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国事家事(五)

胤祥、胤祯在琉璃厂转了一个时辰,买了本明嘉靖年的印刻的《大学衍义》,胤祯还随手又拿了一本明万历吴中宏珩印刻的《世说新语》,却胤祥笑了一通,道:“十四弟,这本书无非是说些个逸事,平时只可当着闲书看看,被师傅见了,免不了要斥你不务正业。”胤祯撇了撇嘴,道:“十三哥太迂了些,如今哪个哥哥不读这些闲书?您没见每回皇阿玛开宴,太子,三哥,八哥都弄好些典故哄着皇阿玛开心,那些典故哪来的?咱们倒是务着正业,连个笑话都攒不出来,合着赏赐都比哥哥们少。”胤祥无奈地摇摇头,知道这个弟弟年纪虽小,却是个极有主意的,而且执拗已极,只好掏出十两碎银子把书钱付了。

胤禛想着自己的事儿,故而有些心不在焉,根本没留心老十四说了些什么。瞧着胤禛面上的郁郁,胤祥拽了拽胤禛,问道:“四哥是怎么了?要是什么事儿不顺心,弟弟们虽不济,多少也能为四哥分些忧。”胤祯也凑了上来,道:“十三哥说的是。四哥还与我们见外不成?”

胤禛看着两个半大的弟弟,心头生了些暖意出来,沉吟了一下,才把河工上缺银子的事说了个大概,也提及了要宗亲们乐捐及太子处无银可拨的境况,只瞒了后来发生的那些。胤祥一听,便笑了,道:“四哥,您平时的差使都忒大,难得有用得着兄弟们之处,这一回小弟终于可以使得上些力气。小弟银子虽不多,但日常都是内务府供给,也算攒下了几个。明儿个就着人给四哥拿来一千两银票。”

胤禛知道,这一千两胤祥攒得是并不容易。胤祥尚未分府,还没有成亲,也没当过差使,于是就少得官员的孝敬,单靠着每个月从内务府拿到的零花银子,攒一千两约摸得是他几年的结余。胤禛眼眶有些发烫,正想推辞,一边上胤祯也道:“眼下给额娘祝寿,我原想着买几样精致些的,既然河工上需要,我便少买两样,手抄一份金刚经送额娘也是好的。四哥别笑我,我不比十三哥有钱,这几年不过就攒了几百两而已。明儿开书房我再去和哥哥们说说,咱们这些皇阿哥指定不让四哥堕了颜面。”胤禛听了这些暖心窝子的话,看看这个,又望望那个,终究重重地拍了拍两人的肩头。

傍晚送走了两位弟弟,乌拉纳喇氏着人送上了一杯明前龙井,胤禛接过,轻啜了一口,问道:“今儿个见过李卫了?”乌拉纳喇氏斜坐胤禛身旁的椅上,随手又递了一块豌豆黄给胤禛,才道:“是。方才十三叔和十四叔在,倒也不方便说。李卫是铁了心要跟着爷的,为此还和他兄长分了家,因李老夫人随了李卫,所以分家之时,李卫分得了家产的多数,得了两万两银子。此番他进京,把银子都兑成了银票,说是要捐于朝廷军务,他既是爷的门人,也算给爷长脸。”

“哦?李卫这么说的?老夫人可允了?”胤禛心思一动,豌豆黄才咬了一口便住了。

“按照李家管家的说辞,李老夫人是个极明白事理的,分家之事也是其极力促成。她还说,李家的仇是爷帮着报的,便这一桩,李家倾其所有也难报答。”乌拉纳喇氏顿了一下,又道:“妾让李卫银票拿了回去,人也先回客栈住着。这桩事妾不敢自专,还得爷来拿个章程。”

此刻胤禛已是主意大定,顿时喜上眉梢,抱着乌拉纳喇氏就在她脸上轻啄了一口,倒把乌拉纳喇氏吓了一跳,嗔怪道:“爷,这可不是在内房呢,您还粘了妾一脸的豌豆黄。”胤禛哈哈几声轻笑,道:“这有什么打紧,我即便有些轻佻,也只是对着你一个。今儿晚上,我就帮你象适才一样对镜贴花‘黄’。”说着指了指放在几上的那块豌豆黄,直说得乌拉纳喇氏又羞又喜。

第二日一早,胤禛便又去了回毓庆宫,太子明显并不知道雅头的事情,胤禛自然也便装着什么事都没有一般,只说有个监生,愿为河工事乐捐一万五千两,请太子予以嘉赏。胤禛还建议,除宗室外,如有官、商、民等乐捐,当于京城铸碑一块,碑文上列名以记之,若其所捐过两百两,则奏请朝廷仿捐监例,过千两,则赐恩于卒时可挂名一定品轶。太子闻言甚喜,无非是些个空头的赏赐,他这个监国倒也可以做主,只要不必他真金白银的掏将出来,这份儿人情便给的顺手之极。胤禛特意瞒了李卫的名字,只因他始终疑着是太子祸害了李卫的父亲,不想太子再在李卫身上生出些枝节来。所幸,太子并不关心到底是哪一位监生,而是手书一谕,命礼部酌情嘉赏。

