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波澜再起(三)

王永梁安抚张文燕没几天,到了一月底的时候,他收到了李风鸣从香港寄回来的一份《明报》,这份报纸报道了老人家在深圳的讲话要点。

永梁看到这份报纸的时候,心算彻底放下了,看来历史没有变化,还在沿着它巨大的惯性向前进。

当永梁悄悄地把这份报纸拿给张文燕时,张文燕看完以后,把办公室门关好,兴奋地抱着永梁亲了一口,她压抑着自己的声音,兴奋地说道:“永梁,看来咱们又赌对了!谢谢你啊,你总是给我带来惊喜!”

“不是前几天对我产生怀疑的时候了?”永梁斜了她一眼说道。

“对不起啊,当时的压力太大了,以至于对你产生了一丝怀疑。其实,这一丝怀疑都不应该有,因为你的心是向着我的,我向你道歉。”张文燕说道。

“道歉什么的,倒是不必。以后还质疑我不?”

“再也不会了。你的政治嗅觉真是太敏锐了,我远远不如。佩服佩服!”张文燕在永梁嘴上啄了一口,放开他,然后伸出双手,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压在我心头的乌云,终于散了!”

“是啊,春天就要来了,阳光明媚的日子不远了。”永梁也兴奋地说道。

他知道,从此,中国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他也可以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实现他的理想而奋斗了,重生以来,始终不敢放手干,虽然不停在钻政策空子,让他拥有了自己的商业帝国,但心里一直是忐忑的,不过,这个忐忑只有自己知道。

……

国内的媒体虽然对南巡的消息没做任何报道,但省里的领导们都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他们已经得知了南巡讲话的要点。随之而来的,对张文燕那篇文章的批判的声音渐渐小了,以至于到了春节快放假时,那些反对的文章再也见不到了。

张文燕的脸上又重新出现了优雅的微笑,那些不明真相的人从开始的奇怪,到感觉到风向的转变,也就是一两天的事情,那些鄙夷和冷嘲热讽不见了,代之谀词如潮。

“看看,我就说还是人家张部长有远见,有水平吧。那些说人家没有政治眼光的人,说人家是花瓶,说人家是靠着父辈上位的人,撞南墙去吧!”

“不是你说人家不稳重来着?怎么现在又变了说法了?”

“胡说,我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

这种话当然不会当着张文燕的面说,但她从那些变色龙的脸色上,能感觉出这些人的变化。而且,来她的办公室汇报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已经意识到当初那篇文章可能会给她带来莫大的好处。

可惜,张文燕已经认识了一些人的真面目,说的再好听,在她心里,已经种下刺,这个刺不是一两句好听话就能拔出来的。

张文燕境遇的改变,当然也带来了永梁境遇的改变。那些刻意疏远他的人,见了他早早地就跟他打招呼,那热情劲跟多年老友一样;那些明里暗里损他的人,见了他却是赞了又赞,什么英俊潇洒,什么才华过人,好听的话让永梁听了直觉恶心。

人情冷暖,官场常态,他自是不以为意。

……

3月31日,《人民日报》一篇《东方风来满眼春》,详细报道了老人家南巡讲话。

……“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见到这些,有心人找出张文燕的那篇文章,虽然语言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核心意思和内在精神,却惊人地契合了老人家的讲话要点。

自此,人们对于张文燕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似乎见到了一个政治新星正在崛起。

赈灾义演的成功,如果说表现了张文燕的干才,那么,那篇理论水平很高的文章,则体现出了张文燕很高的政治修养。二者兼备的人,本来就是官场上的翘楚,再加上她身为女性,使人不得不相信,她在仕途上一定会走得更远。

当然,这些光环加于张文燕身上,全是王永梁的功劳,不过是别人不知情罢了。

……

在这场思想大动荡中,得益的还有林光远和杨剑。他们同样都遭遇了严冬,也同样迎来了春天。

林光远现在是昌市市长,杨剑是水北市局局长,杨剑还好一点,专业性强,不需要时时刻刻亮明自己的政治观点,而林光远作为市长,经常参加各种会议,发表各种讲话,必须旗帜鲜明地亮明自己的政治观点。

他跟永梁对中国的现状进行过深入地探讨,对其敏锐的政治嗅觉他是信服的。

和张文燕不同,他经历过文革,经历过苦难,经历过党内大大小小的斗争,是从大队书记一步步干上来的,对中国的问题,他有自己深刻的认识,知道只有改革开放,老百姓才能过好日子。和永梁的探讨,只是更加坚定了他的政治理念而已。

