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打起来了,北虏的使团打起来了!

第304章 打起来了,北虏的使团打起来了!

两个使者前来应昌见戚继光,其实是一个很犯忌讳的事儿,戚继光最好的做法是不见。

三娘子的两次到访都是得到了大明皇帝的首肯,是为了让三娘子知道大明军的现状,省的做出战略误判,而这两个使者,朝廷不知道,而戚继光最好就是什么都不做,让他们哪来的回哪里去,这样对戚继光而言最为安全,否则朝中的言官,最少也要弹劾戚继光一个阴结虏人的罪名。

什么都不做,对自己有利。

陈大成倾向于不见,而戚继光选择了见。

这是一种危险的做法,可是戚继光还是见了,见的理由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实现陛下对草原的战略,以战促和,用斗争争取和解,如果不是要军事驱逐,那必要的沟通还是需要的,而戚继光有陛下赐予的天子剑,那是陛下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赐予,至今,陛下从未收回,戚继光领兵在外有便宜行事的权力。

比如晋党发动了叛乱,戚继光就可以选择放下既定目标,回京平叛。

戚继光有见的权力,有见的理由,所以他选择了接见,陈大成无法阻拦他也知道戚继光从来没有变过,和张居正一模一样,先公后私,先思虑大明的国朝利益,至于自己的荣辱,反而放在了身后去考虑。

“拜见戚帅!”土蛮汗和俺答汗的使者,那是大眼瞪小眼,他们被戚继光安排住的紧邻,不仅如此,还一起召见了他们,这种安排差点让双方打起来。

土蛮汗的使者是土蛮汗的继承人长子布延,而俺答汗的使者是长孙扯力克,扯力克的情绪不太好,他在来的路上收到了父亲的死讯,这次的出使必须要成功,否则他将面临失去继承人的资格。

草原的继承说复杂有各种规矩,说简单,拳头大的就是爷。

“坐坐坐。”戚继光表情十分的温和,根本看不出来他是那个杀穿了土蛮汗的防线夺回了大宁卫,而后再次出兵将土蛮汗这个宗主可汗彻底赶出草原的战神,戚继光在不打仗的时候,一直都很温和,谦逊有礼。

“海东青带来了长生天的启迪,戚帅的威名连长生天都已经知晓。”扯力克的第一份礼物是一堆海东青。

布延听闻扯力克的话,立刻就讥讽的说道:“长生天?俺答汗都开始礼佛了,你再提长生天就不怕招惹天怒吗?草原的叛徒,还好意思说这些吗?”

“被打的抱头鼠窜的又不是我们右翼。”扯力克则十分淡定的回敬了一句,现在左右两翼的关系很差,双方都为了战败是对方的责任吵的不可开交,两个人的拉扯,根本还是为了谁要为战败负责而争论。

布延立刻说道:“若不是俺答汗遣你父亲到我父亲这里游说,我父亲被蛊惑,这次的应昌之战,也不会发生。”

戚继光眼神闪动了一下,被打的衔尾掩杀、跑的哪里都是的土蛮汗,居然不是舔自己的伤口,而是悍然发动了进攻,意图夺回应昌,土蛮汗到底哪来的勇气?

答案揭晓了。

死去的俺答汗长子僧格,亲自前往游说,并且答应合兵共击应昌,土蛮汗当然要搏一搏,战败之后,僧格为战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用自己的生命再次证明了戚继光在军事上的强悍。

“还不是你父亲先找到了我父亲!现在赖到我们头上吗?长生天在上,你难道不承认这个事实吗!”扯力克拍桌而起,说起了曾经。

万历五年三月份,土蛮汗进攻彰武失败后,就开始联络俺答汗诸部,联络的人就是僧格,而僧格最终说动了老迈的俺答汗,才有两个万人队赶到了应昌,虎视眈眈。

这是土蛮汗的自救,但最后害了他,也害了僧格。

戚继光也不说话,就是看着他们吵架,也不觉得吵闹,只觉得有趣,陛下说过,在战败的时候,连呼吸都是错的,所以戚继光每次在用兵的时候,都会把自己放在战败的一方去考虑。

戚继光的立根之本,是他的战绩,他用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堵住了所有言官的嘴,可是这些胜利实在太多也是一种困扰。

