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看戏

这边秧歌队进村子里去了,那边戏台上就有一班扮好的小戏出来,翻跟头、打把势,伴着锣鼓点,格外热闹,不时赢得喝彩声一片。这也是暖场的,而且这样热闹暖场的剧目,最得下面的观众喜欢。

因为秧歌走了,戏台上的戏还得工夫才会开唱,因此,连蔓儿等众人就有很多陆续地回后院屋子里去坐着了。

秧歌队进了村子里,很快就在老宅的大门口停了下来。一阵激烈的锣鼓点子,秧歌队里的艺人都拿出了看家的本事,扭的格外精彩。

老宅的大门这个时候才缓缓地打开,里面探出两只小脑袋,一个是六郎,一个是连芽儿,这两个孩子,是被打发来开门的。

毕竟是小孩子,喜欢的就是这样的热闹。六郎和连叶儿开了门,就忘了回去,就挨着门站着,呆呆地看着外面的秧歌。

老宅的院子里,静悄悄的。

连老爷子和周氏都没出来,不仅他们没出来,还将老宅的其他人也都禁在了屋子里。不过这样的热闹,不让人看是不可能的。连守义、何氏、甚至蒋氏带了大妞妞都趴在窗户边或者门边往外看。

“去柜里拿些钱出来,”连老爷子坐在炕头上,听着外面喧闹的声音,一边对周氏道。

“拿钱干啥?”周氏不解。

“人家在门口那么扭,咋地也得给俩赏钱。快点拿钱,让继祖送出去。”连老爷子就道。毕竟是在外面做过掌柜的。连老爷子觉得这种场合,要打赏些银钱才够体面。

“这还用咱给赏钱?”周氏盘腿坐着,显然没有下地开柜子的打算。“老四家请来的。那钱不是老四家给出了吗,还用咱掏啥赏钱?”

柜子里的银钱,因为给连守仁说亲的事,花费了不少,最近又要给四郎说亲,已经给媒婆送了一回钱,想必以后要花的钱还多。周氏舍不得拿钱出来。

而且,在周氏的心里,这是连守信那一股孝敬他们的。没有让她再花钱的道理。

“那是两码事。老四家给的再多,也不能代替这个。不信你看一会人家还得到王举人家门口扭去,到时候王家肯定得给赏钱。”连老爷子就道,“赶紧的。一会人走了。空着手,不好看。”

“咱咋跟人家王举人家比,你还当你是大财主那!”周氏撇了撇嘴,“这人又不是咱请来的,谁请来的,谁花钱。吵吵八哄的,我还嫌它烦。”

周氏摆明了,不肯去拿钱。

“你……”连老爷子气的皱起了眉头。看着周氏。

“我咋地啦。”周氏还不等连老爷子说她,她就先抢过了话头。“我哪句话说错了?你要钱,找你那孝顺儿子去。那金山银山的,你给多少赏钱都由得你。”

说着话,周氏就扭过脸去,不再搭理连老爷子了。

“爷,外面扭秧歌的过去了。”连继祖这个时候就道。

“哎……”连老爷子打了个哎声,“四六不懂啊,这脸啊,都让你给丢尽了。”

“嫌我丢脸,你休了我!”周氏猛地扭回头,恶狠狠地冲着连老爷子道,“你还当你还有脸。有脸咋老四请你赴席去,你不去,请你看戏去,你也不去。我不去,是我不稀罕那玩意儿。你不挺稀罕的吗,为啥不去?还说我丢脸,咱俩到底谁丢脸!”

连老爷子被周氏说的,一口气憋在嗓子眼,差点就气了个倒仰。

“你个败家……”等连老爷子略缓过来一些,立刻就指着周氏骂了起来。

眼看着老两口子又要吵吵起来,连继祖、蒋氏等都忙过来劝解,好不容易,才将两个人劝开了。

“老四他们,一会得给咱送饭菜来吧。”连守义坐在那,托着下巴,说道。

“就知道吃。人家就是送,那是给你们送的。那是给我们老两口子送的。没出息的玩意儿。”周氏气势很足的骂道。

连守义咧嘴笑了两声,一句话都没有反驳。

每当连守信家要送饭菜过来的时候,就是周氏的权威在老宅最强大的时候。这种时候,周氏说什么,骂什么,都不会有人反驳,周氏要支使谁干什么,谁也不敢不去干。

“你要干啥去,”周氏的眼角瞥见何氏沿着墙根要往外溜,立刻就斥道,“你老实给我待家里头。不是早说了,今天哪也不许去,省得丢人现眼。”

“娘,俺没想出去,俺是去后院,解个小手。”何氏也咧嘴笑,真的就不敢往外走了。

“懒人屎尿多。”周氏厌弃地瞪了何氏一眼。

秧歌队在老宅门口扭了一阵,又继续前行,在王举人家的大门口又停下来,很是扭了一阵。果然就有王家的管事出来,放了赏钱。秧歌队的艺人欢喜雀跃,又沿街扭了一回,还在打谷场上绕了一圈,才又往牌楼前回转。

等秧歌队回到牌楼前,观众已经人山人海,比刚才还多出了不少,左近的道路上,还有扛着凳子,夹着小板凳往牌楼前赶的。棚子里已经坐不下了,有许多人只能站在外面。也有些或年老,或颇有威望的被请到了前排,连蔓儿家安排的座椅上就坐。其中就有三十里营子村庙的住持和尚,还有小坛子在旁边伺候着。

