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萧然景象

欺负小孩子不对,这事干得有点没品。

可李素发现无法克制自己,一见李治那柔柔弱弱的小受模样,就忍不住想欺负一下他。

而李治这个人,不得不说因为年岁的关系,实在太单纯了,几乎李素说什么他就信什么,李素偶尔坑他一下,李治半天都没意识到被坑,最后李素不得不破了自己的梗,而李治则一脸“哎呀,原来我是这么被坑的,真好玩”的表情,令李素非常无语,不仅无语,而且还情不自禁担心大唐落到这么一个天然呆的小屁孩手里,实在不知道会被折腾成什么样子……

不仅天然呆,李素还发现这家伙典型的不记打,刚跳进一个坑,爬出来后不依不饶地主动跳进另一个坑里,充满了“我不入坑谁入坑”的佛家大智慧。

队伍出长安,路上走了五天,李素一路上给李治说三国故事,基本取材于《三国演义》,当然,也免不了一番胡说八道,记得的细节就照实说,不记得的便胡诌,所以三国故事才说到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这个情节,整个故事在李素的嘴里已变成了集玄幻,修仙,悬疑,灵异,伦理为一体的一锅大杂烩,好好的故事全变味了,可李治却听得津津有味,悠然神往。

由此造成的后果是,队伍还没到雍州,李治身上和携带的行李里,但凡值钱的东西已被李素敲诈一空,当最后一天,李治愕然发觉自己身上最后一根玉带被折钱两贯送了出去,而随侍的宦官却一脸痛苦仰天叹息时,李治才知道自己已成了大唐诸皇子中最穷的一位王爷。

然而,李素的故事实在太吸引人,李治无法克制自己追更至完本的迫切心情,于是……李治开始写欠条。

敲诈到最后,连李素自己都不忍心了,内心充满了罪恶感。于是决定免费给他说故事,至于欠条……熟归熟,欠条还是要写的。

不知不觉,同行多日后。李素和李治的关系渐渐熟稔起来。

人与人之间的交情,许多时候要看第一眼的眼缘,这个很重要,缘分是决定人与人之间友谊的纽带,第一眼看到对方。心中马上就会产生一个不自觉的念头,自己对这个人有没有好感,这个人可不可交等等,第一眼的缘分,决定了接下来的人生里他会不会一路陪伴,陪你哭,陪你笑,陪你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高低起伏的时期,直至终老……

如果这碗鸡汤太浓的话,不妨换个比较通俗的说法。——“看脸”。

当然,李素和李治的初识比较意外,李素看的不是脸,而是屁股,尽管屁股也白白嫩嫩很可爱,但李素还是不太喜欢。

刚开始李治与李素之间还是比较疏离生分的,一个是皇子,一个是县侯,身份上有差距,而且李素也不是那种趋炎附势之徒。没有一见面就抱大腿跪舔的爱好,所以两人的关系一直不咸不淡维持着,直到李素一时无聊给李治说起了胡说八道版的三国故事,二人之间那点仅存的隔阂终于被顺利破开。

三国故事说到长坂坡情节时。李治对李素的态度已然完全改变,言语和神态间已将李素当成了大哥一般,小屁孩太单纯,没摆过什么王爷的架子,反倒经常被李素欺负,而且还把他的钱财敲诈一空。冲着这份敲诈来的钱财,李素决定把李治引为生平知己。

*****

队伍走得不快,甚至有点拖拉,这是没办法的事,越往北,路越不好走,路上积雪不化,结霜成冰,一不留神便人仰马翻,队伍只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般向前推进。

这支队伍是由两方汇集而成,一是李家的部曲老兵,百多人左右,另一方则是小屁孩李治的仪仗禁卫,毕竟是皇子,论排场比李素威风多了,不仅带了一千多人的禁卫,连全副仪仗和马车都随同上路,身边有宦官屁颠屁颠侍侯,吃饭睡觉都在那辆宽敞的大马车里,李治常把李素叫进马车,车内置小矮桌,还烧着两个小铜炉,二人在马车里一个说故事,一个听故事,稀里糊涂的一整天行军就这么过去。

相处久了,李素也对李治身边的人了解了大概,李治身边的中年宦官姓乌,名福,李治从小到大都由这位乌福服侍的,至于那名沉默寡言的将领,则是右武卫屯营的都尉,姓付,名善言,李治的整支仪仗禁卫便由他一人统率。

听到这两个名字,李素久久无语。

一个身边的奴仆,取个“乌福”,乌福,无福,这么不吉利的名字陪着李治长大,李世民居然也不介意,至于另一位就更奇葩了,三棒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家伙取名叫“善言”,叫闷葫芦才贴切吧。

