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六)

康熙诧异地看着太子,有点疑惑不解,便问到“你说你要巴特尔?”

太子躬身施了一礼,道:“皇阿玛,儿臣和四弟见巴特尔虽然惜败于隆科多,却足见其英勇,儿臣和四弟便都起了爱才之心。”说完,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葛尔丹。

康熙顺着太子的眼神,也注意到葛尔丹盯着巴特尔的眼中的浓浓杀意。康熙何等聪颖之人,当下便道:“正是,朕也大为刚才的场面而折服,深赏巴特尔的技艺,有心收于营中,只不知道葛尔丹台吉你是否舍得割爱啊?”

葛尔丹的眼角略略抽动了一下,勉强从嘴角挤出一丝笑容,道:“难得博格达汗看重小王的奴隶,小王本当奉献,只是此人已断了锁骨,就好比我们蒙古草原上的苍鹰折了翅膀,再无一点用处,只是徒增笑话而已。更何况,他一个贱奴而已,如何配得伺候伟大而尊贵的博格达汗的荣幸?”葛尔丹一边说一边用眼角余光偷偷察看康熙的反应。

而在同时,胤禛一直也在打量巴特尔,胤禛看到,巴特尔在听到葛尔丹直指自己残废无用时,紧紧地握住了自己的拳头,脸上露出了痛苦的神情。

康熙像是没有察觉葛尔丹的满脸愠色和推脱的言语,自顾自接着道:“朕看他的伤势像是还好,以御医视之,不出几月,一定又是一条生龙活虎的汉子,朕富有四海,又怎么会在乎身边多一个人呢,台吉这么说,不会是舍不得故意借故推辞吧,朕怎么听说台吉平时可是大方的紧呢?”说罢,转头笑嘻嘻地看了看身侧坐着的几位蒙古番王。这几位蒙古番王平日里都得了葛尔丹的许多好处,此刻和康熙四目相对时更觉得做贼心虚,生怕康熙当场发作自己,便在一旁七嘴八舌地劝道:“葛尔丹兄弟,博格达汗看中你的博克手是你们厄鲁特蒙古的荣耀啊。”另一位接茬道:“正是这话,再者,博克手有什么稀奇,改日老哥哥送你几个。”

葛尔丹干笑了几声,心中纵然有千般不情愿,万股窝囊气,却也不得不按捺了下去。而且,依照自己听康熙刚才的语气,像是对自己结交蒙古各部的情形有所察觉,他提醒自己,千万不可小不忍而乱了大谋。

葛尔丹起身以右拳击向左胸道:“既然博格达汗,太子和四阿哥开了金口,小王断然不敢擅留巴特尔而独美,更何况,博格达汗既看中了这奴才,也是这奴才上世修来的福分,更是厄鲁特整个部族的光荣,小王愿将巴特尔敬献于博格达汗以示我部的臣服之心。”

康熙笑道:“那朕也就生受了你这份重礼了,不过,厄鲁特蒙古既然愿为我大清藩属,朕这里也少不得要送你一份回礼。”说罢挥了挥手,示意身边的侍卫带巴特尔下去,又招手让一直守候在帐外的李德全进来,李德全进得帐中,手中捧了一道黄绫圣旨。

葛尔丹不免露出些许惊讶,站在原地不知该如何是好。

李德全不悦地看了看这位台吉王爷,又看了看康熙,心说此人端得无礼,居然面圣谕而不跪。

康熙见状,也不以为意,直接是以李德全宣旨,旨意写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厄鲁特蒙古台吉葛尔丹,武勇智慧,夙谙恪勤,宜膺纶綍之褒,兹以覃恩,特授尔亲王爵,为我大清永守西北屏藩,儿孙按例世袭,另加赐东珠,可佩于王帽上,以示君恩。”

几位蒙古番王闻言皆羡慕不已,纷纷向葛尔丹贺喜,葛尔丹心中一阵狂喜,当下大咧咧地向四周团团一辑,然后单膝跪地,将圣旨接下。

众人情绪颇高,又饮了几轮,此时时辰已晚,康熙双眼迷离,太子见状替康熙道了乏,几位蒙古王爷爷便趁势请辞跪了安,纷纷离帐,各自打马回营。高士其奉太子钧谕送葛尔丹。几位阿哥和隆科多也不敢吵着康熙,只是在一旁静静地候着。待众人离开营帐,约有一炷香的功夫,康熙突然双眼睁开,眼中精光四射,下令随身的侍卫巴图,德隆和玉恒传他的口谕,将达什巴图尔,和罗理,鄂木布三位王爷请回议事。

