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赵老太太的身世之迷

赵秋月炒了四个菜,九转大肠、油爆双脆、葱爆海参、糖醋鲤鱼,全是鲁菜名品。

永梁一一品尝后,赞不绝口。

鲁菜以咸鲜为主,尤以火候见长,“吃在中国,火在鲁省”,其中的火就是指火候。赵秋月炒的菜完全体现了这些特点,色香味俱佳,令人胃口大开。

“你吃着好吃就行,以后你就在这里吃饭吧,我在楼上给你准备一个小间,什么时候来吃都行。”赵秋月见永梁吃得香甜,心里也非常高兴。

“别,平时就让我姐给我做饭就行,什么时候馋了,就来这里解解馋就是了。”永梁连忙说道。

“永梁啊,平时一早半晚的,让春花给你做饭,等你上了学,这里离学校近,你就在这里吃。否则,岂不是辜负了我们娘俩一片心意?”赵老太太劝道。

“行。我就不客气了。”王永梁听老太太一说,心想,赵秋月是奔着报恩的想法来的,如果不答应,怕是会伤心,所以也就不再客气。

“来来来,都坐下吃点吧,这个点也都饿了。”永梁招呼众人道。

王祥文像头闷驴似的,也不言声,帮着赵秋月给众人递筷子,倒水。

永梁见赵老太太说话做事很有章法,颇有大家风范,想起在水北时的疑问,对她的身世产生了兴趣,不过此时却不好开口,还是等回到家再问春花姐就是了。

“蚊子,你找好房子了吗?”永梁问。

“找好了,就在饭店北边,底上各二间,后边还有一个院子,可以当仓库。”王祥文回答。

“好,你抓紧,还要招人,还要布置门面,活不少呢。”

“嗯,知道了。”

吃饭的时候,赵秋月端上来一筐馒头,每人一碗甜沫。

甜沫是水北特产,前世的时候一直到2000年以后才传到高平。它是用小米面、黄豆、海带、花生、豆腐皮、粉条、姜丝、盐为主料,熬成的一种粥,俗称“五香甜沫”。

前世的时候永梁就最爱喝它了,今生第一次喝甜沫,让永梁兴奋不已,没想到这么快就传到高平了。

还别说,赵秋月炒菜的水平不错,熬甜沫的水平也很高,比前世自己喝过最好喝的甜沫都好,这下永梁对自己发展餐饮业的信心就更足了。

吃饱喝足以后,永梁就告辞了,和赵春花、黎洪林三人回了家。

回到家,赵春花给永梁沏上一杯茶,姐弟俩就坐在无花果树下说话。

“姐,我怎么觉得老太太说话做事很不一般啊,好像是大家闺秀,可不像是农村人,她是什么身世?”永梁问道。

“永梁,还别说,你的感觉是对的。我娘她还真是大家闺秀。这是我们家的秘密,这么多年了一直没敢对外透露一丝一毫。”赵春花没有丝毫犹豫,对永梁说道。

赵春花回头看了一下,见黎洪林回自己屋里去了,这才说起了老太太的身世。

赵老太太姓李,叫李云秀,她爹叫李国文,是水北人,解放战争时期是国民党中将师长,水北南门守将。李国文有一个妻子两个姨太太,妻子和大姨太太都没有孩子,只有二姨太太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叫李风鸣,女儿叫李云秀。虽是姨太太所生,李云秀和李风鸣打小都很受李国文溺爱,延请名师,教导诗文,给她兄妹俩打下了很好的国学基础。据李云秀讲,她哥哥李风鸣诗文俱佳,她则以书画见长。

水北战役时,她16岁。解放军攻进北门后,李国文带着警卫连保护着一家老小南逃,途中遇到解放军的围城部队,一家人被打散了。李云秀被卫士赵永硕拼死相救,二人化妆成农家夫妻,一路要饭逃回赵永硕老家。

赵永硕一直在水北一家饭馆当学徒,水北战役前不久才被抓了壮丁,家乡父老没有人知道他当兵的这段经历。所以,赵永硕回到家乡后就编了一套说辞:因为打仗,老板一家人全死了,只剩下一个闺女,因为无依无靠,就跟了他。

他的这套说辞并没有引起人们怀疑,于是夫妻二人平安地隐藏下来。

“这么长时间了,哪能还生气?毕竟是自己的亲闺女。”

“那他还在大众饭店当厨师?让他来帮秋月不好吗?”

