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剿夷与抚夷 (3)

英国外相致中国宰相书,很使琦善觉得他的扶夷政策是很有希望的。那封书的前半都是批评林则徐的话,说他如何残暴武断,后半提出英国的要求。琦善拿中国人的眼光来判断那封书,觉得它是个状纸。林则徐待英人太苛了,英人不平,所以要大皇帝替他们伸冤。他就将计就计,告诉英国人说:“上年钦差大臣林等查禁烟土,未能体仰大皇帝大公至正之意,以致受人欺朦,措置失当。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惟其事全在广东,此间无凭办理。贵统帅等应即返棹南还,听候钦差大臣驰往广东,秉公查办,定能代伸冤抑。”至于赔款一层,中国多少会给一点,使英代表可以有面子回国。至于变更通商制度,他告诉英国人,事情解决以后,英人可照旧通商,用不着变更。懿律和义律原不愿在北方打仗,所以就答应了琦善回到广州去交涉,并表示愿撤退在定海的军队。道光帝高兴极了,觉得琦善三寸之舌竟能说退英国的海陆军,远胜林则徐的孟浪多事。于是下令教内地各省的军队概归原防,“以节糜费”。同时革林则徐的职,教琦善去代替他。

琦善到了广东以后,他发现自己把事情看的太容易了。英国人坚持赔款和割香港或加通商口岸,琦善以为与其割地,不如加开通商口岸。但是怕朝廷不答应,所以只好慢慢讲价,稽延时日,英人不耐烦,遂于12月初开火了。大角、沙角失守以后,琦善遂和义律订立条约,赔款六百万元。割香港与英国,以后给予英国平等待遇。道光不答应,骂琦善是执迷不悟,革职锁拿,家产查抄入官,同时调大兵赴粤剿办。英国政府也不满意义律,另派代表及军队来华。从这时起中、英双方皆一意

主战,彼此绝不交涉。英国的态度很简单:中国不答应他的要求,他就不停战。道光也是很倔强的:一军败了,再调一军。中国兵士有未出战而先逃者,也有战败而宁死不降不逃者。将帅有战前妄自夸大而临战即后退者,也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如关天培、裕谦、海龄诸人。军器不如人,自不待说;纪律不如人,精神不如人,亦不可讳言。人民有些甘作汉奸,有些为饥寒所迫,投入英军作苦力。到了二十二年的夏天,英军快要攻南京的时候,清廷知道没有办法,不能再抵抗,于是接受英国要求,成立《南京条约》。

第五、坐失发展的良机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我们虽拼命抵抗,终归失败,那是自然的,逃不脱的。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远东的近代史就要完全变更面目。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此中缘故虽极复杂,但是值得我们研究。第一,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我国文化有了这几千年的历史,根深蒂固,要国人承认有改革的必要,那是不容易的。第二,我国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的生命线。文化的摇动,就是士大夫饭碗的摇动。我们一实行新政,科举出身的先生们就有失业的危险,难怪他们要反对。第三,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是他们怕清议的指摘,默而不言,林则徐就是个好例子。

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他是百战百胜的,他所用的方法都是中国的古法。可惜奸臣琦善受了英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英人未去林之前,不敢在广东战,既去林之后,当然就开战。所以士大夫想,中国的失败不是因为中国的古法不行,是因为奸臣误国。当时的士大夫得了这样的一种印象,也是很自然的。林的奏章充满了他的自信心,可惜自道光二十年夏天定海失守以后,林没有得着机会与英国比武,难怪中国人不服输。

真的林则徐是慢慢觉悟了的。他到了广东以后,就知道中器不如西洋,所以他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同时他派人翻译外国所办的刊物。他在广东所搜集的材料,他给了魏默深。魏后来把这些材料编入《海国图志》。这部书提倡以夷制夷,并且以夷器制夷。后来日本的文人把这部书译成日文,促进了日本的维新。

