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二征葛尔丹(九)

康熙眉头一挑,深深地看了看胤禛,又转向胤祉道:“你这么想?”胤祉有些犹豫,虽然他确有此意,却并不想言明。他深知,万一中路军突前遇袭,谁做此议便是千夫所指,罪在不赦。注意到胤祉的迟疑,康熙心中稍有不豫,道:“胤禛,你听到了?看情形,三阿哥另有他想。你之所言到底是胤祉的意思还是你自己的意思?”

胤禛听出语中的切责之意,便先谢罪道:“是儿臣孟浪了。然不论三哥怎么想,儿臣确以为如今之计,中路军当速进乌颜巴兰。”

佟国维听到胤禛如此坚持己见,想到此中的风险,忧心不已,便也顾不得这么许多,插道:“此事关系重大,需得多加思量再做定论。四阿哥心气高涨固然可嘉,奴才却觉得似乎太过操切了些。单单中路军这些人马,即便先于东西二路军抵达乌颜巴兰,也未必有全歼准噶尔部的胜算,不如采用索相的章程,待另两路人马赶到后合围来得稳妥。”

康熙唇角闪过一丝嘲笑,道:“尔等二人的主意朕明白。不过,朕此刻想听听胤禛怎么说。”

胤禛略一思索,道:“回皇阿玛,索相,佟相的意思儿臣也想过。但左右思量下来,还是有些欠妥。”言罢,稍稍带了些歉意看了看两位重臣。

康熙微微一笑,道:“好大的口气!也罢,朕先听听你说得在理不在。”

胤禛又一躬身,道:“是。依目前探马回报来看,葛尔丹似乎并不知我中军会直插戈壁而入,只要我军能速至其驻扎之地,便已是占了先机,可以打他个措手不及。再者,葛尔丹更料不及皇阿玛会二次亲征。皇阿玛天威所向,葛尔丹闻悉必然惊惶。战未起,而主将心有旁骛,败像露矣。三者,中路之军六万之众,葛尔丹不过两万人马而已,且我军之鸟铳火炮均远胜彼部,即便没有东西路军,战而胜之也无不可。儿臣这些浅见,还请皇阿玛圣断。”

康熙颔首道:“四阿哥之言虽然不尽完全,大体上却也是朕的意思。此次三路人马围剿,耗费国帑无数,若是中路军一味等待,致使葛尔丹乘机遁逃,岂不是前功尽弃?大敌当前,朕之中路却逡巡不前,岂不是与人以口实说朕怕了葛尔丹?”这几句话说得很重,索额图、佟国维两人连忙跪地称罪。

康熙摆摆手让两人起来,道:“此番进军是朕一言以定之。尔等即刻传旨各营,令其速进。并加派七十探马,配快马,分批前往葛尔丹处侦探,并将探报及时奏闻与朕。得葛尔丹确切消息后,便令所有王大臣俱往朕前商议战事。”

索、佟二人得了谕旨便匆匆各自出去办差了,留下几名皇子出了御帐还在议论纷纷。七阿哥胤祐道:“皇阿玛也说四哥的主意不错,却不见给四哥什么彩头,倒是四哥刚才那番话好教两位上书房大员下不得台。”

胤禛知道胤祐一向心机不深,藏不住话,便笑道:“七弟慎言才好。便只你这些话就够挨皇阿玛一顿训斥的。皇阿玛心中必是早有主张,我说与不说都是一样。至于二相,就算肚内撑不得船,总不至于为这件事和我计较?”

胤祐有些不服气,身旁的五阿哥胤祺开口道:“四哥说得是。不过,小弟倒是感念皇阿玛的慈悲更多些。四哥也是信佛之人,必是也有同感,可对?”

此言一出,胤祉,胤禛两人都是心中一凛。平时老五总是不声不响,没想到木讷的外表之下,竟然也存了一份玲珑。确实,两人都明白,适才康熙特别强调进军乃乾纲独断之意,便是点明了,若此事日后有干系,无论胤祉,胤禛都不会受到牵连,这种保全的心思,着实让二人感慨不已。不过,此刻胤禛却也不便就此点破,只得含糊道:“皇阿玛哪句话不都存着大慈悲?天也晚了,兄弟们早些回营安排进军之事才是。”

正在此刻,身后就听一人唤道:“三阿哥、四阿哥请留步。”四人转头一看,正是李德全,他匆匆跑到几人身边,打了个千,道:“三爷,四爷,皇上叫进。”胤祺、胤祐见状,便拱手作别,各自回营不提。

