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东北行之火车站奇遇(一)

在王永梁前世的记忆中,鲁省和东北面粉差价很大,本地不少人因为往东北贩面粉发了财,不过后来都洗手不干了。原因是有一个人因为太招摇而露了财,被当地人用美人计诱到大山深处杀死,连尸骨都没有找到。此案一出,鲁省人再也没有人敢去东北做生意了。

王永梁认为,这个人的被杀,固然有东北当地人民风彪悍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个人德行不修,性格张扬所致。假如他不张扬,则不会露财,如果不被美人所诱,也不会命丧他乡,尸骨无存。

但是,说归说,如果有人苦心孤诣地算计你,有几人能躲得过?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

王永梁的眼光可不只是在南寺,也不只是在南平,而是在全国。他深知以后几年国家发展的速度是多么快,如果只是局限一地,如果不搭上国家快速发展的列车,可就枉为重生人了。

如果要去东北发展,必须对那里的客观环境进行彻底考察,如果没有一定的人脉基础,绝不能冒然行事。虽然姨父一家在东北,但在当地人脉如何却不得而知。加上母亲齐光荣念妹心切,嘀咕好几回了,说要是能去看一看妹妹多好。这两方面的原因,促使王永梁决定去东北看一看。

七月份,学校放了暑假以后,王永梁把要去东北的打算一说,齐光荣自然是高兴异常,恨不得马上成行。萍儿这个跟屁虫也非要跟着去,见王永梁答应了,拍着手高兴地跳了起来。

王永梁把王永水、闫振五、王祥文、赵春花叫到一起,说了去东北的打算,他说:“我这次去东北,主要目的是考察那里的面粉行情,如果行情好,我们就会迎来一个大的发展。当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我们必须有一个走出去的意识。厂里的事尽量不要让我操心了,你们多受累。好在厂里的生产基本已经步入正规了,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就行了。如果有什么事,大家商量着办,最后由永水哥拍板,实在有拿不定主意的,可以给我拍电报。”

最后又对祥文说:“我尽量把维修的手艺教给刘全,慢慢地你也得从维修部抽身了,然后要有意识地熟悉厂里的情况。现在维修部多了起来,这个行业再也不会有暴利可图了。”祥文自然点头不已。

厂里的事安排妥当,永梁自然少不了要跟闫彩云道别一番。闫彩云自是舍不得,问道:“你什么时候回来?”

“少则半月,多则一个月,看情况吧。”

“这么长时间啊?永梁,我想你怎么办?”闫彩云眼泪婆娑,抱着王永梁道。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永梁只好如此安慰她。

“好吧,你胸怀大志,我当然不能拖拽你的脚步。要注意安全,平安回来,我等你!”

“好。”永梁答应道。

随后,两人自然得腻歪一番,不提。

到了出发这天,王永栋、王永水和祥文三人骑自行车把齐光荣、王永梁和萍儿送到南平汽车站,此时天还没亮。

之所以起这么早,主要是因为要赶最早的始发车。

这个时候的出行非常不方便,南平到省城只有二辆始发车,早上一辆,下午一辆,错过始发车,就得等过路车。过路车是从昌市过来的,如果有在高平下车的还好一点,可以挤上去几个人,如果没有,那这辆过路车根本就不会停,即使能侥幸上了车,有坐的可能也很小。

王永梁的行李不多,除了一些必要的洗刷用品外,就是带了五千元现金,一个小包就足够用了。齐光荣带了三个大旅行包,主要是给妹妹带的家乡特产,什么皮棉啊、红枣啊、香椿芽啊等等。

王永梁他们运气不错,上车以后还有空位,把大件行李放到车顶(当时大件行李都是放到车顶,然后用绳网罩住),和王永栋他们挥手道别后,王永梁坐下来,才有了喘息的机会。

经过二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省城火车站。把母亲和妹妹安排到候车室坐下,吩咐萍儿不要乱跑,王永梁就去买车票。看着售票处人山人海,王永梁开始发愁。他知道,就是买上票,很可能也是站票,更别说买到卧铺票了。去东北得三天的行程,这么长的时间,自己还能坚持坚持,可母亲和妹妹是无论如何受不了的,他现在有钱,自然不想让母亲和妹妹受罪。于是,他决定到车站前的广场转转,看有没有“黄牛党”,如果能弄到几张卧铺票那就太完美了。

前世的时候他对“黄牛党”是非常痛恨的,他们仗着占据票源的优势,大发横财,这是铁路客运行业的一个痼疾,国家几经治理,也没有完全根除,一直到高铁运营和实行互联网售票以后,国家铁路运力大幅度提升,票务透明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个现象才好一点。

但是现在,他是多么盼望有个“票贩子”出现啊。正当他左顾右盼之际,忽见一位老军人在他前面不远处手捂胸口委顿在地,他身后跟着一个年轻军人,手足无措地喊着:“王副司令!王副司令!”

王永梁连忙跑过去一看,老人脸色发青,牙关紧咬,双目紧闭,根据前世的经验,王永梁判断老人心脏病突发,于是他连忙对年轻军人说:“老人这是心脏病犯了,快把他放平!”年轻军人一听吓坏了,赶快按永梁的吩咐做了。

“老人有没有带着药?”永梁问。

“没有,他以前没有这方面的病。”年轻军人急急地道。

“这可一分钟也耽搁不得!我有这方面的急救知识,如果你允许,我可以给他做一下急救,你看行吗?”永梁征求年轻军人的意见。他看得出老人是一个有身份的人,这个年轻军人肯定就是他的警卫员,他给老人救治可以,但万一救不过来,也不愿意为此惹上麻烦。

“可以!我给你做证,不会让你有麻烦。”年轻军人显然看出了永梁的顾虑,急忙说到。

一听这话,永梁再不犹豫,按照前世已经普及的救治知识,开始给老人做人工呼吸。

不一会儿,老人悠悠醒转,长呼一口气,缓缓睁开双眼,当看到永梁时,他低声惊呼一声:“二哥!”

