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7 百姓苦

李恪这次回到王府相当低调,窝在府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因为,他知道现在是敏感时期,朝廷要组建新军,在这个节骨眼上他要是再到别的大臣家中拜访,势必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李恪在府中闲来无事,便唤来杨宝山,问起矿盐的销售情况。

“王爷,我们的盐巴,没有苦味,外加价格低廉,一经推出就供不应求,日进斗金…”杨宝山眉飞色舞的滔滔不绝。

“长安这么缺盐吗?”李恪一脸诧异道。

“王爷有所不知,长安还好,最缺盐的还是在边关,这天下刚太平而已,没了兵灾,边关的人民,平日里野菜加粮食也能混个半饱罢了,前些年,盐虽然贵,偶尔也能称上个几两,但这几年突厥人年年犯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商道断了,山东的盐运不进来,草原上的盐池又没办法采盐。边关的将士年年作战,军中缺盐,以醋布佐料,军士身体一年亏似一年,大将军明知突厥人从延川回草原,士卒身乏体弱只堪守城无力追击,因此我们汉王府的食盐,不仅在长安销售,还大量销售于边关…”杨宝山娓娓道来。

李恪知道他父王刚刚登基,帝国就迎来了最险峻的时刻,突厥两寇中原,泾州,武功告急,吉利直趋渭水河畔。

李世民挟尉迟恭泾州阵斩两千突厥铁骑之威,轻车简从,六骑出长安,与吉利会于渭水。次日在渭水便桥上与突厥会盟,杀白马为誓,突厥退兵。

李恪当然知道这是他父王的缓兵之计。现在大唐内有藩王未平,民生维艰,隋朝留下的粮食已消耗殆尽。十八路反王,七十二股烟尘,相互间厮杀,男丁十不余一,人口自一千七百余万户锐减至六百四十万户。

汉民族犹存,却无往日之威。周边异族蠢蠢欲动,突厥劫掠边关不休,吐谷浑也想浑水摸鱼,吐蕃的孙赞干布也已长大成人,开始自己的征途,新征途,新罗,高丽更是对东北平原垂涎不已。

纵观历史长河,照耀千古的伟大君王无不是从荆棘路上杀出一条血路来的。现在,李世民收起自己的爪牙,蜷缩自己的身躯,舔干伤口上的鲜血,等待腾跃九天的时刻。

作为重生者的李恪知道,唐王朝的光辉必将照耀千古。一想自己能够参与到这盛世,李恪常常在梦中都会激动的手舞足蹈。

大唐的盛世得十年甚至几十年之后,现在的大唐刚刚完成统一,由于战乱,百姓十不存一,食不果腹,特别是边关百姓整天吃不饱穿不暖,还时常受到异族的入侵,过得提心吊胆的日子…

李恪不由得多愁善感道:“哎!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杨叔,增加盐矿的人手,加大食盐的产量,把食盐的价格往下压一压,争取让每个百姓都能吃得起我们的盐巴!”

“王爷仁慈!”杨宝山恭敬道。

“另外,矿山多加派点人手,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李恪郑重其事道。

“偌!”

半月之后,朝廷的一次朝会,李世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组建新军。朝中大臣,亲王子弟,贵胄富户都对这支新军充满了期望。李世民如此看重,如果能在里面混个一官半职,再在战场上立些小功,那升迁就不成问题了。

所以,很多世家子弟都想往新军里面挤。因此,代表这样世族的朝臣在商议的时候更大限度的为自己争取名额,使得组建新军的问题成了大家如何分配新军人数的讨论。气的李世民瞪着眼睛看着堂下争吵不休的众人。

李恪站在众人之间,不时的拿眼睛扫视众人一眼,见长孙无忌、李靖、房玄龄、杜如晦、封德彝、萧瑀等少数的几个人没有参与之外,其他的人吵的不可开交,并且他们对李世民的气愤不予理睬,李恪不禁心里暗道,“大唐的朝堂就是开放,朝臣们可以不顾君王的情绪,肆无忌神的争吵而不必害怕治罪。”

