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汉奸鲍承先

钱谦益不能预测未来,也不知道皇帝陛下朱由校说的就是他。

事实上,钱谦益更加不知道的是,朱由校本来是打算将他当做其他东林党魁一样严酷处置的。

但若不是这钱谦益好歹也勇敢了一回,当初除掉了自己的子孙根,并拆了东林书院,才能从朱由校的屠刀下活了下来。

甚至现在还成了天启朝的辅,而他能当这辅也跟他自己搞臭了自己而变得跟朱由校一样成了孤家寡人才被朱由校任命了辅。

但他这个辅现在的确是被喷的最惨的。

虽说现在已经进入天启十年,大明国力开始得到极大提高,大明人民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在加上赋税徭役的减轻,但百姓们尤其是士大夫和商人们仍然对朝廷现状感到颇为不满,而最集中的表现则是对当今辅的不满。

成化朝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一说,而在此时的天启朝,文人士大夫们也因对钱谦益的憎恨而有“京官三千员,唯独钱佞臣”的称谓,把钱谦益就直接骂成了佞臣。

当然钱谦益现在也混得脸皮贼厚,自然也不会在乎这些底下人的议论纷纷。

朱由校现在没有到弃用他的时候,也没有立即翻脸,但朱由校在得知皇太极因为自己大明锦衣卫的活动太过活跃且已经严重干扰了他的统治秩序而开展了大清洗运动,朱由校也觉得自己以后可以在对外局势彻底安定以后可以对大明的政治领域也来一次彻彻底底的思想整风。

不过,现在是得借用皇太极的大清洗运动,让鲍承先死于皇太极之手。

对于这个鲍承先,朱由校并不是很陌生,在原本的历史上,皇太极能够成功的利用反间计让崇祯剐了袁崇焕并使得关宁军彻底成了半独立的地方军事贵族而不听朝廷诏令甚至直接投降满清,而在这里面,就有这鲍承先的功劳。

因为在这件事情中,不仅仅是范文程,鲍承先参与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并促成了崇祯杀皇太极,可以说,这鲍承先就是一个大汉奸,而且是一个对建奴很重要的大汉奸。

但现在,鲍承先不会想到他也会因为反间计而死的更惨。

……

顾鼎耳是锦衣卫驻盛京城的一秘密负责人,虽说现在的级别已经是锦衣卫百户,但他手底下没有一名旗官,而且还不得不面临随时被鞑子现而死于非命。

“鲍将军,你放心,我们已经得到了许指挥使的回信,说陛下很赞成你弃暗投明之举,并允诺在这大清所居何职,等等回到关内后就在皇太极给你的官位基础上再加三级!”

顾鼎耳现在就悄悄的来到了鲍承先的书房,并对同样坐在官帽椅上的鲍承先说道。

而鲍承先心中却也因此感到甚是欢喜,现在的他是迫切的想要重新回到大明,毕竟他也知道如果再拖下去,自己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要么自己依旧这么提心吊胆的活着,要么被皇太极现而遭受到更严厉的惩罚。

“那就有劳顾百户了,罪臣不敢奢望能否再为我大明皇帝陛下尽一份忠心,只希望能祈得陛下他老人家半似恩惠,终归故乡,做一个乡间老农,落叶归根,老臣就心满意足,感激不尽了!”

鲍承先说着就作势欲哭了起来,良久后才被锦衣卫百户顾鼎耳劝住。

待一离开鲍承先所居之所,顾鼎耳一想起刚才惺惺作态的鲍承先就不由得冷笑了几声,但他没有选择立即翻墙离开这里,而是径直走向了大门,还刻意将自己的锦衣卫木牌扯了出来,见正门外有两头戴西瓜帽,身穿短衣的两人一直有意无意的往这边张望,顾鼎耳就猜到这肯定是监视鲍承先的鞑子暗哨。

