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历史轨迹

京城之中已经下过数场雪了。融雪之时,空气之中有着一股湿湿的味道,带着的那股冰冷,几乎渗到了人骨子里去。就在这样的寒风凛凛之中,紫禁城迎来了康熙三十三年冬至。

这一天,所有已经进学的皇阿哥都接到康熙的旨意,宫中设下了家宴,要阿哥们酉时入宫。

冬至,是一年之中难得的几天阿哥们不必上书房的日子,所以申时开始,胤禛的嫡福晋乌拉纳喇氏就开始帮着胤禛张罗起入宫的穿戴来。乌拉纳喇氏,正白旗副都统费扬古之女,乳名叫做芸娘,自康熙三十一年被指婚给胤禛,如今已经快要第三个年头了。

看着忙前忙后为自己打理的芸娘,胤禛不禁想起了两年多之前的那个晚上。那时,大婚在即,胤禛还从未与这名即将成为自己结发之妻的女孩谋过面,但在掀起红盖头的那一刻,胤禛还是深深地被她吸引了。

这个比胤禛还小了两岁的小姑娘,当时就静静地坐在炕沿上,头上已经按照婚嫁的规矩盘成了歪把子的发髻,白皙的脸庞印在红烛的微晕之中,长长的睫毛之下,月牙似地眼睛低垂着,脸上带着少许羞涩,时不时还偷偷看胤禛一眼。不期然,两人的眼神四下相对,芸娘这份少女的羞怯让胤禛忍俊不禁,“噗嗤”一声就笑了起来,这一乐,引得芸娘也展开了笑颜,继而从微颦到大笑,完全带出了满洲格格的豪爽性格,到底还是小孩脾气,芸娘至此一下子放松了下来。两个人于是越坐越近,胤禛又搜尽肚肠斗着趣儿,就在这样的旖ni之中,他们成为了真正的夫妻。

几年下来,芸娘已经成为最了解胤禛心思之人。她知道,胤禛极重仪表,不管什么时候,总是要外表一丝不苟,不论内外,身上衣物有一丝褶皱都不成。譬如,夏日炎炎之时,别人都是短褂小衣的,可是胤禛却是内衬,长衫一件不落,顶多折扇动的勤快些。有一次,五阿哥,七阿哥来寻胤禛着棋消暑,难捱酷热,两人在万福堂之中直脱到赤膊为止,还一面大声嚷嚷着要喝冰镇酸梅汤。胤禛却还是依旧,端直坐着,只手上多了一块汗巾,时不时的拭去颈上的微汗,引得五阿哥,七阿哥赞佩不已。

然而,胤禛又深恶奢华,总以简朴为上。若是寻看胤禛的衣帽,之中少有奢靡之物,除了内务府织造处每年循例拨给的,就是康熙的御赐品件,对这些,旁的阿哥并不在意,而胤禛却很爱惜,穿的旧了,便着人仔细浆洗,偶有损破之处,也寻了人密密织补。有时,连随身伺候的太监头高顺都看不过眼,几次三番在胤禛面前呱噪,却被胤禛冷冷一句打发了去:“爷根上就是这个性子。钱都用在刀刃之上,懂吗?”以至于后来被几个皇兄弟笑称为守财阿哥。

今日胤禛是去见康熙,芸娘自然更不能马虎,就帮着挑捡最适宜的服色,既不能让胤禛在君前失仪,又不能太奢华让胤禛不快。最后,还是用了青狐朱纬冠,没有配东珠,上面只用了红绒结顶,端罩虽然依着皇子的定例,用的是紫貂,但凑近了看,不过是数块紫貂皮拼接而成,石青龙褂,也是穿的旧了,但却也仔细浆洗过,边上纹了几条青狐皮,显得庄重简朴。

待芸娘伺候着胤禛把衣裳一件一件的全部穿在了身上,胤禛满意地打量着镜中的自己。时年十七岁的胤禛身量已经颇高了,按照现代的标准,将近一米八的样子,瘦长的面庞,下颚略尖,一对剑眉之下,双眼熠熠,唇上也开始泛起了微微的绒毛,说实话,胤禛应该算得上是个俊哥儿了。

正了正头上的冠带,胤禛转向乌拉纳喇氏道:“忙了一天了,快些歇着去吧。今天估摸着必要晚些时候才能回来,就不来你这里了,你晚上总是睡得不沉,再让我给扰了,明儿个指定脑仁子疼。”

芸娘含着笑看着胤禛,却不言语,只把胤禛看得有些不自然,于是便佯怒道:“你这人,好生奇怪,怎么,我心疼你,你还倒不领情?”

芸娘笑得更加暧mei,好一会儿,才道:“我的爷,你倒是心疼妾,还是寻个借口又去宠幸了别家?”