永梁一见老人醒了,抹了把额头上的汗,不及想老人为什么会叫他二哥,下意识地认为老人可能一时精神恍惚。他摸着老人的脉搏已经跳动有力,知道心脏已经恢复工作了,高兴地对身旁的年轻人说道:“暂时没事了,现在老人还不能动,你最好叫辆救护车来,我还有事,走了!”说完站起身来,就要离开。尽管可以猜测到这老人身份不凡,他也没有施恩图报的想法,举手之劳而已。

“小伙子,请留步!”老人急忙喊住他。永梁只好停下脚步,见老人又对那个年轻军人说:“建军,你去把祥穗喊来,再去叫救护车。”

“是。”年轻军人答应一声站起来身来,又对永梁敬了一个礼:“我叫张建军,是省军分区警卫参谋。谢谢你救了首长!”

“不用谢!只是举手之劳而已,我叫王永梁。”王永梁连忙摆摆手,谦逊地道。他这才知道,自己救的是一位军分区的首长。

张建军双目炯炯有神,显得非常精干。他对永梁说:“我要去喊人,先请你照顾一下首长可以吗?”

“当然可以,你放心去吧。”王永梁说完以后,张建军立刻飞奔而去。

“小伙子,你家是高平县的吧?”张建军走了以后,老人声气虚弱地问道。

“是,我家是高平县南寺公社的。老人家,您现在需要休息,先不要多说话。”永梁也没细想老人是如何知道自己是高平县人,以为是自己的口音带了高平味。

“不,有几句话我必须要问。”老人坚定地说道……

第53章 归乡(一)八十八章 扬眉吐气(一)第八十章 市恩第七十一章 曲爱民到访(一)第五十五章 烂尾楼妙用(三)第16章 交好“坐地虎”(四)第二十一章 结婚(一)第1章 重生原是平常事第94章 牛广春伏诛(一)第59章 何去何从赵秋月第一百零二章 接风宴(一)第五十二章 陈保国的难题第4章 智擒义放美名扬第49章 剑叔还是“贱叔”第38章 班里的那些事(二)第80章 元宵晚会美名扬(一)第五十一章 雷丙涛的反应第12章 错把永梁当妹婿第83章 一语谏卿卿命改(二)八十八章 扬眉吐气(一)第三十一章 调研(四)第三十五章 未雨绸缪第二章 接风(一)第13章 牛刀小试初显威第13章 交好“坐地虎”(一)第17章 风顺正是扬帆时(二)第33章东北行之火车站奇遇(一)第48章 商业城八十五章 邂逅(二)第63章 交接中的猫腻(一) 第53章 归乡(一)第十九章 波澜再起(三)第17章 风顺正是扬帆时(二)第57章 王永水你在哪里第五十五章 烂尾楼妙用(三)第26章抢占先机绘蓝图(三)第45章东北行之别具一格的拜见第85章 你就是我媳妇第十九章 波澜再起(三)第四十七章 种刺第14章 交好“坐地虎”(二)第八章 赈灾义演(三)第74章 水北拜年铺新路(二)第二章 接风(一)第35章东北行之火车站奇遇(三)第六十六章 酬功第五十一章 雷丙涛的反应第34章东北行之火车站奇遇(二)第11章 伏低做小只为权第86章 酒桌上的玄妙(一)第四十八章 唱歌风波第91章 香魂杳杳恨去远(一)第65章 开业总有新气象(一) 第五十三章 烂尾楼妙用(一)第5章 数说往事人断肠第19章 风顺正是扬帆时(四)第2章 小小村落有古韵第1章 赵秋月回来了第七十章 不平静的调研(二)第6章最大地产商挨揍第8章 二小设计赚“村霸”(二)第93章 香魂杳杳恨去远(三)第75章高歌一曲惊四座(一)第17章 不平缘自疑忘情第五十五章 烂尾楼妙用(三)第13章 交好“坐地虎”(一)第七十七章 过年(三)第93章 香魂杳杳恨去远(三)第14章 道是真傻是假傻第26章 招待所开建(二)第10章 世上最重是亲情(一)第八章 赈灾义演(三)第79章 拜访京剧泰斗第86章 酒桌上的玄妙(一)第八章 赈灾义演(三)第五章 服软第七十五章 过年(一)第七十八章 过年(四)第25章 招待所开建(一)第六十八章 两次挨揍第五十一章 雷丙涛的反应第41章 撞车第48章 商业城第1章 重生原是平常事第70章 老模范的伤心第三章 接风(二)第七十九章 林冉的假男友第九十九章 拜码头第四十六章 争功?第21章悲天悯人有谁知(一)第67章 美人佐酒心欲醉(一)第45章东北行之别具一格的拜见第72章 其乐融融大年夜第十三章 赈灾义演(八)第七十八章 过年(四)第93章 香魂杳杳恨去远(三)第五章 服软第三十章 调研(三)第七十三章 国企改革试点第七章 赈灾义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