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

没人对他这个邋遢的老头子感兴趣,诺大的北京城,伽利略放眼一瞥也能看见不少跟自己一样肤色的人种。

甚至不少也同这里的人一样穿着一种没有分出裤子与上衣的袍子,如果不是这些胸前带有十字架,伽利略很难一眼就分辨得出来这些人是跟自己一样来自遥远的西方。

但这也让伽利略不得不感叹这个古老帝国或许并不是传说中的那么闭塞而又不可靠近,至少这种各色人种能自由在大街上买卖还是很难得的。

叮叮当当的声音从耳畔传来,引起伽利略的极大好奇,当他靠近这种很长很长的马车停在路边,一群排着队的人陆陆续续的上了马车时,不由得感叹或许在欧罗巴也应该有这种属于普通民众的交通方式,华丽的马车不应该只是权贵专用。

让伽利略更欣喜的是,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或许真的是一个极度自由的国度。

因为他发现在这个国度的芸芸众生中,很多人似乎没有宗教信仰的标志物,没有醒目的图腾,也没有因为信仰而随时发生残杀的场景,即便有信仰的人,但这些宗教信仰不同的人却能和平的相处!

这是伽利略无法想象的,那些光着头穿着一种灰色袍子的或许是传说中的和尚,而那些带着帽子手持拂尘的或许是这个帝国传说中的道士,再加上跟自己一样戴着十字架的传教士以及穿了一身白袍的小亚细亚人。

他们是怎么做到和平相处的,再看看那些正制止一场因为买卖纠纷而发生了争执的军士(实际上是兵马司的人)们,伽利略似乎明白了事实的真相,这不是一个靠宗教统治的国度,他们的社会秩序是职业政治家来建立的。

偶然经过顺天府学宫,当伽利略看见一些贫富不一的年轻士子正对着一栏写着汉字的告示朗读之时,便已猜到这些或许就是蒙特泽西给自己提到过的这个大明帝国里的读书人,这些人将会被进行人格与道德修养的训练,优秀者将会进入仕途做官,统御万民。

伽利略很欣赏这种靠学识决定谁来管理这个国度的制度,他讨厌那种依靠血统来决定政治身份的高低。

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靠学识崛起而不是靠高贵血统崛起的人。

不知不觉,伽利略已经爱上了这个叫大明的古老东方帝国,他首先感叹这里的辽阔,其次感叹这里的与众不同,再则就是这里的自由与平等。

或许他看见的只是表面,或许任何一个人都会对比自己国家强大的国家感兴趣,毕竟人都是往高处走的。

但至少现在伽利略已经不排斥来到大明了,甚至也对蒙特泽西的坑骗而逐渐忘记,也没再在意这些粗鲁的大明骑士们对他的非法拘押。

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和厚重而又宏伟的宫门让伽利略感受到了这里的神圣,他不由得屏住了呼吸,跟着看上去颌下无须的皇宫内侍进入了这个古老帝国的皇宫。

蔚蓝色的天空下,熠熠生辉的红墙绿瓦与层次分明的汉白玉石阶让伽利略不由得惊叹了一声,他没有想过一个国家的皇宫可以如此的庄严。

伽利略现在真的觉得自己恍惚进入了天堂的世界,即将要见到上帝一般,他虔诚的做了个简单的祈祷的仪式,就跟着内侍往乾清宫走来。

这个帝国的帝王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难不成也是一个目光深邃的老者,或者是眼神犀利的女王?

但当伽利略走进乾清宫,看见一个身着黄袍的年轻人出现,而自己身旁的内侍都在行礼时,他才反应过来原来这就是大明的帝王。

不过,伽利略对此是略感失望,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庞大帝国的执掌者居然是一个如此年轻的人!

在他想象中,这种帝国的帝王应该是一个老者才是,因为老者一般都会是智者,有着与别人不同的豁达与心胸,以及对万事万物透彻的领悟。

朱由校也在打量着伽利略,他已经提前得知了这个被自己大老远的从佛罗伦萨骗来的伽利略要于今日来面见自己。

不过,朱由校可没有想过要以什么隆重的仪式接见伽利略,理由很简单,就是没这个必要。

“将他带到西暖阁来”,朱由校没有下龙辇,说毕后就由内宦抬着去了西暖阁。

伽利略倒也没想到这个帝王对自己竟然如此冷淡,这让他又有些失望,暗叹到底或许还是有些傲慢的,就如同那个矮个子总督一般,但也许是因为自信,毕竟作为一个庞大帝国的统治者,对其他国度的人有些轻视也是在所难免,至少没有因为自己戴着十字架而直接将自己杀死,或许这已经是最大的幸运了。

伽利略暗自庆幸开始回过理性,没再同马可波罗一样盲目的对这个国度太过向往,心情略微镇定了些的他开始跟着内侍往乾清宫西暖阁走来。

他本以为最开始那一座最高大的宫殿才是这位帝王的居所,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位帝王居然是如此狭小的空间里办公。

本来已经开始觉得自己对这个帝国的认识开始回归客观与理性的伽利略一进入西暖阁就再一次被震撼,因为他看见这个帝王居然和他的大臣们都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商讨着国事!

