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国主(第二更!)

张可望一直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

只不过张献忠还在的时候他的野心一直被压制,不得不有所收敛。

张献忠突然死亡却给了张可望机会,使得他能够填补张献忠死去留下的权力空缺。

权力就是一剂春药,可以让人迅速的膨胀。

至少在眼下,以大西皇帝自居的张可望觉得自己前所未有的强大。

只要能够抵挡的住清军的这一波攻势,他就有足够的时间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军屯。

军屯是张可望最为推崇的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一切优质资源都会得到集中分配。

在太平年景这个优势或许并不明显,但在乱世,这毫无疑问是效率最高的模式。

张可望对于军屯的推崇说来还是源自于明太祖朱元璋。

这位泥腿子皇帝对于军屯大力推行,依靠着军屯发家最终坐上了龙椅。

张可望想要复制这一过程,他也知道这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必须得去尝试。

当初朱元璋起事时难道就可以断定自己将来一定会得天下?

还不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水到渠成才继位称帝。

张可望自诩不比朱元璋的资质差,凭什么朱元璋做到的他做不到?

缺的只是一个时机罢了。

张可望深吸了一口气攥紧了拳头。

他有这个信心夺取天下,成为一代雄主。

当然,眼下当务之急是击退来犯的清军,保证大西军对于四川的控制权。

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后面的诸多事宜才有意义。

...

...

“报,启禀陛下,有来自东边急报!”

张可望正在为如何应对清军的猛攻而犯愁,突然有亲卫来到殿外高声唱报。

张可望皱了皱眉,还是叫亲卫把急报呈递了上来。

这个时间点,从东边来的急报...

张可望还是感到很好奇的。

待他拆开信纸来看的一瞬间,精神为之一振。

这是张定国的亲笔信!

张可望与张定国这么多年来朝夕相处绝不会认错。

张可望十分激动,连忙看了下去。

信的内容很简单,说了两点,一是张定国正和清军激战于魏城。二是请求成都方面严加防备,清军随时可能杀往成都。

只是通篇没有提到张可望。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

张定国既然已经到了魏城肯定已经见到了保宁的惨状。这种情况下认为张可望已经死了也很正常。

张定国不可能意识到张可望死里逃生,更不可能意识到张可望已经逃往成都。

张定国写这封信只是单纯的向成都方面示警,让他们为即将到来的激战做好准备。

换言之,成都的守将是谁,主事人是谁根本不重要,张定国只是在尽自己的义务。

张可望感慨万千。

危难之际张定国这支兵马尤其显得关键。

张可望当然要争取。

当然他不是以张定国义兄的身份,而是以大西皇帝的身份。

他觉得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告知张定国他已经登基称帝,并要求张定国对他效忠。

如今张献忠,张文秀皆死。大西军中唯一有实力威望和他分庭抗礼的就只有张定国了。

张能奇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止差了一星半点。

只要张定国愿意俯首称臣,张可望便能整合大西军阵营全部的资源,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主。

所以他急不可耐的写了回信,回信之中便以皇帝的口吻命令张定国停止与清军缠斗,速速率部回援拱卫成都。

写好信之后张可望将其封好命人火速送往魏城。

如今的形势实在是太混乱了,但也正因如此,让张可望觉得十分刺激。这场春秋大赌他一定要下注且一定要赌赢。

...

...

文安之静静看罢圣旨,喟然长叹一声:“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啊!”

想不到东虏已经越过大巴山进犯四川,并且大败西军于保宁。

张献忠也在这次战斗中意外战死。

文安之当然不会怀疑圣旨的真实性。

据说陛下设立的内厂军情司在各地都有探子。

这些探子平日里看来与寻常百姓无异,故而不会引人怀疑。但在关键时刻他们却能得到极为重要的情报。

正是靠着这些情报,内厂军情司成为了天子最信任的机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东厂和锦衣卫。

想必这一次东虏进攻四川的情报也是内厂首先爆出的吧。

东虏憋了小半年终于有大动作了。

还在南京的时候文安之就觉得东虏不会安于现状。

他们的目标是夺取天下,把天下人变成自己的奴才。

山东大战受挫只会让他们的计划稍稍推后,却不会让他们的野心消失。

只是文安之没有想到东虏会选四川做突破口。

四川的重要性当然很高,但与山东,湖广是没法比的。

东虏这么做难道是想以四川为跳板进攻湖广?

