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风雨欲来(三)

福全说出这句话,本就有些心病,早些年与大阿哥胤禔的那场官司,任谁都知道裕亲王与直郡王不睦。可福全的评点,却是自忖不失丁点公允。饶是如此,福全还是留心看了看康熙的神色,并无异状。这才接下去道:“原说大阿哥兵事之上是阿哥之中最出挑的,可自葛尔丹兵败身死,再无战端。天下如今更是四海升平,百姓指望的便是休养生息。朝廷急务是民政、治水、澄清吏治。然大阿哥文治上弱些,故而臣只道他干臣,却非辅弼之臣。”福全有意漏过了大阿哥与太子之争,只谈些别的枝节。康熙颔首道:“二哥说得极是。胤禔行事鲁莽,不善于人交际,放出去领军还算妥当的,办理部务却非他所长。”福全也呷了口奶子,又道:“三阿哥文墨最佳,是阿哥之中的才子。眼下正筹措着要为皇上修古今图书集成。只是他太醉心于此,怕心思未必能在政事之上。”康熙一笑,道:“胤祉只要能在朕有生之年修成这一部书,也算是奇功一件。人各有所长,朕便用他这一条。”

福全此刻已放松了几分,道:“皇上说得是。四阿哥与八阿哥两个,依臣之见,假以时日,必是太子最得力的臂助。”“哦?何以见得?”康熙笑问道:“朕记得四阿哥幼时便与二哥亲近,你说他好,朕还信的及,八阿哥何以入得你的法眼?”福全笑道:“皇上这话,臣可是受不起,臣这些话,可是丝毫没有偏私。这些阿哥,都是臣的侄儿,哪有甚么远近亲疏之分。”康熙含笑点了点头,道:“此言说得允当。朕的这些阿哥都是你的侄儿,若是哪一个行事荒诞,尽管拿出伯父的身份替朕好生教训他们。”福全口中称是,心中却生出些计较,康熙话里话外,究竟在说哪一位皇子‘荒诞’呢?

顿了一下,福全见康熙没有叫停的意思,只得接着再道:“四阿哥心思细密,处事周全,不避繁杂,且这些年来多有历练,部务、军务皆曾涉猎,已然为皇上和太子分忧不少。不过,他终究性子太过刚正了些。”说到此节,福全又觉得自己说得太过直白,便又转圜道:“想来四阿哥自己也明白,因而近来醉心佛法,淡泊了许多,为人也宽厚了不少。”康熙不予置评,却像是不经意地问道:“四阿哥还像往时一般常去二哥府上走动?”福全笑着摇头道:“大约是忙着公务,除了年节之外,倒是很少能见着他。老四虽不常来,然若得了些时鲜的瓜果或是对症臣眼疾的药,倒是屡屡着人送到臣的府上,可见老四的一片心思。只福晋常与臣念着老四,总在臣面前唠叨,让臣烦不胜烦。得亏眼下八阿哥常来臣府上走动,让臣好歹免了成天应付福晋之苦。”康熙听得眉头一动,道:“胤禩?”福全这一次却没留意到康熙的神色,只道:“众阿哥之中,除了太子以外,八阿哥之气度最肖皇上。待人温文尔雅,谈吐行止,颇有大家风范,行事也以贤明诸称。更难得的是,臣听闻八阿哥在朝野之间口碑极好,假以时日,必能成为太子股肱。”

康熙脸上虽然还带着笑,唇角却透了一丝冷意。几月之前,康熙就曾接报,言胤禩和胤禟与恭亲王常宁及其诸子往来甚密,康熙不封恭王世子,未尝没有这一层训诫的意味。如今却没想连裕亲王也对他赞不绝口。胤禩果真就如此出众么?再回首撇了一眼木矶子的那份折子,康熙眼中的讥讽之意更甚。

这一回,饶是福全眼神再不济也看得出来。福全后脊之上立时冷汗频流,只觉得心在腔子之内跳个不停。借着呷了口奶子,这才稍稍平静了一二,于是福全小心翼翼道:“皇上,臣,臣愈老愈是昏聩,思来想去,方才臣说得那些竟都是些胡话,万万做不得数,做不得数呵。”康熙知道他这个二哥素来是个谨小慎微之人,如今见福全惊如此惶失措,颇觉不忍,便安慰道:“二哥多心了。都说皇帝是孤家寡人,难得还有你和朕说这些不藏心机的话。朕如今在位四十年,能和朕说这些话的,除了你还有哪个?”言罢,康熙又拿过那封折子递给福全,嘱咐道:“你来瞧瞧这个。朕居然不知道,这几十年竟养了条白眼狼!”

