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魏征vs窦宽(一)

因为去鄠县的原因,李世民这对父子不得不耽误一次早朝,所以临来前李世民特意让房杜主持一次朝会。可这对父子怎么也想不到,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有序的朝堂成了一锅烂糊糊,至到他们回到大明宫,这场对台戏还没有唱完呢!

既然还有散朝,那咱就跟着看看,一个个脸红脖子粗多不成体统,尤其是撸胳膊、挽袖子的魏征和窦宽二人,咋跟两只老公鸡掐架呢!

仔细一听才知道,吵架不因为别的,就因为一份要求补春播款子的本章,按照往年朝廷的规制有灾情的、州府财政紧张的,一律有朝廷负责补齐,为了就是不误农时。当官的都是不要脸的,可在这上头不行,不管是为了自己的颜面,还是官场前途着想,这个钱,好要,不好花,“无能庸吏”的名头会让他们顶在脑门上一辈子。

所以不管州府的其他开支在怎么紧,春播的钱一定都留的足足的,“人要脸、树要皮”,这六个字唯独在从这上头能看得出来。在李承乾看来其实这是个好现象,总比那些隐瞒不报或者可着劲儿往兜里划拉的货色要强吧,暂且不论德行,最起码还顾老百姓的死活,知道农耕是国之重事,不可马虎对待之。

魏征认为宁州刺史-乐陵县侯-史仁基,年前就已经领过一次春播款了,眼下春播还没开始,这家伙竟然以赈济穷苦百姓把款子都花进去了,没听说饿死爹娘,不食粮良这个人人皆知的话吗?

再说,百姓们的日子过不下去,没有粮食吃,那是因为他这个父母官没当好,要是他但凡有点本事,那也不至于让治下的百姓饿肚子,这是他失职导致的,按律应该革职交部议处。

更巧的是,朝廷接到宁州的送来匿名本子,说他把朝廷拨付的种粮和财帛都拿去和当地的豪绅换了烂谷子,然后再发给百姓的,这不反常吗?赈济穷苦的百姓用这么做吗?这里面没什么猫腻吗?贪腐腐化的如此的明显,你们廉政部在宁州的驻官是不是和永昌一样,都让人脱下水了呢?

“魏相,本官敬你是朝中的前辈,可你也别仗着老资格就在这跟玩这一手,要论玩混的,你到山东打听打听,老子什么吃过下眼食!”

“窦彦集,当官的职责只有两样,一是忠君任事,遵守朝廷的法纪。二来就是让百姓填饱肚子,要是做不到这两点,这官儿也就别当了,趁早回家抱孩子去。”

“魏玄成,廉政部在永昌的分部是被人腐化,可这不能一棒子把所有人都打死,你魏征带出来的清流就没有贪官庸吏吗?东市口宰的那几个,你这么快就忘了,咋的,岁数大了,记性不好了?”

“呵呵,窦宽,甭跟本相说这么弯弯绕,在本相这只要是祸害老百姓的都得革职查办或者抄家问斩,陛下的主张不也是如此吗?难道你认为朝廷整饬吏治的方针是错的?你如此回护史仁基,还不能说明廉政部有问题吗?”

魏征的话算是把他们打疼了,窦宽和王治都是要脸的人,永昌的教训让他俩郁闷好几天,反贪的被贪官拉下水了,这特么多磕碜,从廉政部设立以来这还是头一次发生这样的事。

可回过头来想想,永昌的事毕竟是个例,不能把责任都怪在当差的身上,是个官儿,但凡手里有点权的,谁能保证个个都大公无私呢!

魏征的话可有点以点带面了,按照朝廷的规制,廉政部直接动手在当地办案必须得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要有人检举,第二要得到本部的批准,才能着手清查驻地的长官,否则就是越权谋政,这参上一本下来谁也吃不消。

宁州的事儿,窦宽和王治都没有接到消息,而魏征身为宰相,接到这样的检举本子,应该在第一时间交给三法司或者他们来调查,可现在这么直接拿出来是不是假借行事,自行讨伐呢,谁又能证明换烂谷子的事是不是诬告呢,要不他怎么非要匿名上表呢!

更为主要的,窦宽和王治都在地方当过官,他们当然知道想让百姓都吃饱肚子到底有多难。你魏征当的京官,没当过地方呆过,当然不知道地方官的难处。

去年关中闹了一场小旱灾,宁州也受到了波及,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饭的,家当拢共就那么点,能经得起多大的折腾?朝廷每年给州府上留的钱就那么多,下面管着有那么多嘴等着吃饭,这钱自然花的就快一点了,总不能眼睁睁的看老百姓饿死吧!

