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兵临广州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们的军队人数在这之前一直都不足五万人,直到清廷退守江北之后他们才大举扩军,眼下广州城内的那支军队就是他们的精锐部队,湖南境内的那支军队则是他们新扩编的新军,我们如果要攻打广州的话,将会直接面对中华军的最精锐部队。+◆,”胡国柱继续说道。

众人听完又是一阵沉默,气氛变得有些压抑。

吴三桂看了看夏国相,见他似有话要说,于是问道:“国相你觉得如何?”

夏国相站起身来,看了一眼胡国柱,这才说道:“刚才胡将军所说的确有其事,末将在湖南的时候也曾派人打听,从清军的逃兵以及耿继茂的军队中都能够得到一些比较靠谱的消息,之前岳乐和耿继茂的联军总兵力超过十五万人,加上南方几省的原由兵力,前去围剿在泉州登陆的中华军的清兵人数应该在二十万上下,这一批清军之中有一支军队是从原来的四川调过去的,他们跟郝摇旗等人交战过很多次,战斗经验十分丰富,而且作战是出了名的勇猛,但是即便是这样,在中华军的面前依然讨不了好,联军被打的大败,岳乐自己都差点死在了乱军之中,清廷眼见南方局势糜烂,再无坚守下去的可能,这才主动放弃了南方,退往北方准备沿着长江一带组建防线,这才导致了眼下的场面。”夏国相说完之后看了众人一眼,见到大家的脸色越加严峻,意识到自己可能打击到众人的信心了,于是连忙说道:

“不过中华军也有一个很致命的短板,只要利用好了这一点,我们想要取胜也是易如反掌的。”

吴三桂听完眼睛一亮。急忙问道:“国相所说的短板是什么,快快说来孤王听听。”

胡国柱和吴应麟这个时候也纷纷看向夏国相,要听他说些什么。

“王爷,胡将军,小王爷,你们都知道中华军最厉害的是火器。那么一定也知道了火器这种武器是属于一种消耗品了。”

“不错,我在宁远为主将的时候,军中就有不少的士兵使用火器,无论是火炮还是火枪,都需要实心弹丸和大量的火药,遇到大风或者下雨天的话,这样的火器还不能使用,国相将军你要说的就是这些吗?”吴三桂似有明悟。

“王爷所言不错,只是还不太全面。列位请看。”夏国相从衣袖里面摸出来几个小的物件,看起来闪闪发亮,但是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王爷,胡将军、小王爷,你们看。”夏国相走到几人跟前,将从衣袖里面拿出来的物件交到他们的手中。

“这些东西是什么?”一直没说话的吴应麟这时候忍不住了,这些东西看起来十分光滑,下面一个黑底。中间一个空洞,外面看起来光彩夺目。里面却是漆黑一片,用手摸一摸手上还会粘上黑色的东西,放在鼻子边上闻一闻,似乎有点火药的问道。

“小王爷,这是中华军的火枪发射之后留下来的一种东西,他们将它称作为弹壳。”

“弹壳?”这一次开口的却是吴三桂自己。这个时候的火枪还没有定装子弹这种概率,无论是清军还是之前的明军,使用的火枪都死采用铅丹或者铁弹丸,甚至还有人使用碎石子等杂物来当做子弹。

“对,他们的士兵是这么称呼它的。这就是我说的,他们的一个最大的破绽。”夏国相笑着说道。

“这个就是他们的破绽?”吴三桂有点不相信。

“不错,王爷,您有所不知,中华军的火器无论是火枪的子弹,还是火炮的炮弹,都有这个东西,只不过因为炮弹的弹壳太大,我就没有带过来,不过看上去跟这个子弹的弹壳差异不大,将它们放大缩小就可以了,这种东西显然是定制的,也就是说属于一种一次性的消耗品,在战场上使用一次,就不能再用了,而且无论是他们的火炮还是步枪,将这种特定的子弹用完了之后,就几乎没有用了,士兵们不能拿铁弹丸或者直接装火药开枪开炮,所以这就是我们的机会。”夏国相胸有成竹的说道。

“你是说要派兵将广州城围起来,断绝他们的物资补给通道,等到他们的储备弹药用尽的时候,再发动大举进攻,这样就能拿下广州城,而且减少大量的伤亡?”吴三桂恍然大悟,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他对拿下广州城又变得有信心了。

吴三桂再听取了夏国相的建议之后,决定立刻出兵,先将广州城围起来再说,然后让胡国柱带着五千骑兵悄悄的摸到北方去,切断福建和广东一带的交通线,这样一来,他就能够将广州城内的中华军困死了。

