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调研(一)

张文燕展现了自己强硬的一面,虽然没有得到大家的支持,但也摸清了各位副手的态度。

朱之林是明显的不配合,他的态度就是看不起张文燕,觉得她理论水平高,但不一定有干事能力。

池晓军明显是朱之林的死党,在会上直接将张文燕一军,要不是早有准备,还真不一定能抵挡得住。

刘金平和段红梅却是观望的意思多一些,虽然也只是谈了问题,没有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但态度相对温和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张文燕必须拿出点真本事,让大家知道她不只懂理论,也有治事之才。

不用阴谋,而用阳谋,让大家真心拥戴。

当晚,张文燕和永梁在张文燕家里,确定了第一个突破口,就是池晓军所分管的农业。

前世的时候,永梁记得长辉县的蔬菜世界闻名。不知道现在那里的情况怎么样?

长辉蔬菜驰名全国继而走向世界是在21世纪,在此之前,因为没有形成产销一体化管理,消息闭塞,往往种的时候是高价,卖的时候是低价,给蔬菜种植户的积极性带来很大的伤害,而且还因为卖菜难,曾经发生过大蒜积压,老百姓围堵县政府的事。

要是搞这个事情,必须把这些都考虑在内。

……

市长办公会第二天,张文燕的调研就开始了。

她没用自己的二号车,也不用马学祥的专车,而是用了永梁的私车,那台普桑,开车的当然是黎洪林。

马学祥没有带连学军出来,而是让他留在市里,以便于及时通报消息。

市长出行,但消息不能断,否则张文燕可真就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了。

等张文燕和马学祥上车后,坐在副驾驶座上的永梁吩咐洪林:“去长辉县。”

黎洪林启动车子,往长辉县方向驰去。

车子进入长辉县境内,路边上可以看到有农户在卖大葱,那葱比平常见的大葱要大得多。

张文燕让洪林停车,走到摊子前,饶有兴趣地把一捆葱竖起来,一看能赶上她身高了。就问那个卖葱的妇女道:“大嫂,这是自家地里种的?”

“是啊,同志,买点不?”

“你这葱看着比咱平常吃的要大好多,不知道有平时吃的葱好吃不?”

“当然比那个好吃。同志你看,这葱白多大啊,咱平时吃的葱有这么多白吗?”那妇女看几个人穿着光鲜,像是有钱人,忙起劲地夸着自己的葱。

“你这葱一亩地能产多少啊?”

“同志,你到底买不买啊?怎么光问俺这些没用的?”老百姓是最讲实惠的,你说的再好听也没用,他是不会听的。

“你回答几个问题就行,我买你三捆。”永梁自是知道这些,连忙说道。

“那好,先给你称好,你给了钱,俺陪你啦一晌都行。”这个妇女也是个不见鬼子不挂弦的主。

永梁掏出一百块钱,递到她手里,说道:“先啦呱,这回放心了吧。”

“哎。还是这大兄弟敞亮。一会儿多退少补啊。”那妇女把钱放到腰里的包里,笑嘻嘻地说道。

“亩产多少?”

“一般能达到八千斤,要是在沙土地上种,能达到一万两千斤以上。”

“啊?这么多?”

“挣不少吧?”

“一亩能卖二千块钱左右吧。”

“那不发了啊?”

“这不算什么,我们书记搞的大棚才挣钱哩,人家一个大棚种黄瓜,到冬天十块钱一斤,光从阳历年到年下这一两个月都能挣两万多。”

“你是哪个村的?你们书记叫什么名字?”张文燕问道。

“干什么?你们不是有别的事啵?俺可告诉你们,书记可是好人,他带领俺致富,免费培训俺种菜技术,你们要是当官的,要是想对俺书记弄点事,老百姓可不答应。”那妇女警惕地问道。

“大嫂,我们没有恶意,就是想找他谈谈种菜的事。像他这样的好官,谁也不敢对他有什么不利,你说是不是?”张文燕说道。

“也是。看你们也不是坏人,俺是三才村的,书记叫王大义,喏,看到那几个大棚了么?他肯定在那里。”

“谢谢大嫂,我们去找王书记谈谈。”张文燕说着跟那妇女道了别,与马学祥一起向前方的大棚走去。

永梁让黎洪林拿了三捆葱放到后备厢里,对那个妇女说道:“大嫂,三捆葱一百块钱够了吧?”

“哪用得了这么多?二十块钱足够了,等着我再找你八十。”

“不用找了,大嫂,陪我们啦了这么长时间的呱,就当赔偿你的损失吧。”

“这怎么好意思……。”

永梁没听她往下说,挥挥手,跟上了张文燕和马学祥的脚步。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啊,这位王大义同志,看来是真不简单啊。”永梁赶上来,就听张文燕对马学祥说道。

“是啊,只要给老百姓办了实事,就一定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戴。”马学祥非常赞同张文燕的说法,他接着说道:“市长,你刚才说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句话太精辟了,它包含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又给我们这些做实事的干部指明了正确的政绩观。你看,是不是把这句话传达下去?”