福全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接了过来,翻开一看,收入眼帘的便是:‘致仕臣詹事府詹事高士奇参奏一等公,致仕内大臣索额图妄议朝政、怨尤诋毁圣上等不法情事折’。福全阅及此处已然是汗水涔涔,康熙难不成准备发落索额图?索额图是太子的依仗,处置索额图,太子何以自处?难道太子的储位也不稳当?心乱之下,手上也是一抖,当下合上奏折,起身一躬道:“臣早已少问朝政。此乃军国大事,但凭皇上乾纲独断便是。此折臣实不宜读。”

康熙叹了口气,道:“也罢。此折朕看着也心惊。朕原本并不信,股肱以待之数十年,朕竟得回报如此,可读罢此折,却由不得朕不信。”口中说着,便注意到福全有些呆滞的眼神,康熙苦笑一声道:“二哥既不想读,朕也不勉强。二哥就此道乏罢。只是,有些事,只可出得朕口,入得你耳。朕总希望,朕与众兄弟皆能五福俱全,成就天家一桩美谈。”福全听到这句话,当下跪倒道:“臣谨遵圣训。”然后如同遇赦一般急急告退了去。

福全着实被这场君前奏对骇住了。太子若是失了圣心,阿哥们难保不生出些别样心思,这京师自此就是漩涡中心!联想起适才康熙之句句双关,再念及八阿哥近来频繁往来于恭王及自己府邸的行止,尤其自己竟然还说出八阿哥甚肖皇上这样的糊涂之语,福全禁不住打了几个寒颤。还有,康熙最末那一句,难说不是一种警告。《洪范》五福者,除了富贵康安,最后最重要的便是“终考命”。这是不是康熙在婉言告诫常宁与自己,莫要陷身于储位之争的泥沼之中,以免不得善终?福全深深叹了口气。看来是时候要去恭王府走一遭了。

第159章 河务(二)第226章 浑水(七)第373章 风云渐起(十九)第149章 二征葛尔丹(十六)第262章 尘埃落定(五)第257章 议储(九)第116章 家宴(四)第240章 浑水(二十一)第146章 二征葛尔丹(十三)第81章 出征(四)10 喜讯二第51章 初识愁滋味(五)第183章 科举弊案(五)第124章 暗潮汹涌(一)第370章 风云渐起(十六)第174章 南巡(五)第306章 南山遗恨(五)第240章 浑水(二十一)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266章 尘埃落定(九)第357章 风云渐起(三)第86章 首战葛尔丹(二)第368章 风云渐起(十四)第238章 浑水(十九)第17章 围猎(一)第119章 波澜横生(二)第180章 科举弊案(二)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301章 意动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34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四)12 郊迎二第39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九)第91章 首战葛尔丹(七)第224章 浑水(五)第160章 河务(三)第368章 风云渐起(十四)第178章 南巡(九)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23章 兄弟(一)第223章 浑水(四)第303章 南山遗恨(二)第251章 议储(四)第188章 风雨欲来(一)第69章 何去何从(十)第114章 家宴(二)第376章 风云渐起(二十二)第244章 浑水(二十五)第220章 混水(一)第55章 初识愁滋味(九)第382章 问鼎(六)第259章 尘埃落定(二)第168章 封爵(一)第94章 又生风波(二)第256章 议储(八)第58章 谁言寸草心(二)第146章 二征葛尔丹(十三)第329章 万寿(六)第212章 惊变(八)第258章 尘埃落定(一)第49章 初识愁滋味(三)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72章 从军(三)第289章 督抚之争(十五)第390章 问鼎(十四)第284章 督抚之争(十)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329章 万寿(六)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309章 南山遗恨(八)第37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七)第379章 问鼎(三)第176章 南巡(七)第378章 问鼎(二)第39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九)第175章 南巡(六)第378章 问鼎(二)8 裕亲王第140章 二征葛尔丹(七)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194章 风雷涌动(一)第263章 尘埃落定(六)第365章 风云渐起(十一)3 南书房第219章 惊变(十五)第364章 风云渐起(十)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203章 风雷涌动(十)第108章 嫌隙(三)第71章 从军(二)第133章 管中窥豹(二)第95章 又生风波(三)第142章 二征葛尔丹(九)第379章 问鼎(三)第221章 浑水(二)第108章 嫌隙(三)第236章 浑水(十七)第309章 南山遗恨(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