯尼亚的直接支持,鲁瓦?一时间势如破竹,大有挥军北上直逼萨格勒布的气势。

这一切都让亚历山大一边感叹巴尔干不愧是欧洲最动乱的地方之一,一边猜测着赫尔瓦会如何应对这样的危机,现在看来他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

果然,意识到处境不妙的赫尔瓦一边同样向各国派遣使者进行斡旋,一边向在布拉格的的拉迪斯拉斯二世写去了求援信。

在萨格勒布的商人当中有人很热心的把听到的事情告诉了如今已经差不多在巴尔干扎根普拉托,根据普拉托的说法,赫尔瓦正向拉迪斯拉斯二世发出求援,请求他以巴尔干国家盟主的身份出兵帮助自己。

得知这个的亚历山大不禁为赫尔瓦依旧不能放弃野心的念头微微摇头,很显然他宁可在事后承认拉迪斯拉斯二世对克罗地亚拥有宗主权,也不想放弃在巴尔干确立自己未来地位梦想,至少大概在他看来,向做为帝国选帝侯的波西米亚与匈牙利国王称臣,远要比不得不承诺放弃在巴尔干放弃领土扩张简单得多。

巴尔干的局势在发生着变化,而在海上,奥斯曼舰队在又一次击败了早已经因为连连战败而士气低落的威尼斯舰队后,试图沿着亚得里亚海向北进军,这不但吓坏了威尼斯人,也彻底吓坏了亚德里亚海沿岸意大利半岛上的诸多城市,塔兰托的霍森伯爵父子连续向那不勒斯派出了好几个使者,在经过伯爵的强烈请求之后,箬莎不得不勉为其难的派出了一部分那不勒斯军队和她的科森察掷弹兵连进驻塔兰托的阿拉贡城堡,准备与塔兰托人一起抵抗可能来自海上的威胁。

对同样由乌利乌派人转送来的箬莎的来信,亚历山大这一次很谨慎的没有立刻回信提出建议,而是在反复把那封信看了许久之后,再经过深思熟虑才拿起笔开始写信。

而且在信里他也是异常小心谨慎而没有如往常那样以很有把握的方式告诉箬莎一定要相信自己做出的判断。

他会这么小心,是因为随着时间推移,亚历山大发现历史正在向着他并不熟悉的另一条道路上慢慢转向。

或许现在这种转向还不是那么明显,可即便这样很多事情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亚历山大知道自己在为一些重大事情做出判断的时候已经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把历史轨迹作为参考,至少按照历史上的发展,虽然奥斯曼海军的确因为夺取了威尼斯人在地中海上的最后殖民地而在很长时间里成为了地中海上的主宰,但是因为巴耶塞特二世依旧健康的在强力推行他在巴尔干半岛上的蚕食政策,所以奥斯曼人更多的注意还是在陆地而不是海上。

而现在因为苏丹在布加勒斯特城下身负重伤,奥斯曼帝国试图在陆地上入侵欧洲大陆的野心遭到了挫折,可这却反而让他们的海军变得希望通过海上的胜利扳回在陆地上的损失。

所以虽然知道历史上奥斯曼人即便是一度深入亚德里亚海,,但却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没有对意大利半岛发动登陆作战,可现在他却不能说的那么肯定了。

发生变化的事情的确太多了,甚至就在亚历山大眼前,当他听说曼努埃尔居然在一星期内三次召见达伽马,也不由为曼努埃尔对新大陆的热衷感到诧异。

在亚历山大印象里,葡萄牙人是在十几年后才正式对新大陆进行探索和占领的,之前虽然也派出过一些探险队,可因为包括教皇子午线的约束等等原因,包括曼努埃尔一世在内的葡萄牙人更多关注的是通往印度的非洲航线,只是随着关于新殖民地其实是片未经发现的新世界的猜测传开后,葡萄牙人才加大对新大陆的探索。

而现在曼努埃尔显然已经提前显露出对新殖民地的兴趣,这从一些宫里传出来的国王夫妻因为新殖民地发生了激烈争吵可以猜测出来。

玛利亚当然不希望曼努埃尔急于染指新殖民地的举动导致丈夫和父母发生冲突,她试图劝阻曼努埃尔,可她那并不讨人喜欢的性格却很快激怒了曼努埃尔,在经过一番争吵后,国王因为愤怒指责玛利亚是在为她父母而不是为丈夫和未来的葡萄牙国王着想,这就也让原本已经十分恼火的玛利亚更是怒火中烧。