林虽有这种觉悟,他怕清议的指摘,不敢公开的提倡。清廷把他谪戍伊犁,他在途中曾致书友人说: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他深巧耳。不此之务,既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况逆船朝南暮北,惟水师始能尾追,岸兵能顷刻移动否?盖内地将弁兵丁虽不乏久历戎行之人,而皆觌面

接仗。似此之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令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

这是他的私函,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写的。他请他的朋友不要给别人看。换句话说,真的林则徐,他不要别人知道。难怪他后来虽又作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他总不肯公开提倡改革。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林文忠无疑的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他尚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别人更不必说了。士大夫阶级既不服输,他们当然不主张改革。

主张抚夷的琦善、耆英诸人虽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清楚了,而且公开的宣传了,但是士大夫阶级不信他们。而且他们无自信心,对民族亦无信心,只听其自然,不图振作,不图改革。我们不责备他们,因为他们是不足责的。

第六、不平等条约的禁锢

道光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九日在南京所订的《中英条约》,不过是战后新邦交及新通商制度的大纲,次年的《虎门条约》才规定细则。我们知道战后的整个局面应该把两个条约合并起来研究。我们应该注意的有下列几点:第一,赔款二千一百万两。第二,割香港。第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第四,海关税则详细载明于条约,非经商国同意不能修改,是即所谓协定关税。第五,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和英国法庭的约束,是即所谓治外法权。第六,中、英官吏平等往来。

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经不易防范,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到前清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后来的祸根。五口之中,他们又以福州为最重要,上海则是中、英双方所不重视的。割让土地当然是时人所反对的,也应该反对的。

但是香港在割让以前毫无商业的或国防的重要。英人初提香港的时候,北京还不知道香港在那里。时人反对割地,不是反对割香港。

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至于协定关税,他们觉得也是方便省事的办法。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的裁于条约,那就可以省除争执,负责交涉条约的人如伊里布、耆英、黄恩彤诸人,知道战前广东官吏的苛捐杂税是引起战争原因之一,现在把关税明文规定,岂不是一个釜底抽薪,一劳永逸的办法?而且新的税则平均到5%,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负交涉责任者计算以后海关的收入比以前还要多,所以他们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其实他们牺牲了国家的主权,遗害不少。总而言之,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的。

我们与英国订了这种条约,实因为万不得已,如别的国家来要求同样的权利,我们又怎样对付呢?在鸦片战争的时候,国内分两派:剿夷派和抚夷派。前者以林则徐为领袖,后者以琦善为领袖。战争失败以后,抚夷派当然得势了。这一派在朝者是军机大臣穆彰阿,在外的是伊里布和耆英。中、英订了条约以后,美、法两国就派代表来华,要求与我国订约。抚夷派的人当然不愿意与美国、法国又打仗,所以他们自始就决定给美、法的人平等的待遇。他们说,倘若中国不给,美、法的人大可以假冒英人来作买卖,我们也没有法子查出。这样作下去,美、法的人既靠英国人,势必与英国入团结一致,来对付我们。假使中国给美、法通商权利,那美国、法国必将感激中国。我们或者还可联络美、法来对付英国。并且伊里布、耆英诸人以为中国的贸易是有限的,这有限的贸易不让英国独占,让美、法分去一部分,与中国并无妨碍,中国何不作个顺水人情?英国为避免别国的妒嫉,早已声明他欢迎别国平等竞争。所以美国、法国竟能和平与中国订约。

不平等条约的根源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无知,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法制未达到近代文明的水准。

