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 奏章

李世民在快要不耐烦的时候,突然一个人的奏章让他眼睛一亮,李世民发现这奏章是他的儿子李恪所上,立面还夹杂着一个名叫苏定方还有一名叫刘仁轨对组建新军的一些建议。

李世民看的很详细,有的地方甚至一而再再而三的看。所以,苏定方和刘仁轨的奏章看完之后他长长的舒口气,然后又拿起李恪的那份细心的看了起来。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李世民终于将这份奏章看完。

“李顺,口谕,宣李恪觐见!”李世民吩咐道。

“偌!”

李顺带着皇帝的口训快马加鞭的来到了汉王府,李恪哪敢怠慢,立马跟李顺来到两仪殿。

李恪来到两仪殿发现李世民正在低头阅览奏章,急忙上前几步跪拜道,“儿臣李恪,叩见父皇。”

“起来吧!”李世民随和道。

“谢父王!”李恪随即站来身来。

“这苏定方和刘仁轨可是你府中之人?”李世民问道。

“这二人正是儿臣府中的校尉…”李恪回应道。

“苏定方朕认识,以前在刘黑闼军中的时候就是一员宿将,斩将夺旗,攻城陷阵,战无不胜。只是朕没有想到,他不但是一员虎将,对骑兵之道竟也精通到如此地步,特别是对突厥骑兵配置的分析和新军如何克制突厥骑兵的布阵方面见解独到。更让朕好奇的是这刘仁轨又是何许人也,竟然也对骑兵有如此深刻的见解?”李世民一脸惊喜道。

“启禀父王,这刘仁轨乃是汉朝皇帝汉章帝刘炟之后,后来家道中落,他自少孤贫,却恭谨好学,成年后博涉文史兵法…”李恪娓娓道来。

“原来是大汉皇室之后,难怪如此博学!”李世民闻言微微一笑道。

紧接着又道:“李恪,你倒是给朕推荐了两个难得的人才。”

李恪连忙起身道:“举贤不避亲,苏定方和刘仁轨二人虽然是儿臣府中的校尉,但他们都有大才,儿臣也不能以一己私利而让大唐损失两员将才。”他先给李世民将一军,告诉他自己推荐苏定方和刘仁轨不是因为他和自己的关系,而是为了大唐能够多两员将才,别让苏刘二人因为是自己汉王府的人就埋没了他的才能。

“朕知道你一心为大唐着想。”李世民又何尝不明白李恪心里在想什么,笑道“你写的关于组建重骑兵的建议很不错,跟以往关于重骑兵的设想有所不同。但是,朕还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你就给朕解释解释。”

“父皇请说,儿臣一定知无不言。”李恪谦虚的说道。

“你所提到的重骑兵的装备只在特别的部位加厚盔甲,这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速度和机动性。但如此一来防护能力就有所减弱,达不到重骑兵的效果,又不能当轻骑兵使用,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啊。”李世民说出了自己的疑惑之处。

李恪知道李世民会问到这个,所以他心中早有定计,微一思索道,“启禀父皇,这种重装甲骑兵更加完善,就是轻骑兵所配备的装备,只是在特别的部位加厚而已。如此一来,他们所需要的战马也不需要承载太多的重量,不一定非要精良的战马不可。可以解决大唐缺少良马的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不需要太多的扈从,不需要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必要的时候可以下马战斗,也可以跋山涉水,长途奔袭。虽然不像轻骑兵那么灵敏,但在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当轻骑兵使用。”

“恩。”李世民点点头道,“如此,也算是符合大唐现在战马紧缺,精良的战马短缺的现状。”然后,李世民话锋一转,“只在重要的位置加厚装甲,如此一来,重骑的防护能力大大的减弱,如果当做重骑兵使用,还是有所欠缺。”李世民又抛出一个问题。