她不顾当着侍从仆人的面,当即甩袖而去,哪怕是曼努埃尔在后面大声呵止也不行。

不过这倒也难怪玛利亚会如此愤怒,因为曼努埃尔的话无意中刺中了玛利亚心中的一个敏感的痛处。

玛利亚的姐姐,阿拉贡的伊莎贝拉在2年前难产去世后,留下了一个儿子米格尔。

按照继承法,虽然还没有被立为王储,但作为长子米格尔将会在未来成为葡萄牙国王是无疑的。

而玛利亚到现在为之则生下了个女儿,虽然以她的年轻健康和还算漂亮的容貌,并不担心和曼努埃尔将来会有更多的子女,但是葡萄牙国王的王冠看来是不会落在她的孩子头上的。

玛利亚虽然从没表现出任何异样,但是却不能阻止人们对这种事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特别是牵扯到王位的时候,这种猜测就更是变得太过理所当然。

甚至有人猜测玛利亚会那么痴迷的坚持修建里斯本大教堂,以至不惜拿出每年国库五分之一的收入修建这座规模宏大,而且注定耗费巨额的人力物力和蛮长时间也毫不动摇,也许就是因为未来的国王不可能是她的孩子,所以她完全没有必要为别人节省。

这样的传其实早就传到了玛利亚的耳朵里,现在曼努埃尔的话让玛利亚立刻受到了刺激,她完全不顾礼仪的中途退席,甚至根本不考虑国王的面子。

曼努埃尔彻底愤怒了,他觉得自己的妻子让他丢了人,更让他损失了作为国王的尊严,而且这场争吵也让很多人猜想的那些东西得到了证明。

国王夫妻似乎为将来的王位继承人的人选产生了分歧和矛盾。

一时间里斯本城里议论纷纷,从贵族到平民,所有人都意识到一件大事有可能要发生了。

自从阿拉贡的伊莎贝拉去世,她和曼努埃尔的儿子米格尔就被精心的呵护着,曼努埃尔对这个儿子很关心,而与玛利亚相比她的姐姐就显得温柔许多,这也是曼努埃尔对第一任妻子念念不忘的原因。

现在,随着与玛利亚的矛盾发生,曼努埃尔忽然意识到自己之前犯了个很大的错误,那就是他一直没有确立王储的举动,似乎给了玛利亚一个错误的信号。

玛利亚或许也的确疼爱姐姐留下的孩子,但是在王位面前亲情就太过脆弱了,马努埃尔开始担心起来,一想到玛利亚的母亲伊莎贝拉女王如何对待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和他的女儿,曼努埃尔忽然觉得或许自己真的犯下了个很重大的错误。

在和王后吵架后的第四天,曼努埃尔忽然派人把里斯本总主教区总主教请进了圣若热城堡,这立刻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人们纷纷猜测国王在这么个平常日子忽然邀请总主教的原因是什么,而随着与国王密谈了很久的布若宗总主教离开城堡,一个消息如海上的龙卷风般席卷了整个里斯本——国王要立王储了!

这个消息几乎让整个里斯本瞬间沸腾了起来,而对于玛利亚来说,这个消息却如同一记狠狠的耳光扇在了她的脸上。

对于姐姐的孩子,玛利亚的心情的确是复杂的,这是自己的外甥也是自己的儿子,将来如果她活的比曼努埃尔久,或许还会成为她的国王,正因为这样每当面对米尔格王子时,阿丽亚的内心都复杂得难以名状,所以她干脆就很少见那个孩子。

但是她却从对那孩子有任何的亏待,可是现在不论是曼努埃尔的举动还是里斯本人的态度却让她有种自己就如同恶毒的后妈,随时随地准备谋害前妻留下的可怜的孤儿,而现在那个可怜的孩子终于熬出头的感觉。

玛利亚感到愤怒而难以抑制的怒火让她恨不得立刻找人宣泄一番,但是她知道如果那样或许很快就要有更糟糕的流言了,所以她不但要尽量克制着感觉就要忍耐不住的怒火,而且还不得不故作镇定的参加连续几天的圣母降临纪念仪式。

只是当她出现在众人面前时,玛利亚明显感觉到了人们面对她的微妙变化的,似乎所有人都在有意无意的与她保持着那么一点距离,哪怕是那些平时对她无比恭维的人们,似乎也显出了些许的拘束和疏远。

玛利亚戴着镶嵌着宝石的半边面具遮挡住了她大部分的表情,可即便这样她那紧绷的嘴唇也出卖了她。

当她终于坚持到最后,僵直着身子站起来与曼努埃尔一起离开宝座走进不远处的走廊后,玛利亚立刻加快了脚步,她完全不理会旁边的仆人随从们一脸惊诧不知所措的神情,直接把曼努埃尔甩到身后,快步向前离开了丈夫。

