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钱谦益献策

琉球海战的事让大明尝到了不少甜头,至少皇家织造局和皇家工业公司在琉球是赚了一大笔钱。

但是,郑芝龙对于他郑氏海盗归附大明一事却依旧暧昧不清,熊文灿仍旧未能完全劝服郑芝龙归附朝廷,虽然跟朱由校对于一些条件一直不肯妥协退让有关,但也说明郑芝龙也有依旧要称雄海上的心思。

朱由校不清楚南边关于海洋权益的争夺到底是以谈判解决还是最终依旧会诉诸武力,但他不得不做好最坏打算,那就是郑芝龙会铤而走险,宁愿与朝廷宣战也不愿放弃自己现有的势力回乡做个富家翁。

如果一旦郑芝龙真的要逼得自己动用武力,那么到时候自己在北边的用兵就得相对减弱,要想以较少损失灭掉满清,就不能把这些汉奸逼得太紧。

甚至可以学学太祖朱元璋,在一统天下之前对自己本来所厌恶的豪强地主是百般迁就甚至是包容,但一旦坐了天下,就可以来个秋后算账。

而对于这些汉奸,自己也一样可以来个秋后算账。

但朱由校不确定日后这些人会不会趁机搞脏搞臭自己的吏治,并因为结成新的团伙,而使得自己不好轻而易举的秋后算账。

秋后算账太费脑力了,与其到时候想办法除掉这些社会垃圾,倒不如现在想想办法,一劳而永逸。

钱谦益因为筹备会试一事而也在此刻来到了朱由校面前汇报,对于科举,朱由校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改动,甚至连内容也没有改动,只是要求会试录取时务必将举子们的策论摆在要位置。

毕竟直接拿科举开刀会打乱整个大明社会的稳定系统的,也会彻底失去天下读书人的心,甚至还会因此失去百姓们的心,因为天下百姓现在也依旧是靠这个实现阶层跨越呢。

不过,钱谦益来了这里,朱由校便干脆将心中的疑惑告知给了这个真太监假文官。

“事情就是这么回事,朕不想这个叫鲍承先的汉奸能有什么好下场,但也不能让寒了这些投靠建奴的汉人的心,你可以何良策?”

朱由校问后就躺在了软榻上,眯起眼来,连续数日的暴躁与不安让他的肝火较旺,以至于眼睛也有些惺忪困倦。

甚至现在,他也已经有些烦躁,心想也不知道这世道是怎么回事,与明初明中名臣辈出不同,如今到了这个时候,这人才的出现率也跟气候一样开始变得糟糕,能拿主意的大臣是少之又少。

也就李明睿在计谋方面稍有长项,当年铲除山东孔门就是出自此人。

一想到此,朱由校现在有些后悔让李明睿去岭南帮熊文灿与郑芝龙谈判,毕竟李明睿那家伙是级腹黑型的,他要是在这里,没准真能给自己想出个两全其美的诡计来。

看着钱谦益一脸茫然的样子,朱由校就更加来气,这钱谦益好歹以前也是东林魁,但本人除了善于搞点内部斗争和写几歪诗然后不是那么有节操以外,作为一内阁大臣,碰到这种涉及到这种国家层次的谋略时却不及李明睿十分之一。

钱谦益心里本来也很窃喜,他的长处是察言观色和见风使舵,他自然知道平素还怼当今陛下几句的李明睿之所以还深受陛下朱由校倚重,就是因为这李明睿在谋略上无人能及,能解决陛下朱由校很多没法解决的问题。

要不然,李明睿进谏陛下杀掉海兰珠一事也不会让陛下就此轻描淡写的揭开不提,要是换成别的大臣,即便是不死也会被配到大西部搞教育去。

钱谦益很想代替李明睿这个作用,所以现在在朱由校问了之后,他就开始绞尽脑汁的去想该如何想到个让陛下满意的方案,而且还得出乎陛下意料之外,不能说陛下自己都能想到的。

平素只会算计谁会升官谁要降职的钱谦益见陛下朱由校有些不耐烦起来,心中就更是着急起来,便把自己记得的三十六计都在脑海里过了一遍。

急中生智,钱谦益最终想出了一条计策,心里早已乐得不行,就忙急不可耐地道:“回禀陛下,以臣看,不如借皇太极之手杀掉鲍承先。”

“借皇太极之手?”

朱由校笑问了一句,对于钱谦益能有这样的思路,他很是欣慰,也暗叹这钱谦益倒也不是一不可雕琢的朽木,如今当这内阁辅也算不是尸位素餐。

“你继续说,如何假借皇太极之手”,朱由校说着就随手拿起一本由司礼监挑选好了的重要奏疏来,一边批阅着一边听着钱谦益说法。

钱谦益不敢怠慢,忙回了一声“是!”就回道:“鲍承先既作为建奴之弘文馆大学士,还是副都统,想必在建奴的地位也并不逊于李永芳,若是皇太极知道了鲍承先要背叛他,那么鲍承先就只有结果,就是被皇太极除掉!所以,陛下,我们可以让锦衣卫故意把鲍承先有意要投降朝廷的消息透露给建奴的皇太极,皇太极暴怒之下肯定会对鲍承先处以极刑,同时也能让其他汉奸认识到皇太极之狠毒!”

