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乘风破浪

“呼兰人想干什麽?”

这个疑问,徘徊在风雨的心头。

和呼兰主力的决战,结果以虎头蛇尾的形式告终,双方在辽阔的草原上,各自丢弃了数以万计的尸体,鲜血染红了河流,草原变做了坟场。

然而,无论是圣龙人,还是呼兰人,交战的双方却都没有达到任何的战略意义。

呼兰人在圣龙大军左右两翼赶到之前,及时地撤退了。

他们没有凭藉曾经席卷天下的骑兵,在战场上击败风雨,同样的,风雨也没有如愿以偿,在夜幕降临之前,粉碎呼兰人的军事力量。

圣龙大军的西路,秦纪统率的灰鹰军团,遭遇了呼拉克的拦截。

东路,秋十三郎统率的秋风军面对的,则是韩让的出击。

他们都没有按时赶到主战场,将好不容易捕捉到的呼兰主力揪住。

而正面,风雨亲自指挥的主力,战果也同样不佳。

年轻的帝国宰相,在这一战中,也没有展现以往令人惊诧的奇谋,更没有取得令人热血沸腾的辉煌胜利。

唯一值得一提的,恐怕只有两国军人的勇猛和忠诚,只是,正因为他们的这勇猛和忠诚,方才让战斗更加激烈,也让伤亡更加惨重,他们的勇猛和忠诚,仅仅是证明了两支军队在正面的交锋中,势均力敌。

於是,这成了一场两败俱伤的战斗。

风雨因为敌人的率先退却,而勉强宣告了自己获取大捷,这在士气民心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不过,帝国宰相的内心深处,却深深地明白,战争远未结束。

呼兰人的主力,并没有按照原先的计画,被彻底消灭,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伤及元气。

自从那一天的激烈交锋之後,呼兰人便突然好像开了窍似的,开始极力规避正面的硬拼,而是利用他们所擅长的骑射和对於地形的熟悉,选择了神出鬼没的小规模袭扰。

为此,他们甚至放弃了呼兰城南面最最坚固的要塞--草原第一坚城,大名鼎鼎的万刃城。

圣龙大军几乎兵不血刃的进入这座著名的城市。

看到这座传说每一寸城墙,都浸透著人血的要塞,风雨没有半点喜悦。

这种情况,正是风雨所最不愿意看到的。

帝国宰相很快懊恼地发现,自己如今所面对的,将不再是那些纵横驰骋的虎狼劲旅,而是神出鬼没的草原游击。

同时——呼拉克、韩让,当这两个将领的名字,列於战报之上的时候,帝国宰相的心中,便不禁涌出了另外一个名字--前任呼兰大国师张仲坚。

他们都曾经是张仲坚麾下的猛将,他们的铁骑,曾经纵横在圣龙辽阔的疆域内,他们的刀枪,则是那位呼兰大国师展现其威力的武器。

对於这两个人竟然出现在战场上,风雨首先感到的是惊愕。

因为由此可见,一直传言的呼兰分裂和内战,显然并没有情报所显示的那麽严重。

至少,在呼兰帝国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草原的大贵族和草原的新锐们,似乎已经开始了某种程度的妥协和联手。

而且,从之前呼兰人选择正面交锋、殊死奋战,到如今像蛇一般滑腻,整个大军的作战指挥,就彷佛换了一个人似的,全然不同。

莫非……

不祥的预感,涌上风雨的心头。

张仲坚,那个自从兵败圣龙以来,便神秘失踪的老对手,再次成为风雨关注的焦点。

这个顽固的老头,这个圣龙的叛徒,他究竟想干什麽?

尽管一直以来,这个老头就彷佛人间蒸发了一样杳无音讯,但是风雨始终都不相信,他会这麽轻易地退出和自己的战场。

张仲坚的人生历程,绝对是一部传奇,他被自己的族人视为恶魔而抛弃,却在另外一个民族内,成为了一个伟大帝国的缔造者和维系者,过去数十年的天下风云,绝对少不了他的影子。

无论憎恶还是钦佩,无论褒扬还是贬斥,张仲坚都将注定,以他独特的人生,逗留在岁月的眷顾中,因此风雨坚信,这个靠著胸中的一口愤懑,几乎席卷了整个天下的老头,自有著旁人所不能够望其项背的坚韧,是绝对不可能轻易认输的。

然而,呼兰人究竟将选择怎样的战术来反败为胜?