“父皇,虽然减轻了他们的装配,但是他们有了灵活的四肢,便于做出任何的劈砍动作,而且我们可以挑选强壮的老兵和箭术高手,让他们在马上使用强大的弓箭或马驽。用他们手中重武器和严格的团队作战技术来弥补一点就行。”李恪对李世民的这些问题心里早做了思量。所以,李世民一问起来,他答的有理有条,滴水不漏。

李世民在听完李恪的陈述之后点点头,沉吟片刻道,“恩,听你如此一说,朕倒是觉得你的建议还是有可取之处。不过此事还需要跟大臣们讨论才能做决定,你准备一下,到时候你也参与进来,听听他们的意见。”

“儿臣谨遵父皇旨意,儿臣这就去准备。”李恪听到李世民心里似乎已经采纳了自己的建议,高兴道。

“不用如此着急,你还有好几天的时间准备呢。”此时的李世民心中渐渐转好,笑道,“你府中的苏定方朕就调他到千牛卫任职,给他个千牛备身,然后再让他进新军吧。”

“谢父皇。”李恪听到李世民对苏定方的安排心里一阵激动,看来苏定方的职位是升定了,在新军的地位肯定不会太低。因为,历来皇帝为了提拔低级将领的时候能够名正言顺,都会把他们调到自己的亲卫中镀金。千牛卫素为皇宫大内,是李世民的亲卫。能在千牛卫任职的军人,外调之后的官职肯定不定,最少也是个中郎将。

“至于那刘仁轨,还是留着你王府为你效力,毕竟你那也需要人!”李世民微笑道。

“儿臣遵命!”李恪懂李世民的意思,他不可能同时提拔两位汉王府出生的武将,这样会让很多人坐立不安的。

然后,李世民又问了一下关于重骑兵的给养等的其它问题,李恪一一解答,才给李世民将自己的重骑兵方案介绍清楚。

李恪知道李世民最近特别忙,所以,苏定方入新军的问题和自己重骑兵的问题解决完之后没有打扰李世民,告辞一声退出两仪殿。

李恪退出两仪殿的时候,李世民正好拿出红笔在他和苏定方的奏章上写了“同意”两个字,然后交给李顺,让他将奏章交给三省兵部讨论。

0152 朔望朝参463 计成416 祸兮福所倚0091 摊上事了0144 世家0188 微服私访227 果酒260 回骊山438 后续570 狄仁杰298 拔河比赛0175 有女名婉378 杨政道564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614 苦尽甘来0182 唐人好诗256 罗艺反唐591 兵围长孙府434 重耳故事448 刀兵再起0169 五粮液280 罪状0123 军神李靖0175 有女名婉0064 不给钱就不算卖304 天子看球380 战后影响0178 少女心思353 调兵遣将0187 曲辕犁242 被迫和谈446 插秧0103 汉王府0157 楚王筹划555 观音诞497 侯君集的疑惑301 赛后影响(二)0155 群魔乱舞492 骑兵的优势280 罪状299 足球比赛252 岭南冯家569 士族垄断教育0011 李渊0153 朝会风云(上)232 突利二汗259 尘埃落定536 太子心灰意冷633 汉王解惑0096 三喜临门0071 长孙无忌受辱641 儒法并用0135 高士廉425 薛仁贵0085 突厥入侵565 李世民的苦恼625 太子的拉拢(二)360 大军压境505 寸步不让361 兵分三路386 弹劾282 外戚314 决赛开始0092 政事堂340 都督府与刺史府252 岭南冯家0075 锋芒毕露414 武则天出现232 突利二汗487 高昌王324 三省吾身333 汉王大婚(二)565 李世民的苦恼534 迷局(二)560 太子汉王联手521 鹅毛笔261 豆腐脑0044 暴揍长孙冲0200 骊山别院0155 群魔乱舞515 迎亲302 赛后影响(三)323 暴躁的太子435 修行宫634 徇私舞弊372 决战(四)561 分头行动484 李恪的谋划521 鹅毛笔272 李唐皇室0147 为民除害253 长安商会0043 怒发冲冠0011 李渊459 萧美娘254 合作达成617 上朝0114 得偿所愿358 苏烈领兵0073 初唐四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