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波澜再起(二)

来张文燕这里汇报工作的越来越少了,除非必要,再也没有人到她办公室来,甚至到她办公室所在楼层的人都少了,唯恐被人误解为去张部长办公室汇报工作。就连她分管的文艺处和外宣处的两位处长,轻易也不来她办公室,有工作都是让他人代为汇报。

不仅如此,机关里的小道消息,也在迅速传播。

“听说了吗?张部长的丈夫不要她了,说是已经办了离婚!”

“听说了,还听说省委主要领导对她很是不满,这回她怕是要倒霉喽。”

“你说也是,一个女人家那么好强干什么?”

“就是!好强不要紧,别出风头啊,不知道出头的椽子先烂吗?”

“你们不要说了,其实我倒是觉得她挺可怜的,女人当官本来就不容易。”

“是啊,她父亲是老书记,有这样的政治资源,稳稳当当地干,四十岁以前当个市长、市高官也不是什么难事。瞎折腾什么呀。……。

各种议论像长了腿一样在省委宣传部内传播,它就像一片乌云,笼罩在张文燕的头上。

张文燕面上不显,但内心是焦虑的。她有点后悔,不该脑子一热,听了王永梁的忽悠,不过现在她也没有了退路,只好一条路走到黑了。

好在她并没有完全众叛亲离,除了永梁外,李美娜和纪玉河两个人还是表现得跟原来一样,并没有跟其他人一样躲着她,避着她。

见识了官场上的人情冷暖,看清了一部分人的真实嘴脸,这可能是她在这场风波中唯一的收获,当然,这只是就目前而言。

王永梁作为她的秘书,当然也感受到了这一切,甚至比张文燕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张文燕,别人可能还有所忌惮,对他一个还没有级别的新兵蛋子,别人可就不会有任何掩饰了。

张强和房志明倒是恪守着做人的底线,除了房志明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叹息一声外,其它的倒是没有表现也幸灾乐祸。

其它处室的人就没有那么客气了。有的当面奚落他,虽然话说得很客气,但内里的意味都清楚是怎么回事:“哟,王大秘,最近没有跟张部长出去调研啊?”

“也是,估计像赈灾义演那会儿的风光,怕是不再有喽!”

等等,诸如此类的冷嘲热讽多了去了,永梁倒不以为意,这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官场上这种随风倒的墙头草多了去了,也是人们趋吉避凶的本能,要是为这个生气,是不适合混官场的。

永梁在期盼着三月三十一日的到来,到那天他就会看到这些人被啪啪打脸,他倒真想看看这些人被打脸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永梁倒是觉察到了张文燕内心的焦虑,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她眼神中透露出来的意味,永梁还是看得出来。这是对自己有所失望,有所埋怨,怪自己给她出了一个溲主意。那天还说爱自己,还说要给自己生孩子什么的,现在才这么大一点风浪,她的爱情小船就要翻了?

永梁倒是没怎么在意,他认为张文燕内心焦虑是正常的,毕竟这是政治上的一次风浪,很少有人会在它面前那么理智。

这天下班以后,永梁照例把张文燕送回家。

“永梁,坐一会吧,我心有些乱,你陪我说说话。”张文燕站在家门口说道。

“行,我让梁师傅把我拉回去,然后再开车过来。”永梁痛快地答道,他也想和她好好聊一聊。

“好,我给你做好吃的。”张文燕高兴地说道,自那天以后,永梁还没跟她亲热过,她真有点期盼。

永梁下楼去了,张文燕进了家,连忙换好衣服,扎上围裙。

到厨房拉开冰箱一看,里边还有一条鱼,那就做个酸菜鱼吧,这是自己的拿手菜,今天做给永梁尝尝。

永梁敲门进来的时候,她已经把菜做好了。

两人坐在餐桌前,张文燕拿出一瓶红酒,给永梁和自己各倒上浅浅的一杯,两人一碰,一饮而尽。

“永梁,这是我的拿手菜,尝尝好吃不?”张文燕说道。

永梁夹了一块鱼放到嘴里,尝了尝,还别说,鲜、嫩、香,配合着酸菜对味蕾的刺激,真是好吃。

“姐,好吃。没想到你还有这手艺。”永梁夸赞道。

“是吗?好吃就多吃点。”张文燕得永梁夸奖,自是非常高兴。

“姐,你是不是对那篇文章的前途表示怀疑啊?”永梁夹了一块鱼,边说边问道。

“是啊,我这心里是真没底。永梁,你的信心来自何处?”张文燕问道。

“好。我跟你说说我的判断。”永梁放下筷子,郑重地说道。

“姐,现在唱反调的主要是两种声音。一种是经济过热论,认为81到84年的改革开放导致经济过热,应该稳一稳;一种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代表,认为我们应该改变国家性质,用西方的政治制度取代社会主义制度,现在还在议论姓社还是姓资问题的,就是这一部分人,他们希望改变我们国家的性质。”

