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宣旨(一)

朱由校的旨意一下,一干重臣也不敢再多言,只能听从陛下的安排行事。

尽管只是针对科尔沁的战事,但并不代表着其他各边镇的督抚总兵官就能松懈,他们也得立即赶回所驻之地,加强防务,毕竟谁也不能确保到时候因与科尔沁部的战事导致其他蒙古部落不会对大明其他边镇动攻击。

卢象升、王在晋、毛文龙、满桂等辽东要员自然也得立即赶回去主持军政要事,谁也没有在京城逗留的心思,卢象升和王在晋这两个辽东大佬心情都不好,而毛文龙和满桂等地方军事贵族自然也不会因科尔沁部劫掠辽阳而有什么好的心情,毕竟所劫掠之财产也有不少是他们的私产。

与此同时,锦衣卫也派出了各路人马,急奔向山海关,一路则去向锦州,向吴襄部宣达大明皇帝的旨意。

别忘了,这个时候的吴襄部虽然在事实上是独立的军事政权,与满清无异,但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却是大明承认的,其辽王爵位也是朱由校因当时内忧外患而不得不封给他的,所以,从名义上来说,他还是大明的臣属!

这日,辽王吴襄与辽王世子吴三桂正于堂上会见科尔沁使者哈鲁花刺,因吴襄部队科尔沁部进入辽阳之事保持了沉默,因此科尔沁部便来表示一下,毕竟吴襄的关宁军在辽东也算是一强大的邻居,对于强大的邻居,既然不能消灭只能交好结盟。

“三十车粮食、一百匹良马,是科尔沁部宰桑次可汗送于辽王殿下的礼物,请辽王殿下笑纳!”

哈鲁花刺手抚胸前朝吴襄行了一礼后,就坐回了原地,而吴襄见此甚为满意,示意奴仆为其添酒后,就颇有兴致的命所养歌姬演舞助兴。

一时兴尽,送走这科尔沁使者后,吴襄倒也是意犹未尽,心情颇为舒爽,且不由得拍了拍吴三桂的肩膀:“儿啊,当初幸亏是听了你的,要不然我们哪有今天的气派,朝廷也管不着我们,建奴也不再敢轻视我们,连带着现在蒙古的科尔沁部都开始与我等交好,为父我以前做总兵在文官面前点头哈腰的日子跟现在真没法比,听说科尔沁部的海兰珠长的极美,是草原上的明珠,如今还未出嫁,要不为父派人替你求亲去,如此倒也学那黄台吉与科尔沁部结为姻亲。”

“有劳父王费心了”,吴三桂倒也没客气,如今科尔沁部能与吴襄部交好,本就是他当初今年夏季亲自秘密去科尔沁部一手促成的,对于那名叫海兰珠的也有一面之缘,的确是一娇滴滴的美人,如今娶来倒也不错,更何况的确在政治上也算是一招好棋,毕竟若是科尔沁部交好,就等于与蒙古大多数部落交好,日后也能更好的在关外这块地盘上立足。

吴襄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手不自觉的摸向了旁边一侍女的后臀,同时还颇有兴致的笑问着吴三桂:“你说,明廷现在知道科尔沁部劫掠他辽东粮草,杀他辽东军民后,朱由校是什么心情?”

“自然是恨得咬牙切齿,在什么报纸上大肆渲染,骂蒙古诸部若豺狼,并以此为国耻什么的,但以儿臣看,他朱由校多半会偃旗息鼓,以他大明现在的实力,灭建奴尚且乏力,如何敢千里进军科尔沁部,父王不妨请想,科尔沁部周边的察哈尔部、喀尔喀部都是蒙古实力较强的,而在辽东,科尔沁部又与建奴交好,他朱由校犯不着为了这点损失大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吴三桂正笑说着,吴襄却是哈哈大笑起来:“不过为父还真想看看他一脸愤怒却被一干文臣拉着不能泄的样子!”

但就在吴襄手指在侍女臀上大动,兴致达到极点,准备让自己儿子先退下去时,却听见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就见其总管家吴达跑了进来:“老爷,刚刚赖参将来报,城门处来了一股锦衣卫,说是有旨意宣布。”

“旨意宣布?”

吴襄愕然的看了吴三桂一眼,他现在都忘记自己有多久没收到过旨意了,有些懵逼的吴襄不由得站起身来,打了一个嗝,把肚子里一半的酒气吐了出来:“你细细说来,什么锦衣卫,什么旨意。”

吴达便将自己知道的都告诉给了吴襄,吴襄听话却一时不知道该如何说,整个人仿佛被人打了一巴掌一般,然后就看向了吴三桂。

吴三桂也没想到这朝廷会突然鬼使神差的给他们宣旨意,不由得苦笑起来:“父王,虽说我们不必再听朝廷的诏令,但我们也不能惹朝廷,特别是如今卢象升主政辽东以来,朝廷在这一带影响力不但未减,反而增加不少,要不还是让他们进来,我们看看是什么旨意。”

听自己儿子这么说,吴襄也只得承认的确跟朝廷相比还是胳膊干不过大腿,一时心情忽然变得极差,见总管家吴达还愣在那里,不由得大声喝骂道:“还愣着干嘛,去呀!去让他们进来!”