吴三桂的二十万大军气势汹汹的杀到广州城下,在城外四个方向都扎下了大营,一副四面围城的样子。

城中的尚可喜被吓得心惊肉跳,之前他有机会逃跑的,却因为舍不得家产而没有跑,这个时候广州城被围,他就算是想跑只怕也是跑不了了。

赵登明却一点都不紧张,中华军已经在城外布置了三道防线,五万大军四面都布置了一万人,城中还有一万人的机动部队,一旦哪一边出现了不利的情况,城中的军队可以立即赶去支援,一万对五万,更何况他的手中还有坚固的防线和城墙可用,因此他对防御情况一点都不担心。

不过时间一长,赵登明就看出事情不对劲了,吴三桂的军队来的时候气势汹汹的,可是时间都已经过去了半个月了,怎么也不见他们发动进攻啊,这是想要干什么?

他左思右想就是想不明白,他们这样子围成,等于切断了广州城和外界的联系,难道说是想要封锁广州城,将我们困死在城中吗?

不过仔细一想,这似乎也站不住脚,广州城内目前虽然还有三十多万的居民,再加上八万的军队,一共加起来还没有四十万人,而不算老百姓家里的存粮,光是尚可喜的粮仓里面的粮食,就多达五十万石,足够军队和全城的百姓吃上两个月的了,如果在算上各个粮行以及百姓自己家里的粮食,这个数字还会更多,广州城至少能够坚持三个月不断粮,而反观他吴三桂呢?

二十万大军在外作战,需要消耗的粮食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昔日汉武大帝出兵塞北的时候,曾发动五十万大军上百万的徭役,其目的并不是要作战,而是为了支撑那十万人的骑兵部队的物资供给,可以想象作战部队的粮食消耗以及人力损耗是多么的严重,这个时候在广州城下多拖上一天,吴三桂绝对比自己难受。

想明白这一点,赵登明也就丝毫不着急了。

吴三桂围住广州城自然不是想要就这么干耗着,而是想要消耗中华军的弹药,而不出兵进攻的话,中华军的弹药是永远也消耗不玩的,到时候自己就要先完蛋,所以当他的军队抵达城下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派出军队四下到各地去抓人,想要用这些人来消耗中华军的武器。

(。)

第47章 各自突围第123章 陆上交战第336章 清军的反扑第12章 整顿乱军(二)第53章 拜访渔村第359章 浓雾偷袭(二)第255章 清廷的封锁(二)第28章 进攻戴帽山第404章 平定准葛尔(三)第100章 新式火炮第288章 兵分两路第390章 远洋舰队第58章 风云突变第233章 董义的建议第329章 出城谈判第118章 狙击大队第72章 海上大火第263章 夜袭镇海(三)第151章 一边倒的战斗第416章 驱赶守军第149章 土着人,开战!第174章 海盗岛第309章 前往马尼拉第273章 兵临城下第263章 夜袭镇海(三)第57章 伤兵营第379章 出兵湖南第136章 围困第58章 风云突变第28章 进攻戴帽山第314章 白塔第114章 北方变故第410章 战局不顺第283章 出兵第134章 生或者死第305章 雨后春笋般的清廷水军第413章 锦州之困第414章 破城第348章 最后一道防线第73章 日军投降第74章 意外之人第257章 农业的发展和建设(二)第300章 舟山群岛的建设第388章 划江而治第262章 夜袭镇海(二)第162章 筹建安北市第43章 厦门风云(二)第286章 初战告捷第156章 推选总指挥第116章 刘阳夺魁第343章 海澄攻防战(六)第304章 新型战舰第132章 火烧连营第268章 经略南洋第69章 积极备战第88章 府中的意外第156章 推选总指挥第423章 远征舰队第202章 西班牙人遇袭第236章 出兵台中第394章 退守辽东第212章 施琅上任第4章 兵临城下第72章 海上大火第24章 明军的出路第230章 陷阱第113章 回到基隆第68章 意外来兵第77章 基隆市第191章 马尼拉的土着人第202章 西班牙人遇袭第317章 论战第225章 偷袭第389章 九门提督第3章 关宁铁骑第154章 阵地危急第400章 进军朝鲜第278章 势不可挡第77章 基隆市第114章 北方变故第154章 阵地危急第132章 火烧连营第250章 人才问题第124章 日军逃走第63章 台中对第256章 农业的发展和建设(一)第77章 基隆市第403章 平定准葛尔(二)第264章 谋划海南岛第232章 冲出重围第61章 激战荷兰人(二)第36章 攻城困难第246章 战后的巨大影响第423章 远征舰队第296章 意外收获第241章 大海战的前奏第272章 暗线第136章 围困第132章 火烧连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