“先说第一种,什么经济过热?那是长期压抑下的生产力一经解放,暴发出的巨大活力,它确实导致了物价上涨,但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这是不争的事实吧?如果不改革开放,不是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根本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果。要我看,经济建设的步伐不应该放缓,相反,更应该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

“再说第二种。我们的国家是二千万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那些老一辈革命家是不会看着国家的性质改变的。一些事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苏联和东欧巨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社会主义制度不行,而是有其复杂的原因,归根一条,就是经济建设没有搞好。”

“姐,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证明我的观点是正确的。所以,你不用心虚。”

王永梁说了一大堆,张文燕这回是听进去了。

“好吧,永梁,我对你的判断是信服的。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不能照搬照抄外国的模式。不说别的,就是国家改变性质这一条,我就接受不了。这个副部长不干了吧,我也不希望咱们国家变色。”

永梁见张文燕解开了心结,也非常高兴。

饭后,心情愉悦的张文燕自是缠着永梁疯狂了一把……。

第37章东北行之初遇贼王(一)第83章 一语谏卿卿命改(二)第二十章 与老书记一席谈第十章 赈灾义演(五)第三十七章 自上而下推动(二)第九十二章 蓬门今始为君开第十三章 赈灾义演(八)第四十八章 唱歌风波第六十五章 幕后黑手第十一章 赈灾义演(六)第五十章 秀莲怀孕第12章 新人原来是故人第九十九章 拜码头第18章 水北再聚首(一)第45章 赵春花的心思第五十八章 又遇故人第98章 一晌贪欢烦闷消第九章 赈灾义演(四)第47章 婚礼第87章 酒桌上的玄妙(二)第50章 分歧第94章 牛广春伏诛(一)第一百零二章 接风宴(一)第27章 招待所开建(三)第七十二章 曲爱民到访(二)第6章最大地产商挨揍第4章 智擒义放美名扬第31章王永水的身手第35章 硬碰硬的一战(二)第四章 接风(三)第53章 归乡(一)第九十七章 刘加树其人第4章 高平未来一席谈(一)第19章 风顺正是扬帆时(四)第三十三章 陈保国来访第十二章 赈灾义演(七)第2章 小小村落有古韵第15章 语文课上显风采第四十八章 唱歌风波第14章 交好“坐地虎”(二)第47章 婚礼第7章 二小设计赚“村霸”(一)第33章林家家庭会议(四)第一百零五章 遇险第38章东北行之初遇贼王(二)第15章 交好“坐地虎”(三)第36章东北行之火车站奇遇四第五十七章 黎洪林的烦恼第六十三章 他成菜贩子了?第四章 接风(三)第三十章 调研(三)第五十一章 雷丙涛的反应第九十九章 拜码头第八十六章 黎洪林的婚礼第六十四章 无心插柳第4章 智擒义放美名扬第六十九章 不平静的调研(一)第五十三章 烂尾楼妙用(一)第54章 归乡(二)第64章 交接中的猫腻(二)第27章出手怒揍“南霸天”(一)第九章 赈灾义演(四)第2章 小小村落有古韵第18章 风顺正是扬帆时(三)第八十章 市恩第40章东北行之考察布局(一)第1章 赵秋月回来了第六十八章 两次挨揍第34章东北行之火车站奇遇(二)第38章东北行之初遇贼王(二)第18章 水北再聚首(一)第八十章 市恩第27章 招待所开建(三)第四十六章 争功?第64章 交接中的猫腻(二)第二十五章 新岗位第九十一章 聚餐第6章 芦苇荡里练功忙第十章 赈灾义演(五)第30章 林家家庭会议(一)第63章 交接中的猫腻(一) 第96章 纵情山水难释怀(一)第四章 接风(三)第58章 路三丧命第十一章 赈灾义演(六)第90章 姚立新被抓第64章 交接中的猫腻(二)第38章东北行之初遇贼王(二)四十二章 参观蔬菜基地第六十七章 炫富第十五章 同 学八十五章 邂逅(二)第47章东北行之赵兰回家(二)第20章 悲天悯人有谁知(一)第71章 姑嫂斗法第72章 其乐融融大年夜第39章东北行之初遇贼王(三)第89章 火光熊熊匿罪迹(二)第一百零三章 接风宴(二)第七十八章 过年(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