“很好,但透露消息给皇太极这事必须得安排妥当,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尤其是鲍承先,别弄得这家伙提前得知了消息而不承认,到时候反倒暴露了我们自己,除此之外,若是这鲍承先真能借这皇太极之手而被杀,那朕是可以给他一个好的追悼会,这点亏,朕还是可以吃的。”

听朱由校这么一说,钱谦益也不由得附和起来,笑道:“陛下说的是,鼠两端的人能在死后得到个好名也已经算是陛下对他的恩德了。”

“不是,这个追悼会是批评会,朕只会让他越来越臭”,朱由校说着就又对钱谦益道:“钱阁老,得记住,做人不能做鼠两端的人,也不能因为水太冷而不敢跳河。”

钱谦益不知道朱由校在暗喻他之后的事,现在的他心中却是颇为高兴,因为陛下总算是通过他而不是李明睿解决了疑惑。

但钱谦益还是回了一句:“陛下,哪有这样的事,不过,因水太冷而不敢跳河殉节的人真该千刀万剐!”

“千刀万剐好,千刀万剐好!朕希望你记住,钱谦益!”朱由校回了一句道。

第一百六十三章 货币改革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风貌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周祚再亮屠刀第四百八十章 缉拿顺天府尹第九十一章 新技术的运用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与钱谦益的不淡定第三十四章 谁说我大明科技落后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临澳门第三百九十二章 震怒第三百三十五章 吴三桂被押解进京第一百四十七章 温体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订)第两百九十六章 帝王的职责第四百一十六章 两阁老斗法第三百章 入学就挨打的学员与总兵当班主任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启二十七年的大明现状第四百零一章 对峙第八十九章 野外拉练与饮食第五百二十一章 因为有个好皇帝第两百八十五章 范文程受刑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三百五十章 郑芝虎败象已现第两百四十六章 微臣只做陛下走狗第三十四章 谁说我大明科技落后第两百四十三章 刘孔昭倒戈与朱由校动屠刀第两百一十章 鱼死网破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击法兰西马赛港第三十八章 巡城御史第五百二十八章 风雨欲来第五十四章 工程营第四百五十八章 关于电的研究进展第一百零八章 偷袭定边堡第四百七十一章 剑指布木布泰第三百五十二章 阁老送阁老第二章 红丸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三百二十三章 张家口堡会见林丹汗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夕明月照碧海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当外籍院士第八十七章 挑拨第三百三十三章 习惯了就好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体验澳门城市生活第四百零八章 禁卫军突然出现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政治与基础教育改革设想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琏对战多铎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国扩张到奥斯曼附近第一百零一章 别怪朕心狠第八十八章 袁崇焕第一百七十章 拖也要拖得你妥协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怀好意与严惩不贷第两百五十七章 经济工作会议第三百四十八章 程行人壮胆呐喊第三百一十四章 宣旨(一)第两百八十一章 说亲第五百二十二章 为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辅第五百一十章 让祁彪佳去西伯利亚第两百六十四章 舆论的发酵第四百七十九章 顺天府尹有猫腻第六百零二章 开发美洲(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无情的海兰珠第四百零一章 对峙第五百三十六章 红叶坞见顾横波第一百零三章 射杀第四百七十二章 预谋活捉多尔衮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锋直指澳门第两百七十三章 驸马献宝第两百五十四章 让阎应元来做巡抚第四百八十三章 卢象升做首辅第两百九十四章 楚王朱华奎意外死亡第三百三十四章 为难的皇太极第两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三百九十章 较量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速回宫 (第六更!)第两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节第五百零一章 当今大明之社会风气第五百一十一章 升官与封爵第两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八十八章 袁崇焕第五章 朱由检最后的请求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启二十七年的大明现状第一百四十五章 朕要送你一场大富贵第两百八十二章 胡编乱造第五百七十六章 内阁又添新人第三十二章 戏弄第六十八章 皇家工程院的爆炸第一百八十五章 袁崇焕押往行在第一百九十一章 谋杀与官绅们的反对第两百二十一章 张岱是主笔第一百一十九章 代善打了退堂鼓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检不能再留了第三百一十章 检阅禁卫军第三十五章 处处花钱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与成立军事学堂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四十四章 封赏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鞑子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启二十七年的大明现状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扩张才是最符合帝国利益(第二更)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两百三十五章 有眼不识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