玛利亚盲目的在宫廷宫里走着,直到前面不远处一个身影出现在她面前。

玛利亚有些意外的看着似乎正在等她的亚历山大,随即脸上挂起了一层冰冷。

对这个教廷来的特使,她现在没有任何好感,据她所知正是这个人身边的一个航海家怂恿曼努埃尔前往新殖民地探险,而且这位公爵还和胡安娜颇有来往,只是这些就足以让她对这个人满怀敌意了。

“陛下,我这里刚刚接到封来自西西里的信,”亚历山大把一封信递到玛利亚面前“虽然这么做对我来说很不恰当,但是我不能不考虑这件事可能会带来的后果,甚至是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与教廷的关系。”

“是什么?”玛利亚有些狐疑的接过信,当打开之后只看了几眼,她的神色就瞬间一变“这是贡萨洛写的?”

“对,很显然,贡萨洛将军正考虑能和奥斯曼人媾和。”

第三十章 果然还是生意第一百九十六章 唐·巴维的诅咒第二十一章 西耶公敌第五十九章 夺回!第二百八十二章 这不是巴士底第十章 索菲娅第四十五章 阿尔芙特修女第七十六章 逆鳞第一百零八 杀机(下)第一百零八章 决定命运之夜第六十九章 宣战,宣战第三十五章 兄妹……情?第十八章 复活节之夜(中)第二十八章 罗维雷的野心第一百零二章 里窝那战役如是说第八十八章 新世界在召唤第二百八十二章 这不是巴士底第六十章 障碍清除第十二章 那不勒斯的麻烦第一七七章 比萨城下的相遇第一百零八章 低地往事第一百二十一章 时代之末第六十章 障碍清除第十三章 北波斯尼亚的来客第一百三十三章 马希莫的使命第一一一章 “梵蒂冈报道”第一百二十一章 灭亡与疯狂第四十二章 圣罗莎莉亚纪念日的偶遇与结束第二十二章 宗教交易所第十三章 哥伦布第九十三章 王者之战(下)决战即临第一二五章 帕加索斯的爱情第一百八十二章 光荣的与愚蠢的第四十五章 狩猎女神第一百三十一章 生命与权力第七十一章 多瑙河三角洲之战(十)第四十一章 山顶遭遇第七十五章 索菲娅要插旗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教堂事件第十九章 复活节之夜(下)第七十一章 “调教哥伦布”第二百零三章 1503:欧罗巴之战(一)第二十六章 宫变第一百零九章 西西里的敌人第二百四十章 北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君主第十七章 奥拉尔之殇(十)完结第十三章 “死神来了”第三章 杰姆斯的苦恼第十二章 那不勒斯的麻烦第二百八十六章 九月,是收获的季节第二十章 罗马与阴谋第七十五章 索菲娅要插旗第五章 奥拉尔镇(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女王与王后第一百八十六章 诺梅洛旅行记第九十五章 再见,比萨第十章 费拉拉的悲惨世界第一百二十六章 妹妹,情人,与修罗场第七十五章 危机与危机第四十四章 改变,从艺术开始第一百七十三章 索菲娅的愤怒第一百四十章 武器征服世界,金钱征服世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理想的格罗根宁第二十七章 磨难中的磨炼第一八八章 城下战第二十四章 疯狂的胡安娜第四十二章 暗眼第三百三十三章 女王之临第一三九章 皆大欢喜?第二十六章 罗马的暴君第一百一十七章 1500前第九十三章 秋天的收获第八章 麻烦事,麻烦人第一二九章 方阵初显!第一七三章 怪镇惊魂第五十一章 那不勒斯的未来第二十七章 戏剧与演员第一百八十九章 妹妹与妻子与王位第七十六章 大战局(上)第四十三章 诱敌之战第三十四章 刺杀第二百八十五章 亚历山大的“帝国”第八十七章 尔虞,我诈第三十五章 爱情如此甘甜,我却如饮苦莲第一零九章 被……卖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修女公主第一百四十四章 埃斯特莱丝第十三章 奥拉尔之殇(五)第七十一章 一日之差第一百九十章 深秋第一四四章 危机第三十八章 圣罗莎莉亚纪念日的好戏(暮夜)第二百二十三章 决定之战第二百五十一章 亚历山大的“星辰”们第五十七章 卖劈柴的小伙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欲望,爱情,与选择第一一九章 抵押物!第八章 处境尴尬?第六十三章 康妮欧的秘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