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第174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事情闹大了!

那些被揍了的人,他们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婆姨,女子全都哭哭啼啼的涌到区公所来告状。

这就使得区公所,连正常的办公秩序都受到了影响。

事情闹到这个份上,不处理刘合作肯定是不行的。

通常区上处理这种事情,会选择遵从大多数人的意见,不管对与错,最终铁定会拿刘合作来开刀。

不过即便如此,区上其实也开除不了刘合作进入了里面的人,只要不严重违反x纪国法,真的是很难开除的,光是说一堆流程都难搞。

粮食关系变化,‘姓正’级别调整,人事档案提调哪一样都需要层层审核,层层审批。

所以区公所其实只是打算把给与刘合作严厉批评、记过处分,然后降级使用

但刘合作的脾气确实是大!

他撂下一句:与其天天让老子写检讨,天天去给别人登门道歉当孙子,那老子干脆就不干了!

不在区公所里上班,老子以后就是个平民老百姓了,谁还敢来咬老子不成?

结果这就使得刘合作一怒之下,成了整个振兴区、乃至于整个富顺县,第一位敢自己砸自己铁饭碗的人。

这一砸,那就砸的可彻底了。

刘合作此举和后世的“停薪留职”,纯粹就是两码事情不得不说他是真牛皮啊!

“其实,我们大家伙儿暗地里,都替他有点不值。”

讲述完了刘合作的过去,林文良幽幽一笑,“晓康啊,听老哥一句劝,你如果是因为需要去鸽子市场上买点粮食,或者是卖一些猎物,平常和刘合作这个人呢,保持一个点头之交就好。”

“但你如果想在仕途上有所进步,想要和区工所的干部们走的近一些的话,那你平常就得和刘合作,保持一些距离了。”

看得出来,林文良此时是真心在提点自己,“他那种性格的人,爱憎太过于分明,不善于控制他自己的情绪。

晓康伱要知道,干我们这种工作的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太过于情绪化。

无论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是怎么认为的,始终都要和上级保持一致,这才是最最关键、也是必须要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你明白了吗?”

韩晓康点头,表示自己能够理解。

林文良微微一笑,上班的电铃声已经响起,他也得开始处理一些公事,所以林文良也不再多说什么。

其实按照林文良的理解:他觉得韩晓康对于这些东西,可能也就是个似懂非懂。

估计是懂得一点,但因为不是体制中人,所以林文良觉得韩晓康,理解的不是那么深刻。

其实后世都已经混到了处级的韩晓康,又怎么可能不理解其中的奥妙?

当一个人的地位上升到一定层次的时候,他的眼光和普通人必然不一样。

看任何问题的时候,无论是着眼点还是切入点,都会发生由“点”到“面”,甚至是发展到“具有全局观念”的这种转变。

谢过林文良,韩晓康起身告辞。

刚刚走到门口,身后传来林文良的声音,“哦,我还忘了告诉你一件事,武装部的王永强,现在正和一个叫做付红英的姑娘处对象。”

“据说,这个姑娘和你是同学?”

林文良满脸八卦,“前两天王永强还在我面前抱怨,说他现在这个对象,以前和你谈过?”

这个算什么破事儿?

搞得韩晓康哭笑不得,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

要说自己点头承认的话,其实自己的前身,和那位叫付红英的姑娘之间什么都没有。

顶大也就是摸了摸小手、隔着衬衣捏了一回小青枣什么的,除此之外,连毛都没捞到一根!

要是自己承认和付红英谈过,因此而被王永强给记恨上了,那自己岂不是当了一个大大的冤种?

可要是不承认吧.

既然那个王永强已经这样说了,自己要是又来个死不认账,那岂不是显得很窝囊、感觉是个软蛋怂包?

想了想,

韩晓康只能苦笑一声,“勉强算是吧其实也没怎么谈。大家都是新念书的娃娃,那时候,能懂个屁呀?”