知道芸娘吃醋,胤禛不由一乐,道:“平时只道你是最大方不过的,原来只是装出个样子让人看?也罢,既是你不怕吵,我还来你这里便是。事先可说好,明天不准叫头疼。”

芸娘捂着嘴吃吃地笑了一阵,忽又脸上起了戚容,想了一想,道:“爷今晚还是去格格处吧,妾看着她怪可怜的。”

胤禛闻言心中也是一恸。芸娘口中的格格指得是宋氏。宋氏的父亲是汉军旗人,任着工部的主事,依着规矩,宋氏十二岁时进宫选秀,继而和另一名齐姓秀女一道被发来胤禛的府上。当时嫡福晋芸娘因一年多都没有身孕,怕人说自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硬是软磨硬泡地要胤禛和宋氏行了房。说来也凑巧,才不过两月,宋氏居然就怀上了胤禛的骨肉,这才好歹封了个格格。

今年三月末,宋氏诞下了胤禛的头生女儿。第一次做父亲的胤禛自然高兴之极,当看到自己女儿红扑扑的小脸蛋时,胤禛甚至兴奋得在院中大笑不已,可是把府中的下人吓了一跳。他们何曾看过平时几乎不苟言笑的四阿哥如此状若癫狂?胤禛不仅请了一众皇兄弟来吃酒庆贺,还依例上了折子请康熙赐名。只是,胤禛万万没有想到,康熙赐名的旨意还没有盼到,自己的女儿就因为无名高热而被夺去了性命。宋氏自然伤心不已,胤禛也是伤心欲绝。阖府上下整整半年,都不敢当着胤禛再说及此事。康熙闻听之后,也几次把胤禛召入宫中温言抚慰,纵是如此,胤禛还是郁郁了好几个月才心情稍平。

这早夭的女儿终究是胤禛心头的一块痛,因此,有着数月,胤禛一直不愿再去宋氏那屋,就是怕再触景伤情。此刻听到芸娘如此一说,胤禛还是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黯然道:“你说的也是。今晚我便去她那里好了。你啊,还是为别人想得多。”

芸娘展颜笑道:“爷刚才不是还说妾善妒?也罢,妾就算再假装大方一次。”

胤禛被逗得冲散了那几分颓凉之气,也笑道:“尽只说嘴。若是我一月不来你处,你又如何?”

芸娘露出一分小女儿之色,羞道:“明天妾在房中候着爷便是。”

胤禛哈哈大笑,忽然搂过芸娘,就在这羞红的小脸轻啄了一口,然后在芸娘娇滴滴的嘤咛声中,信步走出了府邸。

诸位书友,前些日子,小四偶尔翻阅以前写就的章节,不由得脸红之至。前三十章文字稚嫩,和后面的文风极不统一。小四现在正在着手修改,因此现在更新虽依旧,但字数上不是很多。前十章已经改写完毕,好歹稍微看得过眼些。而且现在小四正在构思第三卷的情节,这段历史,写的人太多,珠玉在前,小四可不想和他们重复,所以也需要一些时间整理思路。

看评论,有书友希望小四进vip,觉得这样能给小四一些补贴,小四在此谢过大家的好意,只是小四需要用来养家的银子,大约进vip是远远不能满足的,还得每天老老实实的上班。对不住啦。

第74章 从军(五)第252章 议储(五)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88章 首战葛尔丹(四)第91章 首战葛尔丹(七)第80章 出征(三)第375章 风云渐起(二十一)第174章 南巡(五)第242章 浑水(二十三)第274章 尘埃落定(十七)第93章 又生风波(一)第329章 万寿(六)第263章 尘埃落定(六)第116章 家宴(四)第121章 波澜横生(四)第302章 南山遗恨(一)第307章 南山遗恨(六)第234章 浑水(十五)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171章 南巡(二)11 郊迎一第158章 河务(一)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287章 督抚之争(十三)第94章 又生风波(二)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172章 南巡(三)第80章 出征(三)第121章 波澜横生(四)第263章 尘埃落定(六)第188章 风雨欲来(一)16 家祭三第61章 何去何从(二)第91章 首战葛尔丹(七)第357章 风云渐起(三)第325章 万寿(二)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178章 南巡(九)第169章 封爵(二)第275章 督抚之争(一)第41章 麻烦(一)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257章 议储(九)第305章 南山遗恨(四)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303章 南山遗恨(二)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206章 惊变(二)第22章 围猎(六)第158章 河务(一)第129章 暗潮汹涌(六)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第283章 督抚之争(九)第33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一)第44章 麻烦(四)第281章 督抚之争(七)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74章 从军(五)10 喜讯二第221章 浑水(二)第223章 浑水(四)第213章 惊变(九)第51章 初识愁滋味(五)第181章 科举弊案(三)第64章 何去何从(五)第302章 南山遗恨(一)第379章 问鼎(三)第212章 惊变(八)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28章 伤逝(二)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272章 尘埃落定(十五)第203章 风雷涌动(十)第109章 嫌隙(四)第270章 尘埃落定(十三)第193章 风雨欲来(六)第64章 何去何从(五)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383章 问鼎(七)第268章 尘埃落定(十一)第83章 出征(六)2 在禁苑的生活第255章 议储(七)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242章 浑水(二十三)第161章 河务(四)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188章 风雨欲来(一)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2章 围猎(六)第77章 从军(八)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356章 风云渐起(二)第122章 波澜横生(五)第371章 风云渐起(十七)第69章 何去何从(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