所以,在这场政治风波中,尽管受到的批评和质疑比张文燕大的多,他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从这一点上来说,张文燕比之林光远差得太多。好在她最后还是选择了相信永梁,没有动摇,这在政治上是会加分的。如果她动摇了,到最后即使证明她是正确的,也会因为曾经的动摇,在政治上减分。

……

十月份将召开十四大,按鲁省的习惯,在党的最高会议召开之前,市县会集中换届,不知道张文燕能否在这次换届中得到提拔。

王永梁作为张文燕的秘书,也是她第一谋主,不得不考虑这些事情。

现在张文燕对永梁已经完全信服,一些机密操作也不会瞒着他。

这不,她接到老父亲的电话,带着永梁往父母家里赶去。

第49章 剑叔还是“贱叔”第一百零二章 接风宴(一)第五十八章 又遇故人第85章 你就是我媳妇第31章林家家庭会议(二)第39章东北行之初遇贼王(三)第78章不换思想就换人八十五章 邂逅(二)第一百零三章 接风宴(二)第6章最大地产商挨揍第三十七章 自上而下推动(二)第二十七章 市长办公会(二)第93章 香魂杳杳恨去远(三)第49章 剑叔还是“贱叔”第43章 厂长人选第二十章 与老书记一席谈第19章 水北再聚首(二)第二十六章 市长办公会(一)第八十四章 邂逅(一)第18章 风顺正是扬帆时(三)第83章 一语谏卿卿命改(二)第15章 交好“坐地虎”(三)第38章东北行之初遇贼王(二)第三十章 调研(三)第五十二章 陈保国的难题第四十四章 妙招第45章 赵春花的心思第五十八章 又遇故人第一百章 走访大崔(一)第五十六章 烂尾楼妙用(四)第7章“纸老虎”覆灭一旦间(一)第9章 二小设计赚“村霸”(三)第七十四章 林子豪的反常举动第九十二章 蓬门今始为君开第32章林家家庭会议(三)第20章 水北再聚首(三)第25章抢占先机绘蓝图(二)第41章 撞车第五十八章 又遇故人第75章高歌一曲惊四座(一)第66章 开业总有新气象(二)第60章 讨薪风波第37章 开学第六十六章 酬功第七十一章 曲爱民到访(一)第五十四章 烂尾楼妙用(二)第五十二章 陈保国的难题第9章“纸老虎”覆灭一旦间(三)第五十五章 烂尾楼妙用(三)八十五章 邂逅(二)第38章 班里的那些事(二)第59章 何去何从赵秋月第28章出手怒揍“南霸天”(二)第91章 香魂杳杳恨去远(一)第34章硬碰硬的一战(一)第二十五章 新岗位第七十三章 国企改革试点第31章林家家庭会议(二)第七十一章 曲爱民到访(一)第16章 交好“坐地虎”(四)第六十九章 不平静的调研(一)第20章 悲天悯人有谁知(一)第56章 再回尹秋第21章悲天悯人有谁知(一)第四十八章 唱歌风波第五十三章 烂尾楼妙用(一)第60章 讨薪风波第23章赵兰家人到高平(二)第六十九章 不平静的调研(一)第41章东北行之考察布局(二)第九十三章 别出心裁的送别第12章 错把永梁当妹婿第16章 交好“坐地虎”(四)第13章 牛刀小试初显威第七十二章 曲爱民到访(二)第十三章 赈灾义演(八)第48章 商业城第67章 美人佐酒心欲醉(一)第四十五章 池晓军的态度第1章 赵秋月回来了第52章 赵春花的选择第51章 裂痕第48章东北行之赵兰回家(三)第一百零四章 党委会议上的争论(一)第九十章 扬眉吐气(三)第七十三章 国企改革试点第97章 纵情山水难释怀(二)第九十五章 镇长到任(二)第30章唯是起步最艰难(二)第七章 赈灾义演(二)第二十四章 结婚(四)第6章 芦苇荡里练功忙第92章 香魂杳杳恨去远(二)第58章 路三丧命第26章 招待所开建(二)第8章“纸老虎”覆灭一旦间(二)第九十八章 争相出头第12章 新人原来是故人第四十六章 争功?第68章 美人佐酒心欲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