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李世民圜丘祀昊天苗山幽青园遇芈嫒

看见房乔过来了,袁天罡和李淳风都站了起来,房乔走过弯弯曲曲的回廊,上了一段时间到了幻雪亭。这个时候天阴的很厚、刮着微风。没过一会儿,天上飘起了雪花,似乎在眨眼之间地上已经铺了薄薄的一层。幸好用人烫了一壶酒,送到了幻雪亭。三个人一边喝着一边说着事。房乔说:“二位都见过陛下了。”袁天罡说:“当然。”房乔说:“如果我猜的没错,陛下应该问到了贞观朝的运势。”袁天罡说:“房先生也要问这些吗?”房乔说:“陛下问过了,我就不问了,我想问的是房家的吉凶。”袁天罡说:“我这样跟你说吧!从古至今一直有这样的习俗,在靠近大门的地方,会修一道影壁,为的是不让院子里的气泄出去。屋子里常常要设置屏风,有时候是为了让背后有靠山,有时候也是为了挡煞。人该知道的知道不该知道的就不知道,这是最吉祥的,知道的多了反而是不吉祥的。”

房乔点点头说:“有道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像我这种情形,到底是积不善还是积善呢?”袁天罡说:“房先生应该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以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神明一一记录,我们的祸福也会在这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不断的累积。”房乔说:“陛下在武德九年玄武门一战定天下,我是这件事的主谋,所以说此举让天下人受益良多,可我毕竟让皇室内部的纷争瞬间引爆,如果上天要把这笔账记在我的名下,我也是赖不掉的,我自己并不害怕这些,但我担心会连累子孙。”袁天罡说:“满招损、谦受益,房先生已经功成名就,房先生的功绩也势必被史书所载、流传后世,但有一点非常的麻烦,如果房先生遭遇太过于圆满,反而是值得忧虑的。”房乔说:“为什么我屡次请求辞掉尚书左仆射一职?就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我只要待在那个位置上,就不知道挡了多少人的路,朝中有多少智能之士,他们都想有所作为,我不能为了一己之私不顾他们的福祉。”

袁天罡说:“房先生既然已经知道了这一点,在接到皇上的旨意之后,为什么不设法推辞呢?”房乔说:“皇后待我非常的恩重,我希望能够见她最后一面。”袁天罡说:“虽然你这么解释,但我还是觉得你的内心深处仍然放不下。”房乔说:“按说贞观朝不是非我不行,可如果眼睁睁的看着他要走下坡路,我要熟视无睹是做不到的,陛下的知遇之恩,我没齿难忘……”袁天罡抬起手说:“也许这就是天意吧!”说到这里他不愿意再多说,房乔也不好再多问。李淳风赶紧将话题岔开,说:“这里风景真的不错,只可惜光阴荏苒,祸福难料,总会让人感到有些焦虑。”房乔说:“事已至此我还能说什么呢?只要一天还在尚书左仆射的位置上,我就要一天尽到自己的本分,但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把这个职位辞掉。”

相比于房乔,温彦博对于自己所取得的这一切非常的珍惜,而且有更多的动力想要证明自己。长孙无忌回到府中对亲信说:“房先生回到朝廷,有皇后的举荐,皇上对皇后又是一往情深,他在那个位置上恐怕是难以动摇了。”一个身材臃肿的家伙说:“太尉,房先生虽说看似不能动摇,实际上这就是面临的险境。想想看,满朝文武皇上哪一个都懂得,唯独他动摇不得,这不是对皇上权力的一种挑战吗?”长孙无忌说:“皇上这个人非同寻常,别人看来很严重的事,他根本不放在心上。”另一个皮肤白皙的亲信说:“太尉,我有一计不知道太尉是否能接受?”长孙无忌说:“你先说说看。”对方说:“请你把太尉的头衔让给房先生,有了这样的头衔,再加上当着尚书左仆射,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凶险无比。”

长孙无忌点点头说:“这个办法也不错,皇后之所以对我不放心,就是因为我的情形实在是太过于圆满,如果能够把太尉这个头衔让出去的话,这对于我日后更上一层楼,反而大有裨益。”于是他写了一道奏表递了上去,很快皇上就传旨召见他,见面之后皇上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朕做的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吗?”长孙无忌连连摆手说:“陛下,臣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臣的处境实在是太过于圆满,太圆满往往会给自己招致祸患,所以臣请求把太尉的头衔让给房先生。”皇上说:“你把这个头衔让给他,他不就太圆满了吗?”长孙无忌说:“房先生是天下公认的奇才,这样的头衔顶在他头上才是最合适的。”皇上点点头说:“你能有这样的见识,实在是让朕感到欣慰,你的请求朕准了。”不久之后上谕就到了房乔的府上,听到皇上房乔封为太尉,房乔顿时额头上的冷汗不断的往出冒,但是当着钦差的面也不能表现的太过于慌张。