眼前除了一幅地图和码的极多的文案外,几乎没有任何华丽的陈设。

而且,这帝王和他的大臣们居然就在这样的狭小的空间里认认真真的批阅着奏折,俄然他还能看见一个已经上了年纪的官员突然站起身来给这位帝王禀告着什么,而这位帝王听得很认真,并也在认真的询问着。

后来伽利略才知道这位大臣就是以后要管自己的大学士徐光启,也是一个学术型官员。

伽利略仿佛明白了一个年轻帝王为何能够执掌这个庞大帝国的秘密,或许这个帝王是因为血统而导致年纪轻轻就成了帝王,但这个帝国的执政者却是由大多数职业政治家组成的。

“这个帝国的帝王有自己的一个庞大的顾问团,他可以随时咨询到他想要的一切的好方法,他将不会让帝国因为他的年轻莽撞付出代价,这或许就是这样一个庞大帝国能够不因为信仰不同而不至于分裂的原因,因为这个帝国的所有人都分工明确,每一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伽利略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到,他也不知道自己从何时开始学会了记日记,开始对社会科学也产生了兴趣。

第七十章 只能当一小卒第五百一十八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第二十一章 八大晋商第四百五十章 僵持第四百零八章 禁卫军突然出现第两百七十八章 姻缘卦象第一百五十七章 银行开张第四百六十二章 威逼李明睿第三百零七章 满桂见皇帝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补大学士第六百零二章 开发美洲(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阁老身败名裂与大明致富故事第三十七章 出宫第两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朋克时代的汉文化扩张第一百二十八章 暴怒的吴三桂第五十三章 廷议第一百七十七章 军事学堂开学的一天第五百九十七章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一百四十七章 温体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订)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异处 (第三更)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夺回澳门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四十三章 启蒙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访景仁宫第四百八十三章 卢象升做首辅第七十五章 变色龙第三百七十二章 郑芝豹被围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卫军第两百三十四章 骚乱第五百四十五章 在西洋蓬勃发展的鸦片贸易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尔喀部的反应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两百九十六章 帝王的职责第一百四十五章 朕要送你一场大富贵第五百一十六章 悄然改变经济活动方式的统治阶级 (第四更)第十二章 当给天下人一个交待第一百一十九章 代善打了退堂鼓第五百六十三章 查理一世宣布投降第八十七章 挑拨第两百一十一章 斩杀第八十章 上当第一百三十章 让皇太极跪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尔衮气得吐血第两百四十三章 刘孔昭倒戈与朱由校动屠刀第五百九十二章 占领罗马与罗马教皇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见郑家船队第一百零五章 无权节制毛文龙第两百四十七章 游行第五百三十二章 帝王要开宴会第四百二十六章 将钱谦益打入诏狱(第五更)第两百五十七章 经济工作会议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两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动作第五百一十章 让祁彪佳去西伯利亚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债第二章 红丸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极更大方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节第三百二十四章 “十八路诸侯”联合抗明第三百八十章 治外法权第三百三十三章 习惯了就好了第七章 孙承宗不是杨涟第四百八十章 缉拿顺天府尹第七十八章 世叔第一百六十七章 徐光启的进化论错误理解方式第五百一十章 让祁彪佳去西伯利亚第四百六十二章 威逼李明睿第两百五十七章 经济工作会议第七十章 只能当一小卒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歼与妄图称帝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疆大吏们第五百四十一章 威风八面的南京礼部尚书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两百二十三章 辽东情况第三十三章 拆东林书院第两百一十章 鱼死网破第两百零八章 孔闻诗要求见皇帝朱由校第四百三十四章 彻底占领爪哇国第五百零八章 帝国很忙,帝王很闲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两百一十八章 文庙前行刑第两百七十八章 姻缘卦象第四百一十二章 会表演的李阁老第三百二十三章 张家口堡会见林丹汗第三百六十一章 惶惶不可终日的汉奸们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尔衮气得吐血第两百九十二章 威逼第三百三十九章 无心处理政务的朱由校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战在即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歼与妄图称帝第六百零三章 开发美洲(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关于电的研究进展第两百零一章 孔闻诗受审第一百二十一章 开始怀疑人生的皇太极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满门抄斩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杀李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