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

康熙原就为江南文场之事深为震惊,再又见了赵申乔的奏本,方知为着戴名世错失魁首竟也有这般议论,何得不怒?又一眼扫手边李煦的折子,适才看过,上头写的皆是苏州市井传唱歌谣,念及其间言语,康熙不禁冷笑起来,眼风不经意地在胤祉身上一扫,“这起子风言风语,你们是不便说给朕知道,还是朕不便知道?你们置若罔闻,朕尚不敢闭目塞听!”还未说罢,又是负气地一哂,“纷纷议论,实可羞之极!”

这一问,似是诘责,似是慨叹,胤祉终不敢不答腔,小声叩道:“儿臣初不敢擅奏,实因尽是些风闻言语,再文人相轻,历来又是的……”

“嗬!怎的,今年京中就无人作什么《通天榜传奇》的戏本?”

“……”胤祉兀的浑身一震。

“你经年地同这起子文人打混,为子为臣的学问倒不显,不意反练出一身欺瞒狡辩的本事来!”

“儿臣不敢……”胤祉打着磨儿,好半天才挤出这一句,又被康熙随之而来的狠厉话儿给骇出一身的冷汗来,两肩端颤着,只急忙忙叩下头去再不敢应。然康熙这话说的偏颇立现,甚还流露出几许本心,张鹏翮伏在当下,心中直是猛得一沉,就连一旁的胤禛听了,也起了好几个翻覆。

康熙便也不再理他,只朝着赵申乔问道,“戴名世在京是何行止?”

赵申乔先也是无措,只这会子体会着君意,嗫嚅一阵便跪直了回道,“回皇上,据臣所闻,戴名世昔日为监生之事,在京与徐贻孙、王源、方苞等人相聚,常极饮大醉之后,便嘲谑骂讥,人皆侧目。这也是……”赵申乔原想补上句‘这也是人尽皆知的事’,碍着旁人尽在,又一想,略咽了咽便改口道,“这也是臣为何就要顶着舆情参他,他如今既蒙皇上恩简,便是官身,行止皆是朝廷体面,如他这般狂妄放纵,矜名邀誉,置皇上于何地,又置百官于何地,实不可开了姑息的例。”

“这话说的是,这些事情你们都知道?”

张鹏翮跪得最近,又一一听得分明,心下暗叹之际,只得勉强着回道,“戴名世文章通贯古今,臣及此是有所耳闻,大约有些宗古之风,想来其在学林中,也自能起得一二声望,倒是有‘欲上下古今,贯穿驰骋,以成一家之言’、‘则于古之人或者可以无让’等语流于市井之间,不过是为著述……余者,臣知之不详。”

“瞧瞧,当世大儒呵!朕授他一个榜眼,不嫌忒委屈他了些儿!”

“儿臣以为,戴名世狂生意气,在士子们间也不少见的,实不必……”

“臣要斗胆驳四爷一句,倘是不办,那就由得他们这般讥毁朝政,蛊惑人心?”

“我何曾说的是不办?倒要请教赵总宪……”眼见康熙语近刻薄,风雷之象,胤禛纵然心中极恶赵申乔之议,却也不敢在康熙面前,公然替戴名世奏辩,这方小心翼翼地说了一句中肯之语,谁想赵申乔本自心中便存私意,听了这话眼睑一跳,立时便反驳开来,胤禛也不由被激起怒性,侧转身来,还要再说,不妨侧眼觑见康熙面色,当下只得一叩,默然收了声。

“好了,他说的在理。依着朕意,非止是这文场纲纪,就这舆情官常也是要好生肃一肃!你们看着如何?”

“皇阿玛圣明。”康熙既有了定意,再添一句问,也不过就是听下头几人称旨的意思,倒不想这头一句应和,打胤祉这先说出来了。

因着戴名世本是今科榜眼,按制这一甲二名是值入翰林馆,授以编修之职的,胤祉也随行就市地起了一番爱才之心,本有心笼络了来为己臂助。只是这份小意儿尚没全然热络起来,就在今儿平白陪着了一阵骂,一通严斥下来,恼恨反多出几分,哪里还生的出什么怜才惜能的保全心思来?如今瞅见话缝儿,他自然忙不迭撇清自个儿,就首接上一句颂圣的词儿。

这一幕落在胤禛眼里,眉头更是紧蹙了,虽有满心的恻隐之情,却是无奈更多些,在场其余的几人,也都各怀心思,异口同声地随了。一番应和罢,胤禛不经意的打眼瞧了瞧跪在一侧的太子,他并无什么表示,单跪着不作声,神情还透着几许木然……胤禛这方想见,打进来起,太子除却领头请安,便不曾开过一语,他这般魂不守舍的,莫不是又出了什么事故?

