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市长办公会(二)

对于张文燕,朱之林的确存了小视之心。

一个年轻女性,又没有基层工作经验,仅凭搞了一场晚会,写了一篇文章,就能应付得了庞杂的事务?谁都知道她是老书记的女儿,升官可以,但你要是在党委序列还好,毕竟务虚的多,市政府是处理具体事务的,是务实的,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应付得了的。

行,你当市长也不是咱能挡得住的,你来了不应该跟我交流交流吗?没有我的支持,你能干成什么事?

你张文燕要是聪明,就充分放权给我,出了政绩有你功劳也就是了。你要是想揽权,那好,就把权交给你。你上任这几天,有人跟你汇报工作吗?你是市长又如何,我看你能玩得转才怪。

像今天开这个会,你要对我稍有一点尊重,应该事先跟我透透气吧?汇报不是先从排名最末的开始吗?怎么让我先汇报?

朱之林的心态已经失衡了,他却是不想一想,人家是一把手,你是二把手,你不应该主动跟人家一把手汇报吗?

关键的一点,他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估计得太高了。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何况你只是一个常务副市长?

朱之林喝了口水,平复了下心情,说道:“那好。既然市长点名了,那我就先汇报。”

“我的工作当然是协助市长处理日常事务。另外主管财政、税务、政法等部门,当前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财力不足,要保市里的重点项目,也要保吃饭,各处都张着嘴要钱,令人焦头烂额。好在市长来了,我肩上的担子也轻了。下一步我一定努力配合好市长的工作,按市长的要求办。”

朱之林说完,看了一眼池晓军,池晓军会意。

朱之林汇报完了,按顺序应该是刘金平汇报。

“市长,我分管工业、交通、城建等部门。我市有二大支柱产业,一是卷烟,一是纺织。烟厂效益倒是不错,但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纺织行业大面积亏损,现在是靠财政补贴和银行贷款过日子。这个行业是劳动密集型,如果不想办法,下一步将面临大量人员的就业和吃饭问题。”

刘金平也是不停地道苦水。

轮到池晓军汇报了,他说:“市长,我分管农、林、水。您知道,现在中央一直在强调要重视农业,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要增加农民收入,可是咱们市的现状是,南部山区较多,土地面积少,北部盐碱地多,土地产出少。最主要的是前几年搞大垄套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这几年给农民打白条现象屡禁不止,原来的白条一直兑现不了,政府公信力下降,农民对政府的号召不大响应,就算有什么好项目,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也非常困难。但中央和省里的指示还不能不听,请问市长,您有什么好办法吗?”

闻听此言,张文燕放下手里的笔,优雅地喝了一口水,微微一笑说道:“先听段市长讲讲吧。”

池晓军一愣,他直接将军,目的就是想看张文燕出个丑。张文燕早有准备,怎么会上他的当?

听张文燕点到自己,段红娟说道:“市长,我分管文教卫生。教育和卫生存在的问题都是共性问题,比如一线教职员工待遇低啦,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缺医少药啦,看病贵、看病难啦,等等。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症结还是在于没有钱,如果资金充足,我有信心改变这些痼疾。”

副市长们发言完毕,张文燕放下笔,说说道:“好。各位市长讲的我都记下来了,像朱市长讲的财力不足,刘市长讲的纺织行业大面积亏损,段市长讲的三农,段市长讲的教育和卫生方面的痼疾,等等。都很好,很切中时弊。段市长刚才问我有什么办法解决三农存在的问题,要说具体的办法我没有,毕竟我刚到一周,很多情况根本不解。但要说解决刚才诸位提的所有问题,我倒是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发展。老人家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非常高明的一个说法,它为我们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提供了一个万能钥匙。各位分管的工作各有不同,但都可以从发展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希望大家都开动脑筋,好好想一想自己分管的工作,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考虑不成熟的,可以跟我商量,也可以拿到市长办公会上来讨论。”

说到这里,她停了一下,继续说道:“接下来,我准备带着这些问题用一个月的时间下去调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解决各种矛盾的重要法宝。在我调研期间,市政府的运转照旧,朱市长主持日常工作,其它市长各司其职。我下去调研,不搞提前通知,不打乱下边同志的正常工作秩序,马秘书长陪同我下去就行了,有重大事情,可以跟他联系。”

张文燕这番讲话,态度非常强硬,意思就是说,什么事都来找我这当市长的,要你们副市长何用?发现问题,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副手应该做的。光说问题,而没有解决办法,你不是失职吗?我这市长是拍板的,不是为你们具体想办法的。

虽然有点勉强,但也算把池晓军扎出来的枪挡了回去。

说到最后,她征求了一下朱之林的意见:“朱市长,你还有什么要讲的吗?”