然后,李世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吼道,“够啦,朕让你们讨论的是新军该组建,不是要你们为新军提供多少人。”李世民气呼呼的说道,“新军的兵源可以在长安十六卫中甄选,你们就不必再讨论此事。”

大臣见李世民如此一说,都知道自己做的有点过,沉默不语。

李世民见大殿安静了下来,沉默了片刻之后说道,“组建新军,干系甚大,不必操之过急。你们回去之后都写一份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给朕呈上来。还有,你们如果想举荐人才,也可以让他们写份关于新军的条陈,一同呈上来,退朝!”

李世民说完便转身离开了太极殿,李世民走后,大臣们三三两两的离开了。

大唐初年官员的办事效率极高,在李世民下旨让大家写关于新军的陈条和推荐人才之后。一天的时间,李世民的玉案上已摆了一沓通过三省和兵部选出的认为可取的一些建议的陈条。

李世民逐个翻阅每一份奏章,看完之后都是摇头不语。这些奏章不是言辞华丽缺少实践经验的书生之谈,就是狂妄自大,不了解突厥真正实力的狂妄之之辞。很少能从自身的兵种和对方的实力来分析给出实质性的建议。

李世民越翻越是气氛恼怒,别说是一些文臣,就是朝中很多武将也对突厥抱着不屑的态度。除了李靖,李绩等少有的几个人之外,其他人都认为大唐现有的军队就可以跟突厥进行一场大战,他们认为突厥军队人数少,只要分散他们的骑兵,逐个击破就可以完胜突厥。

李世民在看到这些奏章的时候,心里突然生出一股无以言表的伤感。也许,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真的老了,虽然他们的人没有老,但是他们的心都已经老了,已经不复当年的勇猛和坚强了。想到这里,李世民低头沉吟不语,半响,他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是时候着手培养一批年轻的将领了,也该让大唐军队换换新鲜的血液了。”

489 河东薛氏0092 政事堂270 密谈0202 放风筝0029 安内必先攘外0137 火炉0169 五粮液0124 炒茶0179 五姓七望349 掌控都督府0068 李恪二次被揍369 决战0173 灯火阑珊415 未雨绸缪505 寸步不让464 君臣反对0041 太极宫496 抢功0012 长孙无垢389 庆功宴(二)252 岭南冯家412 落雕弓456 西征高昌0199 养猪0181 科举458 分封223 杀猪菜588 汉王遇刺(四)0054 新皇登基485 心态失衡329 太子大婚544 造反团伙0213 十八学士515 迎亲0069 程咬金262 路遇恶奴0038 玉如意424 世子秦怀玉0194 暗棋0141 入宫645 愤然离席221 香水0198 精盐394 出谋划策493 薛仁贵初战0058 携美游街422 席君买(三)466 武则天637 君子六艺449 欧阳询508 挑拨389 庆功宴(二)289 大唐第一次足球联赛的设想310 运动会开幕487 高昌王292 计划0067 自污508 挑拨523 初唐四杰591 兵围长孙府0004 李世民295 各方反应324 三省吾身379 大获全胜608 井水浇灌0127 断句0154 朝会风云(下)573 国子监祭酒387 京中局势538 扑朔迷离410 花灯278 弹劾0125 李泰拜访0126 君子远庖厨231 颉利可汗354 云州城下306 运动会434 重耳故事244 机关算尽436 晋阳公主0047 李恪又被揍464 君臣反对560 太子汉王联手0189 春景238 李靖出马0079 神人367 斩将347 借题发挥0199 养猪585 汉王遇刺0098 尘埃落定497 侯君集的疑惑346 大都督414 武则天出现0132 千夫所指0211 陌刀611 装神弄鬼333 汉王大婚(二)0180 世家的兴衰303 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