看样子,林文良已经打定主意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开始扇风,“这可未必,要知道在旧时期,那些夫妻多早就结婚了?

不需要捞毛,等它慢慢长.哈哈哈,晓康啊晓康,以后你的麻烦大了!王永强这家伙心眼不大的,比蚂蚁大还小.估计你找他买猎枪子弹的时候,这家伙绝对会刁难你一把。”

买步枪子弹?

我买它个毛线!丰巢柜里存的子弹,多的用都用不完。

见韩晓康摆出一副浑然不惧的样子,生怕事情闹得不够热闹的林文良又补充了一句,“以后啊,我劝你还是少来区公所这里转悠当心王永强那家伙,哪天和你约架!”

“不怕,和别人动手我没把握,但要收拾他的话,估计就一只左手都够了。”

韩晓康扭头就走,“只怕他打输了之后,又哭哭啼啼的跑到区上去找领导告状,说我殴打公家人。”

“那倒不至于,私下里约架,怎么可能干得出这种事情呢?又不是学生娃娃,又怂又爱玩儿,打输了就回家去找家长。”

林文良的声音远远传来,“哪天你们约架的时候,到底是在哪个小树林?记得叫上我啊我,我给你们当裁判.哈哈哈!”

没理会林文良的恶趣味。

韩晓康跑到收购站那边,刚好看见周敏从收购站里出来,正站在屋檐下等自己。

“晓康,看来在区上卖这些东西不行啊,收购站目前暂停收购熊皮。”

周敏噘嘴,“要不,我们去县里看看?在这个小地方除了收购站,另外恐怕很难找得到人,愿意买这么金贵的东西。”

去县城?

韩晓康开口道,“去一趟县城不容易,一来一去最少得两天时间。要是中间有什么变故,稍稍耽搁一下,最少也得三四天时间。”

“山里现在只有阿菊和吴小杰,另外就是你弟弟周健.人手有点少,让人实在是不太放心。”

韩晓康掏出半斤糖票,外加30块钱给周敏,“要不把这些东西,先送到你舅舅家?你娘那边该买药的给人家买药,该买点滋补品,那你也别舍不得花钱。

而且你去的时候啊,最好给你舅妈、还有你舅妈家的孩子都买点东西,人多理不怪,毕竟以后你娘还要长住别人家,可不能透支了那点亲戚情分。”

周敏点点头,把一张翘嘴噘的老高。

其实她心里非常希望跟着韩晓康一起,去县城开开眼界。

自打几年前,周敏跟着他的舅舅进过一次富顺县城逛过一回,再后来就没去过那么大的城市了。

但周敏考虑到这么跑一趟,确实很误事。而且她自家娘生病这么久了,确实也应该回去看一看、顺带给舅舅送点生活费。

人亲财不亲。

只怕时间拖得长了,周敏的舅舅哪怕不说啥,舅娘那边估计不一定能容忍家里多添了一张吃饭的嘴。

接过钱、糖票。

周敏把装着熊皮的背篓替韩晓康背上,俩人约定三天后,在这里碰面,然后好一起进山。

别过周敏,韩晓康跑到餐饮服务找钱胖子结账。

现在和钱胖子合作惯了,结账的时候钱胖子倒是非常痛快,不存在任何的问题。

这次卖岩羊的得款121元3毛。

那3毛零钱,钱胖子没给,韩晓康也不问毕竟现在大家也是熟人了,也就用不着那么斤斤计较。

更何况时不时的,韩晓康还能在前胖子的门市上,让他请自己吃上两根油条啥的。

等到收好钱。

胖子笑道,“一刚开始的时候,我还觉得你年纪轻轻的,咋能凑的够房买房子的钱?

如今看来,用不了卖几回野羊野狼,你小子就能凑够买房子的款项了还别说,你个家伙,天生就是吃打猎这碗饭的,有本事!”

“全靠领导提携。”

韩晓康把钱放好,随后开口问对方,“领导,今天鸽子市场不开市,你知不知道刘合作会在哪里呆着?”