领了太子谕,胤禛即刻马不停蹄地又去了一次礼部,召了几个司官陪着,换上了身皇阿哥的金黄色全挂子礼服,一行人等,前有锣鼓开道,后有侍卫随行,浩浩荡荡几十个人,一路迤行来到了李卫一家栖身的客栈。如此热闹的场面,康熙亲征之后便在京城少有,自然是吸引了不少的看客,待胤禛等下马,那些个闻着声响过来的人群已把客栈围了里三层外三层。而这,正是胤禛做出这种种安排之后最期望看到的情形。

李卫一家早得了先期赶来的高无庸的信儿,此刻已守在客栈门口,客栈的掌柜从未经历过如此这般,此刻若呆头鹅般僵立在门口。李卫及其母见到胤禛,连忙俯身叩首,胤禛翩翩然落了马,展开手中所执的太子谕,宣毕之后,又亲手将李卫之母扶了起来,道:“李夫人,您是有诰命的,若不是太子的谕令,胤禛可担不起您这一礼。”然后,转过头对着李卫道:“太子及礼部已上奏皇上,以你之善举,可待你修毕国子监课业之后,赏以员外郎职衔。”此言一出,旁边看热闹的人便如同沸水一般,纷纷议论了起来。一人奇道:“这员外郎是个甚么官啊?”另一个鄙夷道:“连这都不知道,员外郎与郎中、主事同为部院司官,从五品的职分呢!”听在众人耳中,便引出了阵阵“啧啧”的称奇之声,于是议论声更甚。这个道:“为河工上捐银子还能得个五品官做啊!”那个说:“三哥,听见了没有,太子谕上说了,捐银子的,名字能刻在碑上呢!”“魏五爷,只要捐二百两,就得了个监生,这可是个光宗耀祖的事儿!”“那是,就算不做现世的官,只要死了以后排位上能写着个品级,那也值当啊。”这时,那个楞了一阵的客栈掌柜也仿似醒过了神,冲回柜上翻了一阵,又一阵风般地卷了回来,一头跪在胤禛面前,把一张三百两的银票举在头顶上,傻呵呵地道:“四爷,这银票是咱捐给河工的,爷能不能也赏咱一个监生?”

15 家祭二第226章 浑水(七)旅欧杂记布鲁塞尔一第206章 惊变(二)第33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一)第124章 暗潮汹涌(一)第160章 河务(三)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269章 尘埃落定(十二)第307章 南山遗恨(六)第79章 出征(二)第115章 家宴(三)第202章 风雷涌动(九)第113章 家宴(一)8 裕亲王第164章 国事家事(二)第231章 浑水(十二)第392章 问鼎(十六)第47章 初识愁滋味(一)第133章 管中窥豹(二)第222章 浑水(三)第368章 风云渐起(十四)第41章 麻烦(一)第236章 浑水(十七)第133章 管中窥豹(二)第73章 从军(四)第119章 波澜横生(二)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374章 风云渐起(二十)2 在禁苑的生活第283章 督抚之争(九)第121章 波澜横生(四)第183章 科举弊案(五)第68章 何去何从(九)第367章 风云渐起(十三)第201章 风雷涌动(八)第209章 惊变(五)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188章 风雨欲来(一)第48章 初识愁滋味(二)第200章 风雷涌动(七)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68章 何去何从(九)第357章 风云渐起(三)第51章 初识愁滋味(五)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172章 南巡(三)4 修行第278章 督抚之争(四)第145章 二征葛尔丹(十二)第248章 议储(一)第156章 洗三第308章 南山遗恨(七)第370章 风云渐起(十六)1 诞生第263章 尘埃落定(六)第177章 南巡(八)第240章 浑水(二十一)第22章 围猎(六)第31章 八阿哥(二)第325章 万寿(二)第369章 风云渐起(十五)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217章 惊变(十三)第81章 出征(四)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326章 万寿(三)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364章 风云渐起(十)第67章 何去何从(八)第136章 二征葛尔丹(三)第194章 风雷涌动(一)第74章 从军(五)第52章 初识愁滋味(六)第207章 惊变(三)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168章 封爵(一)第379章 问鼎(三)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89章 首战葛尔丹(五)第375章 风云渐起(二十一)第60章 何去何从(一)第361章 风云渐起(七)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85章 首战葛尔丹(一)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287章 督抚之争(十三)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368章 风云渐起(十四)第246章 浑水(二十七)第95章 又生风波(三)第175章 南巡(六)第307章 南山遗恨(六)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308章 南山遗恨(七)第73章 从军(四)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