第七、剿夷派势力兴起

在鸦片战争以前,广州与外人通商已经三百多年,好像广州人应该比较多的知道外国的情形,比别处的中国人应该更能与外人相安无事。其实不然,五口通商以后;惟独广州人与外人感情最坏,冲突最多。此中原因复杂,第一,英国在广州受了多年的压迫,无法出气,等到他们打胜了,他们觉得他们出气的日子到了,他们不能平心静气的原谅中国人因受了战争的痛苦而对他们自然不满意,自然带几分的仇视。第二,广东地方官商最感觉《南京条约》给他们私人利益的打击。在鸦片战争以前,因为中外通商集中于广州,地方官吏不分大小,都有发大财的机会。《南京条约》以后,他们的意外财源都禁绝了,难怪他们要恨外国人。商人方面也是如此。在战前,江、浙的丝茶都由陆路经江西,过梅岭、而由广州的十三行卖给外国人。据外人的估计,伍家的怡和行在战前有财产八千多万,恐怕是当时世界上最富的资本家。《南京条约》以后,江、浙的丝茶,外人直接到江、浙去买,并不经过广州。五口之中,上海日盛一日,而广州则日形衰落。不但富商受其影响,就是劳工直接间接受影响的都不少,难怪民间也恨外国人。

第59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上) (4)第31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2)第70章 自强之路的失败 (3)第70章 自强之路的失败 (3)第44章 开创盛世的隋唐 (4)第9章 霸国与霸业 (1)第58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上) (3)第13章 孔子和他所处的时代 (2)第17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3)第71章 自强之路的失败 (4)第47章 盛而不强的两宋 (3)第5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1)第69章 自强之路的失败 (2)第64章 剿夷与抚夷 (3)第45章 盛而不强的两宋 (1)第74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2)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26章 秦广汉兴之际 (3)第32章 改制与革命 (1)第22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1)第37章 权谋夹缝中生存的东汉 (3)第5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1)第20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3)第38章 混乱中洒脱的魏晋 (1)第3章 中国历史的黎明 (2)第88章 吕思勉小传第75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3)第22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1)第29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3)第21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4)第52章 在矛盾中行进的明朝 (1)第11章 霸国与霸业 (3)第14章 孔子和他所处的时代 (3)第2章 中国历史的黎明 (1)第26章 秦广汉兴之际 (3)第60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下) (1)第67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2)第72章 自强之路的失败 (5)第16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2)第43章 开创盛世的隋唐 (3)第35章 权谋夹缝中生存的东汉 (1)第60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下) (1)第60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下) (1)第65章 剿夷与抚夷 (4)第78章 辛亥革命 (3)第45章 盛而不强的两宋 (1)第33章 改制与革命 (2)第81章 一战后的中国 (1)第69章 自强之路的失败 (2)第38章 混乱中洒脱的魏晋 (1)第75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3)第56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上) (1)第21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4)第46章 盛而不强的两宋 (2)第65章 剿夷与抚夷 (4)第60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下) (1)第9章 霸国与霸业 (1)第27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1)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46章 盛而不强的两宋 (2)第12章 孔子和他所处的时代 (1)第86章 一战后的中国 (6)第5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1)第44章 开创盛世的隋唐 (4)第28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2)第7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3)第34章 改制与革命 (3)第8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4)第60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下) (1)第26章 秦广汉兴之际 (3)第66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1)第37章 权谋夹缝中生存的东汉 (3)第38章 混乱中洒脱的魏晋 (1)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47章 盛而不强的两宋 (3)第35章 权谋夹缝中生存的东汉 (1)第15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1)第26章 秦广汉兴之际 (3)第20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3)第13章 孔子和他所处的时代 (2)第89章 蒋廷黻小传第33章 改制与革命 (2)第2章 中国历史的黎明 (1)第56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上) (1)第17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3)第74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2)第43章 开创盛世的隋唐 (3)第63章 剿夷与抚夷 (2)第56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上) (1)第53章 在矛盾中行进的明朝 (2)第53章 在矛盾中行进的明朝 (2)第72章 自强之路的失败 (5)第49章 来自草原的元帝国 (1)第33章 改制与革命 (2)第25章 秦广汉兴之际 (2)第55章 在矛盾中行进的明朝 (4)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1)第78章 辛亥革命 (3)第31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