不然只是单纯的经营巴蜀没有任何意义啊。

四川再是天府之国也不可能养得起北地几十万大军。

文安之背负双手在屋内来回踱步,最终还是决定召集诸将商议对策。

如今曾英、沈复等将还在云南。

文安之麾下基本都是当初归降的顺军余部。

不过经过这些时日的磨合相处,文安之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田见秀、袁宗弟等人。

这些旧顺军将领发现文安之和他们接触过的其他明廷官员都不一样,是真正认真做事的。

如果当初陕地的官员也像文安之一样,他们或许根本不会造反。

哎,说白了还不是被官府逼得活不下去才举起反旗。

不然谁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拼命。

既然现在已经归降大明,他们自然想要用心做事,不论文安之交代他们什么事情都尽心尽力的做好。

对此文安之自然也看在眼里。

他希望用自己以身作则,让老川军和神策军、旧顺军消除门户之见,拧成一股绳。

这次文安之突然召见袁宗弟、田见秀、刘芳亮等人就是要向这些人表示自己是充分信任他们的。

袁宗弟等人也十分感动,第一时间赶到巡抚衙门。

“诸位,本抚召你们来是有一件要紧的事。东虏已经入寇四川了!”

...

...

第九章 高杰第五百三十六章 火攻第四百零六章 英雄莫问出身第五百二十五章 各安心思第二百二十七章 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九十九章 侦骑第二百七十五章 改造冲车(第三更,月票四百票加更!)第二百五十四章 君臣矛盾(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五百一十八章 以国法杀之第三百零一章 万县百姓有活路了(第一更!)第二百五十六章 廷杖(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五百二十二章 阿济格的援兵第二百七十五章 改造冲车(第三更,月票四百票加更!)第二百三十七章 通贼(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零二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畴之死(第二更!)第二百二十二章 官绅勾结,无法无天(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八十二章 好苗子第一百五十五章 关中危矣(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百六十九章 张可望上位(第一更!)第三百二十四章 郑芝龙翻脸(第一更!)第二百三十六章 花钱买平安(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一百八十八章 势如破竹(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十六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四百零四章 扬我大明天威第一百零五章 家国第一百八十五章 瓮中捉鳖(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五百零九章 齐城的条件第四百四十八章 当智取之第三百三十八章 猎物(第一更!)第二百一十章 来自尚可喜的伏击(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四十三章 翘首以盼迎王师第七十六章 乾纲独断第一百九十二章 前有卢建斗,后有高英吾(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七章 祖制真的很坑(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百九十二章 收复成都第三百零四章 收获土豆,收获希望(第二更!)第十三章 方略第三百七十五章 两只老狐狸第二百五十八章 小月岛海寇(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一百三十章 大胜叛军(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二百九十一章 天子的承诺(第三更,白银盟主加更!)第二百一十七章 多铎班师(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三章 范文程的野望(第三更,为盟主摇摇摇头加更,加第二更!)第三百八十七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二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汝可识得此阵(第五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二百五十七章 做皇帝不能甩锅(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一百九十九章 用生命在”演戏“(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零三章 土豆在四川第八十九章 一夜恶名扬第四百二十二章 谁是真凶第三百八十五章 燧发枪问世(第二更!)第一百九十章 一箭定乾坤(第三更,月票六百票加更!)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榔率部入安南第六十六章 核验首级第十八章 神策军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致对外(第二更!)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城血战(第二更!)第三百三十八章 猎物(第一更!)第五百三十五章 三路出击第一百六十章 登抚人选(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五百三十章 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第一百九十四章 以智取胜(第二更,新的一月,求保底月票!)第九十一章 问罪第四百二十二章 谁是真凶第三百五十三章 翻越大巴山(第一更!)第二百二十七章 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六十八章 不甘再为奴第二十章 新军训练(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四川巡抚(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八十五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五百三十八章 阿济格暴毙,多尔衮病亡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怀心思第一百五十五章 关中危矣(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八十二章 好苗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二更!)第四百六十三章 陈顺才出逃第二百五十三章 强势的文安之(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八十九章 一夜恶名扬第四十一章 从包衣到旗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我沐天波,回来了!(第一更!)第三百八十四章 来吧,战个痛快!(第一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争功(第三更,为盟主荷塘V听雨加更,加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七章 月黑风高夜第四百六十五章 兄弟相隙第一百九十章 一箭定乾坤(第三更,月票六百票加更!)第二十四章 天子一怒第九十六章 奸商第一百三十章 大胜叛军(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天入地第一章 关帝庙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礼后兵第四百九十九章 天威第一百章 先取山西第三百八十一章 权力的滋味第六十五章 神策军扩军第四百八十九章 李定国受降第四百零五章 大明之卫青、霍去病第四百零三章 土豆在四川第三百三十七章 圣旨(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