风雨还是捉摸不透。

尽管这种骚扰,确实对北伐大军产生了极其糟糕的负面作用,但是仅仅这种程度的反击,根本无法扭转战局的胜败。

战争,早在爆发之前,便已经开始,通过几年来不断的袭扰破坏,以及对於天灾的有效利用,国力方面的此消彼长,让风雨早在北伐之前,便已经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北伐之後,风雨更是下令,每到一地,焚毁草原、掠走牛羊,对於呼兰国内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呼兰人似乎无路可退。

北方的寒流已经南下,而南方,则是圣龙的大军滚滚北上;天灾和人祸、南北的夹击,已经最大限度的削弱了呼兰的战争持续力。

如果任由圣龙大军继续席卷北上,那麽接下来甚至都用不著战斗,放牧为生的草原人根本过不了今年的冬天。

靠麦坚人的施舍吗?

风雨轻蔑地冷笑,只有白痴,才会相信商人可以成为慈善家。

何况,西大陆联军和大食帝国之间爆发的圣战,这个蕴藏在必然中的偶然,无形中也帮了风雨一个大忙——麦坚人将很难在严寒的冬天,寻找到合适的港口,运送足够的粮食给呼兰人。

“命令军队继续推进,破坏一切可以破坏的东西!让将士们准备好,月底我们在呼兰帝国的都城过冬!”

想到这里,风雨只好叹了一口气,下令道。

与此同时,他还下达了另外一道命令,是给国内的。

“蓝鲸军控制高丽海域之後,可斟酌情况,自主决定逗留、返回帝国、或者南下增援西南半岛!”

这道命令,是因为妻子李中慧将国内舆论动向秘密汇报之後做出的。

那些该死的儒生,居然在後方大做文章,矛头直指风雨、李氏家族和风云世家。

在他们的笔墨之下,帝国大军的一系列辉煌,都成为了可疑的卖国和谋取私利,所有深谋远虑的战略权衡,都变成了怯懦和卑鄙的私下交易,这对於帝国的民心士气,实在是莫大的打击。

对此,风雨几乎是强忍住下达屠杀令的冲动。

算了,以後再收拾这些混蛋吧!

咬著牙,风雨按捺住了自己的冲动。

人言可畏!即便是最暴虐的君王,也无法阻挡天下的舆情滔滔。

风雨几乎是自嘲地为自己的忍让辩护,他不得不谨慎,毕竟,钢刀再快,也封不住所有人的嘴巴。

执政议会和宪政的推出,既是一招长远而且无形的杀手@,同时又何尝不是一柄自我限制的双刃剑?

至少目前,风雨并不想意气用事,将自己苦心营造起来的权力结构轻易地毁於一旦,这既是为了他自己拥有权力的正义,也是为了帝国的未来。

更何况,当初特意留下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不仅出於帝国长远发展的考虑,也是为了一个计画。

一个秘密的计画——屠龙计画。

他离开圣京,便是为了默许这个计画的展开。

在如今,帝国正在南征北战,而这个计画也正在实施的关键时刻,风雨并不想节外生枝,引发不可收拾的变故。

为了给执政议会一个交代,也为了在历史上给後人们一个交代,风雨决定发布这道命令,将矛头的焦点转移。

对此,帝国宰相并没有考虑很多,也不觉得有什麽不妥,他相信自己的将领们,应该有足够的能力,务实而且谨慎的根据眼下军事力量的对比,做出明智的判断。

风雨绝对没有想到,自己的这道命令,竟会让蓝鲸军的统帅云笑天,陷入了一个十分为难的窘境。

“别忘了,是七海龙王他老人家,让你了解了大海!”

“笑天兄,欣闻高丽大捷,不胜振奋,然而当下麦坚虎视在侧,舰队宜依托陆路驻防为上,出海之议慎之,慎之!”

