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风云渐起(二十二)

“臣知错。”胤禛自觉字字句句都戳在他心上要害处,言中之意也是不容他辩,年羹尧默了一刻,心中初是几分无奈苦笑,旋而却是被几分凛惕惶然取代,当即朝他躬身告了罪,肃然道,“臣自知往日多有狂妄张扬之处,如今正是时局关键之处,断不敢恣意妄行,有负主子夙昔教导。王爷若说羹尧有自外的心思,羹尧断乎不敢——”

胤禛留他在此说话,本意原不在此,此刻听他如此说了,便也就趁便揭过这一篇去,示意了他坐下,另与他开门见山问道,“你后面几封寄信到京,我全看了,事关蔡珽其人,我因没见着他,倒不很清楚,回头有空再一一问你。你此次来热河陛见,是你自己的意思?即见着皇上,奏了些什么,皇上对你可有什么说辞没有?”

年羹尧前见他一句递一句地呲得自己,原想着为之前孟光祖的事就不能轻易过了这关去的,只是不料倒又有后头那些推心置腹很为了自己的话,更有些摸不准他的性儿,这会子听他这么问,方才略安下心,既说到正经事儿上头,年羹尧两手扶在膝上,正坐了回道,“皇上登极六十年大庆,为进京陛见述职的事,我原上折子同请奏过好几回,皇上皆以两路战事在哏节上而未准,这一次,正逢着拉里大捷,我因能卸了军中的差事才得以奉召前来。皇上擢升我做川陕总督的事,王爷已知道了,只是奏对间另有些话,我觉着皇上用意颇深,原说这回若见不着王爷,也要派家人寄信去与王爷具细情由的。”

“这怎么说?”胤禛不经心地紧抿了唇,面无表情地才又望着年羹尧道。

“臣在御前独对两三个时辰,皇上只是问及西北战事情形和大将军王在军前处置的钧令,期间皇上虽很有些劝勉的话,但除允了我对属员依功议叙的一份折子,却并未再说其他,嘉赏之辞更是一句也没有。只是在末了,皇上随口一句,说臣跟对了主子……”年羹尧顿了一顿,望着胤禛,忽然拱手凝重道,“臣斗胆揣测圣意,皇上像是属意主子承继大统。”

胤禛心中蓦地一动,单望了年羹尧一眼,便又沉吟着问道,“好好的,怎么说到这上头来了?”这一问,倒又让年羹尧想起前日白日间陛见的情形来,他于康熙真格是一腔实心诚意的敬畏感慕,思及那话里的勉慰之情,是何等一番君臣恩遇,当下动了动嘴唇,带出来的言语也是异常郑重,“臣才德微薄,处事上更不乏张致之处,然此心此行,皆在皇上圣明洞鉴之中,却得圣意一再优容。皇上言臣往昔呈折中,除却对川省地方的庶务见识,也尽透着想建功业的心思,此番令臣领兵与延信二路会剿,也是端看臣才具一二的用意。皇上后又论及各省前后督抚才具品性、出身经历等,更一再谕臣要用心顾念四爷——”说话间,年羹尧已是看了胤禛,心诚意切地道,“皇上原话,‘该有的礼数心意都要有,忠顺仁敬,慎身修永,方是为臣之道’,臣初以为是皇上诫臣不可恃功倨傲,便回说臣自知浅薄,四爷是臣的主子,也有寄信时常告诫,皇上却又一时慨然,然后便说了这话,臣离宫之后,思量再三,只觉得皇上并不是随意说说的。”

年羹尧这此论,并非无的放矢,个中含义,他与胤禛是最清楚不过。也正如年羹尧所言,他向日所得圣眷最优,密折往来中,康熙更将年羹尧视若子侄一般,这份宠遇直羡煞旁人,无论是他此前在成都时顶着朝廷处置两江督抚互劾的风声,与前总督殷泰互生龃龉,还是后头与孟光祖私相授受,顶多也不过一个革职留任的处分,并没有更多的责难。年羹尧自己也明白,往日因他那自傲的脾性,君前也不肯轻易以奴才自居,康熙固然知道此事,也由得他去,甚或胤禛有时说他的不是处,康熙言语中直透着宠溺着为他回寰,然而此番陛见,康熙却并不似往日一般赞他的好处,反是明诫于他,个中深意自是不言而喻的。

胤禛思量一发,自也明白此间首尾,暗自欣喜之余,方见年羹尧格外诚挚,也是不由赞赏道,“此事若由别人来说,我绝然不信。你见识端正,断不至轻言一事,我信得及你。”这话说来,胤禛面色已是愈见和煦,只是那深拧的眉峰上透着内里深思,胤禛一时停了口,看着年羹尧问道,“你倒说说,如今这情势,真就到了‘今日’、‘异日’的地步了么?”闻言,年羹尧立时拱手接道,“臣不是不知好歹之人,宫府之恩,臣无一日敢或忘。”及此,二人方才将适才屋中剩余的那一点不睦扫了个干净,年羹尧端坐在炕沿上,也自松了松颜色,便又冲着胤禛一欠身道,“如今这情势,臣也有些想头,说来与四爷分辨看看。”