而在某些时候,要适当的犯一些错,让自己不那么完美,这样一来,就不会走到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皇帝必要除掉,以保住自己的皇位的地步,所以戚继光见两个使者也是自保,要给言官们攻讦的机会,如果太过于完美,难免让人联想到王莽谦恭未篡时。

皇帝也是官僚,皇帝的第一要务也是保护和巩固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甚至不受挑战。

戚继光见这两个使者,听他们吵闹,是为了犯错,也是为了自己生存去考虑,他和李成梁不一样,李成梁要狷狂,因为他在辽东,戚继光要有缺陷,有缺点,因为他在京师,这是他的生存之道。

戚继光绝对不是那种单纯托庇于张居正、托庇于皇帝,毫无任何政治智慧可言的莽夫,相反,他很懂朝廷。

扯力克和布延一直在吵,甚至都吵到辈分上了,戚继光仍然没有说话,直到二人词穷,没有什么话题好吵了才坐下。

“来者是客,看碗热茶吧。”戚继光看他们终于停下了演技劣质的表演,平静的说道。

这两位是一家人,如果把左右两翼看作两个完全分化的集体,是一种错谬,在戚继光的眼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北虏。

扯力克和布延互相看了一眼,这戚继光打仗厉害,这涵养的功夫也是一等一的强悍。

相比较他的军事天赋而言,戚继光在这方面是短板,奈何在文华殿上看多了演技精湛的表演,看多了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师爷,这两个人的表演,实在是拙劣至极。

这二人再能演戏,还能有朝堂上的明公能演?王崇古当年为了让自己家的狗到京营吃一份皇粮,居然要用谭纶咳嗽把谭纶弹劾走,就因为谭纶阻拦了王崇古提举京营将帅的名录,而且还大张旗鼓的就朝日坛咳嗽进行了讨论。

“戚某其实很不喜欢打仗。”戚继光坐直了身子,说出了第一句。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打仗的目的,从来不是建功立业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挣到一份世袭罔替的爵位,嘉靖二十九年,北虏倭患这两大军事危急之下,说大明亡国都是拥趸无数,他打仗的目的是但愿海波平。

他提出的口号,上报天子,下救黔首,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践履之实的实践,他这么说也这么做。

这大抵就是戚继光和张居正最大的共同点,先公后私,他们的主要目标里从来没有自己。

这话在扯力克和布延听去,就像是一个大嘴巴扯得他们脸生疼,一个在草原上逞凶,两次杀穿了土蛮汗,甚至以一万兵力,周旋在左右两翼的夹击之下,并且大获全胜的不世悍将,一开口就说,我不喜欢打仗。

那喜欢打仗该是什么样的?不喜欢打仗打成这样,那要是喜欢打仗,该打成什么模样?那战败方又是什么样的尴尬处境?

“能好好过日子,谁愿意打仗呢?隆庆二年,眼看着只有广州的倭患还未平定,彼时我部正打算南下广州彻底荡平倭患,我当时跟部将言此战之后,解甲归田。”

“京中噩耗传来,土蛮汗入寇京畿,戚某不得不带着客兵北上,镇守蓟镇,至此广州倭患又持续到了万历元年,被国姓正茂荡平。”戚继光说起了隆庆二年的旧事,那时候他已经跟陈大成等人开始商量打完了倭寇,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因为海波已平。

土蛮汗入寇了。

现在戚继光把土蛮汗赶出了他的老家,在大鲜卑山山道的大门口上,立了一个应昌,堵住了土蛮汗回家的路,从此以后,土蛮汗就是丧家之犬了,这如果放在中原王朝,就是播迁之祸。

这就是大明的报复,你入寇,我攻伐,对等报复,这就是战争的理由,现在大明强,打赢了。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让敌人完全屈服于己方意志,这就是战争的根本目的,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之下,仍然无法调节矛盾,并且矛盾激化到了最激烈的程度时,不得已的手段。