钱胖子笑道,“他那个家伙闲不住,振兴区的鸽子市场不开市,刘合作就会跑到临近的区乡,去另外的鸽子市场帮忙。

毕竟,那家伙对于反私队的活动规律,那是摸的一清二楚。

什么时候要开一场重要的会议,只要在会议召开前几天,必定有一个区乡的鸽子市场,又该重点的整顿一下下刘合作那家伙,他对这些门儿清!”

韩晓康皱眉,“去了其它的区乡帮忙?这整个富顺县那么多区、10几个乡,这让我上哪去找他?”

“怎么,你找刘合作有很当紧的事?”

钱胖子观察力不错,瞟见韩晓康背篓里的熊皮,随后开口道,“我刚才只是说刘合作有可能,跑去别的区乡鸽子市场帮忙,好赚点外快。

只不过这种事情也不一定,有一些区、和乡上的鸽子市场规模太小,没多大个油水捞,所以有些时候刘合作他也懒得去了。”

韩晓康苦笑一声,“领导,你能不能说话的时候,别这样大喘气啊?可是把人的胃口吊起来,又狠狠的砸下去”

钱胖子一瞪眼,“我只是说,有可能!刘合作那家伙平常最喜欢去‘利群’茶馆里厮混,与以前的小掌柜、会道门的帮众闲谝、吹牛皮。”

刘合作他家,以前相当于是在六扇门里混口饭吃。

老话说捕快自带三分匪气。

这家伙自然也是亦正亦邪,黑和白都得结交、平常得通过和三教九流的人物喝茶吹牛,以获取某些有用的信息。

谢过钱胖子,韩晓康又连忙跑到“利群茶馆”。

巴蜀的茶馆,无论在哪个地方都多如牛毛。

如今喝茶看戏,吹牛皮,被看作是对农工农业建设毫无益处的东西,以至于那些兜里有钱的旧时期的小作坊主,小掌柜也不敢太过张扬的到茶馆里去消遣。

而生产队的那些社员们呢,如今多半囊中羞涩,他们舍不得去消费。

以至于现在振兴街道上的茶馆急剧减少,最后被收归国营之后,就只剩下这一家利群茶馆了。

等到韩晓康来到茶馆里。

只见偌大一个大厅之中,只有几张桌子上,坐着几位稀稀拉拉的茶客。

这些人有的闭目养神,不言不语。

有的叼着一根长长的旱烟杆,却半天也不吧嗒一口,也不知道他的思绪究竟飘到买个鸡脚旮旯里去了。

也有三五成群的茶客,在那里闲聊过去的事情

如今的茶馆里,早就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与热闹。像以前那些说评书的、拉二胡的、唱上一段川戏,好让众茶客纷纷慷慨解囊打赏的艺人,早已经不见了踪影。

只因为这些江湖艺人,

其中技艺比较过精湛、而且他本人也愿意接受收编的,早又被区和县里的文化馆,给吸收进单位去了。

从此他们的身份就从以前的下三流,一跃而成了拿铁饭碗的公家人。

有了这份旱涝保收的补贴和工资,又还有了“表演艺术家”这个高大上的身份。

又有谁还乐意跑到大众茶馆,这种下里巴人扎堆、鱼龙混杂的地方来表演节目呢?

韩晓康进门,茶馆里的伙计和掌柜只是懒洋洋的瞟了一眼,也不出声招呼。

毕竟现在的茶馆是国营的,里面的伙计和掌柜,他们也是拿死工资的人,所以就完全没了以前那种,低眉顺眼伺候人的心思.

“同志,请问刘合作同志,他在不在你们茶馆?”

韩晓康走到柜台前,客客气气问茶馆负责人,“我找他有点事。”

老掌柜瞟一眼韩晓康肩膀上的骑步枪,不咸不淡的开口问,“猎户?”

