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卢象升做首辅

此次因霍乱发生而导致的一场贪墨案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但在朝野引起的震动却是不小,毕竟牵涉到一个尚书和一个御药房的少监以及顺天府尹,都是高阶官员,而且还有内臣与外臣勾结的性质。

这也是朱由校要严肃处理的原因,毕竟这内臣与外臣勾结本就是禁令,若不严格处理,很难保证自己以后会不会被这些内外勾结的大臣架空。

但此次案件因为处理的速度很快所以对朝廷政务的影响倒是不大,霍乱的疫情控制依旧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尤其是在成基命这个内阁成员亲自主持顺天府事务后,整个疫情控制的工作效率明显快了许多。

没到一个月,每日的感染者人数增加量已经恢复正常,且渐渐有趋于平稳的现象,这说明朝廷的干预已经出现了效果。

当然,这些现象对于李明睿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自己弟弟被判了斩立决,而自己也被夺取了太子太保的加官,这无疑都在说明陛下有意要打击一下自己在文官中的名望,其言外之意就是不想让自己成为下一任首辅,以免造成过分压制守旧派的政治格局。

李明睿知道自己现在已经与内阁首辅无缘,而陛下现在又让守旧派新的领袖人物成基命全权负责疫情控制一事,明显是有意让成基命给一个立功的机会,以此找到借口提拔这成基命,让其达到有和自己足以分庭抗礼的政治资历。

李明睿的心情是很差的,他并不会也不敢记恨大明皇帝朱由校,毕竟无论是对郭允厚家族还是他李明睿家族,朱由校对他们都有再造之恩,所以李明睿现在只会恨成基命和吴又可,恨成基命堂堂内阁大学士却闲着没事干非要去做一个疫情统计,而且还找到了自己弟弟和郭允厚等贪墨的端倪。

在李明睿看来,这明显是故意把枪口对准自己革新派,甚至还想直接将自己拉下水。

而李明睿之所以恨吴又可,则同样是这吴又可太不会做官,明明知道朝廷内部水很深,却偏偏把药材之事直接告知给当今陛下,使得自己这边完全没有转圜的余地。

当然,李明睿也不会和吴又可计较,他自然知道吴又可这种人对他并没有什么威胁,更何况陛下对这类人素来是器重的很,自己除非有吴又可谋反的证据,否则就很难让陛下下决心要对吴又可下手。

所以,李明睿现在想的就是如何对成基命以及他背后的守旧派展开反击。

不出李明睿所料的是,作为皇帝的朱由校的确就没有要让李明睿做内阁首辅的意思,因而在霍乱疫情刚得到控制且基本消灭后,朱由校就立即下旨召集六部七卿开廷推,即内阁成员增添与调级之事,当然,现在是朱由校独裁的时期,内阁成员增添与调级是由他乾纲独断,而廷推也不过是走个过场。

而朱由校最终决定担任内阁首辅即建极殿大学士的却是卢象升,卢象升还再次被加了个太保的衔,在生前就被加三公的官员在大明朝很少,尤其是文官,因而这对于卢象升而言是难得的殊荣,而增选进内阁的则是杨嗣昌、温体仁和杨廷麟三人。

除此之外,成基命也果然因为有效控制霍乱且发现一件贪墨大案避免瘟疫因此而蔓延有功被加了个少傅,成为三孤之一,也成为中极殿大学士,和李明睿平起平坐,甚至比李明睿还高半级,因为李明睿已经被夺掉了太子太保之衔。

一离开朝会,李明睿就不由得讶然失笑地离开了乾清宫,此时的他再也没多少人愿意接近他,毕竟谁都感觉的出来此时的李阁老似乎已经没有圣眷,而且与之太过接近没准也会被牵连进贪墨之案中。

倒是新入京担任左都御史之职的商周祚没有顾忌这些,见李明睿一人形单影只地行进在前面,就凑了过来:“李阁老为何看上去郁郁寡欢?”

“明兼(商周祚字明兼)说笑了,老朽何曾郁郁寡欢了,怎么,今日好几位同僚加官进爵,明兼你不去贺喜,来我这冷清的地方干嘛?”

李明睿笑着说了一句道。

商周祚作为曾经的两广总督,且对商业与外贸事业比较热衷的开明官员自然是跟革新派的李明睿等比较亲近,如今听到李明睿这样说,便也不由得笑着回道:“下官从来都不喜欢凑什么热闹。”

说着,商周祚就不由得拉着李明睿往一边走去:“李阁老,下官初次来京做官,有些地方还不是看得很明白,可否请您借一步说话。”

李明睿见这商周祚不避嫌疑,有意亲近自己,倒也颇为感动,因而也就点了点头。

然后,左都御史商周祚就将李明睿拉到一边来问道:“李阁老,下官斗胆问一句,如今陛下不让你做首辅,却让别的人做了首辅,还有意提拔成基命这样的老顽固却是为什么,难不成陛下是改变其初衷,开始遵循守旧了不成?”