佳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善战者服上刑。

戚继光作为这个年代最闪耀的军事家,在跟自己的武学弟子大明皇帝讲武的时候,说的两句话,他真的不喜欢打仗,军事行动是最后的手段。

“今日之果,昨日之因。”戚继光做了总结性的发言,今天这次会面的根本原因,不是僧格和土蛮汗的联袂,而是当初的入寇是原因,今天大明军的征伐是结果。

扯力克和布延都无话可说。

“戚帅,我们这番前来,是来乞和的。”布延思前想后,发现戚继光的话简直是无懈可击,连布延都觉得土蛮汗该打,俺答汗在嘉靖年间入寇,你土蛮汗在隆庆年间入寇,才唤醒了大明这头庞然大物。

那么放弃起因,直接寻求答案,才是正途。

“这要取决于二位的诚意了,大明劳师远征,靡费颇重。”戚继光仍然很平淡,选择了敲诈勒索,停战是可以的,但是战争赔款也要到位,如果没有战争赔款,那就威逼利诱。

“大明要什么?”扯力克攥紧了拳头问道。

戚继光抖了抖袖子,拿出一封信来,开口说道:“助军旅之费,三千头牛、一千五百匹种马,三万战马、十万驿马、十二万头羊;投降人口,不得相论;以后若有虏逃地投奔,不得过问,中国汉人若去投虏,拿住送还;虏打死汉人,以命抵命不得包庇,中国汉人打死北虏,罚牛一头骆驼一只,依中国法度处治。”

“有,各部台吉世袭之时,应当报备,得朝廷回执后,方可生效。”

“再有,中国汉人,出边偷盗虏人马匹牛羊衣物者,拿住送还,照依中国法度处治,虏人在中国犯案以中国法度处治,不得饶舌。”

“还有,北虏私越墙而来,打死无论,拿住充作奴籍。”

“到京为算,每年羊毛两万袋,良驹五千匹、驽马一万五千匹,无故缺少,则视为挑衅,大军征伐之。”

“欺人太甚!”扯力克一听就恼火了,这和当年签订的《俺答初受顺义王封立下规矩条约》完全不同,远远超出了当年的效力。

戚继光念完了上面的字,而后把手中的信收好,就那么静静的看着扯力克,笑着说道:“你可以选择不答应。”

扯力克立刻就没了脾气,的确他可以选择不答应,那就接着打,打到答应为止。

这封信,显而易见,是大明皇帝的书信,里面的内容就是让戚继光去提条件。

助军旅之费是战争赔款,在这个条款里,北虏和牲畜一样,都是战争赔款的部分,包括了战俘、逃虏。

司法上的要求,大明人犯案大明管,北虏在大明犯案,还是归大明管。 私自越墙入中国者被抓到就是奴籍,但是可以通过合法的渠道进入大明,比如互市,比如通关文牒等,大明和北虏是有正经的流通渠道的,非要翻墙的大多数身份都见不得光,都是细作,抓到就是贱籍,就可以送到解刳院里解刳了。

在战场得不到的,在谈判桌上,也绝对得不到。

而戚继光能够在战场上得到,所以他说的话,更具有威慑力,之所以皇帝要他来说,其实就是典型一头白脸一头红脸,搭台唱戏,京师的明公们负责定下和解的风向,具体的条款,却由前线负责告知,这就是威逼利诱的环节。

扯力克、布延,可以拒绝吗?戚继光这就是明晃晃的刀子威胁。

戚继光也没有逼他们立刻答应下来,大明皇帝也表示了,可以谈,比如这个台吉报备的事儿,大明还要跟北虏打仗,这个报备可有可无,比如助军旅之费也可以谈,其实大明也收到了助军旅之费,就是土地和自然禀赋,以及很多的战俘以及牲畜。

戚继光让他们自己去商量了,月上柳梢头,戚继光在处理犒赏之事,陈大成一脸兴奋的走了进来,一边走一边说:“打起来了,扯力克和布延打起来了!”