名叫乌福的宦官是个伶俐角色,见李治对李素的态度无比亲近,乌福也爱屋及乌,对李素和颜悦色得不行,每次在队伍里见到他,总是一脸谄媚逢迎的笑容,李素想吃什么想要什么,方老五和王桩这些糙汉子自然没那眼力,而乌福却总是第一个跳出来,把李素想要的东西毕恭毕敬递到面前,简直把李素当成了他的第二个主子,这种态度令李素非常满意,情不自禁给他点了五星好评,并且很大方地把从李治那里敲诈来的值钱小玩意扔两个给他,借花献佛嘛,反正慷他人之慨。

至于那位名叫付善言的都尉,自从李素一脚把李治踹飞后,付善言对李素就不大友好了,哪怕后来李治跟李素的关系非常亲近无间了,付善言对李素的态度仍是冷冰冰的,这个……李素就不得不给他打个差评了。

两天后,队伍行至雍州,雍州刺史领全城官吏出城十里相迎,在李素的授意下,李治婉拒了入城的盛情邀请,队伍只在城外扎营,第二日清晨悄悄拔营离去。

过了雍州再往北,不知是不是心理错觉,李素总觉得天气变得更寒冷了,一路上随处可见未曾融化的大雪,明明已是立春的季节,可这里仍然满目萧然,没有春暖花开的灿烂景色,没有春意盎然的绿树红花,更不见农户满怀喜悦结队春播的欣欣气象,触目所及皆一片萧瑟,土地又冷又硬,田地荒芜,连野草都不见一株,放眼望去,辽阔的田地里竟感受不到一丝生机。

走到这里,李素的心渐渐往下沉,就连没心没肺的李治,此时脸上也看不见笑容了。

****

ps:马上就520了,大家有什么想对我说的吗?(期待脸)…………(未完待续。)

</br>

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家报应第二百章 下套坑人第七百九十章 渐生疏离第三百三十二章 群狼环伺第一百零四章 圣意征召第七百一十章 取舍抉择第一百四十六章 宣召进宫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识利害第六百七十九章 奇袭血战第二百七十八章 行冠加弁 下第八百零九章 预谋发酵第六百二十章 心计稚嫩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五百五十五章 恩公无觅第六百四十八章 雷霆罚过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计东宫第二百零九章 国士报之第一百九十六章 天家姐妹第九百二十三章 封其后路第一百五十章 泯嫌消仇第三百七十六章 贬谪原由 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田陌相见第二章 盛世民风第三百一十五章 单手活擒第八百九十五章 渐生悔意第二百二十八章 以退为进第六百六十五章 所思所谋第二百四十九章 雷霆震怒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九百一十四章 突然摊牌第六百五十四章 不共戴天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财救命第十九章 黄雀在后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终第六百零二章 晋阳生变 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宫闱密奏第八百三十八章 晓以情理第四百六十九章 公主道姑第一百一十七章 惊天动静第四百八十章 中秋游园 上第六百六十四章 路见不平第六百八十章 纵火示警第一百八十九章 何妨轻狂第三百四十章 月照沟渠第三百一十五章 单手活擒第六百九十六章 欲壑难填第四百八十六章 赏功罚过第七百一十七章 国法难容第四百五十七章 所谓圣心第九百一十七章 冬尽春来第二百七十一章 打通关节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女隔阂第二十六章 童叟无欺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为第八百五十章 迂腐傲气第一百七十八章 馨香满院第一百九十二章 倾轧猜疑第三百五十六章 管鲍之交第一百一十章 铁蹄铮铮求首订!!求月票!!第六百二十六章 强行送贿第七百五十二章 开花结果第七百三十六章 虚情意妄第二百七十七章 行冠加弁 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因果圆满第一百五十章 泯嫌消仇第三百七十三章 草原战事第六十八章 微服访贤 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忠君之事第三十五章 憨直权贵第一百一十三章 鏖战松州 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皱秋水第三百章 后顾有忧第九百四十七章 故人夜归第一百三十八章 懒散监正第三百八十八章 敌友难辨第四百四十章 王师甫至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司其职第八百六十五章 擒拿审问 上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筹在手第一百零四章 圣意征召第九百六十三章 加恩晋爵第三百七十三章 草原战事第一百三十章 退亲失败第五百零六章 暂退一步第四百八十三章 二女相见第四百四十六章 玄奘法师第三百四十三章 身陷算计第二百八十八章 翁婿相会第三百八十五章 走留之争第一百四十八章 暖玉生香第八百二十四章 身陷嫌疑第一百四十章 再生波澜第三百五十章 霸临西州 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家报应第一百二十三章 奉旨回京第九百四十章 流年不利第六百零五章 烽烟突起第三百零一章 谏书犯颜 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提点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