“市长讲的高屋建瓴,让我感到茅塞顿开,不愧是宣传部出来的,政治理论水平的确高明。我一定好好领会市长的指示,也希望市长通过调研能给我们的分管工作以具体的指导。别的没什么可讲的了。”朱之林一通赞扬,说白了其实就是说,你的理论水平是高,可是具体怎么做,看你有没有辙?不能光说不练吧?

张文燕微微一笑,没接他的茬,接着又问了其他几人有没有可说的,其他人都说没事,张文燕就宣布散会。

第四十章 招商难第95章 牛广春伏诛(二)第一百零四章 党委会议上的争论(一)二十二章 结婚(二)第94章 牛广春伏诛(一)第23章悲天悯人有谁知(三)第11章 世上最重是亲情(二)第六章 赈灾义演(一)第二十六章 市长办公会(一)第64章 交接中的猫腻(二)第七十六章 过年(二)第39章 班里的那些事(二)第六十二章 旅游?第65章 开业总有新气象(一) 第74章 水北拜年铺新路(二)第四十一章 德高蔬菜公司成立第27章 招待所开建(三)第7章“纸老虎”覆灭一旦间(一)第60章 讨薪风波第十八章 波澜再起(二)第6章最大地产商挨揍第12章 错把永梁当妹婿第一百零一章 走访大崔(二)第45章 赵春花的心思第二十七章 市长办公会(二)第四十九章 忍无可忍第13章 交好“坐地虎”(一)第16章 交好“坐地虎”(四)第17章 风顺正是扬帆时(二)第12章 新人原来是故人第四十八章 唱歌风波第八十章 市恩二十二章 结婚(二)第17章 风顺正是扬帆时(二)第34章东北行之火车站奇遇(二)第13章 交好“坐地虎”(一)第12章 错把永梁当妹婿第54章 归乡(二)第24章赵兰家人到高平(三)第46章东北行之赵兰回家(一)第四十五章 池晓军的态度第二章 接风(一)第一百零一章 走访大崔(二)第5章 高平未来一席谈(二)第四十一章 德高蔬菜公司成立第63章 交接中的猫腻(一) 第二十章 与老书记一席谈第七十四章 林子豪的反常举动第36章东北行之火车站奇遇四第六十九章 不平静的调研(一)第四十九章 忍无可忍第四章 接风(三)第三十二章 调研(五)第34章东北行之火车站奇遇(二)第十六章 过犹不及第2章 小小村落有古韵第75章高歌一曲惊四座(一)第三十三章 陈保国来访第13章 交好“坐地虎”(一)第六十章 菜商被打第四十八章 唱歌风波第11章 世上最重是亲情(二)第72章 其乐融融大年夜第60章 讨薪风波第56章 再回尹秋第20章 水北再聚首(三)第七十八章 过年(四)第64章 交接中的猫腻(二)第九十一章 聚餐第四十三章 喜讯(为书友王大能的打赏加更)第六章 赈灾义演(一)第一章 报到第65章 开业总有新气象(一) 第44章东北行之搞定“贾黑头”(三)第18章 水北再聚首(一)第40章 论“有依说一”第三十三章 陈保国来访第12章 新人原来是故人第22章 悲天悯人有谁知(二)第66章 开业总有新气象(二)第二十八章 调研(一)第9章“纸老虎”覆灭一旦间(三)第九十六章 上任即遇难题第八十一章 后悔了第38章东北行之初遇贼王(二)第41章 撞车第36章 硬碰硬的一战(三)第11章 世上最重是亲情(二)第87章 酒桌上的玄妙(二)第二章 接风(一)第1章 重生原是平常事第81章 元宵晚会美名扬(二)第15章 交好“坐地虎”(三)第28章出手怒揍“南霸天”(二)第六十九章 不平静的调研(一)第42章 杜玉恒第9章 二小设计赚“村霸”(三)第42章东北行之搞定“贾黑头”(一)第47章 婚礼第88章 火光熊熊匿罪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