不当家自然不知道柴米贵,京官的老爷们只注重官员的品行,可丝毫不在乎他们是不是真心为百姓谋福利,好官的标准就事事以百姓之命为先,不是每天在朝堂上狂犬吠日,这是空谈误国,是要误君、误国、误天下的。

而魏征一生一直为国为民标榜自身,什么时候让人比较成过见识短浅的庸吏,这廉政部的官儿不仅没有反省的意思,如今反而还倒打一耙,这让魏征感觉非常的愤怒,所以不顾场合的和窦宽二人吵了起来。

王治是个标准的文人,不会那些市井之语,所以对魏征的伤害不大,可窦宽就不一样了,这混蛋是个吃生米活的,什么话都敢往外说,眼见魏征要招架不住了。他带出了的那些清流们也站出来帮腔,而廉政部的官见自己的头头儿有难自然不能袖手旁观,随即也就加入了战团,所以就有皇帝父子看到的一锅粥的场面。

至于为什么没人管,那就简单的了,包括房杜在内,魏征这十多年得罪人太多了,今儿能挑拨成这样不容易,这八辈子都赶不上的好戏,怎么能错过呢,且看着吧!

更过分的是武将那头,一个个的都抱着膀子看好戏,程咬金和尉迟恭这两不要脸的货儿甚至还开了盘子,坐等这两喷子到底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第六百三十二章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第五百零六章 窦宽的新职务第五百七十章 永昌府的席面第七百六十一章 得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第九百七十五章 再说一遍,这是私事!第七百四十三章 有一个智者曾这样说过!第三百零九章 霍王李元轨第九百二十五章 草包将军冒头了!第七百六十八章 苦思之时蹦出来一个哪吒!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于送死第八百一十九章 是胖折,还是砸折?第四百四十五章 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第七百四十一章 晋阳风暴之收利息第四百二十二章 谁让你不说清楚了?第七百五十七章 妥,还是不妥!第三百章 我想当个女状元第六百六十章 荒岛会议那点事第三百一十二章 专业捉鬼三人组第五百三十七章 姐妹当差第四百九十六章 奇葩的一老一小第一百四十三章 被人玩坏的李绩第三百零七章 不省心的家事,不省心的人第九百六十一章 我真的不了解你!第七百八十四章 新十一条 (二)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祸所伏第四百九十五章 添砖加瓦第四百三十四章 疑神疑鬼的长孙冲第二百七十八章 做太子也得学会站队第九百零四章 该徇私的时候要徇私!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白活了一辈子,谁也看不上他啊!第六百四十七章 你没有翻身的机会第三百一十五章 告别第八百零一章 吴王之死第四百六十六章 夫妻夜话第七百八十七章 两个精力旺盛的超级赛亚人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时候第四百零七章 禽兽不如啊第三百三十九章 比唐俭更不要脸的人第九百六十一章 我真的不了解你!第八百一十八章 东宫来了两位“姑奶奶”!第九百九十一章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第七百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第六百二十六章 南阳旧事第四百二十一章 独占鳌头第五十章 李承乾造反了?(2)第三百三十章 鬼精鬼精的狄仁杰第九百零四章 该徇私的时候要徇私!第八百三十章 有些女人是碰不得的!第八百零五章 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第六百零八章 发昏当不了死第二百五十五章 殿下,这里面的水深着呢第六百三十五章 假的,全是假第八百二十五章 这老不死的到底是谁?第六百四十八章 跟不上时代就只能被淘汰第六百三十四章 反转,再反转第五十四章 并省官吏(1)第六百一十五章 为子孙前途计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堂上的撕逼大战第五百八十五章 混的最惨的世家子弟第五百九十八章 臭显摆的李世民第七百五十七章 妥,还是不妥!第九百四十八章 碾死那些混账!第三百七十二章 曲江池的奇景第三百七十六章 压到骆驼的后一颗稻草第七百四十三章 有一个智者曾这样说过!第四百零七章 禽兽不如啊第四十一章 李世民巡幸东都第四百五十三章 坑爹、坑全家第六十七章 岷州之战(1)第七十五章 岷州终战(2)第五百一十章 苍天饶过谁(二)第二十一章 丽正殿叙话第四百四十二章 忆往昔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顺,你服不服?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衙的第一场血第二百七十一章 来,美人给朕笑一个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攻进行时第四百八十二章 绝不惯着这样的刁民第三百四十一章 会算账的宋州刺史第四百三十四章 疑神疑鬼的长孙冲第四百八十七章 这么小就会看花姑娘了?第九百八十九章无路可逃!第二百三十二章 历史第一个房地产商第二百六十五章 君子动手不动口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间最恶莫过于此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于送死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兵永远不死第二十五章 王家的投资第九百九十章兄弟和睦!第五百四十六章 有人要上吊!第二百三十三章 殿下,你可不太纯洁啊第四十三章 嚣张的孙少爷第一百八十二章 干不了?那就腾地方第十七章 不作死就不会死第三百六十三章 内卫在行动第八百九十二章 明德殿的笑声!第三百七十九章 金鸡下蛋第三百七十七章 真像原来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