看着钦差离开之后,他一下子倒在了地上,夫人仆人忙活了很长一段时间,房乔才缓了过来,卢氏说:“过去长孙无忌一直压着你一头,现在你成了太尉,真是太好了。”房乔说:“你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凶险。”卢氏说:“你这个人我真是不知道该说你什么好,一只蚂蚁爬到你的床底下,你都能感觉像是一群牛来到了你的床底下。”房乔说:“春天到了,江水暖了,谁先知道呢?是鸭子。”卢氏说:“实在不行的话,你就把他推辞掉。”房乔说:“这就更不妥当了,明觉乃是空气如此推来推去的,陛下的威严何在?”卢氏说:“既然如此,你打算怎么办呢?”房乔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一天尚书左仆射就在这一天为百姓谋福祉。遇到合适的机会,我就让贤。”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腊月,随着冬至的日益临近,祭天之礼又摆上了日程,因为在这一年当中发生了很不幸的事情。对于这一次祭天之礼皇上非常的重视。房乔等人来到御前,皇上说:“这一年发生了非常不幸的事,朕打算好好的向上天祈祷,希望来年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说这话的时候,他一脸真挚的望着房乔,眼睛里闪着泪水。房乔说:“陛下放心,即使陛下不这么嘱咐这次祭天之礼也会比往年要隆重一些,上皇、皇后相继离世,这说明大唐的国运正在出现一些不好的转变,我们一定会非常谨慎的对待这个问题。”皇上点点头说:“你说说看,在此之前还能有什么办法化解目前的煞气呢?”房乔说:“关于这个问题还是要请袁天罡和李淳风拿出办法,不过陛下也不要太过于忧虑,成大事非惟天时,亦以人谋,只要皇上广选贤才上下一心,大唐没有不兴旺的道理。”

戴胄说:“去年给上皇办丧事,再加上修建献陵,今年皇后过世,丧事加上修建昭陵,花费非常的巨大,倘若在准备祭天之礼的时候,再花费一笔巨资,对于百姓会是很大的一笔负担。”房乔说:“上天也不希望我们把郊天之礼办的铺张浪费,这件事我们可以在政事堂开会的时候再行商议,务必在展示陛下虔诚之心的同时厉行节约。”皇上说:“当年子贡为了节约,有意去掉祭祀所使用的羊,孔子听了之后说‘汝爱其羊,我爱其礼。’为百姓节约开支,这是非常好的想法,但是国家的大礼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能等闲视之。当然这也不是让你们去尽情浪费,我们要充分的向上天表明我们的虔诚之心,又要让上天知道,我们对上天所赐予我们的一切是非常珍惜的。”戴胄说:“陛下放心,臣一定与礼部好好商议,拿出一套最好的方案。”

事后大家出了大内,温彦博来到房乔身边,说:“宰相之则,在于调和阴阳,理顺所有关系。目前天地之间弥漫着一股晦气,有一场盛大的祭祀来洗刷晦气是非常有必要的。只不过花费又是一个问题,想要让花费很少,又要让礼仪盛大,这恐怕是难以做到的。”房乔说:“其实郊天之礼已经举办过很多次了,往年留下的旧例数不胜数,我们好好的翻阅一下过去留下的典籍,看哪一年的郊天大礼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哪一年的郊天大礼成功的洗刷掉了晦气,我们就照着那一年的样式照猫画虎,然后反复排练精益求精。”温彦博说:“如此一来,花费就少不了。”房乔说:“该花的钱是留不住的,如果我们想办法把这一笔钱省下了,要是明年再闹一场灾,或者发生别的什么事,然后朝廷又支出一大笔钱,那不是得不偿失吗?”温彦博点点头说:“言之有理。”

光阴流逝,转眼就到了冬至这一天。在这之前七天的时间,皇上待在一个地方每天食素。在太阳浮出地平线之前,仪仗已经在寝宫门外列队完毕,文武百官也在列队等候。皇上起得很早,身上穿着大裘冕,在众人的簇拥之下走了出来,登上御撵一溜烟来到了圜丘,而这里众人已经等候很久了。在皇上出现的那一刹那,现场的气氛被点燃了,山呼万岁之声震动寰宇。皇上在御辇上下来登上了祭台,行三拜九叩之礼。等到所有的礼仪都走完一遍之后,皇上在附近一处地方换上衮冕,接受百官朝拜。之后在愉悦的伴奏之下,热烈的气氛之中一步步回到大内。对于这一次的郊祀之礼皇上感到非常的满意,为此特意下旨嘉奖相关的官员。当然这些官员只是履行了自己的本分,虽然受到了褒奖,但大多只是一种荣誉。