韩晓康点点头。

猎户的身份,多半也要比普普通通的生产队社员要高几分.没办法,地位还能低于生产队的社员的人,恐怕就只有盲流,和那些打野斋的人了。

看在韩晓康背着枪,而且衣着光鲜,小伙子模样、气质还挺出众的份上。

茶馆负责人懒懒的伸出手,往大堂后面的天井一指,“高台,春雷房。”

茶馆前面的大厅里,那些竹椅子木桌子区域,被通通称为普座。

而在后面天井周围更为安静,更为优雅一些的区域,则被叫做高台。

只不过这种类似于雅座的高台,以前的房间名字还比较有文艺气息,通常不是被称为“春兰”,就是被叫为“秋菊厅”。

好家伙,如今倒好!

喝个清茶的场所,不是被叫做“春雷”,就是被称为“云水怒”,要么就是“风云激”.

整的人好似喝了二斤苞谷酒下去一般,浑身热血沸腾、激情燃烧。

(本章完)

第58章 成了抢手货?第128章 买东西得受气第195章 城里并不美第173章 这人很能打第60章 金玉其外第10章 想盖几间茅屋第176章 袁海棠挺聪明第33章 别有一番滋味第88章 大战蟒蛇第87章 残骸中寻宝【感谢各位支持,今天发的第109章 山的那面有什么?第118章 野狼进村了第113章 吱吱想吃羊肉第204章 全体社员大会第124章 风声有点紧第186章 回家第80章 这里叫黄荆沟第99章 心往一处想第132章 借宿三嫂子家第200章 婚姻大事不能拖了第61章 给她一巴掌!第153章 试试瞬移技能第103章 试试改良后的种子第92章 调教小猕猴第125章 差点被吓死第22章 阿菊姑娘来了【追读啊,您的追读太重第13章 很机灵的周敏第132章 借宿三嫂子家第130章 大队长廖先明第138章 表哥的领导第82章 好大一股醋味第105章 替毛孩子撑腰第188章 知道感恩的人第11章 还是当猎户好第85章 笔架山走起第146章 谁是你老丈人!第136章 没人比我更懂训斥第81章 小猴子又来了第182章 投宿大车店第76章 母狼托孤第58章 成了抢手货?第196章 土豪回乡第128章 买东西得受气第153章 试试瞬移技能第188章 知道感恩的人第168章 摸进野猪窝第5章 开始进深山第162章 山里有个红衣女郎第2章 用广播稿拓展人脉第1章 我要当一家之主第197章 婚姻并不是那么纯粹第91章 我的路我做主第1章 我要当一家之主第83章 两个姑娘都趴窝第25章 找到三七窝了第97章 驯化野蜜蜂第5章 开始进深山第64章 三嫂子你才是第181章 不准说我是好人第99章 心往一处想第195章 城里并不美第159章 小农庄初具规模第164章 两个婆娘斗法第111章 丰巢箱温和上涨第159章 小农庄初具规模第170章 女人之间的角力第137章 哑巴卖野狼第4章 花钱真的很爽第18章 回锅肉打包第201章 灯泡修理工第187章 江跃江涛两兄弟第57章 卖蝎子蜈蚣第64章 三嫂子你才是第88章 大战蟒蛇第123章 卖羊卖锦鸡第145章 参加抢粪大作战第154章 刘洪东挺细心第120章 一头快饿死的狼第87章 残骸中寻宝【感谢各位支持,今天发的第181章 不准说我是好人第83章 两个姑娘都趴窝第137章 哑巴卖野狼第14章 紧抓纲领第27章 当了背锅侠第102章 培养猴子当老六第97章 驯化野蜜蜂第181章 不准说我是好人第127章 听说过高温肉吗?第193章 卖了365块钱第196章 土豪回乡第151章 哑巴疑点重重第143章 酒厂去看看情况第78章 姑娘的投名状第2章 用广播稿拓展人脉第121章 不敢乱收留人第69章 我是她表叔公【求段落打赏】第147章 不讲武德第170章 女人之间的角力第125章 差点被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