牌楼前除了十里八村来看戏的,还招来了不少小贩。有卖炒花生、炒毛磕的,还有卖糖葫芦,卖糖豆糖块小点心的,还有卖小玩意儿的,不一而足,生意竟然还都不错。

秧歌队在牌楼前又扭了一番,赢得了喝彩声之后,就陆续地进了戏台后面专门搭给艺人们的棚子里。

这个时候,就听得一阵鞭炮声响,这是连家院子里开席了,同时也宣告着,戏台上的戏要开唱了。

今天连蔓儿家来的客人极多,光是后院的女眷,就坐了有六桌。每一席上,都有一份如今在辽东府极有名的烤鸭,至于席面上的其他菜肴,大都是锦阳县城连记酒楼的大厨掌厨,菜色只丰盛精美自不必说。

连蔓儿这屋里坐了两席,小姑娘们吃的颇为斯文。

等宴席过后,有离的远的宾客先告辞的,也有爱看戏的留下来看戏的,直到未正时分,院子里客人才差不多都散了,前面戏台上的戏也演完了,观众们也都散了。

连家的管事们又带着人收拾,另外安排宴席,招待戏班子和杂耍班子的人等,忙个不停。

别的客人都走了,只有张家和吴家的人没有走。

戏班子的人吃过饭,也没有走。上午是给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唱的,这下晌,还得专门为张氏孺人再唱几出。张家和吴家的人,都是张氏留下来,和她一起听戏的。

“娘,一会收拾收拾,让她们进院子来唱吗。你和我姥姥,你们也不用出去,就坐屋里面听。”连蔓儿就对张氏道。

“不用,还是去外面。外面宽敞,我看了,有那棚子,再烧个火盆啥的,我们再多穿点,一点都不冷。今天的天头好。”张氏就道,“在外头,还能让多点的人来看。这看戏听戏的,就得人多才热闹。”

本来留下戏班子,是为了满足张氏和李氏听戏的心愿,自家暖暖和和在屋子里面听戏。可张氏却并不想这样,她留下张家和吴家的人和她一起看戏还不够,张氏还想让村里的人也一起来看。因为人多热闹。

wωw▪ttκΛ n▪co

李氏等人也没意见,觉得就在外面看戏很好。

“那行,我让人再把棚子收拾收拾,拢几个火盆。”五郎说着,就出去安排人干活去了。

很快,外面就收拾好了,戏班子也准备好了,连蔓儿一家,张家一家,吴家一家,还有赵氏和连叶儿就从院子里出来,往看戏的棚子里面来。

下晌还有戏看的消息,已经传入了村里。连家的张氏孺人,要请村里的姑娘、媳妇们看戏。因此,棚子里头又来了不少人。大姑娘、小媳妇、老婆婆坐在一处,见连蔓儿她们来的,就都站起身。

很多相熟的面孔,张氏就笑着打招呼。

连蔓儿则是打发人送热茶,还派发了些小点心。

棚子里面收拾过,很干净,又拢起了火盆,确实并不觉得冷。大家坐下一会,戏就开唱了。

下晌这台戏,大多是张氏点的戏目,李氏也点了一出。最先唱的一出就是铡美案,就是小红玉那个戏班子唱的。接着第二出是卷席筒,这是外地来的戏班子,在锦阳县唱处了名气。这两出戏,在锦阳县都极为有名,很多人百看不厌。

就见戏台上开唱没多久,张氏就拿出帕子来擦眼泪,再看看戏的其他女人也都是如此。很快,就变成戏台上在唱,戏台下面在哭,还有小声骂的,大家看的都相当的投入。

连蔓儿的嘴角不由得抽了抽,这些女人,她们的爱好和张氏是一样的。她们就喜欢看这样的剧目,颂扬美好道德、鞭挞邪恶,善良的男人女人,经历磨难,最终战胜邪恶,获得幸福。

铡美案,连蔓儿是熟悉的,不过接下来的卷席筒,对连蔓儿来说却是陌生的。(未完待续。)

第408章 亲戚第527章 隐情第784章 请吃饭第701章 又要分家?第801章 争端第856章 要给四郎偿命第125章 又一个财迷第135章 全福人儿第857章 痴情第948章 计议第56章 分家宴第641章 余香袅袅第603章 真相第619章 心凉第800章 抬头见喜第941章 喜好第178章 以退为进番外七第431章 歇宿第135章 全福人儿第650章 柿子捡软的捏番外一几年后第641章 余香袅袅第62章 讨好第13章 鸡屁股第711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764章 人比人第732章 夜半第49章 撞破第246章 牛车第486章 谁是吃货第194章 烟袋的威力第451章 钱赚来就是花用的第857章 痴情第373章 分家的代价第689章 夹板气第462章 是真是假第726章 意外的媒人第456章 攀亲戚第693章 离别第94章 闺女不能打第949章 新屋第156章 豆芽风波第60章 油梭子馅饺子第364章 威胁第316章 节礼第957章 驳斥第216章 大年初一第616章 热闹第277章 突如其来的发难第198章 婆媳斗第467章 回太仓第807章 怎么管有讲究第320章 攀扯第535章 财源广进第234章 连蔓儿的规划第665章 离心第583章 连蔓儿的不满第661章 巧遇第469章 初春第466章 松口第972章 亲疏第752章 葫芦第217章 丁香风波第140章 连蔓儿的打算第944章 说服第243章 嫉妒第469章 初春第961章 隐瞒第752章 葫芦第150章 赚了第677章 服软第642章 葫芦和瓢第806章 今昔第71章 原来这就是婆媳第61章 打场第126章 连叶儿问计第63章 家和第948章 计议第630章 飞来横祸第58章 酿酒第875章 吊客第203章 连蔓儿的劝告第944章 说服第242章 新铺子第480章 榆钱饼第906章 母子交锋第72章 连花儿受伤第629章 小山居第697章 困难第344章 要第631章 被困第335章 心思第615章 送礼第401章 内部消息第644章 田园风光第450章 年将近第146章 打脸第258章 果树第535章 财源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