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惊天巨案

如鱼得水呀。欧格纳一连几天都保持着亢奋的神情。

英国政府要他对清国施压,他不仅做了而且还做的非常好。他为湘沪铁路已经投入了资金的英国公司争取到相当于两倍投入的回报,他为汇丰银行争取到在清国内陆开设分行的许可,他还为大英帝国与清国达成进一步开放通商口岸的条例。这都不算什么,他还在电报里指责政府说他们要价太高、要求太多,清国想用这条铁路从英国贷点款也不给,就是这样人家清国也没说这条铁路交给别人修。你们不经清国同意就把人家的军舰转售给他的死敌日本,人家能不报复你们吗?现在不仅仅铁路交给了德国的问题,现在在华的英国公司都招到人手买不到材料,这才是最大的麻烦。

这是麻烦吗?对于在华的英国商人来说确实是。上海生丝联合会宁可把生丝烂在仓库里也不买给英国人,厂子里的工人宁愿跑到工价更低的中国人开的工厂也不愿回来上班,英国在华生意一落千丈。

这确实是大麻烦。但那些能在清国开的起工厂的工厂主有哪个没有议会的背景,即使本身不是,也有后台人是。所以英国议会为解决转售带来的清国的利益下滑问题,终于同意拿的出二千万的四年分期支付的贷款给清国。

欧格纳拿着政府同意贷款的文书再次进宫见了光绪。出宫后,一道旨意发去了上海。责令上海官员勒令生丝联合会按市价卖生丝给英国商人。

而此时。上海外滩的一座高楼内,张宝善品着香茗正在与林启兆的父亲交谈着,而楼下视线可见的地方。上海的衙役在围满的人群当中清理出一条通道,四个革命党人坐在囚车内被押进法场。

“库存的生丝买的怎么样了?”张宝善放下手中的茶杯问刚进门的账房。

“大掌柜的放心,库存的生丝已经全部售空,而且洋鬼子们还不停的道谢呢。现在就等各家丝商前来结算了。”账房说的也很长气,自从三年前江南丝商联合以来,洋人在华人面前说话可是越来越客气了。

“这只是第一步,下面就要让洋人的纱厂找不到人干活。这就要有劳林叔了。”张宝善对坐在对面的林启兆的父亲拱了拱手。

“老夫早有完排。都是我大清子民,哪有帮洋人坑害我大清的。要真有这种人也都清理的差不多了。放心,定坏不了皇上大计。如今我华人联手才牛刀小试。就让洋人举步为艰。可见若是我全大清华人皆能同心同德,又何惧洋人。团结方为上策,还是皇上英明呀。只可恨那些革命党到处蛊惑人心。”

张宝善看了眼楼下正在被挂起来的人头,冷冷的说道:“林叔何必烦恼。革命党不过为一已之私利的跳梁小丑而已。若他们真心是为了我泱泱华夏。就不应该在洋人未平而群狼环顾之时跳出来于朝廷为敌,陷我中国与内乱之当。如今谁都知道日本人与我中国为敌,他们还接受日本人资助,这就是助纣为虐,就当斩首示众。到是此间生丝之事,只是生丝联合会看不惯洋人作为而反击,到是于皇上无关哪――”

“那是那是,老夫唐突了。”

有朝廷政策配合。生丝联合会的生意做的是风声水起。终于买到生丝的终于买到生丝的英国商人们却又面临新一个麻烦――工厂里没人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华商的生意就越做越大。工厂也越建越多。中国的生丝制品在欧洲市场依然是很受欢迎,以前都是英国商人在华收购生丝制成成衣再送回欧洲销售。自从太平洋货运公司的航行开通到欧洲后,华人的生丝成衣就越来越多的走太平洋货运的船远赴欧洲。当清国开始全世界采购工业材料之后,欧洲客商就跟着发财,然后整个欧洲似乎就变的更有钱了。无论是衣服还其它产品,华人在欧洲市场销量都大幅提高。而华商无论从材料还是制造和运输,最后到了欧洲销售的成衣也不比他国客商的贵。这也就使得华商的工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为了增加出货量,他们已经开始于外国客商争夺起工人,明显外国商人处于劣势。看着堆满仓库的生丝和几近空无一人的厂房,英国丝商欲哭无泪。

“这我没有办法。”面对汹涌而来的英国客商,欧格纳也只能一摊手无奈的说道。工人们有选择到哪里做工的自由,你们自己招不到工人这能怪的了谁。欧格纳认为自己的工作已经做的很好了,在他的抗议下《时务报》已经停止了对英国的不利宣传,而转为介绍英国人土风情。也因为自己的抗议,清国各地的官员也在劝说清国的民众,人家官员把街上流浪的乞丐强行送到英国工厂,结果你们还嫌人家不会干活不要,那就真没办法了。清国已经尽力了,就如同光绪皇帝说的那样:总不能将人从别的工厂绑架出来送到你们那去吧。

