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二征葛尔丹(十六)

看着葛尔丹面上露出的浓浓杀意,有一瞬间年羹尧心甚至悬到喉咙口,表面上却还是一幅雍容自定的神色。过了一发,葛尔丹才“哈哈”地干笑两声,道:“某不过就是寻常狩猎而已,却引得博格达汗发兵来讨,真真是一场误会。”

见葛尔丹顾左右而言他,年羹尧也不点破,只道:“既然王爷只是来狩猎,不如轻车简从,随我一同觐见皇上如何?想来皇上见了王爷必会有恩典的。”

葛尔丹如何肯应,当下便推托道:“博格达汗处某自然是要去拜见的。只是却要天使先为某在博格达汗前辩驳一二,澄清事端。最迟后日,某一定前往请罪。今日某身体不适,不便留天使饮宴。就请天使先行一步。”言罢,身子一让,竟是一幅当场逐客的架势。

年羹尧听葛尔丹言语之中似有服软的意思,也便不再强迫,抱拳致意后便翩然离去。离营之后,三人也不敢放马走的太快,怕被葛尔丹觉出几人的怯意,只是散着马儿悠闲的走着。两三里之后,见四周再无葛尔丹的人马尾随,富云才一抹额上,小声道:“姥姥,还真把我紧张出一脑门的白毛汗来!”看着身旁正扯开衣襟透气的巴音图,富云露出些坏笑,道:“我说,老巴,你就一点都没怕?”巴音图是个爽直的汉子,也不会刻意藏着掖着,此刻嘿嘿一笑,道:“我也出了一身汗。你瞧,小衣都湿透了。这会儿正吹着呢。省得等会儿见着主子交差使的时候一身的汗酸。”富云大笑,道:“咱们都是侍卫,见了这种阵仗还真不如年大人。年大人是读书人,到底懂得养气的功夫。”两人知道年羹尧此番得了大功劳,回营之后必被重用,言辞之中不免就多了几分恭维。

年羹尧岂能不知,但他一贯自诩文武双xiu,并不喜别人只把自己看作是个寻常文人。自从上次胤禛提出要他从军建功,他便又存了就此投笔从戎的念想。此刻笑道:“比起文人,羹尧到觉得与你们更投契些。若不是羹尧自幼习得些功夫,刚才怕也得脚发软呢。”这话一说,富云和巴音图便觉得他愈发亲近了些,三人一路说笑,傍晚时分便回到了中军驻营。

按照规矩,三人自然是要先去缴旨,于是径直往御帐请见,这时,便见四阿哥胤禛端坐在一个马扎上,候在御营口的栏栅处,身旁侍立着的贴身护卫宝柱。看到年羹尧一脸的轻松神色,知道必然事有所成,胤禛这才暗自长出了一口气,尽量抑制住自己想要迎上前去的急切,待到年羹尧走到身前请安时才道:“亮工辛苦了。你们随我来,皇上传见。”一面说,一面起身引着几人往御帐而去。身旁的宝柱悄声对年羹尧道:“四爷足足等了你们两个时辰,一口水都顾不上喝。”年羹尧听罢,心中一阵感动。

此时,御帐之内,康熙端坐在榻上,手里拿着一本《池北偶谈》,正读得津津有味。待众人跪下报名请安之后才意犹未尽地放下书。一开口,竟只字不问葛尔丹,却是与胤禛说起了旁的。听得几人一头雾水。

康熙拿起案上一块足有小臂一般长短的石头,对胤禛道:“老四,你来瞧瞧。这是什么物事?”胤禛虽不明白康熙此刻的用意,却也不能怠慢,连忙走到康熙身旁,接过石头,细细地端详起来。细看之下,便大吃一惊,这块石头,赫然便是一块鱼化石。鱼骨脉络清晰可见,只是头尾部分形态有异。迟疑了片刻,胤禛道:“皇阿玛,儿臣看着像是鱼化石。”

“鱼化石?”康熙顿时来了兴趣,道:“胤祉方才巡营完毕,便给朕送来了此物。说是在戈壁石间寻得。朕看着,便想起《水经注》上的石鱼一说,方才又查了旁的几本书。这才肯定这便是了。朕方才还有些不明白,此为与鱼俱生之物,抑或为鱼之化?此刻你说这是鱼化而得?”