直到舰队扬帆启航,部下“单钩船长”负气的话,和同僚江南行省总督令狐智捎来的劝谏,始终都交替在云笑天的脑海中盘桓。

作为帝国蓝鲸军的统帅,云笑天不是不知道蓝鲸军目前的实力,尚不足以和麦坚人正面对决,但是作为七海龙王的亲传弟子,他似乎又实在无法容忍自己,坐观恩师陷入苦战而袖手旁观。

这种激烈的心情斗争,最终在部下近乎於哗变的威胁,和因为蓝鲸军这次大捷而产生的侥幸心理下,开始逐渐倾向於出征。

风雨的命令,此刻便成为了最後的催化剂。

由於没有考虑到,蓝鲸军的主力大多数出身於追随七海龙王的部下,以及这些前任的海盗们对七海龙王所包含的感情,帝国舰队的将领们,显然做出了与帝国宰相所希望的完全悖谬的理解。

“既然宰相大人并不认为此刻出海绝对不可行,那麽我等七尺男儿怎能因为怯懦,而坐看亲友浴血奋战而不顾?”

海盗出身的舰队将领们,纷纷请缨。

最後,云笑天自己也动摇了。

在怀著极度的忐忑中,蓝鲸军的统帅,终於做出了妥协。

云笑天不知道的是,此刻正有一支舰队,悄然地跟随在自己的身後。

“现在阁下知道,我为何要求您猛攻西南半岛的那些岛屿了吗?”

旗舰上,风雪冷笑著:“风雨在招安这些经验丰富的海盗同时,他忘记了一点,那就是虽然这些作战经验丰富的海盗,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弥补新建立的帝国舰队的战斗力,但是同样也存在著意气用事、不遵号令、自说自话这些基本上不可能改正的缺点。”

“所以,七海龙王,这个昔日海盗的领袖,便成为了海盗们和你们那位宰相爆发矛盾的一个焦点?”

麦坚舰队的指挥官,梅契尔,因为终於能够投入自己的舰队消灭眼前这些圣龙人,而显得情绪颇佳。

为此,他难得的和风雪,这个同样是圣龙人,而且显然还是一个连哥哥和家族都能够背叛的家伙,多了一些交流。

而在原本,以他的军人秉性,恰恰是最最看不起这类人的。

“错了,风雨不是我的宰相,他只是一群暴民的首领,甚至连他的皇帝,都恨不得要杀了他!”

风雪用尖细的嗓音,狠狠地纠正梅契尔。

他实在很有些悲愤,似乎整个老天都和他作对。

几经波折,风雨始终都没有被击败。

相反,这个同父异母的兄长,在经历了重重磨难之後,竟然越来越强大,强大到整个圣龙都匍匐在他的脚下,强大到远在麦坚的风云世家,他的父辈,都开始改变了以往观望甚至倾向於他风雪的立场,开始纡尊降贵,不惜以长辈的身分,来讨好这麽一个晚辈。

而对於风雨软禁云明月的事情,包括亲如兄长的云济在内,没有一个人敢提及,彷佛那个美丽活泼的少女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一般——他们力图让自己遗忘,以免触怒那位正是如日中天的强者。

取而代之的,则是频频的书信、阿谀的赞颂、大量资金的投入,不计代价的为风雨在麦坚活动……

显然,这些一直都记挂著返回圣龙的老家伙们,正在不遗馀力地向那个该死的家伙忏悔,力图弥补之前错误的立场,从而成为圣龙帝国未来的皇族。

而他风雪,在风云世家受到教育和培养长大的嫡系子弟,却被无情地彻底抛弃。

如果不是见机得快,风雪毫不怀疑,自己将会被这些势力的家伙抓起来,成为进献给风雨的礼物,作为忠诚的见证。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不得不投靠了梅契尔的家族。

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个规律,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

“哈哈,有时候,我都有些可怜那位帝国宰相了!他不仅要面对帝国的敌人,甚至还要防备内部的暗箭,包括他的兄弟、他的皇帝!”

梅契尔嘲讽地瞥了一眼风雪。

关於圣龙天子有心对付风雨的事情,他也听说过一些,似乎甚至这位天子还写信请求麦坚的援助。

当然,他作为一名军人,对於这些事情并不感兴趣,因此也就没有从老弗朗克——麦坚驻圣龙特使,也是和那位圣龙天子的主要接触者那里了解得更多。

如今,对於他来说,莫过於即将展开的战斗。

圣龙人在高丽战场上表现出来的战术,还有那些新式战舰的威力,都让梅契尔感到极大的兴趣。

一种亢奋,特属於军人的亢奋,在他的体液中汹涌。

梅契尔正憋著一股劲。

不仅仅因为个人的恩仇,更多的,还是一种寻求值得一战的敌人的渴望。

这股劲,已经憋了很久。

因为风云世家在麦坚的运动,再加上麦坚的权力核心层中,对於和一个如此强大的帝国正面交锋所心怀的强大顾虑,以及商人们对於利益和贸易的渴望,让麦坚舰队一直扮演著一个尴尬的角色——强大的舰队,做好了战斗的准备;然而领袖们却没有下定最後的决心,更多的人希望通过外交和谋略来解决;有些人则期望著呼兰人能够反败为胜,或者安宇人的出兵;还有些人则成为坚定的亲圣龙派。