“走看看热闹去!”戚继光闻言,立刻站了起来,和陈大成一脸喜气洋洋的去看热闹去了。

扯力克和布延的使团各自有二十多个人,夜里两个人讨论大明条件的时候,互相推诿,这次是利益之争,吵的厉害就开始动手,从两个人互相打架,到使团集体出手,得亏在他们入营之前被收缴了刀兵,没有利器傍身,否则就不是扭打了。

戚继光和陈大成赶到的时候,已经是里三层外三层,围的水泄不通,戚继光赶到的时候,大家都让开了路,让戚帅也一起看热闹,这里没有巡营的军兵,都是吃饱喝足准备休息,饭后看热闹,戚继光都到了还没走,显然他们没有违反军纪。

在不违反军纪的时候,戚继光和蔼可亲,在违反军纪的时候,戚继光铁面无情,军兵都对戚继光非常了解,连带着他的徒弟大明皇帝,都是这个性格。

“这黑虎掏心,用得不好,力道太老,砸过去就没什么力了,晚些发力,这人必然内伤。”

“那个胖胖的家伙在偷懒,他什么事儿都没有,躺在地上装死,你看你看,他的眼睛还睁着呢。”

“这个摔跤摔得好啊,脚一别腰一扭手一拉,就是个背摔,厉害啊!不愧是怯薛军出身。”

“打,打他的眼睛!掏裆就赢了,那个笨哟!”

……

“戚帅?”陈大成询问戚继光的意见,这就这么看热闹吗?要不要劝架拉开?

“扯力克不是布延的对手,你别看扯力克左右腾挪看似灵活,布延体重占了优势,只要被布延抓住,扯力克必败。”戚继光还以为陈大成询问他如何评价扯力克和布延的武力,十分真诚的做出了评价,扯力克辗转腾挪速度很快,可是布延体重大,力气足。

陈大成扶额,自家大帅也喜欢看热闹!

喜欢看热闹是人的秉性,不仅仅是大明人,是人的通性。

话音未落,布延就抓住了扯力克的胳膊,用力一带,伸出脚一勾一绊,扯力克就来了个狗啃泥趴在了地上,布延一拧扯力克的胳膊坐在了扯力克的身上,赢得了这次斗殴的胜利。

“输了输了,松开,疼疼疼!”扯力克只能求饶,这个布延的手劲儿很大,这一拧,差点把他胳膊给扭断!

布延坐在扯力克的身上,志得意满的举起了两只手,引得班直戍卫的阵阵叫好,大明军兵也就只是乐,谁输谁赢他们才不在乎,只要打得好看就行。

布延看到了戚继光在人群中,立刻就尴尬了起来,在别人的地头上,和自家亲戚打成这样,实在是有点丢人了。

“损坏之物,照价赔偿。”戚继光笑了笑,说完拂袖而去。

他还有活儿干,看完了热闹,就可以继续做事了。

戚继光在核发犒赏,他还让掌令官和庶弁将对军兵进行走访询问,这犒赏和粮饷是否发放到位,陛下要发多少钱粮,你是否如数收到,所部营帅、庶弁将有没有对陛下的恩赏宣谕到位等等问题。

戚继光也会自己突然询问遇到的军兵,他在保证大明的军饷粮草犒赏,切实的发到军卒的手里。

朝廷有钱有粮不等于军卒能获得钱粮,朝廷有钱有粮,不见得能直接转化为战斗力,这需要执行。

最典型的例子有两个,一个是南宋,富的流油的南宋,照样打不过北面的金国和蒙古,而另外一个例子就是鞑清,鞑清在末年,真的非常有钱。

顺治年间,鞑清朝廷一年岁收2400万两白银,那时候摄政王多尔衮还没有一统天下,在康熙二十四年,朝廷的岁入达到了3585万两,在乾隆十八年,增长到了4000万两,随后一直持续到了道光年间,都是4000万两上下幅度。

光绪到宣统年间,鞑清朝廷一年岁入开始节节攀升,光绪十一年是7700万两,而到了宣统元年,清廷一年收入26321万两白银,超过了两亿六千万两白银岁收,即便是付完了每年的赔款,仍然有极大的富足。

大明最鼎盛的岁收是在洪武二十六年和万历六年,折银大约为2800万银。

鞑清收税入了关,征辽饷还收了近三百年,到了宣统三年,溥仪宣布退位。

到了鞑清末年,手里握着海量银子的鞑清,是决计不敢强兵的,可不强兵如何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鞑清试探的强兵了一,就这一次,是袁世凯小站练兵,后来袁世凯把清廷的摊子都给掀了。