“他不来,觉得自己是正式工,要是丢了太可惜了。”

“老太太的书画估计这些年也撂下了。姐,让老太太和秋月来家住吧,反正你那屋再住两人也绰绰有余。我给她准备好文房四宝,闲时我也跟老太太学学。”永梁说道。

“那怎么行?秋月一个人也忙不过来,还少不了她照应。”

“姐,我有个想法,你看行不行?”永梁把自己想把良恩饭店做大的意思说了一下。

“永梁,要不说姐佩服你呢,你这脑子真是好使。这太好了,要是梁恩饭店干好了,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模式,咱以后可以把酒店开到任何城市了。”赵春花听了永梁的设想,两眼发亮,为永梁的想法叫绝。

“姐,咱说干就干。你去把我的意思跟老太太和秋月说一下,征求她们的意见。我呢,下午就去找张书记,看看他能不能帮上忙。如果官面上的事解决了,后续的事就好办了。”永梁说道。

“好的。估计老太太和秋月没什么意见。”赵春花说道。

两人计议已毕,下行就开始分头行动。

第35章东北行之火车站奇遇(三)第47章东北行之赵兰回家(二)八十九章 扬眉吐气(二)第17章 不平缘自疑忘情第九十二章 蓬门今始为君开第27章 招待所开建(三)第24章赵兰家人到高平(三)第22章 悲天悯人有谁知(二)第4章 高平未来一席谈(一)第三十八章 捧杀?第98章 一晌贪欢烦闷消第51章 裂痕第八十章 市恩第20章 水北再聚首(三)第二十四章 结婚(四)第93章 香魂杳杳恨去远(三)第10章 世上最重是亲情(一)第九章 赈灾义演(四)第62章 惊艳公社党委会(二)第31章王永水的身手第一百零一章 走访大崔(二)第十一章 赈灾义演(六)第63章 交接中的猫腻(一) 第八十一章 后悔了第三章 接风(二)第25章抢占先机绘蓝图(二)第二章 接风(一)第六十六章 酬功第39章 班里的那些事(二)第19章 风顺正是扬帆时(四)第九十章 扬眉吐气(三)八十八章 扬眉吐气(一)第六十五章 幕后黑手第三十四章 茅塞顿开第89章 火光熊熊匿罪迹(二)第87章 酒桌上的玄妙(二)第33章东北行之火车站奇遇(一)第42章东北行之搞定“贾黑头”(一)第六十九章 不平静的调研(一)第一百零三章 接风宴(二)第98章 一晌贪欢烦闷消第40章东北行之考察布局(一)第八十四章 邂逅(一)第61章 惊艳公社党委会(一)第五十五章 烂尾楼妙用(三)第四十八章 唱歌风波第九十三章 别出心裁的送别第五十章 秀莲怀孕第41章 撞车第52章 赵春花的选择第三十五章 未雨绸缪第32章“疤瘌脸”的下场第15章 语文课上显风采第15章 语文课上显风采第一章 报到第59章 何去何从赵秋月第八十章 市恩第二十一章 结婚(一)第25章抢占先机绘蓝图(二)第七十二章 曲爱民到访(二)第32章林家家庭会议(三)第六十一章 事件发酵第三十三章 陈保国来访第七章 赈灾义演(二)第45章 赵春花的心思第48章东北行之赵兰回家(三)第四十五章 池晓军的态度第34章东北行之火车站奇遇(二)第43章 厂长人选第37章 开学第16章 风顺正是扬帆时(一)第72章 其乐融融大年夜第47章东北行之赵兰回家(二)第30章唯是起步最艰难(二)第37章 开学第10章“纸老虎”覆灭一旦间(四)第九十八章 争相出头第一百零三章 接风宴(二)第七十一章 曲爱民到访(一)第3章县高官是何人第44章 又解决一桩心事第77章 歌坛玉女提前诞生第九章 赈灾义演(四)第98章 一晌贪欢烦闷消第13章 交好“坐地虎”(一)第1章 重生原是平常事第四十六章 争功?第八十六章 黎洪林的婚礼第2章 小小村落有古韵第47章 婚礼第37章东北行之初遇贼王(一)第六十七章 炫富第59章 何去何从赵秋月第十八章 波澜再起(二)第48章 商业城第二十七章 市长办公会(二)第五十八章 又遇故人第二十四章 结婚(四)第46章东北行之赵兰回家(一)第66章 开业总有新气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