好说歹说,总算劝走了这些烦人的商人。欧格纳回到房间内打开抽屉,里面放了数张支票。其中最大的一张是三万英镑,这是清国皇帝给他的感谢费,也是他单笔收到的最大款项。这可是自己近五年的工资收入了,每看一回就激动一回。关上抽屉,欧格纳觉得自己这段时间太忙了,他打算放松一下自己。不远处的四海酒店重新装修后已经开始营业了,那里的灯泡都漆上的颜色。听说里面现在是美轮美奂、如梦如幻,今天是英国日,自己应该去感受一下。只是光绪皇帝为什么还没取消俄罗斯日,自己太讨厌那种音乐了。

南洋上依然是烈日当空,酷热的阳光照射在军舰上。这让整艘军舰如同蒸笼一样。甲板中,从海上吹来的空气似乎依然还是那样燥热,这让本来就万分焦急的格雷斯更加烦躁。

海面上。已经奄奄一息的人被拉上了小船。从望远镜中看到那人的情况,长年在海上漂泊的格雷斯就知道,这个至少二天没有补充淡水。饥渴将一位海上壮汉折磨成浑身柔软的模样。

五天前,他就率领英国驻新加坡分舰队出航,去迎接从上海回国的货轮。可他是计划中预定的海域等了半天多也没等到货船,他知道货船里装的是什么,所以等太阳即将落下海平面后。终于下了决定,舰队进入中国海域查看情况。到不是英国的驻新加坡舰队怕了清国,这只是遵循一种惯例。一般情况下。他国舰队进入别国近海之前一般会事先通知对方。

前面不远处就是曾母暗沙,清国人总说出这块块暗礁才算是出了中国海域。对此,清国政府对外宣称的说法是:早在五百年前的中国元朝时期,当时元朝南下的水师远航的最南端就是停留在这里后再返回国内。最神奇的是。清国政府竟然从国家档案室内竟然还真的找出一份破烂不堪的老文书。在留下的残存不多的页面上确实还写着有这么一回事。光绪象解释一个传说一样,还真宴请了各国公使去看这份老文书。宴会上,光绪还找出更多的老文书,更是一一介绍了现在南中国海各岛屿名字的由来。各国公使也没在意,点头称是就用心饮宴去了。在他们看来,你说是你的那就真是你的了?尤其是欧格纳,更是不在乎。印度总是印度人的,自古就是这可是世界上所有人都知道的。那又能怎么样,现在还不是大英帝国的。你们这才五百年算的了什么?既然在英国势力范围内的暗礁。连最强大的英国公使都没有意见,其它人也自然没有意见。

但对于格雷斯这种海军将领来说,意义就不一样了。英国政府认可了清国政府对于曾母暗沙的说法,也就是说前面的那片海域就是清国的海域。做为他国舰队在没有提前知会的情况下,尽量不要招惹事端。他出港之前接到的命令也是在这一带海域迎接货轮,反正沿途有清国南洋舰队护航。即使没有那还有一艘帝国的巡洋舰,这也不是海盗可以挑战的。但等到太阳快要落下海平面也没有等来,那就不对劲了。真到了有事时候,这惯例也就不管用了。格雷斯下令收拢军舰,向前巡航查看。

结果等他都开到南沙群岛也没有任何发现,然后就是三天的大面积搜寻,终于在今天这烈日当空的时候,在航线北面30多海里的地方发现穿着大英帝国海军军服和普通水手服的尸体。出事了,还是出事了。有一艘巡洋舰护航的货船还是出事了,所幸的事,他还是在这片漂浮着的尸体中找到了最后一个活口。

“医生,医生。立刻救活他。”看着抬上甲板奄奄一息的水手,格雷斯大叫起来。这是唯一的活口,只有他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直到将所有尸体都检查过后,水手们将所有尸体都绑上一个重物,让他们沉入海底。这是英国海军的海葬的习俗。也就是这时候,那奄奄一息的人转醒过来。格雷斯急忙去医疗室查看。

“海盗,是沙和尚。”才刚刚转醒,说完又晕过去了。格雷斯在他的眼中发现了恐惧。一天以后,那个醒过来了。勉强喝了一碗稀粥,才告诉格雷斯发生了什么。

他叫张浩,是货船轮机舱的一个修理工。他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过了南沙群岛后,清国舰队就返航了。事发时,他在轮机舱。只知道船长突然下令停船让他们全部上甲板,上去之后才知道他们碰到了海盗,而不远处的那艘护航的军舰正在沉没。当海盗将货船开走后,就将坐在小船上的他们集中到一起,然后开枪屠杀。他当时夺在人群中,见事情不对就跳到海里躲了起来。事后海盗还在原地停留了一个小时,将所有没死的人全部杀死,他是借着船长的尸体的掩护活了下来。而海盗他们去了东方,他听的得中国话,海盗说他们的老巢在巴拉望岛上。

格雷斯又问:“清国舰队为什么没按规定将他们护送到曾母暗沙交给我?”