朝臣们一直让皇帝警惕戚继光,因为皇帝真的给了戚继光太多太多的事权,让他带兵出征,很可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这种事历史上也发生过一次,那就是宋太祖黄袍加身,欺负孤儿寡母。

时至今日,即便是再挑剔的言官,也无法从戚继光身上挑出一点毛病来,戚继光出塞之后,是一个战无不胜、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悍将帅才,凯旋之后,戚继光就变的十分内敛,过分忍让。

所以,怎么把钱粮发给军卒,就成了大明朝富国强兵实践中的最大问题,而这个问题,是戚继光、谭纶、王国光三人共同完成的,戚继光是张党、谭纶是浙党、王国光是晋党,三方合力,通过发放实物、提前发饷、走访询问等等手段,完成了饷银的最后一里。

第二天清晨,鼻青脸肿的扯力克和布延再次跟大明开始了谈判,最后终于得到了一个结果,牛羊的数量大量减少,台吉报备朝廷也不再强求,但是其他的事,戚继光一步也不肯让,最终达成了临时停战条约,这份条约在扯力克和布延签字之后,正式生效。

至于这个临时,临时到什么时候,那就不是戚继光能够决定的了。

扯力克和布延会带着一式五份的条约拿回去让土蛮汗和俺答汗用印,而后土蛮汗和俺答汗各自遣使入京,获得大明皇帝的下印,才算是和谈结束。

十天后,朱翊钧收到了戚继光的书信,美滋滋的看完,笑容满面,这么苛刻的条件,北虏都肯答应,看来是真的被戚继光给打怕了,那就可以积极筹措下一步了。

戚继光在书信里还告了贱儒一状,翰林院翰林、万历二年进士陈兴瑞到了大宁卫后,还要喝清前龙井,直接被谭纶给扔到了营造营干了两天活儿,大碗凉茶都喝的可高兴了。

谭纶有两件心事,第一件事就是收复大宁卫,第二件事就是收复河套,下一步就是复套。

大宁卫是大明东北方向的大门,是防止北虏和东夷合流的战略要地,而河套则是解决三边军镇粮食短缺的唯一办法,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就是河套平原,重新夺回河套,延绥、甘肃、宁夏军镇的军粮就能得到保障。

哪怕是日后风力又变了,大明朝廷又穷的当裤子,大明军兵民们也能自己屯耕,不至于饿着肚子戍边。

谭纶以为自己死的那一天,都无法得偿夙愿,现在,希望就在眼前了。

朱翊钧乐呵呵的将戚继光的书信交给了冯保说道:“内书房誊抄收入古今通集库后,把原件给朕拿回来,朕还要妥善保管。”

他和戚继光的书信,他和张居正的奏对,都是死后要跟着他进棺材的东西,朱翊钧专门弄了个松脂填充的模具可以把书信奏对,长久保存下去。

哪怕自己被后世开棺鞭尸了,这些书信,这些奏对,都可以证明,张居正和戚继光不是佞臣贼子,他们所思所虑从来都只有大明,只有中国的利益。

“陛下,大司徒王国光和户部尚书张学颜到了门前,请求觐见。”张宏有些犹豫的说道,张宏知道这二人为何而来,为了稽税院而来。

“宣吧。”朱翊钧点头坐直了身子。

王国光和张学颜上了一道奏疏,《论稽税院稽税条陈疏》,翻译翻译就是稽税院稽税行为准则,朱翊钧朱批否定,并且下诏此事不过廷议,不准。

稽税院稽税是极为粗放的,甚至是抽象的,而且有点像包税制,只是像,并非包税,稽税院只稽税不惩奸除恶,不交税就是最大的恶,交税之后,稽税院根本不管你干什么营生。

而王国光和张学颜的奏疏,就是为了粗放式的稽税而来。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王国光带着张学颜走进了广寒殿的御书房里,十分恭敬的行礼。

“爱卿免礼,坐。”朱翊钧示意张宏看座,看着二人,十分确信的说道:“朕不止一次说过了,稽税院的事儿是朕食言,等先生回朝再改。”

“臣昨日去了宜城伯府,张先生见了臣,在奏疏上签了名。”王国光一听立刻回答道,他可是找到了张居正,张居正愿意签名联名上奏。

“大司徒,你还不知道先生吗?朕是怕先生跑了,再不肯回朝了。”朱翊钧摇头,十分明确的说明了自己的理由。

张居正已经有了永久丁忧的念头,随着国事一切顺利进行,这个念头越来越厉害,朱翊钧每个月都去,张居正想要隐退做个山人的表现越来越明显了。

中兴大明这么费劲的事儿,张居正起了头就想跑?没门!

