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征vs窦宽(二)

魏征是当朝的宰相,国家的重臣,直谏天子那都是寻常之事,那能把窦宽一个“幸进”的尚书放在眼里,不就是受太子的青睐嘛,说起话来那口气叫一个大,那是一点钱的事吗?

而他的对手窦宽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在州府摸爬滚打了二十年的老油条,从一个正七品的县令一直做到正三品的尚书,那是一步一个脚印爬上来的,他可是一点都不怵魏征这个“二主”之臣。

俗话说,相打无好手,相骂无好口,与窦宽这么个“无赖”对战,那魏征也被带到了下三路上,二人随即从朝务公事一直骂到个人身上。

得,这事非得弄出个头儿,要不然这两头驴还不得天天掐,行,要掐是吧,那掐吧,咱爷们好久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好戏了,那就看看呗,反正史仁基那货也跑不了。

对视了一眼后,皇帝父子都无奈的笑了笑,同时选择了缄口不言。当然了,从皇帝兴致勃勃的面色中,李承乾看到四个字“幸灾乐祸”,如果这不是众目睽睽之下的话,难以保证这个爹不会也下去赌上一把!......

“魏征,别在本官面前装出一副忠臣良将的样子,你就不是指着唱高调才坐上宰相位置的吗?旧东宫的一介末吏,靠出卖耿直,专盯主上的遗漏过活的家伙,没有资格在本官面前狂犬吠日!你在旧东宫的时候怎么不见如此行事呢,还不是因为既怕死,还想保住富贵,钻陛下不罪言官圣谕的漏洞。”

窦宽这话说完,李承乾下意识的看了看皇帝,见他面色没有异常,而且依然兴致勃勃,李承乾感到非常的奇怪。在他看来,魏征在孝道上苛责窦宽是过分,可窦宽也不能把建成的事翻出来啊。

玄武门之变可是皇帝的忌讳,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这么说,彦集啊,你这胆子未免也太大了吧。让李承乾想不通的是皇帝为什么不发火,就算窦宽是太穆皇后的族人,是自己的心腹,但他的面子还有大道可以逆龙鳞的地步吧!

是皇帝把当年的事看开了,真的和自己讲和了,那可真是一样让人高兴的事。可如果不是,那就问题就严重了,那说明皇帝是想试探魏征,对于魏征的忠心压根就不相信。

对于皇帝疑心魏征,李承乾近几年才发现的,贞观初的时候,皇帝虽然事事依着魏征,但从不让他参与秘事的商讨。那时候他觉得,是魏征是新附的原因,要用时间来证明他对国家社稷的忠心。

可现在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了,魏征依然没有进到这个圈子来,尤其是房玄龄说他是个有意思的人,这让李承乾百思不得其解。现在,当着文武大臣的面,皇帝竟然不惜丑事暴露于人前也无动于衷,这让李承乾真提魏征的将来担心啊!......

“窦宽,老夫是不是忠臣良将还轮到不你小子操心,陛下的心中自然会有一杆秤,俗话说的好,君有过可以直谏,臣有过可以明参。你还是管好你那一亩三分地的好,要是老夫涉及到什么贪渎、营私舞弊、违背律法的事,你可以去查,用不着在这和老夫扯东扯西的。”

话毕,不管一旁的窦宽,魏征走到阶下行礼说:“陛下,不管怎么说宁州刺史-史仁基都有为政不善之罪,应该即刻解职交部议处,宁州到今天这个地步,他难辞其咎!”

剜了一眼死教不改的魏征后,窦宽同样上前进言:“陛下,宁州的本章说的很明白,那里的几个县的百姓已经无隔夜之粮,臣以为当务之急应该既刻拨付一批钱粮,同时再补上一份春播款。

要不然再把今年再耽误了,那这亏空会越来越大,百姓的日子也会越来越难过。一门心思的管吏治是否清明,忽略了民生根本,然后回头再找补,乃丧德败家之举,这样的谏言,不听也罢。”

看着魏征和窦宽顶牛,李承乾挠了挠脑袋,不要说皇帝,这事他就能拆解了,可这两个代表的是为官的两种极端,一种可以归纳为理想主义者,另一种是实用主义者。

魏征的意见总结起来很简单,把屋子打扫干净了再请客人,朝廷的钱不能白花,百姓的罪不能白受,不管是谁糟蹋朝廷的财帛,那都得付出应有的代价,依法治国、依律治国是朝廷的国策,必须牢牢地坚持下去。

而窦宽和他的意思则恰恰相反,树挪死,人挪活,凡事都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不能因为有流言蜚语或者这么不咸不淡的检举信就缉拿朝廷大员,办案子要活学活用,否则既让朝廷寒了忠臣的心,也让百姓蒙受更大的损失。

宁州距离长安只有千里之路,朝廷的使者转瞬即是,他裴仁表的一家老小都在京中,跑的了和尚,跑得了庙吗?既然没有直接证据,那就让他这位熟悉宁州的官儿把眼前这关过去,有什么问题,咱们回头再说。不能因为怕人家销毁证据,就不顾百姓的死活,破案的功劳再大能比的上人命吗?......