当然,这些暗哨不会靠得这鲍承先的府邸太近,也不会真的来阻拦出入这鲍承先府邸的人,毕竟鲍承先在建奴也算得上是级别高一点的奴才,还是皇太极直属的奴才。

不过,为了引起这些人的注意,顾鼎耳还是故意借着在撩衣服时无意间给丢进了一旁的花草丛中。

这个动作很细致入微,也很快,顾鼎耳也故意做出全然不察的样子。

但依旧是成功的让这些暗哨注意到了这个细节,不过皇太极的这两个暗哨没有急着过来察看这掉的是什么东西,他们并不愿意引起鲍承先府邸门前的几个护卫家丁的警觉。

然而,就在当晚,镶白旗佐领朱玛喇以邀请鲍承先去济尔哈朗府里参加宴会为由突然造访鲍承先。

鲍承先自得尽心尽力接待也跟着去了济尔哈朗的府邸,但跟着他一起去的就是这枚锦衣卫木牌。

“锦衣卫百户顾鼎耳?这大明的锦衣卫百户为何会出入鲍承先的府邸,这鲍承先是想干什么?”济尔哈朗说着就忙亲自去见皇太极。

皇太极知道后也察觉到有些不妙,如今他正愁抓不住一个可以拿来震慑这些不安分的汉人奴才的高级别汉官,而鲍承先无疑可以成为他杀鸡儆猴的一只鸡。

所以,皇太极下意识的开始认为自己一向倚重的鲍承先是跟大明存在着不清不楚的关系。

因此尽管鲍承先是投降他大清已久的老臣,皇太极也没有因此而手软,忙对济尔哈朗命道:“传朕旨意,着多铎亲自带五百人前去抄没这鲍承先的府邸,其府里男女老幼一律格杀,其本人五马分尸,事后张布告示于满城,言明谁若再敢有二心,治罪力度只会更重不会更轻!”

“万岁爷,如此是否有些不妥,无论这鲍承先有没有联络大明,或者有没有要投靠大明的意思,我们或许应该先查明真相再做定夺为好,毕竟鲍承先是弘文馆大学士,也是前朝老臣”,济尔哈朗还没说完,皇太极就摆了摆手道:“不必说了,这就是阳谋,无论他鲍承先是不是真的要投靠大明,朕都得拿他的人头来稳定朝局,而个锦衣卫木牌这是唯一的证据。”

说着,这皇太极又不由得咬牙切齿地道:“我们的人可有一直跟踪这个锦衣卫木牌的主人顾鼎耳,此等锦衣卫不能让他们在盛京城继续猖獗!”

“有的,但已经跟掉了”,一人有些沮丧回道。

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龙威第五百一十七章 省亲前夕的地方官反应 (第五更)第两百九十四章 楚王朱华奎意外死亡第四百二十一章 赎罪银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击法兰西马赛港第两百一十一章 斩杀第两百一十二章 包围孔府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歼与妄图称帝第一百一十四章 只有鞑子了第一百三十章 让皇太极跪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鞑子要走第一百六十六章 打击盗用商标者第五百八十六章 先打意大利亚第两百章 杀人后的丁忧官员孔闻诗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变第二十章 不听话的东林御史官第四十四章 封赏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风貌第两百五十八章 郑氏海盗是个大问题第一百一十六章 朕亲自为诱饵第两百七十三章 驸马献宝第两百三十八章 作威作福第一百四十四章 温体仁拜访刘宗周第四百七十四章 带毒酒见布木布泰第六十五章 执拗的朱由检第五百七十章 铁路建设与公路建设第一百四十章 朝会(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挣扎第四百六十八章 布木布泰求见皇后张嫣第五百二十六章 体验澳门城市生活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业公司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三十七章 出宫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没耐心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十八路诸侯”联合抗明第两百章 杀人后的丁忧官员孔闻诗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占领马赛第两百八十五章 范文程受刑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政治与基础教育改革设想第二十五章 活捉鞑子第三百四十七章 郑家海盗要来了第十章 孙之獬献宝第一百四十三章 科学研究制度化第三百九十八章 从皇家科学院的书办开始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国之臣的威风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极的最后一击第九十二章 本指挥使看上你了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一百六十七章 徐光启的进化论错误理解方式第一百九十章 欲盖弥彰的孔衍圣公府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极第四十五张 建立科技体系第两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员对国家资本的抵制第三百三十二章 朱由校无视林丹汗第三百一十章 检阅禁卫军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两百七十二章 废除徭役第三百九十三章 投降日本与夷灭三族第四十三章 启蒙第两百一十章 鱼死网破第三百三十四章 为难的皇太极第四百一十九章 朱由校怒斥钱谦益第六百零二章 开发美洲(上)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满满的鞑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无心处理政务的朱由校第两百八十三章 陛下要去湖广第五百九十六章 法兰西灭亡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尔衮第三百三十三章 习惯了就好了第四十六章 皇帝雪中行第九十四章 举子闹事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两百七十八章 姻缘卦象第十章 孙之獬献宝第四百零六章 数百颗哥萨克人头与西征军第五百八十五章 卢象升与杨嗣昌第五百七十七章 科举改革第五百九十九章 帝国公民分三等第三百三十四章 为难的皇太极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版蒸汽动力纺纱机与文化产业兴起第四百五十八章 关于电的研究进展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营初试牛刀第四百零三章 贪婪的哥萨克骑兵第两百七十七章 万人空巷拜皇上第两百二十二章 官拜翰林第一百零五章 无权节制毛文龙第两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四百七十三章 困住多尔衮第一百零一章 别怪朕心狠第五百六十七章 伦敦条约签订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第一百二十四章 对战多尔衮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猪第四百六十九章 捉摸不透第五百二十二章 为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辅第七十四章 严格要求第七十七章 自以为是第七十章 只能当一小卒第三百三十章 兵围盛京以胁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