“陛下,是臣的奏疏有问题吗?”张学颜有些疑惑的问道。

朱翊钧十分肯定的说道:“没有问题。”

求月票,嗷呜!!!!!!!!!!

(本章完)

第三十三章 狼、虎、龙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这条路走得通的话,就走通了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机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国叛徒,献土以求苟安第八十四章 富国以安天下,强兵以诛不臣(为盟主“小飞毯”贺!)第349章 稽税院,扩编!第一十一章 幕后指使之人浮出水面第375章 想要海带,那是另外的价格第556章 谁掌握了海洋,谁就掌握了世界第501章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第二十九章 视之如缀疣,安从得展布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级加倍!第二百六十八章 论迹不论心第二百零一章 海总宪,朕有个主意第487章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垦荒芜田第四章 皇权特许第517章 大明水师阅舰式第487章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垦荒芜田第一百三十八章 坏了,日后当明公得会算学第288章 怎么可能让狗皇帝顺意!第三十章 德为心中法,法为成文德第555章 欠陛下的债,还不完,根本还不完第360章 陛下这个样子,都是你张居正教的!第一十六章 杀人需用利刃第五十四章 过河拆桥,上房抽梯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体国侯于赵第二百零七章 朕以大明天子的名义,判尔斩立决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发生(为盟主第二百四十六章 难道,还有高手?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苍生泪,不到横流君不知第二十八章 力足以胜天第一百零二章 元辅先生没有这么无能的弟子!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七十章 天恒变,道亦恒变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张嘴,哭的梨花带雨就是铁证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种全新的铸炮法,专利人:戚继光第321章 陛下何故谋反?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帅,张四维他欺负朕!第一百九十九章 当大明的看门狗,岂不是能吃到骨头?第470章 还田的三个阶段第二百五十八章 名义上的家人,变成真正的家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买了仙姑的侍女第432章 对北虏的全新玩法第二百三十五章 矫矫虎臣,腹心干城第九十一章 朕就办三件事,骂人,骂人,还是骂人!第375章 想要海带,那是另外的价格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九十章 惩罚性关税第六十九章 同势则附,同利则趋,同害则避第一百一十章 张居正还没用力,张四维就底牌尽出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续性的丢人第483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第325章 定义别人的过去,就是定义他们的未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发生(为盟主第555章 欠陛下的债,还不完,根本还不完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级加倍!第419章 三马之力的蒸汽机第537章 藩镇粮饷在地化第407章 爱我家园,清洁先行第306章 袖手谈心性,甚可羞妇人态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为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弹药!第545章 清流名儒难负盛名,怜孤惜寡上门认第546章 坏就坏在,它不适合大明第490章 给大明当狗,是你想当就能当的?第374章 两宫太后非但不阻拦,还一起胡闹第290章 你拿这个来考验朕,朕怎么可能经受第一百四十五章 救还是不救,这是一个问题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违,践履之实不可弃,两难如何自解?第445章 戚继光没有等到属于他的十二道金牌第二百四十章 火烧长崎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升,大耀东方第497章 陛下剑指之处,大明军兵锋所向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师徒除掉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四章 皇权特许第338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第六十五章 连绵不绝的攻势第369章 大明皇帝的恩情,根本还不完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334章 握紧手中的榔头,敲碎他们的脑袋第338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第543章 鼎建大工里的蝇营狗苟第八十章 贪天之功,异代同愤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将带头冲锋第323章 大明处处都是回旋镖第323章 大明处处都是回旋镖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换第548章 《王谦发家的四个秘密》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来鸟不惊第九十一章 朕就办三件事,骂人,骂人,还是骂人!第426章 智者之屋的话疗第一百三十四章 贱儒,尝尝朕的廷杖!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时候,反对,也是一种配合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应该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第三十三章 狼、虎、龙第二百零五章 复古派中的古墓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