见胤禛颔首应了,年羹尧略整了整思绪,如是想着便道,“皇上龙体虽显健硕,但终究也是古稀老人了,这一旦之事总是未测……圣虑深远,由此一节观之,皇上当为四爷做了预备也未定。不过话虽如此说,十四爷如今声势颇大,又与八爷九爷交情不浅,外任督抚之中也多有看好十四爷之人,四爷还当多加留心,臣在外,至于京中情形便不甚明了了。只是皇上既有明旨令十四爷年底回京,四爷届时可再看看。”

“嗯,此事再看。”胤禛默默点了点头,稍一思索,倒又想起一事来,不由问道,“你前回寄信来说,他们既然能明着往军前找你,那别处督抚衙门也少不得他们活动了,虽说人心未必真向着他们,你也仍须为我留意着。”

“嗻,羹尧省得。”

胤禛吁了一口气,方想起案上的酽茶来,顺手端过凑到唇边,却发觉早已是冷的透透的了,只得得就手将那茶盏子撴了案上,“说说那个蔡铤吧,你亲去见他,他可怎么说?”

“我明是为着四爷去说他的,他自不肯得罪了这头,只同我一味打太极,一径里说不合时宜,须待来日。他虽不明说,我也看得出来,如今为着升礼部的事,他是断不愿轻易惹人口舌错了前程的。”

“这倒难得了,他一个再四请不来的,肯同你说这个。”胤禛一直为着前事着恼,当下听见如此说,可知这就是个不能全始全终、真有气节的人,鼻腔里‘哼’地一声就道,“就没跟你说什么‘皇子宜毓德春华,不可结交外臣’的话?”

“这——”年羹尧初教他一噎,想起胤禛前有回寄信与他说起,去内务府交托差事,竟为一小小员外郎所拒之事,继而不禁笑道,“四爷大量,怎会与鄂尔泰一般计较?同年之中,也尝闻他赋性刚直之名。只是我观蔡珽,断不是这样耿介之人,在这变通一道上,足可以为鄂尔泰之师了。蔡若璞这样玲珑又有心的人,但听见什么风声,定会来登宝殿、拜真佛的。”

第238章 浑水(十九)10 喜讯二26 兄弟三第170章 南巡(一)第227章 浑水(八)第229章 浑水(十)第324章 万寿(一)第329章 万寿(六)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143章 二征葛尔丹(十)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128章 暗潮汹涌(五)第208章 惊变(四)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327章 万寿(四)第107章 嫌隙(二)第22章 围猎(六)第147章 二征葛尔丹(十四)第228章 浑水(九)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119章 波澜横生(二)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208章 惊变(四)第147章 二征葛尔丹(十四)第123章 波澜横生(六)第190章 风雨欲来(三)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168章 封爵(一)第249章 议储(二)第380章 问鼎(四)1 诞生第288章 督抚之争(十四)第324章 万寿(一)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132章 管中窥豹(一)第87章 首战葛尔丹(三)第330章 万寿(七)第159章 河务(二)第305章 南山遗恨(四)第54章 初识愁滋味(八)第241章 浑水(二十二)第118章 波澜横生(一)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16 家祭三27 伤逝一第301章 意动第72章 从军(三)第202章 风雷涌动(九)第58章 谁言寸草心(二)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86章 首战葛尔丹(二)第230章 浑水(十一)第200章 风雷涌动(七)第43章 麻烦(三)5 诤臣第177章 南巡(八)第164章 国事家事(二)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203章 风雷涌动(十)第138章 二征葛尔丹(五)第167章 国事家事(五)第384章 问鼎(八)第138章 二征葛尔丹(五)第378章 问鼎(二)第258章 尘埃落定(一)旅欧杂记布鲁塞尔一第301章 意动第37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七)第332章 父子兄弟(三)第55章 初识愁滋味(九)第266章 尘埃落定(九)第220章 混水(一)第229章 浑水(十)第289章 督抚之争(十五)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287章 督抚之争(十三)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190章 风雨欲来(三)第170章 南巡(一)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29章 伤逝(三)第360章 风云渐起(六)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63章 何去何从(四)第276章 督抚之争(二)第117章 家宴(五)第356章 风云渐起(二)第279章 督抚之争(五)第383章 问鼎(七)第86章 首战葛尔丹(二)第55章 初识愁滋味(九)第241章 浑水(二十二)第46章 麻烦(六)第385章 问鼎(九)第82章 出征(五)第23章 兄弟(一)第173章 南巡(四)第250章 议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