“现在还没必要,等合适机会吧。”张文燕说道。

从公路到那个大嫂说的大棚位置,大约有二里地的样子,三人就这样边走边聊。永梁见张文燕穿着高跟鞋走在乡间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怕她受不了,连忙说道:“市长,你换双鞋吧,一会儿还要去大棚里看看,这鞋肯定不行。”

“好吧。”张文燕没想到永梁还给她带了鞋,闪了她一眼,那眼神里的意思只有彼此明白。

黎洪林把车开了过来,张文燕到车里换了一双运动鞋,她下车试了试,非常合适,而且走起路来明显舒服多了。

“你什么时候买的?我怎么不知道?”张文燕问永梁。

“昨天我让张华梅去街上买的。”永梁说道。

张文燕一听就知道他没说实话,张华梅要是给她买鞋能不让她知道?肯定是永梁自己买的,不想让马学祥知道,所以才假说是张华梅买的。

真是个会疼人的好男人!

第53章 归乡(一)第93章 香魂杳杳恨去远(三)第五章 服软第1章 重生原是平常事第7章“纸老虎”覆灭一旦间(一)第17章 不平缘自疑忘情第76章高歌一曲惊四座(二)第一百零六章 大结局第48章 商业城第22章 悲天悯人有谁知(二)第6章 芦苇荡里练功忙第60章 讨薪风波第92章 香魂杳杳恨去远(二)第十一章 赈灾义演(六)第三十七章 自上而下推动(二)第21章悲天悯人有谁知(一)第47章 婚礼第二十五章 新岗位第11章 伏低做小只为权第10章“纸老虎”覆灭一旦间(四)第七十三章 国企改革试点第31章王永水的身手第二十八章 调研(一)第四章 接风(三)第六十五章 幕后黑手第一百零六章 大结局第10章 世上最重是亲情(一)第42章东北行之搞定“贾黑头”(一)第88章 火光熊熊匿罪迹(一)第36章 硬碰硬的一战(三)第17章 不平缘自疑忘情第七十四章 林子豪的反常举动第16章 风顺正是扬帆时(一)第七十九章 林冉的假男友第15章 交好“坐地虎”(三)第57章 王永水你在哪里第一百零三章 接风宴(二)第62章 惊艳公社党委会(二)第66章 开业总有新气象(二)第26章 招待所开建(二)第72章 其乐融融大年夜第七十五章 过年(一)第四十三章 喜讯(为书友王大能的打赏加更)第八十六章 黎洪林的婚礼第17章 风顺正是扬帆时(二)第八十四章 邂逅(一)第90章 姚立新被抓第81章 元宵晚会美名扬(二)第四十六章 争功?第五十七章 黎洪林的烦恼第7章 二小设计赚“村霸”(一)第七十三章 国企改革试点第66章 开业总有新气象(二)第35章东北行之火车站奇遇(三)第33章东北行之火车站奇遇(一)第81章 元宵晚会美名扬(二)第34章硬碰硬的一战(一)第73章 水北拜年铺新路(一)第四十五章 池晓军的态度第六十章 菜商被打第96章 纵情山水难释怀(一)第一百零二章 接风宴(一)第86章 酒桌上的玄妙(一)第五十八章 又遇故人第七十七章 过年(三)第57章 王永水你在哪里八十七章 琳蕾回娘家第五十八章 又遇故人第三十二章 调研(五)第48章东北行之赵兰回家(三)第24章赵兰家人到高平(三)第四十三章 喜讯(为书友王大能的打赏加更)第70章 老模范的伤心八十七章 琳蕾回娘家第47章 婚礼第34章东北行之火车站奇遇(二)第67章 美人佐酒心欲醉(一)第93章 香魂杳杳恨去远(三)第68章 美人佐酒心欲醉(二)第2章 小小村落有古韵第八十四章 邂逅(一)第39章东北行之初遇贼王(三)第五十九章 浪子回头第77章 歌坛玉女提前诞生第15章 交好“坐地虎”(三)第2章赵老太太的身世之迷第29章唯是起步最艰难(一)第21章悲天悯人有谁知(一)第五十七章 黎洪林的烦恼第七十八章 过年(四)第三十一章 调研(四)第15章 语文课上显风采第一章 报到第97章 纵情山水难释怀(二)第六十六章 酬功第15章 语文课上显风采第80章 元宵晚会美名扬(一)第16章 交好“坐地虎”(四)八十七章 琳蕾回娘家第四十七章 种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