正在胤禛暗起狐疑之时,听得康熙又道,“也好,这趟差使就着你同赵申乔去办罢。”

“啊?呃,嗻,儿臣领旨。”这一下儿,真是令胤祉措手不及,惶然了一阵,只得应下旨来,偏那言中听得出些讪讪。

康熙冷眼瞧了这一幕,也不再究问,单是唇角蕴出些讥讽,“左必蕃的折子发下去有半月了,礼部议出什么来了?”

温达与太子同来,似也察觉出太子神思不定的模样,当下与张鹏翮对视一眼,兀自打笼袖中抽出一份奏本来,交李德全跪呈给康熙,回道:“江苏巡抚张伯行奏,有数百人抬拥财神直入学宫,并口称科场不公等语。奴才方得礼部议覆,请将该科举人吴泌等或提至京复试,或交该督抚严审有无传递关节,候主子裁断。”

温达这些日子也实为这桩事头疼不已,倒不是因这桩科案的为难处,噶礼、张伯行二人互相争阖,眼见就拿着这科场的措置做了相互征伐的利器。前头马齐坐了八阿哥的罪过差点论死,五月头上张玉书又殁了,一干子阁臣里头,新进的萧永藻资历甚浅,李光地又病着,陈廷敬本已休致,如今也不由得叫康熙夺情视事,却仍抵不住年事已高,每日终是力有不逮。现下他身为满班首席,这内外之事,又怎能不思虑再三,详查轻重。

眼见着康熙并无什么表示,温达不由得再奏一句,“或者……奴才看,还是行文苏省督抚,将吴泌等速行解京,到日再经请旨复试,如果系文义不通之人,即行将情弊严审究出定拟。”

“这事情,就交张鹏翮去办罢。”康熙冷不丁地一句,又盯着些微愕然的张鹏翮,“你会同噶礼、张伯行、梁世勋(时任安徽巡抚),在扬州地方彻底详察,严加审明具奏。左必蕃、赵晋就地革职,发往质审,不必来京了,眼下事多,腾不出这些空档。”

“嗻。”张鹏翮叩首承旨,却满心里漾着苦楚,暗叹这两江地界实在是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处,然他又怎知,今儿这苦处也不独他一人,便因了康熙这最后一句,金砖地面上微显着几滴冷汗,映出太子胤礽煞白的面孔来。

第326章 万寿(三)第17章 围猎(一)第159章 河务(二)第109章 嫌隙(四)第269章 尘埃落定(十二)第153章 冷暖自知(四)第285章 督抚之争(十一)第245章 浑水(二十六)1 诞生第146章 二征葛尔丹(十三)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39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九)第224章 浑水(五)第227章 浑水(八)第82章 出征(五)第374章 风云渐起(二十)第88章 首战葛尔丹(四)第50章 初识愁滋味(四)26 兄弟三第80章 出征(三)第130章 暗潮汹涌(七)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366章 风云渐起(十二)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第212章 惊变(八)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78章 出征(一)第45章 麻烦(五)11 郊迎一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11 郊迎一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23章 兄弟(一)第28章 伤逝(二)第267章 尘埃落定(十)第369章 风云渐起(十五)第325章 万寿(二)第282章 督抚之争(八)第54章 初识愁滋味(八)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329章 万寿(六)第120章 波澜横生(三)第48章 初识愁滋味(二)第372章 风云渐起(十八)第143章 二征葛尔丹(十)第84章 出征(七)第280章 督抚之争(六)第287章 督抚之争(十三)第249章 议储(二)第228章 浑水(九)第275章 督抚之争(一)第306章 南山遗恨(五)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134章 二征葛尔丹(一)第38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八)第263章 尘埃落定(六)第58章 谁言寸草心(二)第262章 尘埃落定(五)第366章 风云渐起(十二)第56章 初识愁滋味(十)第202章 风雷涌动(九)第115章 家宴(三)第269章 尘埃落定(十二)第195章 风雷涌动(二)第19章 围猎(三)第279章 督抚之争(五)第149章 二征葛尔丹(十六)第202章 风雷涌动(九)第109章 嫌隙(四)第133章 管中窥豹(二)第329章 万寿(六)第30章 八阿哥(一)第198章 风雷涌动(五)第115章 家宴(三)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27 伤逝一第124章 暗潮汹涌(一)第387章 问鼎(十一)第159章 河务(二)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46章 浑水(二十七)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219章 惊变(十五)第162章 河务(五)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218章 惊变(十四)第324章 万寿(一)第162章 河务(五)第288章 督抚之争(十四)第204章 风雷涌动(十一)第270章 尘埃落定(十三)第144章 二征葛尔丹(十一)第379章 问鼎(三)第80章 出征(三)第202章 风雷涌动(九)第362章 风云渐起(八)第302章 南山遗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