晌午的时候大内举行宴会,皇上举着酒杯说:“诸位爱卿,这一年来非常的晦气,希望过了这个冬至之后,能够一点点驱散厄运。”魏征说:“上天降下灾祸,只因人事不修……”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众人的警觉,不等皇上发怒,长孙无忌先急了,这是这魏征说:“魏夫子,你说这番话是什么意思?你想说皇上不修德,导致出现了这样的灾祸吗?”魏征说:“我这样说了吗?我刚开口你就替我解释,这样好吗?”长孙无忌拱手说:“我倒要听一听魏夫子要怎么解释自己的这番话。”魏征说:“上天降下灾祸,只因人事不修。反过来如果想要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皇上就应该时刻注意修德。这不是臣说的话,一直以来圣人都是这么教导后人的。太武皇帝和皇后离开人世,是因为他们身体抱恙,如果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或许我们今天过节的气氛会更加的热烈,要知道皇后还非常的年轻……”说到这里,魏征不禁流下了眼泪。

一种忧伤的情绪立刻蔓延开来,魏征说:“陛下前世不忘,后世之师,现在还有很多难题摆在陛下的面前,只有处理得当,才能保证皇室和睦,才能保证贞观朝的繁荣和安定能够一直延续下去。”皇上说:“魏夫子说的极是。”长孙无忌说:“臣附议。”然后众人纷纷跟着附议,皇上说:“说实在的,朕现在非常的担心。”魏征说:“陛下,臣希望皇室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皇上却叹口气说:“这可不容易,从古至今帝王家最是无情。”魏征说:“如果皇子从他一出生,名分就已经定了,他们还有什么可争的呢?老子曾经说过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尚贤,使民不争。”听到这里,皇上终于发现了魏正的弦外之音,他皱着眉头,表情变得有些复杂。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盯着皇上的脸,注意着他脸上表情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这个时候李泰笑了,皇上的这种不自然,让他看到了机会,却让李承乾颇为不安。他担心自己变成杨勇、李建成第二,如何才能够不重蹈这二人的覆辙呢?他下意识的看了长孙无忌一眼,长孙无忌立刻知道了他的心思。宴席散了之后,李承乾跟着长孙无忌来到了一个僻静的地方。李承乾说:“舅舅方才皇上的反应你也看到了,我怎么做才能不重蹈李建成的覆辙呢?”长孙无忌冷笑着说:“如果你想继承皇上留下的这个江山,你就必须把玄武门之役彻底忘掉,你千万不要时刻都拿杨勇、李建成自比,否则你不会有任何胜算,如果你觉得你父亲当时做错了,那我告诉你,我是跟着他一起干的。”李承乾说:“舅舅,我不是那个意思。”

长孙无忌语重心长的说:“你应该好好的去了解你的父亲,了解他是怎么征战四方的了解他是怎么治国的,他可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做一个皇帝,能够受到百姓如此的爱戴,是非常不易的,如果你没有办法了解这些,虽然你是皇长子,我也不是非支持你不可。”说完拂袖而去,回到东宫,李承乾颇为愤怒,把一只杯子摔了个粉碎。旁边杜谋士说:“殿下,人家说的很对,你为什么要不高兴呢?如果让皇上知道,你时刻拿杨勇、李建成自己,那你是不是就把皇上比作隋炀帝呢?如果是那样的话,皇上怎么可能把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基业交给你呢?”李承乾说:“我为什么要如此的委屈自己?为什么我要那么去迎合父亲?”杜谋士说:“这不是迎合某一个人,而是任何一个英雄都了解的韬晦之计。”李承乾说:“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岂不是成了隋炀帝。”杜谋士说:“不能说所有行韬晦之计的人都是隋炀帝,当年汉高帝不得志的时候,也曾经在楚王的帐下效力。蜀汉的先主,也曾经尾生在曹操和袁绍的麾下。这些人都成了一时英雄,至今受到百姓的怀念和祭祀。”

长孙无忌回到家里显得非常的失落,夫人说:“你这是怎么了?我看你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长孙无忌说:“我有一种感觉,现在的这位东宫不能保了。”夫人说:“你打算转而保魏王。”长孙无忌说:“这个人是宠而骄,竟然不把三品以上的官员放在眼里,他要是做了天子,岂不是更加目中无人?我要是保他,我可能就要走杨素的老路了。”夫人说:“东宫你也不保,魏王你也不保,那你打算保谁呢?难道你要保吴王李恪?你还别说,他真有陛下当年的风范,只可惜他不是皇后所生,而是隋炀帝的外孙。”长孙无忌一听这话笑着说:“瞧你这话说的,我怎么能让外人得了便宜。”夫人说:“看来你对自己的那位妹妹还是很讲情义的。”