“货船在东海海面上就坏了一次,修了整整七小时。”

有他的话就够了,格雷斯一面叮嘱医生好好照料这位伤者,一面下令所有军官到舰桥集中。不是清国舰队提前离开,那是因为他们到了返航的时间。

舰桥上,格雷斯下令舰队全力向东,直奔巴拉望岛而去。他发誓他要找到那群该死的海盗并把他们全部吊死在绞刑架上。于是,二艘巡洋舰和三艘雷击舰破开海面,向东全速行驶。而另一艘雷击舰则以全速返回新加坡。

欧格纳醉熏熏的回到公使馆。新装修的四海酒店确实环境优雅,刷上薄漆的灯泡发出来各种颜色的光芒,将整个四海酒店变的幽雅而神秘。可口的美食、香醇的美酒、还有那美丽的侍女和**的灯光,都让欧格纳流连忘返、如痴如醉。太美了,看来自己需要多去几次。欧格纳枕着美梦入睡。

梦中,那娇柔的侍女正倚靠在他的怀里,他已经开始解开那侍女的束缚。就在他将要成功的那一刻,一个粗鲁的男人开始死命的摇他,直到把他摇醒。

窗外,天色才刚刚发白。欧格纳看了眼窗外,很不满的对还穿着睡衣把他摇醒的武官抱怨道:“见鬼,这才几点。”做了这种梦却被人摇醒,是个人都会发火。

“阁下,大事不好了。我们刚刚接到来自新加坡的电报,那艘货船被海盗抢走了。”武官焦急的对他说。

“一艘货船而已,至于大惊小怪吗?”军舰都被抢过,海盗抢艘货船也需要公使馆来处理吗?欧格纳侧身转了过去,他还想重回梦中。但突然他如同被压缩的弹簧一样猛的坐了起来,惊慌的问道:“被抢的,可是从上海出来的那艘?”

武官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报电报念给他听。

“这是真的吗?”欧格纳浑身颤抖起来。

“是的,他们找到了很多帝国海军官兵的遗体,还找到了其中唯一的生还者,身份也核实过了。海盗是沙和尚那伙人。”

“哦――上帝。立刻通知远东舰队出发,去剿灭这群该死的海盗。”欧格纳从床上爬起来开始穿衣服:“我要立刻进皇宫去面见光绪陛下,请他派南洋舰队支援。”

英国佬被海盗抢走了价值五千万英镑的黄金!这个消息震惊了世界。也是同一天,世界各大报纸不约而同的都刊登了这个消息,无一例外的所有报纸的标题都是《惊天巨案》。(未完待续……)

第195章 乙未宫变(下)第126章 急转直下第147章 诸位辅佐,朕之大幸第384章 疯狗舰队第136章 混乱的战局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声第149章 生产建设兵团第221章 信念第230章 回京的犹豫第283章 离别第210章 坍塌的海参崴第292章 同命运第11章 国事方略第377章 9月12日第109章 去死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飞艇的威力第128章 伤员第415章 胜利的归属第416章 移民大法第423章 骑兵的战争第87章 严复为官第405章 重炮的轰鸣第78章 计较第258章 史上最大抢劫行动(2)第300章 四十三章 菲律宾改名叫吕宋第149章 生产建设兵团第7章 着手准备第193章 乙未宫变(上)第392章 朝贡的意义第396章 中俄大战,一触即发第300章 三十九章 海军变革第116章 各出其法第300章 一十八章 不留后患第114章 改变的底气第263章 进京面圣第96章 战争开始了第157章 态度第253章 我们有枪炮第426章 两个疯子的战争第75章 杀人放火时第1章 回首百年第114章 改变的底气第242章 那颗最亮的宝石第107章 还能退到哪里第426章 两个疯子的战争第299章 公私分明第100章 一溃千里第40章 回京第111章 乱像丛生第197章 李鸿章的忠心和忧虑第32章 水师议事第106章 宁死不降第252章 大清国的国际抗议第29章 初见琅威理第144章 炮击在继续第398章 替代无畏号的白起级战列舰第137章 还差三十米第399章 豆芽引发的悲剧第185章 哗然第420章 夺桥之战第254章 一线生机第119章 我的亲娘第395章 老谋深算第241章 海狼初现第35章 容闳回国第8章 最快敛财手段第36章 教育与品牌第406章 战斗的意志第422章 决战前夕第158章 烦心事第300章 二十四章 偷天换日第253章 我们有枪炮第300章 四十七章 中国的野心第142章 颤抖的佐世保第172章 震惊第209章 突袭,目标海参崴第262章 风平浪静第371章 由小见大第133章 设伏第194章 乙未宫变(中)第300章 二十章 烽火日本第227章 对日政策第300章 二十五章 钱钱钱第109章 去死第300章 一十一章 夏威夷的决心第235章 大 跃 进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声第283章 离别第67章 梦里梦外第231章 山海关上的决定第250章 风起南洋第250章 风起南洋第68章 谁才是倒霉的人第210章 坍塌的海参崴第236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第228章 葫芦岛号巡洋舰第424章 鄂木斯克之战第276章 决不让英雄在九泉下流泪第300章 一十九章 向日本本土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