和注重权力集中的圣龙帝国不同,麦坚的决策,至少在表面上被赋予了民主的色彩。

这或者能够很好的监督权力,但问题是,如果出现一个特别强硬而厉害的人物,这样的民主能否持久?

而如果权力的核心层没有杰出的领袖,又是否会带来优柔寡断和坐失良机?

这个问题,曾经是麦坚的建国先辈们所担忧的。

如今的梅契尔,异常愤怒,因为国内那些贪图便宜、鼠目寸光,不愿意为了麦坚长远利益而做出牺牲的政客们。

带著这种愤怒,他不得不约束著自己的部下,按捺住自己的性子,回避和圣龙人的战斗,坐失在他看来很好的战机。

幸好,现在不同了。

按照风雪的建议,他终於成功地迫使圣龙人犯下了错误。

一个致命的错误。

圣龙舰队的南下,无疑是在挑衅麦坚在海洋上的权威。

为此,麦坚国内,即便是最坚定的亲圣龙派,也绝对不敢明目张胆地阻止麦坚舰队做出愤怒的回应。

同时,圣龙舰队的远航,在军事角度上来说,也绝对是自寻死路的愚蠢。

因为,南方辽阔的大海,并没有足够强大的港口,可以为这支舰队提供陆地的保护。

接下来,便是一场狩猎,一场结局将注定无疑的狩猎。

梅契尔信心十足地为接下来的战斗圈定了战场,或者,更确切的说,是猎场。

第7章 呼兰狂骑第5章 军中立威第4章 印月风云第1章 意外邂逅第7章 西征伊始第22章 凉城会议第8章 作战会议第2章 人心城墙第12章 犹豫不前第10章 战与和的煎熬第4章 巧夺幽云第16章 沙场结盟第15章 圣京之谋第3章 所为何来第5章 尊王攘夷1第23章 山雨欲来第1章 秋风瑟瑟第5章 关键时刻第8章 山中老人第1章 水幕乾坤第2章 天子心计第1章 印月总督第11章 圣京突变第3章 智者勇者第7章 玉门关的战争第8章 今夜悄然第1章 江南君臣第12章 再返圣京第2章 远征归来第11章 祭灵前夜第1章 请君出山第5章 落荒而逃内容介绍第7章 碧雨春风第10章 一场协议第7章 江南来客第24章 各怀心事十一日起日落第4章 凉城来信第6章 战略抉择第9章 运筹帷幄第3章 哈桑再现第5章 生死胜负第3章 帝都暗流第13章 艰难抉择第2章 远征归来第11章 渴求和平第1章 意外抉择第7章 凉城的危局第10章 圣京之夜第4章 巴蜀皇甫第9章 风聚云动第10章 激战幽州第7章 锦州城下第9章 决战在即第9章 运筹帷幄第11章 帝国宫殿第5章 巴蜀攻略第6章 踏上印月第8章 湮没尘土第5章 关键时刻第20章 返回凉城第7章 调兵遣将第6章 针锋相对第1章 突然的行刺第10章 凉州内政第7章 重病猛药第1章 暗夜令箭1第8章 半路金刚第1章 金戈铁马第4章 圣龙来客第2章 剑起花落第5章 名将威慑下的屈服第2章 投笔从戎第4章 迎接决战第4章 印月风云第4章 印月风云第9章 自作聪明第7章 权力斗争第3章 帐中论势第11章 攻守圣京第8章 潜在的危险第5章 落荒而逃第3章 床第风光第18章 渗透武林第6章 神州遽变第1章 权势洗牌第4章 坚守孤城第3章 帐中论势第7章 江南来客第22章 凉城会议第1章 巴蜀风云第3章 帝都暗流第7章 呼兰狂骑第6章 商场政坛第4章 凉城夜战第4章 秋十三郎第17章 喜收义妹第9章 乘风破浪第10章 落日余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