长孙无忌说:“我也是人,吃五谷杂粮,有血有肉,我与皇后是一代同胞的兄妹,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吃苦,又一起得了富贵。如今他不幸英年早逝,我就算再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也不能抛弃她的子孙。”夫人说:“你还是多考虑考虑咱们的儿孙吧!不过话说回来,除了东宫和魏王,那就只剩晋王了,他要是做了皇嗣,这不是典型的废长立幼吗?果真要是如此的话,你就不担心他变成第二个秦二世,要是这样的话,你可就是赵高了。”长孙无忌瞪圆了双眼说:“他要是真的像秦二世一样,我就不保他了,宁可确保吴王李恪。只不过你也放心,晋王年纪还小,只要悉心教导,不但不会成为秦二世,反而有可能成为一代明君。”

夫人说:“我曾经听人说过,像当今陛下这样的皇帝,可能五百年才能出一个,所以晋王大概不会成为这样一个皇帝。”长孙无忌说:“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都是明君,隋文帝距离贞观朝时间也不是很长,所以五百年出这么一个皇帝未必属实。”夫人说:“生活在贞观朝的人当局者迷,可能只有等到贞观朝落幕之后,才能真正了解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与长孙无忌不同的是,魏征与东宫的关系走得越来越近,为了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他立志要把东宫教导成为一代明君。这一天魏征奉皇命来到东宫,因为来的突然,养在东宫的一些妙龄少年来不及回避,这可把魏征气坏了。拿出平日跟皇上叫板的架势,严厉的说:“殿下如此不自爱,怎么能指望得到天下人的拥戴呢?没有天下人的拥戴,皇上又怎么能把天下放心的交给你呢?”一听这话李承乾也怒火中烧,在他看来公务和私事是完全分开的,在他的眼里,魏征不过是一个臣子而已,凭什么在这里训斥堂堂的皇嗣?当然他也知道魏征深得皇上器重,也不敢顶撞,只是背过脸去,权当没有这么一回事。

从东宫出来,魏征感到非常的失望,回到家里流着眼泪对夫人说:“陛下是这样一位英主,他的东宫怎么如此不堪呢?”一听这话夫人被吓坏了,赶紧说:“这种话可不能乱讲,会引火烧身。”魏征说:“今天我去了东宫,你知道我看到什么吗?”夫人说:“我听说皇嗣喜欢名贵的器物、贪玩,你这个人太迂腐太古板了,就算偶尔贪玩,也未见得就不会成器。”魏征说:“原来东宫悄悄的养了一群妙龄少年。”一听这话妇人目瞪口呆,说:“你把这件事告诉陛下了?”魏征说:“这我怎么敢说呢?我只是感到难过,贞观朝取得如此的成就,却没有一个合适的继承人。”夫人说:“现在不是很多人都在夸魏王吗?”冬日暖阳之下,青园的风光十分秀丽。