咳咳,清了清嗓子后,李世民沉声说:“魏征,窦宽,你们都朝廷的枢要重臣,怎么能和泼妇骂街一样无事朝堂秩序呢!朕看就是对你们太仁慈了,所以一个个都蹬鼻子上脸的。玄龄,你说,他们俩应该怎么处置!”

李世民没有接宁州的茬儿,转而把朝堂秩序的甩给房玄龄,一个州在皇帝面前根本就不算个事,他最在乎的是秩序,皇朝的制度,虽然他和李承乾坏点规矩也就罢了,可身为人臣者不行!

得,被皇帝这么一点名,房玄龄漫声漫语的出班回道:“陛下,按律仗着三十,但他们的岁数都不少,又都肩负重任,这么打下去恐怕得伤筋动骨,是以老臣请陛下法外开恩,罚俸一年以示惩戒,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老房的话说完,李世民不由的拍了拍手,随即笑道:“看到没有这就是天朝宰相应有模样,这就为人臣子的标范,有礼、有义、有节,“和光同尘”这四个字,你们可要好好学学了。宁州的事就交给太子太子作主了,你们照他说的做就可以了,退朝!”......

第一百九十八章 岭南来的土皇帝第七百二十三章 真神计划之仓皇逃窜第一百五十五章 千金买骨的李世民(2)第六十六章 李恪的怨念第九百七十一章 你是不是想学司马懿?第七百七十八章 这操作,太溜了!第一百零三章 最后一战(1)第五百四十八章 吴府作客第一百六十六章 长孙冲 你大爷的第六百八十四章 洛阳宫级别最高的保安第二百零四章 大哥,请你抽打我的细嫩皮肉吧第一百零五章 定襄大捷震长安第七百六十一章 得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第二十五章 王家的投资第四十八章 灭蝗进行时(3)第四百七十六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第三百一十二章 专业捉鬼三人组第八百九十二章 明德殿的笑声!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将军威武第八百八十七章 大唐豪放姐!(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长孙冲 你大爷的第九百四十四章 安康公主的哭泣!第四百六十九章 汤泉游猎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承乾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第三百四十四章 杀人者、马周也第六百零四章 有一种人叫添头儿!第三百一十八章 老子是你们活祖宗第三百八十二章 说话不算话的李世民第八百八十七章 大唐豪放姐!(三)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征vs窦宽(二)第七百五十六章 裤腰带都没有的王爷!第五百三十六章 皇宫中的失踪人口案第二百九十七章 花落独孤家第六十一章 新造纸术带来的影响(3)第四百三十八章 母妃说不让我吃你的东西第六百七十一章 有些人是值得尊重的第七百八十五章 谈情怀,是吧!第二百零六章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第六百九十六章 目标-陈家?第七十章 岷州之战(4)第九百八十八章你败了!第九十二章 争粮打井(2)第二百五十五章 殿下,这里面的水深着呢第四百五十五章 道友请留步第七百六十章 羁押二王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爷,您的事儿发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第九百七十二章 老子不吃这套!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知磕碜的张亮第九百四十六章 天上掉下一名副帅!第一百二十三章 萧瑀的险恶用心(3)第一百零三章 最后一战(1)第六百九十四章 别有洞天第五百三十一章 萧瑀的新爸爸第七百零六章 长安“义盗”第八百六十四章 呦呵,绑了个爹回来?(一)第八百八十八章 秋天的第一捆菠菜!第八百一十章 赖上门的长孙冲!第五百九十四章 临海公主的最终决断第四章 朝堂争锋(1)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动(2)第九十章 含风殿议事(2)第七百五十四章 改变历史的一刀第七百五十九章 扑朔迷离第二十章 上元节第七百一十一章 爱妃,你辛苦下!第六百零九章 帝幸鄠县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承乾的成年礼物第一百零一章 大隋公主的末日第二百二十七章 皇帝有旨,攻击立止第七百三十八章 晋阳风暴(一)第五百八十三章 该敲打的时候就得敲打第七百一十八章 真神计划 (三)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枣交情第七百九十章 现世报!第七章 华州之乱(1)第七百四十五章 世上最大的谎言第三百六十一章 咋地,你特么还想开直播啊!第三十一章 你们真是让夫子蒙羞啊(2)第七章 华州之乱(1)第一百六十九章 寸步不让的孙伏伽第五百八十一章 永昌一夜的变化第二百六十二章 媒婆皇帝李世民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下掉下来的馅饼第九百六十七章 作妖的李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坐收渔利的李恪第八百七十四章 秦琼是什么用意?第六百三十章 哎呀,坐不住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一样的老子,不一样的儿子第五百零六章 窦宽的新职务第十二章 酒鬼长孙无忌第五百五十章 陛下,还记得您表叔吗?第六百八十章 龙虎会第六百一十七章 硬气异常的史仁基第一百三十三章 进退维谷的李绩第五百八十九章 哎哟,你这个小东西第六十六章 李恪的怨念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特么也要拿命去拼第七百六十九章 咱们可是亲兄弟!第四百九十五章 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