一听商周祚这样说,李明睿不由得笑将起来,摇头说道:“你到底还是没看清陛下的心思,你仔细想想,陛下虽然升了成基命,但到底却没有让他成基命做内阁首辅,而是让一向不管政务只管军务的卢阁老做了内阁首辅,而新入阁的几名阁臣中有几个不是禁卫军系统的,就从这一点,你难道没发现什么?”

商周祚细想了想,就不由地道:“让好战者跻身帝国中枢,陛下这莫非是要走霸权路线不成。”

“嗯,素来掌军的官员是独立于革新与守旧两派的,如今陛下大力提拔他们,明显既有平衡我们的意思,也有加大对外作战执行力度的意思,只怕不久之后又要战云密布了。”

说着,李明睿又道:“不过,这对于我们而言却是好事,从来都是战争在前,生意在后,反而对于那些老顽固们是不愿意看见的事,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穷兵黩武之事,徒耗民财,且等着吧,这些人会惹怒陛下的!”

商周祚听后也不由得点了点头,他此刻才算明白了一点自己皇帝陛下朱由校这样安排内阁成员和等级秩序的真正用意。

第四百一十章 毒酒杏花春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怀好意与严惩不贷第三百一十一章 是时候开启战端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让伽利略来大明第四百一十三章 朝廷暗流汹涌第三百九十七章 伽利略眼中的大明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丝明志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对城里汉人动手第五十二章 让朱由检进京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鞑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宁远城外筑京观第两百四十一章 禁卫军兵围篱水阁上架感言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检不能再留了第六十二章 授课第两百八十八章 禁卫军闯入楚王府第四百二十六章 将钱谦益打入诏狱(第五更)第两百四十章 董其昌刷名望第三百三十二章 朱由校无视林丹汗第两百五十六章 鸦片贸易带来的天启盛世第五百八十章 大明进入极盛时代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政治与基础教育改革设想第一百六十七章 徐光启的进化论错误理解方式第八十七章 挑拨第三百三十六章 明正典刑第一百零三章 射杀第两百八十五章 范文程受刑第一百四十六章 皇家工业公司第四百四十七章 活捉皇太极第两百一十三章 朕不希望孔府有一个活口第三百三十章 兵围盛京以胁皇太极第三百八十二章 北方威胁与沿海海盗劫掠第一百五十六章 阁老身败名裂与大明致富故事第五百三十章 全歼西洋联合舰队第五百八十四章 想打欧罗巴第两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四百二十一章 赎罪银第二十八章 抄家(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当外籍院士第三百三十五章 吴三桂被押解进京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个百万产业第两百零四章 调禁卫军入鲁地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稳第五百九十三章 进击瑞士第六十五章 执拗的朱由检第两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动作第两百八十章 瞻仰徐达与楚王改变主意第六十九章 抽朱由检耳光第两百八十一章 说亲第三百四十四章 别开生面的经筵第一百零二章 采取强制措施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许官员经商(第一更)第两百六十一章 诏令各地藩王进京参祭第五百零三章 驱赶红毛鬼第六十八章 皇家工程院的爆炸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潇洒的魏忠贤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农家饭第六百章 新的首辅产生模式第两百九十五章 重新评定张居正第四百一十二章 会表演的李阁老第四百二十七章 进军爪哇国(第六更)第五百九十二章 占领罗马与罗马教皇第一百一十章 继续给他升官第八章 皇后第九十章 火炮第一百七十三章 群臣憎恨温体仁第九十九章 未雨绸缪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极更大方第三百七十七章 销毁烟土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两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华奎的战略第两百五十七章 经济工作会议第三百五十一章 郑芝虎被擒第四百八十章 缉拿顺天府尹第一百八十四章 逮捕袁崇焕第一百三十一章 阿敏不可饶恕第四百八十章 缉拿顺天府尹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自信的君王和自信的臣僚第四百二十一章 赎罪银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传动员鞑子普通民众第四百零一章 对峙第一百五十六章 阁老身败名裂与大明致富故事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访景仁宫第两百三十七章 很坏很坏的朱由校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六十一章 花钱与要钱第四百二十二章 是否允许官员经商(第一更)第两百六十九章 罚藩王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与成立军事学堂第三百五十二章 阁老送阁老第三百八十六章 直接枪毙第两百七十九章 直接拒绝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占关宁军老巢第三百七十章 敌来广州城第两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的与时俱进第一百一十三章 请君入瓮第六十章 天启八年就此开始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权第两百一十八章 文庙前行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