第93回袁天罡晓言人间事苗山风入幕宾王宅264政事堂廷臣论兵制幻雪亭方士说吉凶270显仁宫皇上责官吏白石厅郎中刺川王212慕容伏允亡命碛中胡虏巨奸死于马下160福报护佑上师脱险 圣德日隆不纳奸财第七回隋炀帝英雄至穷途 唐国公顺势登大宝121致厚礼番邦显诚意 去深情寒士保尊严202挥舞霜刀清理羌寇扫除积雪以诚祀天118道士乡儒学难推进 芳华亭佛法在此身118道士乡儒学难推进 芳华亭佛法在此身358王玄策借兵教天竺萧相公病死入冥国174颉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忧心而伤第86回改军制侯李二虎斗逞性情萧瑀丧职官335房玄龄看重李大亮唐尚书夺官封德彝111龙波失礼刑场滴血 贤妻助夫度过心劫108魏夫子乞旨清污秽 房相公下问解民情302陈仓县尉杖杀鲁宁栎阳县丞请止游猎224何刀儿服役阳关外苗山幽再入吐谷浑第86回改军制侯李二虎斗逞性情萧瑀丧职官第77回苗山幽拜谒楼观台萧玉蓉夜游平康坊355苗山幽朝见叶子柒惠恩善挑战陆一蝉307孙伏伽不耻当年贫苗山幽冒险游吐蕃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礼文武兼用力兴大唐134慕容伏允联络高昌 南泉上人欲破迷障243老相公故作闲散状大居士骑驴陇上游234皇后患病闲暇时光药王进宫参详病理325崔仁师论律从轻罪魏夫子言道说治平302陈仓县尉杖杀鲁宁栎阳县丞请止游猎162苗山风介入盗蚕案 杨铁超奉命来敦煌342萧特进留守洛阳宫高士廉佐嗣定州地184移心性西域迷幻术 守中道东土取经僧第66回裴司空奉旨回京兆唐制史受命践高台182李淳风惊闻坏消息 孙思邈营救老相识154苗山幽行情日渐坏 蓝毘尼远路初登程199慕容顺直言获猜忌高甑生求利有去心121致厚礼番邦显诚意 去深情寒士保尊严248魏王泰礼接士大夫皇阿爷设立文学馆第52回天子修身垂范天下全民皆兵以护苍生246狂宫人侍宠忘远近贤魏王无力挽败局第33回弘文馆学士治经典社稷坛天子祈丰年181花朝节歌女醉平康 春社日居士听讥讽277高士廉率为氏族志贞观帝西游砥柱山第33回弘文馆学士治经典社稷坛天子祈丰年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读书更上进128贺新春群臣请封禅 乐平康女王开学堂288鞠文泰阴谋举大事白肥儿面君陈实情第83回张玄素谏止洛阳宫李思摩拜授右侯卫210术门师徒寻找吉壤契苾何力解救袍泽第72回占定襄隋人尽归唐住南厢阴魂闹相府167未商量迎娶张寡妇 有逆缘请教李摩诃260魏王泰骄横诬群臣今皇上言法不多变219高甑生获罪赴边境李卫公闭门安住家217契苾何力顾全大局临洮县主下嫁将军195深宫里帝后起争执在御前群臣论大礼291李元婴上封爵滕王杨师道官拜中书令194冯徳遐徒步穿沙漠苗山幽失意唱离歌195深宫里帝后起争执在御前群臣论大礼207南路军穿越逻真谷贼偏师大败寺海平319魏夫子病受宅新堂褚遂良上疏助皇嗣224何刀儿服役阳关外苗山幽再入吐谷浑184移心性西域迷幻术 守中道东土取经僧第93回袁天罡晓言人间事苗山风入幕宾王宅246狂宫人侍宠忘远近贤魏王无力挽败局289九成宫结社谋事变立政殿皇上竖屏风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礼文武兼用力兴大唐113慈父知礼为女消业 罪官起复算计功名279邓世隆表请集上文魏夫子直言引自省269苗山幽远走西南国白毛怪着力害苍生143浪人入庙风尘相随 学士登科举家庆贺134慕容伏允联络高昌 南泉上人欲破迷障第30回筑台求雨祈福避灾反躬罪己噩梦不止第35回春分日天子祭太阳花朝节女红去明饰223光禄大夫拜为特进长安浪人请做比丘358王玄策借兵教天竺萧相公病死入冥国275温彦博六月死忧国柳御史连夜弹罪王242房玄龄革职归田园苗山幽相逢说王事199慕容顺直言获猜忌高甑生求利有去心227悟人生此行多惨淡饮黄汤局中多颇凄凉168弥勒院布施腊八粥 清凉洞饱尝人间苦190李卫公白发领三军 隋外孙上书乞归顺326魏夫子不幸谢尘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惭311上天示警旨停东封皇嗣失德宠溺宦官141晒伏节天上瑶池会 秋分日对月祈苍生第二十回银安殿众人逼秦王玄武门一役定社稷221苗山幽游荡至庙门老法师失言惹灾祸第31回崔判官阴间解主忧尉迟恭街头动肝火236上临御门听四方声诏命降下改诸王号第97回鞠文泰游历东西市李世民献俘大安宫第85回御史大夫弹劾李靖入值门下拟改衣服第88回林邑王献珠进妄言李大亮请旨停捐献174颉利可汗身染重病 大唐天子忧心而伤307孙伏伽不耻当年贫苗山幽冒险游吐蕃255白肥儿对峙长公主田有钏拜会萧玉蓉第97回鞠文泰游历东西市李世民献俘大安宫第34回魏夫子谏止伐岭南太上皇率藩繁多让第29回帝后合璧推行古礼文武兼用力兴大唐第53回南山寺驱逐苗山幽太上皇梦游两仪殿第94回苗怀仁蒙主赐祭肉房玄龄卜卦问前程第50回高皇帝泪洒临湖殿三野老动情寄江声215宗庙之制三昭三穆据祀武王非业所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