吴达哦了一声,就不得不忍气而去,但刚转身就被吴三桂叫了回来:“等等,传命下去,开中门,摆香案,迎接圣旨”,说着,吴三桂就对吴襄道:“为不给朱由校以口实,父王我们还是正装,按照规制来迎接圣旨吧。”

“照办!”

吴襄挥了挥手就不由得长叹了口气,内心里不得不承认,倒头来自己也还是不得不在朱由校面前低头,尽管自己现在已经是军政独立的藩王。

锦衣卫总旗6定国举着圣旨走了进来,在他身后的则是十来个同样身穿飞鱼服,耀武扬威的锦衣卫校尉,且都是仰着头,6定国更是脚步踏得很大,一来到香案前,就冷声道:“有旨意,辽王及世子跪接!”

如搁在以前当总兵的时候,来了个七品御史,他也说跪了就跪了,但现在养尊处优久了,突然又要他给一个锦衣卫总旗跪下,却让他很是难受,但最后见自己儿子也跪了下来,他也只好跪下:“臣接旨!”

“朕自即位以来,本承继祖训,友善和睦于邻,奈何蒙古科尔沁部欺朕以方,竟杀朕之子民,掠朕之钱财,冒犯天威,朕何能忍之!辽王吴襄世守辽东,却坐视鞑子为祸,有失职之罪,特削其亲王爵,降为安平郡王,准其戴罪立功,立即挥师三万为左翼先锋,进攻科尔沁部,遇敌即杀,不必留俘!”

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学技术奖与开战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异处 (第三更)第两百一十九章 下江南第两百零五章 南宗来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周祚再亮屠刀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启二十七年的大明现状第三百九十章 较量第五百三十八章 要贩烟先禁烟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见郑家船队第二十七章 敢要挟朕,那朕就抄了你的家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三十五章 处处花钱第两百一十一章 斩杀第一百章 情报第一百八十八章 难以置信第八十四章 让朱由检当监斩官第二十七章 敢要挟朕,那朕就抄了你的家第九十六章 生杀予夺一念之间第二十四章 血战第一百八十七章 闯驾第三百一十六章 暴怒的皇太极第两百二十八章 一言不合就开杀第两百三十五章 有眼不识泰山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战在即第两百三十四章 骚乱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定国带兵英国全境游第十四章 都来弹劾我吧第两百一十五章 大清洗第五百零九章 巡视天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移民和行政改革的迫切第一百五十九章 御前军事会议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兰珠第两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三百三十九章 无心处理政务的朱由校第两百零二章 作死与构陷第五百一十七章 省亲前夕的地方官反应 (第五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双簧第两百四十三章 刘孔昭倒戈与朱由校动屠刀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郑芝虎面圣第一百六十四章 后悔的储户们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胁与沿海海盗劫掠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无知而又可笑的野蛮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访景仁宫第九十三章 会试第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看似平静的天启九年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业公司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检不能再留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补大学士第五百章 不平等条约第一百一十二章 男儿到死心如铁第两百一十九章 下江南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两百三十章 敢在皇家织造局门前撒野第三百二十三章 张家口堡会见林丹汗第七十二章 怪物第两百三十五章 有眼不识泰山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练与饮食第一百零五章 无权节制毛文龙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饶恕第两百三十六章 抱了魏敏儿第两百九十八章 凤阳发生新变化第一百八十四章 逮捕袁崇焕第七章 孙承宗不是杨涟第两百二十一章 张岱是主笔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三百六十章 让李永芳首级挂到盛京城楼上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五百七十二章 平定安南第一百七十二章 国子监祭酒刘宗周犯事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访景仁宫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极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内厂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龙威第两百九十七章 皇家军事学堂第三期招生现场第七十二章 怪物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罗刹国谈判第两百七十章 装疯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九十四章 举子闹事第两百零七章 面对祖坟被挖的孔闻诗第五章 朱由检最后的请求第三十五章 处处花钱第五十一章 举案齐眉第三百四十三章 郑芝龙归附的条件第一百八十四章 逮捕袁崇焕第八十四章 让朱由检当监斩官第四百零六章 数百颗哥萨克人头与西征军第四百零二章 当古典军队遇上近代化步兵第五百六十七章 伦敦条约签订第四百零七章 不过马革裹尸耳第五百九十八章 统一欧亚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视贵州与陈眉公第三百八十三章 让朱由校头疼的事第九十五章 真实目的不是这个第两百一十四章 灭门第四百二十七章 进军爪哇国(第六更)第一百三十章 让皇太极跪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布投降第三百七十二章 郑芝豹被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