胤禛一面随着李德全走向御帐,一面暗自猜度,难道康熙准备再派给什么差事?看着李德全,只见他一脸的肃容,心中有些担忧,有意相问于李德全,确又碍着胤祉,便不再多言,一路随着进了御帐。

康熙此刻把两名随侍的年长皇子唤来,如同胤禛所料想的一般,确实是因为皇帝愤懑已极,急需舒散胸中的郁结之气。

读了李德全呈上的马齐密折,康熙当下就摔了案上的茶碟。虽然马齐折子里语焉不详,但每一个字都指向了临朝监国的太子。康熙怎么也想不到,平日里看着行止有度,颇有乃父之风的胤礽在自己离京之后,便完全判若两人,纵欲无度不说,还有短袖之癖!太子如此不检点,让康熙怎能不怒火三丈!火气稍去,康熙又是没来由的一阵伤心。这些年,他在太子身上倾注了无数心血,却不知自己造就出来的未来储君居然变得这般陌生。第一次康熙亲征,重病于军前,太子侍疾之时,毫无忠君爱父之颜色。此第二次亲征,太子又是一味地自顾自玩乐,罔顾在大漠之中饥饿疲惫的父亲和兄弟。想到此节,康熙不免悲从中来。然而,也正是因为念及康熙二十九年一征葛尔丹事,让康熙回想起当时胤祉、胤禛的种种孝行,便禁不住要把两个儿子召至身边,想和他们好生叙谈一番。让李德全去传两人前来,李德全前脚刚走,康熙便苦笑一声,暗道:“朕是不是真得老了,老得连这种事儿都要靠别人来排遣。”

第185章 科举弊案(七)第306章 南山遗恨(五)第316章 一波又起(二)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138章 二征葛尔丹(五)第40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十)第192章 风雨欲来(五)第51章 初识愁滋味(五)第391章 问鼎(十五)第170章 南巡(一)第248章 议储(一)6 反思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363章 风云渐起(九)第302章 南山遗恨(一)第247章 浑水(二十八)第183章 科举弊案(五)第80章 出征(三)第288章 督抚之争(十四)第208章 惊变(四)第49章 初识愁滋味(三)第187章 惩戒第237章 浑水(十八)第94章 又生风波(二)第142章 二征葛尔丹(九)第23章 兄弟(一)第124章 暗潮汹涌(一)第237章 浑水(十八)第276章 督抚之争(二)第48章 初识愁滋味(二)第280章 督抚之争(六)第381章 问鼎(五)第22章 围猎(六)第222章 浑水(三)第90章 首战葛尔丹(六)第77章 从军(八)第68章 何去何从(九)第121章 波澜横生(四)第143章 二征葛尔丹(十)第185章 科举弊案(七)第50章 初识愁滋味(四)第237章 浑水(十八)第393章 完结篇第116章 家宴(四)第201章 风雷涌动(八)第38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八)第360章 风云渐起(六)第392章 问鼎(十六)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41章 麻烦(一)第287章 督抚之争(十三)第357章 风云渐起(三)第147章 二征葛尔丹(十四)第140章 二征葛尔丹(七)第172章 南巡(三)第128章 暗潮汹涌(五)第300章 多事之秋(十二)第202章 风雷涌动(九)第21章 围猎(五)第237章 浑水(十八)第58章 谁言寸草心(二)第211章 惊变(七)第40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十)第305章 南山遗恨(四)第125章 暗潮汹涌(二)第45章 麻烦(五)第65章 何去何从(六)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389章 问鼎(十三)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331章 父子兄弟(一)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2 在禁苑的生活第186章 又逢伤心事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114章 家宴(二)第56章 初识愁滋味(十)第135章 二征葛尔丹(二)第306章 南山遗恨(五)第196章 风雷涌动(三)第271章 尘埃落定(十四)第284章 督抚之争(十)第287章 督抚之争(十三)第267章 尘埃落定(十)第59章 谁言寸草心(三)第203章 风雷涌动(十)第87章 首战葛尔丹(三)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47章 浑水(二十八)第201章 风雷涌动(八)第191章 风雨欲来(四)第120章 波澜横生(三)26 兄弟三第143章 二征葛尔丹(十)第24章 兄弟(二)第86章 首战葛尔丹(二)第76章 从军(七)第203章 风雷涌动(十)第238章 浑水(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