胤禛心中一千万个想把话题岔开,又不能不答,只得含糊道:“儿臣见此物骨骼俱备,猜想是鱼深埋地下之后,血肉腐坏,独有骨骼不损,长年累月便成此物。”

康熙点了点头,笑道:“有些道理。只是此处据湖海甚远,如何会有鱼之化石?”胤禛一时语塞,他总不至于告诉康熙是因为地壳移动,使得湖海变沙漠啊。见胤禛有些窘色,康熙瞧着他温言道:“不碍。不过是朕一时格物之想而已。常言说,鱼得天地之精华而成龙。眼下看来,成龙与否乃天注定,非鱼可求之。”这句话说得大有深意,胤禛正深思间,康熙又道:“如葛尔丹之流,虽怀逐鹿之志,不过为世间枭雄而已。他自然不知,帝王之位,乃从天授,岂可逆天而取乎?最终左不过是个自取灭亡的下场。”此刻康熙才转向年羹尧等,道:“葛尔丹怎么说?”

待年羹尧仔细地回了话,康熙浅浅一笑,道:“与朕所料一般。尔等一去,全然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不让你进营,便还存了疑兵的念头。让朕觉得他可能还有后手,便不会进逼过甚。他约定后日觐见,这便又是一招缓兵之计,朕因此料定,葛尔丹今夜便会连夜拔营退逃。哼,他打的好算盘!”

胤禛虽然对康熙君权天授的观点并不以为意,但却对之后康熙对局势精辟的分析相当倾心。此刻,便附和道:“皇阿玛说得甚是。儿臣以为,葛尔丹撤营已是不得已之举。若非如此,他迟早便是刀殂鱼肉。此刻,他便如皇阿玛所言,企图用些雕虫小技拖得一时,便可逃之夭夭。不过,葛尔丹既然驻营此地数月,必然会有众多辎重家眷随行,肯定行走甚慢。儿臣以为,可令几员上将随时待命追击逃敌,敌驻我扰,敌疲我打!须得把这三万敌众全部装入我中西东三军编成的口袋之中。”

康熙闻言大悦道:“敌行我扰,敌疲我打这八个字十分精当。可用以为策。朕便以信郡王鄂扎、大阿哥及阿南达各领伍千兵前往追剿!”

第40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十)第192章 风雨欲来(五)第139章 二征葛尔丹(六)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53章 初识愁滋味(七)第44章 麻烦(四)第148章 二征葛尔丹(十五)第287章 督抚之争(十三)第46章 麻烦(六)第231章 浑水(十二)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243章 浑水(二十四)第261章 尘埃落定(四)第161章 河务(四)第381章 问鼎(五)第233章 浑水(十四)第380章 问鼎(四)第85章 首战葛尔丹(一)第18章 围猎(二)第226章 浑水(七)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249章 议储(二)第102章 父子兄弟(八)第168章 封爵(一)第282章 督抚之争(八)16 家祭三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68章 何去何从(九)第126章 暗潮汹涌(三)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360章 风云渐起(六)第68章 何去何从(九)第275章 督抚之争(一)第95章 又生风波(三)16 家祭三第330章 万寿(七)第88章 首战葛尔丹(四)第147章 二征葛尔丹(十四)4 修行第249章 议储(二)第252章 议储(五)第253章 议储(六)第325章 万寿(二)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372章 风云渐起(十八)第223章 浑水(四)第121章 波澜横生(四)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306章 南山遗恨(五)第326章 万寿(三)第200章 风雷涌动(七)第85章 首战葛尔丹(一)第111章 嫌隙(六)第135章 二征葛尔丹(二)第251章 议储(四)第388章 问鼎(十二)第83章 出征(六)第135章 二征葛尔丹(二)第172章 南巡(三)第143章 二征葛尔丹(十)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61章 何去何从(二)第258章 尘埃落定(一)第257章 议储(九)第204章 风雷涌动(十一)第30章 八阿哥(一)第199章 风雷涌动(六)第205章 惊变(一)第250章 议储(三)第160章 河务(三)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330章 万寿(七)第137章 二征葛尔丹(四)第232章 浑水(十三)第17章 围猎(一)第146章 二征葛尔丹(十三)第166章 国事家事(四)第117章 家宴(五)第149章 二征葛尔丹(十六)第50章 初识愁滋味(四)第325章 万寿(二)第326章 万寿(三)第90章 首战葛尔丹(六)第387章 问鼎(十一)第377章 问鼎(一)第307章 南山遗恨(六)第174章 南巡(五)第122章 波澜横生(五)第360章 风云渐起(六)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59章 谁言寸草心(三)第80章 出征(三)第29章 伤逝(三)第197章 风雷涌动(四)第76章 从军(七)第383章 问鼎(七)第39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九)第31章 八阿哥(三)第67章 何去何从(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