侍卫们领命而出,康熙驻足案边,陷入沉思,几位阿哥大气也不敢出,只在一边立着规矩。

此时,康熙回过了神,注意到帐外有隐约有一黑影,伏在地上一动不动,便要李德全前去察看,不想却是几个时辰前受到康熙喝斥的小侍卫张玉祥。按李德全的说辞,张玉祥趴在地上,正哭得稀里哗啦,谁劝都不听,说自己是罪人,害主子失了颜面,丢了满人的威风。康熙不由得忍俊不禁,要李德全传张玉祥来见。

张玉祥一路跪走,进得帐内,拼命的以头抢地,头撞得“嘭嘭”响,哭道:“求主子赐奴才一死,奴才给主子丢人了。”

康熙见状,温言道:“你是我的侍卫,又不是姑娘家家的,看你那熊样,不就是输了一场吗?值得这样?男子汉,须有能输会赢,方显丈夫胸襟,这才配做我满洲勇士。像你这样的,只能赢不能输,安能成为将军之才?朕取你有上进之心,但不取你这哭哭啼啼的德行,朕去了你的花翎,你可服气?”

张玉祥听说要罚去花翎,心中更是难过,到底还是少年脾性,脸拉得很长,郁郁将自己的花翎拔下。

隆科多在一旁嘿嘿一笑道:“你小子也不知道怎么混进侍卫堆的,要是在我的帐下,就冲你这幅鸟样,我早就一顿军棍招呼过去了。主子便宜了你,你要想要回花翎,得懂得自己怎么修里子,才能给主子争面子。”

康熙听着隆科多一通“里子面子”的言论,早笑了出来,道:“隆科多这话,话虽糙了些,理却没错。你下去,好好地反省一下。”

张玉祥叩谢了康熙,转身离开。

胤禛和太子使了个眼色,双双跪在康熙面前道:“儿臣多谢皇阿玛成全。”

康熙点点头,道:“你们二人,此番也算菩萨心肠,很好。”

两人忙磕头谢过康熙,大阿哥见状,心中一阵愤愤。

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306章 南山遗恨(五)第161章 河务(四)第166章 国事家事(四)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42章 麻烦(二)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29章 伤逝(三)第191章 风雨欲来(四)第113章 家宴(一)第355章 风云渐起(一)第161章 河务(四)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107章 嫌隙(二)第147章 二征葛尔丹(十四)旅欧杂记布鲁塞尔一第193章 风雨欲来(六)第123章 波澜横生(六)第252章 议储(五)15 家祭二第141章 二征葛尔丹(八)第128章 暗潮汹涌(五)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381章 问鼎(五)第133章 管中窥豹(二)第87章 首战葛尔丹(三)第380章 问鼎(四)第201章 风雷涌动(八)4 修行第89章 首战葛尔丹(五)第268章 尘埃落定(十一)第247章 浑水(二十八)第239章 浑水(二十)第379章 问鼎(三)第28章 伤逝(二)第113章 家宴(一)第282章 督抚之争(八)第176章 南巡(七)第262章 尘埃落定(五)第235章 浑水(十六)第373章 风云渐起(十九)第187章 惩戒第288章 督抚之争(十四)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375章 风云渐起(二十一)第147章 二征葛尔丹(十四)第174章 南巡(五)第256章 议储(八)第382章 问鼎(六)第108章 嫌隙(三)第43章 麻烦(三)27 伤逝一第83章 出征(六)第106章 嫌隙(一)第387章 问鼎(十一)第31章 八阿哥(三)第47章 初识愁滋味(一)第146章 二征葛尔丹(十三)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107章 嫌隙(二)第134章 二征葛尔丹(一)第389章 问鼎(十三)第88章 首战葛尔丹(四)第228章 浑水(九)第248章 议储(一)第373章 风云渐起(十九)第366章 风云渐起(十二)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第230章 浑水(十一)第246章 浑水(二十七)第379章 问鼎(三)第77章 从军(八)2 在禁苑的生活第19章 围猎(三)3 南书房第132章 管中窥豹(一)第54章 初识愁滋味(八)第226章 浑水(七)第120章 波澜横生(三)第170章 南巡(一)第371章 风云渐起(十七)第194章 风雷涌动(一)第240章 浑水(二十一)第107章 嫌隙(二)第232章 浑水(十三)第179章 科举弊案(一)第30章 八阿哥(一)第251章 议储(四)26 兄弟三第55章 初识愁滋味(九)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117章 家宴(五)第287章 督抚之争(十三)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185章 科举弊案(七)第281章 督抚之争(七)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